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乡镇干部培训讲座:修身养德 洁身慎行

[复制链接]
荷塘秘书 发表于 2012-5-31 23:04: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这个题目给人感觉有些教条、古板、沉闷,为什么取这个题目,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修身,提高的过程,二是目前国土资源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依然严峻,中纪委十七届六次全会继续把土地矿产审批违法违纪作为查处的一个重点,渭南市检察院开展了针对土地、规划、建设等领域的利剑行动。
4 E, \  w9 B( @
4 F' w' m$ A6 n+ J. [  N一、国土资源反腐倡廉的基本形势。8 z( p" m$ O6 b; Y2 G; W
% f$ c+ W* {0 T+ O9 v4 k1 ^
        大家知道国家09年开展了为期3年的工程领域专项问题治理,2010年开展了国土资源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治理,而目前国土资源系统正在开展的两整治一改革活动,整治干部廉洁行政的突出问题(整纪纠风专项整治),整治土地、矿业权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土地矿权交易市场专项整治),深入推进国土资源管理制度改革。这是贯彻8、19监察部牵头召开的国土资源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治理会议精神。会议背景:2009年12月15日,温家宝总理在中办秘书局《每日汇报》“江西省纪检监察机关反映当前国土管理领域受贿犯罪的主要环节”一文上批示指出:国土资源特别是土地管理里直接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必须加强队伍建设,做到奉公守法,廉洁自律,对领导干部更要从严要求和严格管理。2010年1月18日,胡锦涛总书记在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地241期“抚顺以国土分局长敛财过亿暴露制度漏洞”一文上作出重要批示,要求从此深刻剖析和吸取教训,采取措施,完善制度,加强监督防止类似案件发生。为了落实总书记批示,部党组专门进行研究,会同监察部进行专题调研,对案件进行了典型解剖,发现了不少制度上的缺陷和漏洞。2010年6月30日,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报道江西国土厅案件,总书记批示请国强同志关注,贺国强批示了三条:一是加大查办力度;二是开展专项治理;三是完善制度建设。说明国土资源领域的腐败问题已经引起中央高层的关注和重视。, F7 W; k6 [6 l# o

. Y5 L6 |9 i5 H9 c* H; `. w        数据显示,国土资源系统每年500多人受到处分,1/3被追究刑事责任,2009年数据有所上升,共查处610人,其中250人被追究刑事责任,19名厅级干部、101个地市级国土系统领导班子成员被处分,37人追究刑事责任。最高人民检察院反贪总局向媒体透露,09年以来至2010年8月,全国检察机关立案查办国土资源领域职务犯罪案件1978件,其中贪污贿赂犯罪1715件,渎职犯罪263件。这些案件中,大要案1371件,县处级以上干部要案186人。反贪总局分析了国土资源领域腐败案件的四个特点:一是发案数量多、涉案金额大。有些国土资源部门工作人员经不住金钱诱惑,大肆贪污受贿,涉案金额动辄几十万、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如辽宁省抚顺市国土规划局原局长江润黎、国土资源局顺城分局原局长罗亚平利用为开发商拿地、办理规划审批手续等机会搞权钱交易,甚至直接造假套取土地补偿金,敛财逾亿元,其中罗亚平一人涉贪上亿,被称为“职级最低、数额最大、手段最恶劣的女贪官”,全国实属罕见。二是窝案串案多。因国土资源管理涉及内部多个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一些用地单位为谋取不正当利益,往往要向国土资源部门多个管理人员行贿,一个土地资源管理人员也往往收受多个人的贿赂,查案中常出现“揪一窝,带一串”的现象。比如,浙江省检察机关查办了丽水市国土资源局原局长叶杰耀、土地利用处原处长何敏、土地储备中心原副主任施国平受贿窝串案。三是国土资源部门领导干部犯罪问题突出。由于土地资源管理审批权主要集中在党政领导干部和土地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手中,这些人既是请托人重点行贿的对象,也是贪污挪用、失职渎职等职务犯罪多发的重点部位。江西省检察机关连续查办了该省国土资源厅原副厅长李江华、陈爱民、许建斌以及南昌市国土资源局原局长周宏伟、南昌县国土资源局原局长何学锋、高安市国土资源局原局长陈建国等多起国土资源部门领导干部受贿犯罪案件。四是与渎职犯罪相交织。国土资源领域发生的职务犯罪,行为人在收受他人财物后,为请托人谋取利益,往往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以致实践中贪污贿赂与滥用职权、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等渎职犯罪交织在一起。
4 T3 K) o7 p9 ~; d2 D( u2 z. W1 T! f; z8 `3 S0 p% X4 f
        国土资源领域腐败问题多发易发高位频发,客观上,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和矿产资源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撑和命脉,国土资源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凸显,而国土资源部门承担着土地矿产资源的管理、利用、勘察、开发等工作,有一定的行政审批、资源配置、行政执法、大额资金使用、人事调配权等,是腐败寻租的热点。主观上一些干部放松了修养,经不起糖衣炮弹的诱惑。
/ e' W$ Q; u: s7 |% h, Y3 P
* e$ w" i% C* t二、把握好工作生活中的法纪红线,道德底线和人生安全线
& c1 L/ [% H! A1 B" `, Z' l3 o% }3 Q7 j
        众所周知,红线是规划设计中的最外沿,任何建筑不得越线。党的纪律条例特别是去年颁布的《廉政准则》,其中的8条“禁止”、52条“不准”,等于是条条红线。这些红线,基本涵盖了行政权力行使中极易滋生腐败的各个领域和环节,是为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设置的边界。不仅公务行为有了庄严的“界桩”,非公务行为如婚丧喜庆等家事也有了“围墙”。条条红线明确告诉党员干部,哪里不能碰,哪里越不得,促使党员领导干部心有所惧,行有所止,一切行动不能压线,更不能越线。碰红线就要碰上“一堵墙”,越红线,更要陷入“一深渊”,轻者伤筋断骨,重者付出生命代价!
! k5 i& b# K' |. K/ y5 t" }1 [1 }0 k+ V$ f, V! F- M( B2 C  B
        有些廉政规定,连三尺孩童都知道,是最起码的“做人标准”。“做官先做人”,党员干部首先应是做人的榜样,行为举止不仅要慑于外在的红线,更要定好心中的底线。“绳直生准。准者,所以揆平取正也。”领导干部必须自身先做“绳直,才能”“正人”,这本是贤人的“修身”之基,更应是为官者的从政之本。坚守道德底线说到底就是要增强自律意识。许多腐败行为,也许不是有意而为,而是经不起诱惑所致。定好道德底线,有了自律意识,自然就能够抵御诱惑,从而防微杜渐,不给“小伤”发炎溃烂的机会。
6 c/ s& L7 v6 L& t
+ }2 a) d8 F6 w        遍览当今落马的领导干部,不少人身居高位,但到头来却因为腐败前功尽弃,首先损党,其次是误国,再次伤民,最终害已,而且还要祸及家人,让人不齿之余,也为之感到深深惋惜。这是为何?曰:碰了“红线”,越了“底线”,倒在了人生“安全线”上。' Y: Q  B3 v5 @4 ?9 e7 }

$ v7 j: V1 p1 d: F0 ]+ S. @三、提高自身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4 v$ {1 h  H. n3 v; V. r: n) J; J5 ^. |$ h* X& F- D- }7 X/ d
        纵观所有的腐败案件超越不了两个原因,第一放松了自我修养,道德沦陷,人生观颠覆,作风腐化,没有了是非观念。第二,个人权利凌驾于法律制度之上,失去了监督。一个社会的安定,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基础在整个社会成员,就是社会各基层的道德素质。人的道德修养提高了,社会也安定了,天下太平了,所以根本是修身。加强自我修养提高自身素质,不仅是个人要做的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做的,你有钱但没有素质,你最多是个暴发户是个富翁,你成不了绅士成不了贵族;一个国家经济发达,但人民素质跟不上,你最多是个富国,不会是高度文明高度发达。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人的素质跟不上,那么他的经济发展或经济安全会出问题。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布坎南认为,当一个民族的物质受到破坏后,经过一代人可以恢复的强大,当一个民族的精神受到损失,需要三代人的努力。
5 ?% u  V; d- a$ k' Y; m' a! }6 d, `+ B- L: K/ i& K7 [' l0 Y8 q/ z% [& j
        古人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修身作为做事的前提,是修身,一是修德,二是修智。便是所谓的德才兼备,而修德又是修身的主要任务。胡总书记在2010年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提出,选人用人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思想。德是什么,有德福未必至而祸已远离,无德祸未必至而福远去,与其说哪些贪官是倒在利益欲望的诱惑下,不如说倒在自身的修养上,我觉得是他自身的德不足以承载现有的荣誉和待遇。
7 Y1 K- o- |' J, T2 p5 B3 [/ z* a7 z7 }5 ^. e
        修身中有个问题是回避不了的,就是人生观的问题。人生观是指人们对人生的根本态度和看法,包括对人生价值、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的基本看法和态度。我想谈一下古人对人生观的认识,供大家参考。古代思想中有个重要的问题是追求不朽,不朽就是个人生价值的问题。据《左传》记载:鲁大夫叔孙豹回答范宣子问什么是死而不朽时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是指一个人在道德、事功、言论的任何一个方面有所建树,传之久远,他们虽死犹生,其名永远立于世人之心,才是不朽。叔孙豹提出的“三不朽”思想对后代影响很大,其基本思想成为传统人生观的主导思想。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占主导地位的人生价值观,就是认为人的不朽不在于你自己得到什么东西,而要从社会、历史对你的评价中体现你的人生价值,你的不朽存在老百姓的心中,存在于长久的历史中间。这才是真正的不朽。个人生前无论有多大的权力、多大的财富,一旦去世就全都没有了。就是传给子孙后代,能传几代也就了不起了。但是立德立功立言这样的不朽,可以做到精神长远存在,永垂不朽,成为历史的一部分。所以古人的观点不是说只有现在,而是重视历史。
1 ^2 u$ L( p- I$ D( F9 [/ k
* N1 D) h8 F7 m9 f四、做到“慎始”“慎独慎微”“慎欲”
. H* v; N" a0 z/ E3 R: {! F4 u, ~# X7 q# f0 a& ?
慎始
3 W& E+ Y5 _6 T8 m9 B4 m
* J4 m8 [) n3 g% l        “慎始”最早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慎始而敬终,终以不困。”意思是谨慎地开始,不怠慢地终结,就不会有窘迫之患。这句话的意义,并不限于一个人,一件事,一个班子,而且关系到整个事业的转换衔接,承前启后。对于我们认真做好工作,不失为重要的警诫。
- t  A3 N) a# I, e* K" h! [7 F/ Q( c1 I0 I
《松窗梦语》的作者,明朝的张瀚担任御史后,去拜见都台长官王廷相,王廷相给张瀚讲了一个轿夫的故事: 昨雨后出街衢,一舆人蹑新履,自灰厂历长安街,皆择地而蹈,兢兢恐污其履,转入京城,渐多泥泞,偶一沾濡,列不复顾惜。居身之道,亦犹是耳。傥一失足,将无所不至矣。”一天他乘轿进城遇雨,他的一个轿夫因为穿了双新鞋,所以一直择地而行,怕弄脏了新鞋子。由于进城后泥泞渐多,轿夫一不小心踩进了泥水之中,一只鞋被弄脏了。为了不让另一只鞋弄脏,轿夫还是择地而行,可是不小心把另一只鞋也弄脏了。于是,轿夫便“不复顾惜”了。王廷相由此告诫张瀚说:“居身之道,亦犹是耳。倘一失足,将无所不至矣!”
# l" Z1 c9 E. D( t* v' u
4 s7 u8 s* T; N4 S4 b4 [1 e- K$ N, x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慎始不易,慎终更难”欲善终,当慎始。始是万物的起点,始和终又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君子慎始而无后忧”。开好了头,才能成为以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现实中好些人在犯错误之前,也曾想到过严重的后果。也曾犹豫过,可大都经不住或硬或软的两种诱惑,往往还是躲不过第一次,象“轿夫”那样,破罐子破摔的惯性心理支配,接下来就有多次,正如宋代思想家程颐所说:“一念之欲不能制,而祸流于滔天”, W1 m+ \! J# f: f5 F: a) Q. f( {

& P! j0 V+ A% Y4 X8 W3 G        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反思这些“湿鞋者”的思想根源,就是在“第一次失足”后放纵了自己,在“下不为例”的安慰声中放松了警惕,一步步走向泥潭甚至深渊。一个人到新的地方,不能做到慎独、慎微、慎欲、慎始,让腐朽的思想在头脑中占据上风,便会丧失警惕性,在“糖衣炮弹”面前缴械投降,不能自拔。3 G# }/ R" C+ r

  T  f9 M2 k9 j8 i$ V7 W0 `        古之士人最重名节。欧阳修说,君子“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对于党员领导干部而言,名节或者说操守无疑是最珍贵而又最脆弱的东西。因此,一定要严格把握住自己,认真对待工作生活中的每个“第一次”,在诱惑面前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以一颗平常心对待生活、对待人生,怀着感恩的心对待工作的调整、职级的变化,自觉抵制灯红酒绿,永葆本色。不开“第一次”的口子,不在“下不为例”中自我安慰,牢固树立正确的思想防线,并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这样,才能在灯红酒绿中准确把握自己的心态,在各种腐蚀面前才能立于不败之地。5 p  ^* P( K( F1 I* ?% x- W8 Q+ X

- I$ n/ k0 H" b慎独慎微
2 V# E( W  C$ F6 h$ F* G, X0 _: P# X! Y& @" `# p( I5 t0 L+ F( }
        去年10月11日,习近平同志在与中央和国家机关到省区市交流任职干部培训班学员座谈时向他们提出六点希望,即“身下心下、多学多思、实干苦干、发扬团队精神、坚持慎独慎微、淡泊名利”。, B3 }5 z! J' N; y0 G' W" e# X) i

; R. n& g/ r' e7 q$ P" O        “慎独”是我国古代儒家提出的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自我修身方法。最先见于 《礼记•大学》和《礼记•中庸》。在我们党内,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文中专门讲到“慎独”。他在讲到“共产党员的思想意识”时说:“即使在他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他能够‘慎独’,不做任何坏事。”这也是对“慎独”最明白无误的解释了。3 ?. @0 H! y  B0 N# M
" a9 Z" N; h' [
        总的来说,慎独是客观环境条件对个人主观意志的无形却实在的考验。一个人在独立工作、无人监督的情况下,欲望很强而自制力不强,就经不起诱惑或耐不住寂寞,就容易“出轨”。要做到慎独,有这样三点可以记取:一是平时要多涉猎和灌输积极的健康的正面的东西,以好的思想武装头脑、陶冶情操。二是要坚持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成自然,行动亦自觉。三是在独处的情况下,注意环境条件的布置和调节,使之有益于保持一贯的好的习性。, T# B4 _0 O# C
3 ?  h- ?) p; L- z8 u% g( b" z
        再说慎微。一般地讲,“慎微”不单独使用。我们常见常用是“谨小慎微”一词,常含贬义,意思是“过分小心谨慎,缩手缩脚,不敢放手去做。”在汉代刘安《淮南子•人间训》中讲:“圣人敬小慎微,动不失时。”这里就包含了我们现在提倡的精神。在前面提到《礼记•中庸》中有“……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由此也可以引申出“慎微”的意思,即对于细微小节也要注意,防微杜渐,不能粗枝大叶,麻痹大意。刘备讲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对我们现在也是有所警示和裨益的。再如就是仲祖文所告诫的领导干部要“慎待小爱好”和“远离小兄弟”,等等,更是微言大义,不可不察。总的来说,慎微是反映着人们对细微小节的态度和处理方法。要做到慎微,一是要引起重视。二是要分析其性质。三是要根据其性质相应采取有效的方法,不使恶小酿大祸,不使善小误大德。
' ?% ~2 F- l* z% e& ]+ R& D! t" G) D" M9 t; D+ a( Q& l, w
慎欲2 \+ z, N( |1 l
4 }& C; S$ C- H4 }# Y4 L% s
        俗话说:花有五颜六色,人有七情六欲。“六欲”泛指的是人的生理需求或欲望。人要生存,要活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这些欲望与生俱来,所以对待“欲”字,我们没必要过分敏感,避之唯恐不及。正是因为人有生存欲望、生理欲望和发展欲望,人类社会才得以延续,不断进步。而所以这里谈的“慎欲”是指要谨慎对待自己的欲望,合理的欲望可以有,非分的欲望不能放纵,必须要抑制,否则就如韩非所说的那样:“欲如水,不遏则滔天”。" I1 E! @. t# c# J
4 R& Z3 `1 j* b6 @4 p0 Y. r
        厦门远华特大走私案首犯赖昌星说过,“不怕领导不受贿,就怕领导没爱好”,的确如此,当今社会,诱惑无处不在,党员干部随着职位的不断升迁,工作中接触的资源越来越多,面临的诱惑和考验也就越来越大,倘若抗不住诱惑,把握不好欲望关,就很可能蜕变为人民和历史的罪人,所以党员领导干部更加要“慎欲”。4 L9 T. `  E. ?4 L; {( `( w6 q

2 a" a) \# S- h: K/ S( {  B5 L0 n         一要“慎权欲”,对权不钻营。权力就是责任,权力就是服务。如何对待和运用权力,是检验领导干部党性强弱、官德好坏的试金石。可以说权力是一把双刃剑,正确运用权力,掌权为公,执政为民,就会使权力造福人民;滥用权力,掌权为己,以权谋私,就不仅会使权力造祸人民,还会害了自己,连累家人,危害事业。老子说“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为官,就要正确行使权力,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d( A2 Y5 v; ]# M9 @/ J) }8 o4 U+ d$ `% R" h* @: ]5 f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8 [3 @( e; Q% D. s6 b. ^        每个人心里都藏着一种东西叫友情,你不知道它究竟是如何发生何时发生,但你却知道它总是给我们带来特殊的礼物。你也会了解友情是上帝给我们最珍贵的赠予。朋友就像稀奇的宝物,它带来欢笑,激励我们成功,它们的心房永远为我们敞开。结论:在对别人有所决定或判断之前,首先,先想想这是否是一个误会;然后,再考虑你是否一定要钉下这个钉子;如果可以的话,请且慢下手。因为当你对别人宽容之时,即是对您自己宽容。文/薛建军
 

精彩评论4

正序浏览
笨笨球 发表于 2012-6-3 17:0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余之舰 发表于 2012-7-26 11:27:4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秘网虚拟稿费
花有五颜六色,人有七情六欲
 
淡如风 发表于 2012-10-20 11: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专业写文章
说的很有道理,好好学习一下。
 
烽火岁月 发表于 2014-1-10 17:05:47 | 显示全部楼层
 
讲得好,学习了,感谢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3粉丝

30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