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新时期女干部成长的几点思考

[复制链接]
wuyaxi000 发表于 2012-6-28 21: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把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放在干部工作的重要位置,不断在选、育、用上下功夫,加强研究、探索和实践,取得一定成效,一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女干部相继走上各级领导岗位,为各地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纵观女干部的成长,我浅谈几点体会:
一、女干部队伍的特点
㈠女干部队伍不断壮大,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如我老秘网县目前共有女干部152人,占全县干部总数的21.2%,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占女干部总数的90%以上。
㈡妇女干部参政议政的能力日益增强,一大批优秀女干部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截至2004年底,全县有县处级女干部4人,占同级干部总数的13.7%。县级党代会、人代会、政协委员女性分别占18.7%、22.3%和15.8%。
㈢大多数女干部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精神,严谨缜密的工作作风,乐于奉献的良好品质,她们感情细腻,密切联系群众,善于协调,善于做思想工作,严于律已,廉洁勤政。 
二、女干部成长面临的问题
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五千里文明的国度里,传统思维一直占据着人们的思想灵魂,“女子无才便是德”一直被人们视为女性的至高境界,新中国成立以来,这种偏见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解除,但说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尤其是女子从政,却也只能是蜻蜓点水,虽然女党员、女干部数总是在不断增加,但是进入权力机构,直接参与决策和管理的女性数量低,且各级机关、各部门负责人中女性比例也较低。
总的来看,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问题之一:女干部自身的因素。
一是实践经验欠缺,能力缺乏全面锻炼。女干部大多数在机关工作,基层工作经验非常欠缺。有一部分女同志安于现状,不能正确处理好家庭与事业的关系,少数人怕吃苦,不愿下基层工作,因此实践锻炼机会少,接触面不宽,工作经历单一,实践经验欠缺,群众对她们了解不够;二是缺乏创新能力,思维的方式不科学。由于妇女干部社会、生活圈子相对狭窄,几千年封建专制传统和旧的文化习俗影响根深蒂固,使得女性在思考处理问题时,只关注事物的表象和具体的形象细节,容易犯以偏概全、“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等错误,加上妇女干部由于自卑和习惯于循规蹈矩的单一思维束缚住了自己的头脑,于是在遇到问题或意见分歧时,常采取回避或极端方式解决,不敢也不会开拓创新,给人束手无策的感觉;三是参政心态疲弱,意识不强。由于女性的传统位置是在家庭,“男主外,女主内”的意识,自觉或不自觉地支配着他们的行为,因而,在她们内心总存在着一种影响充分发挥主动性的虚弱感。女性领导人才的成长,多是基于“要我参政”的基础,而极少出于“我要参政”的动机。同时,由于社会对女性的偏见,他们往往很少去注意女性的能力、才干和拼搏牺牲精神,对女性的成功,不是从正面看待,而是从反面曲解,有的甚至遭到非议,在女性走上领导岗位以后,人们对她们事业上的成功也往往给予比常人更多的挑剔和攻击,从而导致部分女性领导工作不敢冒尖,产生自卑心理;四是社交意识淡薄。女干部的宏观决策能力及社交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多数女干部社交意识淡漠,缺乏社会活动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导致社会活动能力较弱,魄力不足、工作中缩手缩脚,因此在以男性为主的权利圈子中,女性较少能进入那样的关系网。
问题之二:社会客观的因素。
一是传统偏见短期内难以根除。现实生活中,传统的“男尊女卑”,男强女弱思想观念仍然根深蒂固地存在着。“男人以社会为主,女人以家庭为主”这种观念导致人们更容易接受男性作为社会主导力量的代表。而对女性,人们往往强化她们在家庭中的作用,弱化甚至否认她们的社会作用,从而增大了女性进入政治、经济等社会主导性活动领域的难度,进而造成了男女从政的社会环境不平等;二是思想认识偏差。使用女干部有时只是为了解决一个领导干部男女性别比例问题,甚至存在“凑数观念”,认为妇女干部只是在领导班子中凑数而已,装点门面,因此只配备最低限额;有时对女同志担任领导职务不放心,不敢压重担,认为女干部魄力不够,因此选配的妇女干部多数被安排在群团、内务、后勤等岗位,乡镇女性领导分管计划生育、教科文卫工作多,分管经济等其它工作少,这样不利于女干部的成长锻炼。基层女干部队伍建设还比较薄弱;后备干部队伍中女干部的数量满足不了领导班子建设的需要。
三、妇女干部成长的措施和途径
㈠领导重视是关键。
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培养选拔妇女干部工作,要充分认识到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需要,是开发人才资源、实施人才战略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提高妇女地位,实现妇女进一步解放的需要,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尺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离不开包括妇女在内的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
⒈各级领导应将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加大对女干部的培养选拔倾斜力度,坚持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拔女干部。
⒉有关部门要创造条件对女干部加强培养教育使用,敢于压担子,把女干部放在一定的工作岗位,有利于其在实际的锻炼中增长智慧和才干。要认识到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实践是选拔人才的极有效途径。
⒊加强后备女干部队伍的建设,注重在使用中加强对女干部的继续教育和培训。
⒋要加强女干部的轮岗多岗位锻炼,提高从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丰富女干部的工作经历和阅历,使她们在工作中逐步走向成熟。
⒌要注意保护女干部的工作热情,帮助她们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为女干部心理情绪疏导提供条件,帮助她们有效化解压力,达到身心平衡。
㈡女干部自身素质提高是根本。
阻碍妇女干部成长的根本问题是自身素质的高低和能力的强弱。可是女干部综合素质提高非一日之功,需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努力学习和锻炼。妇女干部要胜任工作并努力成为优秀者,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这就是: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有超常的襟怀和魄力,有坚强的意志和卓越的才能,有健康的心态和良好心理素质与协调能力。因此,女干部应:
  ⒈努力学习,掌握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妇女干部要成才必须进行长期的知识积累,尤其要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思维方法。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工作的指南针、望远镜和显微镜,是我们克服各种错误思维方式方法,做好一切工作的最锐利武器。妇女干部只有把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放在首位,掌握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思维水平。当前应着重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理论功底扎实了,思维方法科学了,妇女干部才能彻底改变旧传统观念,冲破旧思维框架,树立起改革创新观念,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被动走向主动,在更多领域与男性比翼双飞,迎接各种考验和挑战。
  ⒉训练创新能力,磨炼意志胆识。妇女干部应针对自己弱项,有意识地进行专项训练和培养。创造才能很大程度上来自努力因素,男女干部间的差异在于创造力的“主动性”、“激情与渴望”,而不在于智能或其他。消极、自卑、羞怯、被功性极大地抑制、扼杀了妇女干部的创造才能,成为妇女干部成长的致命伤。妇女干部必须解放思想,自立自强,注意锻炼自己的胆量,增强自信心,学习并掌握创新思维方法,开发自己的创新潜能,训练自己养成创造的习惯,磨炼自己的敢想、敢说、敢做、敢于迎难而上、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走出一条妇女干部自我磨炼、自我加压、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成长之路。这样就能在工作中打破僵局,做出巨大贡献。
  ⒊注重心理健康,协调各种关系。妇女干部在面临工作生活和心理生理多重压力之下,要学会开阔视野、调节自己,保持健康良好的心态。要善于通过自我调适和放松,准确自如地处理好多重微妙的关系,为自己营造一个良好宽松的工作和生活外境。要正确处理好事业与家庭的关系,在认真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尽力照顾好家庭,平衡好感情砝码,扮演好与转换好领导、下属、贤妻、良母等多重角色,使事业成功成为家庭幸福的基石,使家庭美满成为成就事业的坚强后盾,取得家庭事业双丰收。妇女干部不仅要学会在错综复杂社会变革中不断调适优化自己心理环境,提高承受社会压力的能力和素质,形成良好的心理结构,还应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合法权益。
㈢社会支持是保障。
妇女干部成长发展是个系统工程,离不开全社会的支持,要调动社会各部门给予特别的关注和帮助。
⒈要有意识地通过传媒宣传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宣传党和国家有关妇女问题的政策、法律,宣传妇女从政、实现男女平等的重要意义,大力消除人们对妇女从政的偏见和阻力,提高女干部的知名度,树立女干部的良好形象;宣传女性参政对于优化领导班子结构,发挥男女干部间优势互补具有的重要意义;多渠道向社会宣传优秀女干部的业绩和进取精神,激发女干部成长动机。同时,要强化传媒从业人员的性别意识,提高他们的舆论引导水平,使社会舆论朝着有利于女干部成长,有利于女性从政的方向发展。
⒉妇联部门要深入调研,对女干部的现状、特点、规律、发展趋势等,做深入的调查研究,及时向县委和组织部门提出有价值的意见或建议。要进一步做好举荐工作,密切与各界妇女的联系,通过各种途径,多了解发现优秀妇女人才,进一步建立健全妇女人才信息网络,主动向组织部门推荐优秀女干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粉丝

2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