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社会保障] 大力发展农村养老事业发展的思考 林乃宏

[复制链接]
宁建老秘 发表于 2011-8-24 08:49: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今天的中国,已经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和你一起慢慢变老,看起来浪漫,却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困扰。屏山作为山区农业县,加上农村经济社会欠发达因素的影响,农村养老保障压力日趋凸显。为切实化解银发浪潮带来的冲击,维护好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笔者提出以下粗略见解以供参考。

一、当前屏山农村养老的特点和问题

2010年,屏山农业人口占全县人口总数的87.7%,60岁以上农村老年人口(户籍人口)37000人,占农村总人口的13.74%。可见屏山养老保障的重点应该在农村,难点也应该在农村。近年来,屏山县农村养老呈现出以下特点和问题:

(一)农村养老形式结构单一。一是农村养老的主要形式家庭养老,占98.2%是家庭养老。二是集中供养的结构也单一,屏山全县有1281人享受农村五保政策,其中集中供养农村五保老人665人,集中供养率达到52%,农村五保户的供养经费都是由政府埋单,对于一个国家级贫困县而言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流行于经济发达地区的社会养老方式在屏山还尚未起步。

(二)城市化加速了农村人口老龄化。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农村中青年向城市转移越来越多,进一步加速了农村人口的老龄化比重,且农村老年人中空巢老人、留守老人呈明显上升趋势。

(三)计划生育政策带来的家庭结构变化。从上世纪70、80年代,国家开始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在这30多年中,农村家庭的结构逐渐发生改变。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农村人口得到一定控制,但却导致农村家庭的供养资源减少,表现为赡养系数大大提高,家庭成员面临的赡养风险不能分散,子女的人均养老负担在增加,越来越多的子女面对年老父母的赡养负担明显加重。

(四)社会变迁给家庭养老带来巨大挑战。近年来,大部分农村变成了一个流动的村庄,大量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这不但造成赡养老人资源明显匮乏,并逐渐形成更大的代沟,削弱了家庭养老的基础。同时,受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影响,现代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使传统孝文化日渐淡化,家庭养老传统美德很易遭到破坏。老年人获得的生活照料不够,精神慰藉缺乏,家庭关系不融洽等,将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很多家庭普遍存在 “重小轻老”现象,农村老年人多数缺乏精神慰藉。“空巢”家庭增多,老年丧偶者所占比例较大,老年人独居现象流行,老年人的孤独寂寞感增加。而家庭养老往往会出现相互推诿,一旦由于家庭关系不融洽而引发家庭纠纷,老年人往往就会首当其冲成为“受害者”, “积谷防饥、养儿防老” 的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受到严峻的考验。

二、大力推进农村养老事业发展的思考

(一)加快新农村建设,巩固家庭养老基础。解决好农村养老问题,应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夯实和完善农村养老制度。

1.发展农村经济,奠定家庭养老的物质基础。养老首先要满足老年人的基本物质需求,而经济的发展是实现这一需求的必要基础。在家庭养老仍将继续长期存在的条件下,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的实际收入,特别是现金收入水平,为家庭养老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这与构建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也是不谋而合的。

2.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孝文化,孝敬父母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之一。但是,近年来在商品经济大潮和不良文化的影响下,这一传统美德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削弱。因此,必须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对全社会、特别是对年轻人的宣传教育,加强家庭养老的思想文化氛围。一是重视传统道德、孝文化教育,利用各种渠道,形成一种浓厚的宣传氛围。二是开展以知恩、感恩、报恩和尊老、养老、爱老为主题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积极宣传先进模范事迹,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三是利用大众传媒,加大对孝文化的关注力度,通过定期评选“孝子”等活动,使传统的“孝文化”在新时期得以发扬光大,促使群众处理好家庭内部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3.建立健全政策和制度,维护家庭养老的地位。我国是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结合的国家,要解决农村养老问题,除了加强对全社会的尊老、敬老的宣传教育外,还必须建立健全养老方面的法律法规,为农村家庭养老提供可靠的法律和制度保障。在当前养老法律法规还不健全的情况下,应通过研究制定行之有效的政策和制度,维护家庭养老的地位和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使农村家庭养老制度真正实现定型发展。

4.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充分发挥老年人的余力。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保障,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也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必要条件。在推动农村社会发展和改革中,应结合老年人的特性,在让老年人充分享受经济和社会发展成果的同时,根据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引导、鼓励老年人为经济社会发展继续工作。可利用老年人经验丰富、社会威望高等特点,指导和帮助农村老年人组建“老年人协会”,让老年人以集体形式参加农村公共事务,解决棘手问题,同时让老年人感觉“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二)稳步推进新农保,实现农村养老不犯愁。新农保制度的推进,对建立多元化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妥善解决农民养老问题、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公平、实现社会全面和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科学制定政策,为新农保试点提供好政策保障。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按照“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模式对农村老年人进行保障,加大了公共财政的投入力度。这种多渠道的筹资模式体现了国家、集体、个人三方在养老保险制度中的责任,激发了农民参保的积极性。而且“新农保”基础养老金的最低标准有一定的弹性,国家会根据经济发展、物价变动等情况适时调整。因此,应结合实际,在吸取先进地区好的经验做法的基础上,针对性地设定参保对象、缴费基数、缴费比例、保障水平等,制定好符合实际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办法及实施细则,逐步建立筹资和待遇标准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及具体实际相适应,与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2.强化宣传动员,引导农民积极主动参与。由于长期以来农民受现实主义思想的影响,比较注重眼前既得利益,对社保政策不够关注或尚存疑虑。加上部分农民受“养儿防老”传统观念影响根深蒂固,认为生、老、病、死有子女管,主动参保意识不强。为此,应加大宣传动员力度,广泛宣传新农保政策和现实意义,使新农保政策深入农村、家喻户晓,让广大群众自觉自愿、积极主动地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提高参保覆盖面,确保试点工作取得圆满成功,切实解决农民养老后顾之忧。

3.加大地方公共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服务能力。一是加大地方公共财政投入,减轻农民投入压力,调动农民参保积极性,提高参保率。二是加强基层工作平台建设。对乡镇、村级建立有效的基层管理体制,加快形成乡镇有机构、村级有专人、覆盖无死角的参保网络。三是加强经办机构能力建设。准确把握政策要求,科学设置参保、缴费、申领、审核、发放等流程,提供政策咨询、参保登记、待遇享受等一条龙服务。四是加强业务操作规范建设。针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业务的特点,统一规范各类表、证的设计管理。五是加大便民服务建设。充分发挥为民服务、全程代理的作用,以服务来促动新农保工作。

(三)公办养老与民办养老并举,拓展保障服务渠道。当前,屏山养老机构仍以公办为主,民办养老机构由于受资金、土地、税费等相关政策以及养老公益性的影响,尚未实质开始发展。为应对即将到来的人口老龄化的冲击,特别是农村人口养老保障能力薄弱的问题,应坚持公办养老与民办养老并举,实行分线保障,切实增强保障服务能力。

1.加大公办养老投入,保障农村特殊人群养老。对农村“五保”老人和农村低收入家庭供养问题,积极探索集中供养新模式,以乡镇敬老院集中供养为主,加大筹资力度,增加供养保障能力。一是对托老在亲朋眷故家中的农村“五保”老人,尽量纳入敬老院实行集中供养,改善其生活质量和生存条件。二是积极探索 “以副养院”的经营模式,抽调懂技术、会管理、身体好的人员种植蔬菜和养殖畜禽,以供给和补充老年服务中心日常生活所需,确保老人的物质生活质量。三是创新管理方式,科学制定规章制度,确保养老的各项工作纳入规范化轨道。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先培训后上岗,严格实行绩效考核机制,确保每名工作人员都能真心实意地理解老人、关爱老人、照顾老人;在老人中民主选举产生管理委员会成员,实行在院老人的自我监督和自我管理。通过定期评价养老服务质量,征询老人的意见和建议,开展评比老年人最满意的护理员活动,提高服务水平。

2. 鼓励社会资本投入,推进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发展。加强政府投入和政策扶持,动员社会力量特别是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养老机构,多管齐下加快养老机构建设。对农村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鼓励进入民办养老机构,缓解公办养老机构压力。一是大力推进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发展。通过建设资金补贴、公建民营、税费优惠、政府购买服务等优惠扶持措施,积极扶持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培育提供多种服务方式和不同收费标准的服务供给主体。二是建立连锁集团发挥品牌效应。支持社会经济效益好、社会认可度高、具有规范标准管理的养老机构走集团化道路,实行专业化、规模化经营,全面提升全县养老机构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三是创新体制机制举办养老机构。充分利用闲置的学校、办公楼、厂房、农场等,采取公办、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形式,建设一批养老服务机构。

3.立足当前实际,选择和建立适合的农村养老模式。必须充分考虑,照顾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农民养老不仅仅是农民自己的事,国家和社会应承担应有的重任。当前,屏山经济处于严重欠发达状态,难以完全地养老社会化。为此,倡导“政府支持为主,以孝养老为辅,社会养老为助”,加快推进社会养老,继续巩固家庭养老,补充实施互助养老等多种模式。既要学习发达地区先进经验,积极推行实施社会保障、社会保险制度,加大政府对个人的扶持力度,以保障每一个农村老人获得最基本的生活来源,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又要发挥传统的道德(孝)的优势,提倡和弘扬孝道,在物质并不太丰富的条件下,从精神生活上提高养老质量;在全社会范围内提倡正确的财富观、价值观,政府和社会通过政策鼓励,促使人们乐意仗义疏财、积德行善,广泛建立慈善机构和慈善基金,使因陷入各种特殊困境的老人获得帮助而安享晚年。

(四)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除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之外,还需要大量的适合老年人心理、医学等诸多方面的专业护理服务。未来养老的发展应该是老年人的生活保障逐渐走向社会化,变家庭养老为社会养老,由政府承担是大趋势。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由于养老服务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从业人员的职业化建设滞后,现有养老服务队伍远远不能适应养老事业发展的客观需求。因此,为推动农村老年服务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应严格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服务对象公众化,服务方式多样化,服务队伍专业化。养老服务作为一种特殊的老年公共服务产品,直接关系到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受身心状况的制约,高龄和失能老人需要实行机构养老,因而十分需要具有某些专业学科的专业护理人员。政府在建设以供养型、护理型为主的基础性、示范性养老机构,为老年人提供良好养护、康复、托管服务的同时,应大力加强养老服务培训资源的供给。通过制定岗位专业标准和操作规范,抓好在职人员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培训,逐步提高养老服务队伍的专业化水平,积极推行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制度,不断优化养老服务人员队伍结构,保证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全面提供好人性化优质服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8粉丝

839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