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学习总是人人讲,结果往往大不同。其原因,既有客观,更有主观。主观原因很多,其中之一,就是有人常常埋怨时间不够用。其实,上苍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每个人,每天都分配一样的 24个小时,每年都赐给同样的365天。时间给己,关键在己。不能认为,“东山日头一大垛”。时间,从来都是光顾那些惜时如金的人。为什么有的人,越忙越有时间,一年下来,不仅职责内的“主业”出色,而且业余爱好的“副业”也出众。说明功夫不负有志人。事情从来是,有志者,事竟成。这个道理,不以顺境、逆境而移之;这种事实,不以赞语、毁语而变之。 (二) 学习有学问。善学者,从来是看别人的长处多,从而假人之长,以补其短。最终,自己身上的短处越来越短,别人身上的长处在自己身上倒越显越长。学习,总是学优的。不能像盲人,看什么都不是;也不能像那位“三江大哥”,张口就是“天下文章数三江,三江文章数我乡,我乡文章数我弟,我给我弟改文章”。“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这是客观事实。善学者,都会牢记在心,虚心以待,闻善言,则拜;见善行,则学。即便是自己学富五车,照样是以能问不能、以多问寡,决不会有什么以一善而自足。 (三) 学习要讲用。空对空,还不如闭目养养神,更不如公园溜遛腿。用,不仅要学做好事,更要学做好人。做人总是高于做事。毕竟,事在人为。人做不好,事焉能做好?做好人,就是勤学以修身,博文以崇德,明理以力致,而绝不是把学作为口号,只是随口讲讲;更不是把学作为武装嘴巴的利器,只讲给人听,自己并不实行。生活的实践告诉我们,从来貌言华不实,自古巧言用必灭,只有口言实、身行实,才能结出实果,做出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善事。 (四) 学习有方法。当今世界,书籍林林,网上彩彩。一个人,即便是三头六臂,书,看不完;网,阅不尽。这就要有所选择,有所侧重,让大、重、急者站前排、立头位。其实,在这方面,古人的智慧并不比今人差。欧阳修在《归田录》中,曾记叙这样一个人,此人叫钱思公,家中颇有钱:“生长富贵”;但本人却不爱钱:“少所嗜好”。要说有点嗜好,就是“平生唯好读书”。照理说,“好读书”之人历来不少。但这位钱先生读书却有讲究:“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且是“未尝顷刻释卷也”。这充分表明,他并非只读一种书,而是各类书籍都要触及。这样,采百花酿出的蜜也许要比只采一种花酿出的蜜富含的营养要多些。此其一。其二,他读书虽广,但并非半斤八两、平均用力,而是重要的,“坐读”;消遣的,“卧读”;小辞的,“厕读”。如此分配“读法”,使得轻重立见,先后井然。其三,最重要的,是他“未尝顷刻释卷也”。也就是说,他把学习变成了一种生活,使生活学习化,学习生活化。古人曾讲:“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这位钱老先生是否读到了管仲在《形势解》中讲的这句话而发奋不止呢,不得而知。但他这种学习的劲头和方法值得敬佩与借鉴。毕竟,中国传统“昼躬耕以糊口,夜薪火以修业”的文化精神是需要继承并加以发扬的。 (五) 学习莫贪名与利。名与利,虽人皆向之,但决不可过。过之,不仅不及,反易入俗。俗,倘若只是鄙俚之俗,调侃之类,倒也罢,因为这毕竟无伤于世道人心。而一旦进入纤佻之俗,使庸俗、低俗抢了风头,坐了头把交椅,则难逃“风雅之罪人也”。因为,这正如章学诚在《文史通义?好学》中所言:“雅者,正也,与恶俗相反。”当然,学习要始终保持高昂的热情,使之学至于乐,是一种能力,是一种情操,是一种境界,是一种信仰。不可否认,也有一定的利益追求。毕竟,人们所奋斗的一切,都离不开利益。利益与信仰,从来都是人们为之奋斗的强大动力所在。学习也不例外。只是,学习的功利之心不可强,近名之心不可有。理性告诉我们,学习一旦套上功利枷锁,大体已失,尚何所学? (六) 学习具有互动性。学习学习,就要一学二习。只学不习,不叫学习;只习不学,也不叫学习。学是读书,习是实践。学的出发点在知。知有深浅;习的出发点在行。行有远近。知要深,需专一,一才能明;行要远,需有恒,恒才能成。历史上那些有成就之人,大都离不开此道。倘若这山望着那山高,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永远也难以建立起自己的“根据地”,永远也难以在自己的地盘上长出一棵参天大树来。 (七) 学习离不开读书。读书离不开读原著。原著有本香。本香悠久长。不能图“捷径”,抄“小路”,把别人的解读当饭吃、当茶喝。毕竟,解读往往如加水之酒,虽有酒味,味道大不相同。特别是对经典之书、名篇佳作,一定要用自己的眼看、自己的心记。常言说得好,“好记性不如赖笔头”。不能把记忆都转让给电脑,不能把手指都交给键盘。相信,只要有冥冥之志,就会有昭昭之明;只要有惛惛之事,就会有赫赫之功。 (八) 学习贵取神。一本书,成百上千页,其神很可能只是几句话;一篇文章,成千上万句,其神很可能只是几个字。鲁迅读历史,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从字缝里看出满本只写着两个字:“吃人”!读书贵取神,就是要学会“三级跳”:先耳听、继心听、再神听,从而先学在皮肤、继学在肌肉、再学在骨髓。实践告诉我们,学习唯有学在骨髓,方可长出精神、活出滋味。 (九) 学习无早晚。立德无先后。可以说,人只要学习,就有所得,就可立德。生活中,不乏见到,有的人,年纪轻轻,因学而早成;有的人,退休以后,发奋而学,照样成就斐然。这样的例子,从古至今,绵绵不绝:曾子七十乃学,名闻天下;荀卿五十始来游学,尤为硕儒;公孙弘四十余才读《春秋》,以此遂登丞相。无产阶级的革命家们更是率先垂范,学习第一。有句话叫:“树老怕空,人老怕松”。但只要坚持学习,就能防空、戒松,青春永驻。特别是当今,人们的生活由温饱进入小康、家庭的成员由中青年居多转向中老年居多时,造就一个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家庭,让文化化人、让文化养老,家庭会更幸福,社会会更和谐。 (十) 学习人人需要,领导尤为重要。程颢、程颐在《二程集集又上太皇后书》中说:“自古国家所患,无大于在位者不知学。”“在位者”即领导者。领导者总是一个样板,具有极强的示范效应。这种示范效应,在于“动民以行不以言”。(班固:《汉书书蒯伍江息夫传》)只要在位者有学习之“行”,而非仅仅停留在学习之“言”上,相信学习之风就会如天地之气,酣畅而至,从而使“一夜好风吹,新花一万枝”。这方面,我党早有成熟的经验。如,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曾号召全党大兴学习之风。为此,他们不仅开具有具体书目,而且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更是身体力行,亲自参加到各自的读书小组中去,边学习、边研讨,到基层调研时,还要对当地的领导提问、督查,并将自己的学习体会讲出来,既与人共勉,又励己再进;既指导实践,又探索求新。正因为如此,当时全党的学习之风就如东风“阳和使”一般,“逢草逢花报发生”,人人讲学习,个个争先进。无疑,当年的这种学习经验,当今仍在延续;当年的这种学习传统,如今更加光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