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为适应新一轮党政机关机构改革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换届工作需要,各地出台政策,规定实职领导干部达到一定的年龄点后,不再担任领导职务,而改任非领导职务退居二线。到点“退二线”是各地的一项硬性政策,只要领导干部到了年龄点,组织上就让其改非退下,从目前笔者所了解的情况看,留下继任的特例较少。到点的“点”的确定上各县(市、区)不尽相同,有的以52岁为年龄点,有的以54岁为年龄点,市里并没有统一的规定。领导到点退“居二线”,尽管组织上明确了他们的工作关系在原单位,并提出了希望发挥余热的要求,但事实上形成了这些退下一线的干部,更多的是卸下了担子便离开了单位,或在家休息或从事其他事业等状况,因而在公务员队伍里出现一批各种待遇不少而又不需要在单位上班的特殊群体,既“一不做,二不休”。 8 _0 D( ^, r5 E 设置“到点”政策的原因主要基于以下方面:一是年龄结构需要。到点可让出职数,为年轻干部腾位子,加大干部新陈代谢力度,让更多的年轻人走上领导岗位,以年轻人的朝气给工作开展和事业发展带来生气与活力。二是人文关怀需要。为到点干部着想,奋斗辛苦了若干年,一些领导确实干得身心疲惫,的确需要轻载减荷,到点后可以“解甲”休养,享受奋斗的成果。三是绩效管理需要。强化干部流转管理的力度,能够较好调动绝大多数在一线创新、干实事的年轻干部的进取热情和工作积极性,干事业、讲创新、谋发展的整体氛围就会越来越浓。1 ?0 A* q+ e6 X* S8 u! V% ~1 v
总体上看,全市各县(市、区)“退二线”干部基本素质好,角色转换较快。一些优秀的干部也确实在班子里起着“润滑剂”、工作上“助推器”的作用,为新上任的年轻干部“扶上马,送一程”,对年轻干部做些“传帮带”。但由于部门之间、个体之间存在较大的不平衡性,个体作用的发挥参差不齐,而且随着“退二线”干部越来越多,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一是造成人员关系紧张。“退二线”干部退出领导岗位后,许多不再安排硬性工作任务,往往上“自由班”甚至不上班。由于他们仍然占着编制和非领导职数,单位没有空余编制用于及时补充人员,中层以下干部晋升职务的空间被堵塞,从而造成人手紧张,工作人员积极性难以调动,一些单位只能从下属事业单位抽调人员或临时聘用人员来顶岗救急,结果又带来了同岗不同酬、队伍不稳定等新的矛盾和问题。二是造成人才资源浪费。我市不少县(市、区)规定科级干部“退二线”年龄为52岁左右,这个年龄的干部大都身体健康,经验丰富,业务精通,想干事也能干事,是一笔不可多得的人才资源。但许多干部存在“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想法,缺了锐气,少了勇气,工作束手束脚,怕越权越位,引起现任领导的误会。人力资源闲置浪费现象逐渐突出。三是造成行政成本增加。“退二线”干部虽然可以不工作,但保留原有待遇不变,而其原岗位的工作任务仍需有人承担,客观上造成行政成本有增无减。而这种“退二线”的待遇仅与原任职务挂钩,与劳动付出和贡献大小无关,其中有的“退二线”干部因创业或兼职还获得了工资以外的收入,这让很多年龄相仿却仍在辛勤工作的人和企事业单位病退、内退、下岗的职工感到心理很不平衡,客观上容易强化社会的“官本位”意识。9 h t& X6 M; l& L& x) e
存在“一不做二不休”现象的原因:7 C. n& H5 N. K; l( o9 z
1、认识上存在误区。主要有三种看法。一是代价论。认为各项改革都得付出成本,付出代价,都得有人承受。“退二线”干部的赋闲是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但却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必须付出的代价。二是无用论。认为各单位、各部门都有现任领导,让“退二线”干部发挥作用显得多余无用。三是实惠论。少数“退二线”同志也觉得“今生升官的机会没有了,发财的机会还是有的”,转而追求经济上的实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