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0 @/ b( H& z9 l5 ?; s
我在俄国所见到的景物再没有比托尔斯泰墓更宏伟、更感人的了①。这块将被后代永远怀着敬畏之情朝拜的尊严圣地,远离尘嚣,孤零零地躺在林荫里②。顺着一条羊肠小路信步走去,穿过林间空地和灌木丛,便到了墓冢前;这只是一个长方形的土堆而已。无人守护,无人管理,只有几株大树荫庇③。他的外孙女跟我讲,这些高大挺拔、在初秋的风中微微摇动的树木是托尔斯泰亲手栽种的④。小的时候,他的哥哥尼古莱和他听保姆或村妇讲过一个古老传说,提到亲手种树的地方会变成幸福的所在⑤。于是他俩就在自己庄园的某块地上栽了几株树苗,这个儿童游戏不久也就忘了⑥。托尔斯泰晚年才想起这桩儿时往事和关于幸福的奇妙许诺,饱经忧患的老人突然从中获到了一个新的、更美好的启示⑦。他当即表示愿意将来埋骨于那些亲手栽种的树木之下⑧。 M7 s% s( e' R* g0 N5 r* v
2 q G# _. s# T1 l9 r( xA.先叙参观过程,再交代选墓地的经过,转入插叙,分两层:
5 B% c0 E* J; f& J, i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3 C( H" }7 K4 b% F2 f( C1 E2 U% C
B.先总述再介绍坟墓,然后从树的来历引出托翁的愿望,分三层:
0 k3 ~ L9 h) ]+ o( s0 m9 l* l& E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 O% N$ ^8 @- E+ C8 TC.先说坟墓将永远对后代产生影响(将来),再介绍坟墓现状(现在),又追述选墓地经过(过去),分三层:
2 f Z6 {- |7 a, V+ [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 |; ]$ \! D$ A; h- |
D.全段以说明托尔斯泰埋骨树下的愿望为最终目标,由大到小,层层递进,分五层: 6 w; F; G6 A4 ?+ I [1 f- S/ y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2 d( m/ X6 L# D2 c* V; h* C
/ W) N4 B! U8 S: ] 这道题出得很巧,思路层次与文段意义紧密结合在一起,只有对文段意义理解得越透,才能对思路的组合关系辨析得越清晰,否则会误答。题目的干扰因素也在这里。
6 n: D) ]' `% k+ F+ s 解答此题要抓语脉语流。只有深入到文章内部的语脉语流,才能不被假象标志所迷惑。本文段的 “这块将被后代永远怀着敬畏之情朝拜的尊严圣地,远离尘嚣,孤零零地躺在林荫里”,是语脉的发端——本段将写“林荫里”的“坟墓”;也是语流的凭依——后面的文句顺着②句中的“林”字“流”下去:③句写“穿过林间”到达“大树荫庇”的墓地; ③句至⑧句追述托尔斯泰“亲手种树”“幸福的所在”和愿意埋骨于树木之下。此段话的文脉语流,沿着②的发端和凭借“流泻”下去,有层次而又连贯。其中的“树”字,是语脉语流的线,这“线”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来到林中的墓地;追述墓地与树木关系的渊源。无论是已成墓地的“现实”,还是未成墓地的“历史”,均有“树”字作纵向贯通。从句间组合关系看,是相属关系,正确答案是B。
% ?! A5 h0 t R1 k7 |+ m
3 ]6 w! W3 _3 y0 J0 z2 w3 O. O' ?! L, \1 h+ J3 n8 k
【二】7 o/ t3 D5 ]1 W/ I' O8 x
动物最初居住水中,后来攀登陆上,最后,才扩张到空中。所以在动物的历史上,飞行是后起的运动法。一般飞行于空中的动物,以昆虫及鸟类为主。①
1 b( s* a" \2 a! ?/ C. @% F 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第二、三节的背面,生着薄翅一对,是飞行的器官。蜻蜓的翅,基部有筋肉,通入体内,翅因它收缩而活动。前后翅交互动作,前翅上时后翅下,后翅上时前翅下。其他的昆虫,翅基没有这种动翅的筋肉,翅的附着点,有纵行筋、横行筋和斜行筋,由于胸部的背甲和侧甲的运动,而翅作上下向或斜向的活动。所以蝴蝶和蜻蜓不同,前后翅是同时活动的。甲虫类前翅仅作保护作用,与运动没有关系。②
$ v3 G) y) @6 k1 Q; n& l6 p" R 鸟类的飞行器官即翼,内部的骨骼和我们的手相同,不过掌部和指部已很退化了。骨骼的数目为尺骨、桡骨各一,腕骨两枚、掌骨一枚和指骨四枚。③
- d2 S& ?+ X) A* _! m6 V 翼由生于尺骨、掌部和指部外缘的羽毛组成一片板状。休息时,叠置背上,飞翔时扩张开来,压空气于下方,利用它的反作用力,使身体上升。如详察一枚羽毛,中央为羽轴,两侧分出羽枝,斜向前方;羽枝的两侧又有小羽枝分出。小羽枝上有多数的钩状突起,互相勾结,成为一片,可以拨动空气。④
/ A. O5 H) u3 @, y% A$ D 鸟类飞翔的方法大致有三种。第一种是正常的飞翔,即上下扑动翼膀,使身体上升或前进的。这个方法,各种鸟类都要用到,翼短的鸟类则更以此为主要的方法。第二种为滑翔,就是翼膀较长的鸟类,飞到了空中,可以张着翅膀,使身体作斜向下方的运动,如鸥、鹭、鸢等。第三种为帆翔,这种飞翔法只限于形体较大的鸟类,如秃鹫、鹈鹕等。这是张开了翅膀,乘着适度的风力,能够不减速,不斜向下方而如滑翔那样飞行。⑤
6 n5 G2 B- m. j q& l 除昆虫和鸟类外,在空中飞行的还有鱼类中的飞鱼,和哺乳类中的蝙蝠、鼯鼠。飞鱼在受敌害袭击时,能跃至水上,扩张胸鳍,在空中做短时间的滑翔。鼯鼠前后肢间连接以膜,可在树间作飞翔的运动。惟蝙蝠借助那张于前肢的指膜和前后肢间的薄膜的作用,能作极自由的飞行。⑥ : T4 v2 L7 `* `9 i0 Q
9 `3 ?$ }6 @% q$ [' S' }
② ②
5 p$ {1 @& X6 Z0 M& c+ c6 hA、① ③④⑤ B、① 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 ~0 ]! g0 h* `0 _9 p% O T; M
⑥ ③④⑤
6 T) S, t8 T0 g8 D2 p$ S+ t# w) O, c% j. G' I: Y/ o& }
上面这篇关于动物飞行运动的说明文,它的结构比较复杂,段间的关系呈现交叉的模糊状态,因而有许多干扰因素,理清段间层次关系,需要有扎实的语文功底。比如第①自然段,是全文的总起段,是概述所有飞行动物的。但是,这个段落里的最后一句“一般飞行于空中的动物,以昆虫及鸟类为主”,却是“分说句”。我们不能因为它的出现,而不把第①自然段作为总起段来对待。
8 B p' z. {4 g/ I 解答这样的题目,首先必须认真辨析段与段之间的组合关系。按思路的相并、相承、相属的组合规律去辨析段间层次,如上所述,第①自然段是全文的总起段,它是独立的一个层次,绝不能把第①自然段同第②、③、④、⑤自然段划到一个层次上去;也不能把第一自然段仅仅视为第②至⑤自然段的概述段。 ; i* x! \' i0 y4 p# k+ F
同时,把词义的细微差别作为分层的向导。第②自然段写昆虫的飞行器官,用“翅”;第③、④、⑤自然段写鸟的飞行器官,用“翼”。“翅”和“翼”的细微差别,引导我们把第②自然段和第③自然段至第⑤自然段,分为两个层次。即使写鸟的飞行器官,用了“翅膀”一词,也不至于混淆。因为写昆虫的飞行器官,用了“翅筋”一词。“翅筋”和“翅膀”的细微差别,仍然可以引导我们去正确划分层次。
1 n; W. ^: H& o3 x5 J 另外,文中的过渡短语亦可作为承上层、启下层的标志。第⑥自然段开头有“除昆虫和鸟类以外”,就是其分层的语言标志,第⑥自然应为另一层次,与③④⑤并列,全文构成相属关系,它的正确答案是A。 2 N, r' s9 Z$ p1 R# i' o% e; h3 z
% x; {* r& A" j) ]4 m3 ^
+ A9 B, L+ I1 W; `" a, d, [! Y# _* P& q+ [4 B* H# O
【三】$ u7 @2 u+ m% G) f- v( F
划分一段文章的层次方法主要有三:一是抓中心句。中心句能起概括和提领作用。抓中心句阅读,有利于对一段文章内容的总体把握,也便于理清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脉络。中心句一般在文段的开头或结尾,也有在中间的。确定中心句除看位置外,还要根据文段意义作出推断。二是抓直接显示层次的词语,例如“首先”、“其次”、“除此之外”、“综上所述”等。三是抓句与句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明确中心句与各句间的关系。在运用上述三种方法时,往往须综合考虑。让我们以下面这段文字为例作进一步阐述。
' z: r( M! [# N8 H/ ~
/ l$ }6 K' ^6 J3 W3 @4 n9 R 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⑵问有什么好处呢?⑶首先,问能解惑。⑷“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⑸既然有了惑,那就要解。⑹这就要问师长,问学友,问清楚了,知其所以然,惑就迎刃而解了。⑺若不问,惑终不解矣。⑻“发明大王”爱迪生小时候就是“问题大王”,一遇到不懂的地方,他就问。⑼正是由于好问,他才对许多人视而不见的各种各样的奇怪现象产生了浓厚兴趣,并深入研究,开创了电业的先河。⑽所以,常问可使自己增长聪明才智。⑾其次,问能知新。⑿培根说过:“多问的人将多得。” ⒀问有所得,就能获得新知。⒁司马迁为搜集“大禹治水”这一传说的材料,亲自到尧穴、禹洞考察,遍访当地老人,详细地询问了传说的来龙去脉,积累了大量史书所没有记载的材料。⒂据此,他进行了勘误、增补,使这一传说翔实地记载下来。⒃如司马迁不躬身下问,他就难以面壁修史。 0 M! j7 U$ |- z$ ?# J
5 |7 K" e1 H, \. h; M2 O 这是一个议论段。
& p4 b% r5 j/ Q/ t 第⑴句引孔子话,以引出“问”这一话题,⑵句紧承设问,这是不是中心句呢?不是。议论文段起始的设问句一般只是提出话题,回答问题的答案才是中心句。如果我们抓住“首先”、“其次”这两个顺序词,便可知作者是从“问能解惑、知新”这两个方面回答的,这句话就是中心句,位置在文段中间。 " V+ R# F4 M( O
如果我们再进一步研究句与句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便可知: 6 a6 y% \3 F0 M0 ~" R
⑷ ⑸ ⑹ ⑺从正反两方面说理,证明 ⑶;⑻ ⑼举实例证明⑶;⑽是小结。
2 D0 b2 o9 B& h ⑿ ⒀以理证⑾;⒁ ⒂ ⒃以事例证明⑾,其中又分正反两面。 1 z* X2 V: c! d: u;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