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科学推进申遗后时期泰宁旅游目的地建设

[复制链接]
安永老秘 发表于 2011-5-3 14:42: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三年的申遗历程,泰宁旅游目的地建设从发展思路、发展理念、环境打造、设施配套等方面实现了全面提升。泰宁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加之随之而来的武邵高速公路、向莆高速铁路相继贯通,旅游休闲时代的来临,泰宁旅游产业的发展将历经深刻变革。如何放大申遗正向效应,顺应休闲潮流,把握交通改善历史机遇,是泰宁旅游目的地建设的紧要课题。
  一、坚守生态原真,严格资源保护
  几千年来先人的精心呵护,泰宁拥有了一方原生野性的山水,这是泰宁旅游的最大亮点,也是世界自然遗产的基本标准,更是后工业社会人们休闲需求的主要追求。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建设发展需要与经济利益驱动,泰宁风景旅游区外围的原生环境面临威胁,作为未来的世界遗产地与休闲旅游目的地,保持自然原真性是其最基础、最核心的取向。
  1、依法立规划定禁限保护区域。对世遗提名地、核心风景区严格实行禁采、禁伐、禁建,除确有必要的少量小量游览、服务、科考设施外,杜绝一切人工化、商业化建设与利用;设立遗产保护廊道,将遗产地与风景旅游区的流域上游、外围保护地带、旅游沿线流域与一重山列入遗产保护廊道,实行严格的人工开发建设与资源利用的准入制。
  2、建立资源保护联审联保机制。由县政府组织相关管理部门与乡村,定期举行风景遗产资源保护联席会议,对风景遗产地及其保护廊道内的各种开发建设与资源利用项目实行会审联审,并进行社会公示,变部门审批为联合审批,社会监督,在行政许可环节,把风景遗产资源破坏可能性降到最低程度。要加快风景遗产资源保护队伍、设施、机制建设,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保护青山绿水。
  3、稀释风景遗产地人口压力。人口过多过密是风景遗产保护的主要威胁。要逐步减少遗产地周边村镇,尤其是上青溪上游的人口密度。要出台相关政策,防止景区村镇人口机械性增长与商业移民;要通过拆并学校、卫生院、派出所,出台进城购房、就业、就学、就医等优惠政策,乃至上青乡政府所在地迁移异地或与其他乡镇合并等措施,促进遗产地居民进城;要结合旅游服务区建设,逐步拆迁安置具备条件的遗产地及其周边村庄。
  4、强化遗产廊道生态恢复治理。遗产保护廊道是风景遗产地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易受到人为侵蚀的区域。要严格限制与禁止林木采伐、采砂、采矿,禁止在遗产廊道内设立林木加工与冒烟企业,逐步搬迁改造影响观瞻、污染环境的企业;要严格控制所在区域内各类建筑的性质、格调、体量、高度、立面,使之与自然环境保持协调一致;要建立专项经费,出台补偿、置换、收购等相关政策,将风景遗产地、上青溪上游集雨区、旅游沿线的商品林、自留山、经济林等山林逐步转化为生态公益林,严格封山育林;要加快遗产廊道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改水作农业为多年生旱作农业,推广观光农业、花草业、药菌业,减少农业面源污染;要坚持推行禁柴、禁磷、禁塑、禁坟、禁占道堆积等行之有效的管理举措,加强村镇垃圾污水设施建设、减少污染排放;要坚持开展全民绿化与植树造林活动,建设森林城市、森林乡村,使泰宁真正成为放眼皆绿、有水皆清、鸟语花香的宜居宜游宜休闲的世遗旅游区。
  二、突出休闲功能,做精泰宁古城
  泰宁县城是一个天赐异禀的山水古城,三溪环绕、山城融合、文脉悠远、风俗淳厚,更有十余公顷留存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实为国内罕见。因为稀缺,所以珍贵。随着休闲时代的到来,更多的旅游者将会向往泰宁古城这样的山水小城,到这里泡吧、晒太阳、喝茶、聊天、发呆、看书。可以肯定的是,泰宁古城将是泰宁今后最有成长潜质的旅游区,必将承载休闲旅游产业增长极的重任。
  1、优化古城地脉架构。支持泰宁古城地脉文脉的是根深蒂固的风水文化,要利用集中国祥瑞文化的“泰宁”二字的文化意境,以泰宁古城历史记载为线索,架构泰宁古城轮廓,修复孔庙、关帝庙、城隍庙,恢复古牌坊、古城门、学宫,兴建风雨桥、文昌塔、青云阁,完善古城区的大风水结构,延续文脉与传统文化。
  2、加快古城场景化修复。按照古城社区的街巷结构,理顺街巷肌理与景观系统,坚持修旧如旧,全方位修复古城老街老巷老屋的原滋原味风貌。要坚持“活着的古城”的营运思路,除现有的尚书第作为文博单位进行展示外,其他的古宅院都可以将该建筑群辟为古宅院休闲接待场所,融入明代官宦民间实景内涵,面向高端消费市场,提供居家娱乐与文化体验服务等。
  3、营造亲水亲绿大景观空间。强化生态、休闲、造景三大功能,按照“一河一品”,打造以芳香花带、花灯夜景、名贵树木为特色的三水沿河景观带;构建各具主题和情趣的城市山头公园,营造城市大绿环;充分利用水城载体,借助沿河景观,整合民俗演艺,演绎泰宁特色的“秦淮风月”、“苏杭丝竹”夜游项目。
  4、合理配置城市休闲产业体系。要重点发展以古城为核心的历史文化产业群、以水上风情游览线为轴线的水岸产业区、以东洲桥为扇形的商务饭店区、以状元街为轴带的商业游憩区。要把水北作为泰宁休闲产业集聚区来重点打造。通过文化包装、提供专业服务,辟建酒吧、咖啡厅、茶楼、酒吧、小吃等餐饮街区,古玩、古籍、书画、工艺品、手工作坊等文化纪念品街区,文化沙龙、剧院、民俗节庆活动的文化体验街区,营造旅游氛围,强壮旅游产业规模。
  5、打造城市休闲功能。要把打造休闲城市作为旅游发展与城市提升的重要课题来抓。政府要转变城市发展理念,调整城市规划,进行休闲化设计,突出休闲功能。包括降低建筑层高体量,增加公共绿地和休闲空间,增设步行街区和旅游服务专业街区;要完善产业政策,培育休闲文化,提升文化品位,着力营造意境悠远、闲适温馨、人文亲和的小城格调与氛围。
  三、理顺经营体制,推动一体化运作
  风景区经营体制困挠着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景区管理者与经营者。泰宁全县上下已经意识到,不管是国家风景名胜区法规,还是国际上通行的国家公园管理模式,乃至于世界遗产公约关于“保护世界遗产属于国家责任”的国际约定,都明确了风景名胜区要实行政府统一化管理;而泰宁还面临着风景旅游业作为全县的生命产业必须强化政府话语主导权,景区乡村资源物权补偿必须通过政府增加风景收益权来逐步解决――两大现实问题,也决定了泰宁风景区经营管理权要回归,这是从旅游发展和遗产申报历程中总结得出的理性共识。
  1、组建旅游产业集团。由现有国有旅游企业作为发起人,组建旅游产业集团,对景区公司进行资产评估,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将景区旅游经营项目统一许可给集团公司经营,并逐步收购或参股游船、宾馆饭店业、旅游项目的优势资产,形成引领全县旅游发展的产业集团。集团公司可以是纯国有企业,也可以是国有(绝对或相对)控股的股份制企业。从泰宁旅游发展现状来看,比较合适的股权架构是由国有旅游企业相对控股,再吸纳两至三家景区经营、旅游市场运营强势企业共同出资组建旅游集团(股份)公司。
  2、一体化运作。全县风景旅游由集团公司统一经营管理、统一品牌形象、统一市场营销、统一人员调配,建立“一个旅游目的地、一个主打品牌、一个经营公司、一张景区门票” 经营模式和“一条龙、一站式、一体化”服务机制。但今后,旅游集团主营产业应该是竞争性产业,不管是何种所有制的旅游产业集团,所经营景区中其门票的风景资源价值补偿部分应予以明晰剔出,上交政府,主要用于风景区的保护管理和作为风景资源载体的山林权物权补偿。
  3、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旅游产业集团要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健全制约监督与决策机制,引进职业经理人管理,防范经营风险,保障资产保值增值。要通过正规的市场运作与券商辅导,争取若干年后上市融资。
  四、严控观光开发,扶持休闲业态
  泰宁有400多平方公里的地质地貌胜景,加上遍布城乡的山乡人文风情,旅游吸引物比比皆是。随着泰宁知名度日盛,开发投资景区的冲动将十分强烈。但现有的景区景点,已经足够满足今后十年观光旅游发展的需要。如果不加控制地遍地开发,不仅造成风景遗产资源的严重破坏,而且刺激恶性竞争,反而制约旅游产业发展。根据休闲度假旅游市场发展态势,景区开发要着力围绕养心、康体、求知的取向,重点发展不同主题与层次的休闲度假产品,重点是以下几个方面:
  1、改造和提升观光景区。现已开发的景区仍以观光为主,但要向适应休闲需求方面扩容提升,主要是扩大景区自由活动空间,增设休闲设施,发展参与性项目,改变游览组织方式等。如森林景区可以多开设林间休闲小道、设置野生动物观赏与逗玩区、森林浴等;山体景观区可以发展探秘探险、山地竞技、地质科考等;水体景观区可以发展亲水项目、水上运动等,满足个性化、参与性、体验性需求。
  2、稳步推进主题景区和专项产品开发。后续旅游资源原则上要按照一区一主题、一园一特色的要求,重点发展与景观特色相协调的康体休闲项目,如李家岩片区的山地自行车、越野车、攀岩等竞技运动项目,金铙山的高山探险、峨嵋峰的高山滑草、石辋大峡谷的峡谷高尔夫、金湖下游水上运动和水上游乐、将溪水库的疗养基地以及岩穴清修、穴居、避暑项目等,逐步建立一种结构合理,满足各类需求的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体系。
  3、推进度假区高端化发展。金湖旅游度假区要按照规模、综合、主题的要求,重新规划整合。度假区应该是综合性的,应包含多种元素,形成复合型的体系;度假区核心度假设施,至少应该有一个中心酒店、一个户外运动场以及一座综合演艺馆等文体休闲设施;有相应配套的公寓式住宅,可以积极发展产权式酒店、分时度假酒店和休闲房地产。泰宁景区周边村落往往风景优美、建设性用地较多、人口相对稀疏,可以规划一些条件成熟的村寨,如朱口的许坊、余家岭、音山,杉城的际溪、邱洪等,引资投建“丹霞山乡”度假村,度假村建设要与康体项目、农耕体验、乡村旅游发展结合起来,突出自己的文化主题,展示异质特色;要坚持形土内洋,高端发展,合理配套,使之跟上度假型游客的消费需求。
  4、重视发展自助游业态。要面向自助游者、摄影旅游者、科考者、探险者等专业特殊旅游群体,以风景遗产地的无人纵深地带为目的地,编制自助游指导手册,向这些高端群体推出自助游旅游线路。虽然这些旅游者不能带来门票收入,但却具有极强的口碑传播与旅游风向标导向能力。同时,随着这些群体的壮大,我们还可以着力发展为这种旅游配套服务的新型业态,如国际青年旅舍、野营地、自驾营地、野营用品专卖、自行车租赁、民居租赁等。
  五、支持社区发展,构建景村和谐
  泰宁的风景遗产地上山林土地资源基本上为乡村集体或个人所有,由于保护的需要,大部分山林列入生态公益林无法开发利用,而风景遗产资源的保护,还必须依靠当地社区居民;同时,风景区的大部分村民生活水平仍然较为低下,他们增加收入、改善生活的诉求非常强烈。在现有政府财力还无法全面解决风景遗产资源物权等值补偿的情况下,正视社区居民的合理诉求,建立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共享旅游发展成果的良性机制。
  1、强化制度保障。政府有责任制定相应保障制度,规范和引导村民的经济行为;在制(修)定风景、遗产、旅游规划时,应考虑社区的利益和要求,体现社区居民的意愿;为保证社区居民有效参与旅游开发,应引导设立民间机构,协调社区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
2、努力做到“产业链本地化”。即在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需求中,尽可能利用本地原材料和人力资源;以旅游业为龙头优化配置当地产业,建立面向游客消费的完整的产业链,直接在当地生产和销售农副产品,使旅游收益最大限度地留在本地。业主在当地的旅游经营项目所需的服务性、基础管理性就业岗位,优先安排本地社区居民,并主动吸引培养当地的能人进入管理队伍,既降低营运成本,也缓和对立矛盾。
  3、逐步推行利益回馈机制。风景遗产资源是稀缺商品,要无偿征用乡村山林权开发旅游,不再可能;而任由乡村自行开发,也不允许。要找准利益平衡点,较为可行的方法是风景旅游所在地资源资本化。可借鉴的途径有两条,一是对构成风景资源载体的山林权属实行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开发业主有偿补偿,有偿使用费根据收益逐步提高;二是旅游开发股份合作制,乡村以权属土地等资源作价入股,旅游业主以资本、技术、品牌入股。使社区居民共享旅游发展成果,实现利益分配的公平性。
  (作者为泰宁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旅游管委会主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1粉丝

795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