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6月24日是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宣誓就任一周年的日子。他于24日在电台节目“香港家书”中,以题为《走出礼宾府》的文章和市民分享了一年来的感受。曾荫权先生出身平民,年轻时曾做过推销员,25岁投考港英政府公务员之位,在众多英裔人员中脱颖而出,其面试时机智、流利的口才深深打动了在座英人。之后的发展也表明,曾先生口才确实好,演说很有感染力。曾荫权先生的成功之处很多,其超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智慧的口才能力,很大程度上造就了他的巨大成功。就让我们从这篇《走出礼宾府》中感受他的智慧吧——* B4 i$ _3 P% b3 i% f9 n
一、以题目精彩亮相
3 v- |4 f' J, `' y% @( _ 一年之前,曾荫权先生走进礼宾府,担任香港特区行政长官;一年之后,曾先生以《走出礼宾府》为题目,在就职一周年纪念时,“与各位市民分享一年来的经历和感受”。进,众望所归;出,众心所盼!当权者走向民间,是普通百姓对领导阶层的常规期待。曾先生对市民心理把握得何其准确,对演讲辞的题目设置何其巧妙!只这五个字的标题,足以让人眼前一亮,怦然心动了!
3 I5 j: W8 k4 n 二、以诚意打开沟通之门* p5 j; f( e% n7 Y' L' m6 p
曾先生在香港政界作风果断,心直口快,有人形容他是“语不惊人死不休”,而对自己一年来的经历和感受,表白得相当低调,朴素简洁,情真意挚,耐人寻味:“地方大了很多,但人相对显得渺小了”;“权力大了,却越觉得需要战战兢兢”。简简单单两句话,既显示了他对这个职位的清醒认识和自觉担当,又流露出身居高位者“高处不胜寒”的特有心态,闻之令人动容。这真诚的开场白使听众对演讲者身份的敬而远之一瞬间转为心理上的敬而亲之,进而愿意倾听、愿意接受。' K, j1 e3 X/ H5 G& R
三、以民本标举为政之道
; k z7 I; n( y1 L% o {$ ` 这篇演讲辞,阐述为政之道是核心内容,曾荫权先生首先引述前港督麦理浩勋爵的话,表明走出礼宾府的重要性。然后以自己生平经历和职业经验说明作为决策者,要“以同理心去感受市民的需要,然后以理性去寻求解决方法,决策时尽量平衡各方利益和符合长远目标”,必须“多走出去”“放下身段”,最后倾吐为政的个中真意:“当权者不应高高在上,绝不能以一种精英的傲慢,由上而下看待平民百姓。”这段话,层层推进,逻辑严密,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反映了一个智者的缜密思维,又紧紧扣住“民本”,像磁铁一样深深吸引住听众的心,并用感性的方式糅合住,显示出一个政治家的风范。
9 N) O' j* y& H5 c4 R 四、以理解铺就亲和之桥
& k, j1 X9 P) L9 y! W 对民众的热爱、赞美、关心都可以表达领导的亲民之心,曾荫权先生的亲民之心却是别一番滋味:以理解、认同亲民。香港是个受西方文化观念影响很深的国际化大都市,香港人什么样?曾先生一言以蔽之:“有趣”。他眼中的港人“我们有滑头、实际的一面,有时对很多事情看不顺眼,很多牢骚;但我们又会为像霍金教授一样正面积极、坚毅不屈的人而喝彩。出现危机时,我们更会展现出人性光辉的一面。例如sARS肆虐时期,大家团结抗疫,舍身救人……在南亚海啸灾难中,我们也会为素未谋面的灾民出一份力。”在这段对港人的描述中,曾荫权先生处处强调“我们”,而不是“你们”,用以说明自己就是700万港人中的一员,特首与普通市民水乳交融:我们不完美、毛病多多,但我们乐观,有趣!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认同、融合会产生巨大的亲和力.不比表象的歌颂“父老乡亲”亲切得多、实在得多吗?; ~ |( p: E5 @
五、以温辑展望未来
! e1 i/ F" N* W7 w 一般领导结束演讲,惯用豪迈、激励的话语,以激情收束全篇,鼓舞人心,曾荫权先生别开生面,设想了一个极为温馨的画面:装束干练的“煲呔曾”(bowtie音译)在街头某家茶餐厅吃牛脯面时,与市民不期而遇,“大家打个招呼吧!”可以想见一定是欢声笑语伴着茶香饭香,那场面其乐融融,让人满怀期待,悠然神往。这个特殊的结尾,一方面别致、轻松,给人格外深刻的印象;另一方面,展示了走出礼宾府的曾荫权先生取信于民的自信,它预示着在“以民为本”的新一届特首带领下,香港的人文环境会更和谐,香港的明天会更好!' x: g2 i0 V( S- B, d& W- z8 T( B
附
" T5 z n0 b2 H8 Q 走出礼宾府! o( q( q2 g3 Z% Q$ B, y
曾荫权
) X! ?7 Q* O; M: r 今天是我宣誓就任行政长官一周年,我想借这个机会与各位市民分享我一年来的经历和感受。
Q: N' n" p9 W0 n' w C 自从搬进礼宾府之后,地方大了很多,但人相对显得渺小了,正如当上行政长官一样,权力大了,却越觉得需要战战兢兢。9 w) W0 k* g" K8 L% b
前港督麦理浩勋爵退休前,有记者问他的管治心得,他说最重要的是要确保你的决策能走出港督府。一个人的位置越高,权力越火,越容易困在自己的世界里,也越容易与市民的生活脱节,所以我真正感受到走出礼宾府的重要性。2 l% ^! |' j& F; U/ Y7 y4 X% R
自己大半生都任职公务员,而且长时间在财经金融政策范畴工作,这是一个理性的训练过程。因为财经政策属于相当专门的知识,例如市场行为预测、经济理论、数据分析及谈判策略等,这都是一些冷冰冰的数据,论证过程强调理性。作为一个技术官员,这些训练可算足够。但当了行政长官之后,我明白到理性只是决策的一部分,另一部分需要用心去感受,对社会民情要有感性的认识。) ?/ O5 U. f1 ]( [
这种感性认识是要自己尽量以市民的角度,去感受他们的生活、他们的困难、他们的喜怒哀乐,这叫做“同理心”。以同理心去感受市民的需要,然后以理性去寻求解决方法,决策时尽量平衡各方利益和符合长远目标。但究竟这种与市民的同理心应该怎样去建立呢?
/ U& a, y( R1 q( n$ Y, A; l 过去,公务员的严谨训练令我对科学及理性决策有一定掌握,但用心去感受民意却不是坐在礼宾府多开两次会、多看两份文件就可以做到的。所以我决定多走出去,一有空便到街上走,有时是正式的区访,有时是自己随意到街上吃碗云吞面,去街市逛逛,与市民闲谈和与的士司机打招呼。虽然时间短,很难深入倾谈,但从他们的语气、眼神及动作中,却可以感受到他们的情绪、他们所关注和喜恶的事情。这份亲身接触的感觉,是文件及统计数字不能替代的。起初我不大明白什么叫做“放下身段”,但经过这一年来的工作,我体会到个中真意,就是当权者不应高高在上,绝不能以一种精英的傲慢,由上而下看待平民百姓。
6 s* a. o+ B# I! ]* p( s2 G 过去一年来与市民的接触,我感受到大家都乐观了,因为市民都愿意和我说笑,不吝啬他们的笑容。
! ^4 o8 e5 x! a2 U4 U 在我眼中,香港人很有趣。我们有滑头、实际的一面,有时对很多事情看不顺眼,很多牢骚;但我们又会为像霍金教授一样正面积极、坚毅不屈的人而喝彩。出现危机时,我们更会展现出人性光辉的一面。例如sARS肆虐时期,大家团结抗疫,舍身救人,到今天我仍清楚记得几位长埋“浩园”的医护人员的面貌;在南亚海啸灾难中,我们也会为素未谋面的灾民出一份力。所以我热爱香港人,我更加喜欢走到人群中和大家在一起。
' ^6 Y) O: n& T/ C7 c _, v+ C1 N 未来一年,我会花更多时间走到区内与你们见面,记住你们的面孔。当大家见到我在茶餐厅吃牛腩面时,不要心里怀疑“这个是否就是煲呔曾?”大家打个招呼吧!作者单位: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莫云
- z5 H* l) ]/ ?. Z6 k2 A9 R, ^0 I2 V/ 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