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人说过: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我说,不对。应该是:文章非天成,努力才写好。: |6 f8 I' f. r. {
1 S1 u( X$ V- x+ P6 {/ n3 L( V 天成的文章是不存在的。即使是妙手,也无从偶得。 妙手当然有,但也决不是天生的,而是经过长期的努力学习,锻炼,在实践中逐步提高。“妙”是努力的结果。妙手写了好文章,也还是要经过努力,而决不是偶然得来。假如说“偶”是灵感,看见了什么,接触了什么,有所感,有所会通,因而写出一点什么好东西来,那也还是有要先决条件,那便是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要不,没有这个水平,即使“偶”,也还是不能“得”的。
' ?& r _. o9 }0 i4 F+ Z1 `
U6 @1 N4 ?2 [. K! i# @8 y
. H) o! ]2 o9 P7 ?& w8 I" e 要写好文章,必须经过长期的努力学习和实践。
3 {1 B) W$ O3 f. ?
- z; q$ n. z, h- ?/ p0 m 首先是多读书,今人的书要读,古人的书也要读一些。中国的书要读,外国的书也最好能读一些。5 b2 R# I2 O4 m5 X% x* v; w' @4 e5 C
生活在现代,写文章当然要用现代的语言,以此,多读一些近、现代好文章的道理是无需解释的。为什么要读一点古书呢?这是因为古代曾经有许多妙手,写了很多好文章,多读一些,吸取、学习他们的写作方法,结构布局,遣词造句,对写好文章会有很大帮助。读一点外国的文学名著,道理也是如此。
\, ~! I" @8 ^( b$ {- ~. O$ m1 X0 ~. j& \2 c, [
对初学写作的人来说,我想,选择《古文观止》中三五十篇好文章,读了又读,直到烂熟到能背诵为止,这样便可以初步掌握古文的规律,虚字的用法,各类文章的体裁了。进一步便有条件阅读其他古代文献,有了领会、欣赏的能力了。当然,选读的文章要以散文为主,楚辞、汉赋之类,可以不读。此外,选读几十首唐诗,懂得一点旧诗的组织韵律,也是有好处的。( i/ W5 D% t* g6 i
# N2 T, t' e: q7 M* d
其次是多写作。在读了大量的近、现代文章和一些古文之后,懂得了前人掌握运用文字的方法,但并不等于自己会写文章。要学会写文章,还得通过长期的实践,自己动手写,还要多写。学习两字是联用的,读书是学,写作便是习。不但要多写,还要学习写各种体裁不同的文章,例如写散文,写书信,写日记,写发言提纲,写工作报告之类。" |; w8 n& f! @. f2 q, u5 b
2 V" t) v2 i5 T9 M/ r% S
写作要有题目,就是要有中心思想,要有内容。目的性要明确,例如这篇文章是记载一件事情,或提出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或发表自己的主张、见解等等,总之,是要有所为而作的。无所“为”的文章,尽管文理通顺,语气连贯,但是内容空洞,也只能归入废话一栏,以不写为好。$ Y* `+ f* u, a3 t1 G0 n! T7 a, F: s
2 n$ F1 ?# E5 \( M$ k1 |. Y( t8 E$ |' p 第三是多修改。一篇文章写成之后,要读一遍改一遍,多读几遍多改几遍。要挑剔自己文章的毛病,发现了就改,决不可有爱惜之心。用字不当的要改,含义不明的要改,词句不连贯的要改,道理说不透彻的要改。左改右改,一直改到找不出毛病为止,必须记住一条原则,写了文章是给别人看的,目的是要使别人都能看懂,以此,只要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的地位来看这篇文章,有一点含糊的地方,晦涩的地方就改,尽最大的努力使别人容易懂,这是一个基本的也是最起码的要求,必须做到。9 o2 U/ G- q/ T
' L: H" n3 F3 c1 S' v5 I+ C: o4 T) ^
有了这三多:多读书,多写作,多修改,文章是可以写好的,只要坚持不懈,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妙手。文/吴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