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同志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宁夏作为西部欠发达民族地区,既与全国其他地区一样面临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的共性问题,又有着民族地区的特殊情况。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精神,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健全和完善社会管理格局,为民族地区富裕和谐提供社会保障。
加深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认识
中央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体现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对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现国家长治久安、保证人民安居乐业具有重要意义。
深刻认识目前发展阶段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出的重大任务。经过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应看到,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还很低,仍是一个发展中大国。我国发展既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矛盾凸显期,各种矛盾和问题不断涌现,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的任务复杂而艰巨。与全国水平相比,宁夏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存在一定差距;就区内来看,城乡、山川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比较突出,协调各种关系、加强社会管理的难度不断加大。这就要求我们居安思危,充分认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社会管理工作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
深刻认识当今国际环境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出的严峻挑战。敌对势力始终没有放弃对我实施西化、分化的图谋。他们或以所谓“中国威胁”为理由,对我国和平发展设置种种障碍;或以所谓“民族宗教问题”为借口,插手我国民族宗教事务,煽动分裂破坏活动。宁夏是民族地区,境外敌对势力利用民族宗教问题的渗透活动从未停止,借“慈善”、“助学”等名义进行渗透的现象时有发生,维护民族团结、宗教和谐的形势严峻。这就要求我们提高警惕,充分认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复杂性和严峻性,不断筑牢民族地区发展和稳定的“防护罩”、“安全网”。
深刻认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出的迫切要求。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积极性日益提高,各种利益诉求日益增多,对社会公平的要求日益强烈。如果社会管理跟不上,就有可能引发一系列社会矛盾,甚至造成社会动荡、发展停滞。宁夏地处祖国西部内陆,相对于中、东部地区,要在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然面临更多矛盾和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未雨绸缪,充分认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长期性和繁重性,积极借鉴国内外有益成果,不断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推动形成更加安全、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和发展环境。
完善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机制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社会管理领域的一场改革,必须从制度机制入手,从基础抓起,从基层做起。
健全社会管理法规。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指导和约束公众行为、维护社会秩序,是社会管理的基础工程。应加强法制建设,创新社会管理领域的地方立法和决策机制,全面提升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注重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培育自尊自爱、自治自律和互敬互信、互帮互助的良好风尚;完善公民规范,通过自律和他律把公众行为纳入公共行为准则的轨道,形成既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又尊重个人合法权益的社会环境。
创新管理服务机制。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应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创新对社会人的管理,以社区为平台,建立以居民身份证号码为唯一代码的人口服务管理新模式,形成特殊人群和流动人口居住、就业、就学、就医等常态化、动态化服务管理机制;创新对社会组织的管理,鼓励和引导公众以多种形式参与社会管理,大力倡导志愿者参与公益事业和社区服务;创新对虚拟社会的服务管理手段,加强网上引导,最大限度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
构建社会维稳体系。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是维护社会稳定的“稳压器”。应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群众诉求表达、矛盾调处和权益保障机制,突出抓信息、抓预警、抓苗头、抓薄弱环节,建立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和行政调解联动的五级大调解网络,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进一步加强食品药品和安全生产监管,形成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公共安全应急管理机制;构建以街道、社区和网络为重点的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治安防控体系,完善警民结合、打防控一体、群防群治的社会治安长效机制,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完善社会管理格局。社会发展的多样化必然要求管理格局的多元化。应加快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握好社会管理的大方向;充分发挥区、市、县、乡四级政务服务中心的作用,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为各族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有效整合基层组织和社会团体、行业组织等力量,推进社会人向社区人转变,构建社区自治与社会管理、社区服务与公共服务相结合的基层社会管理模式,实现基层社会管理全覆盖。
丰富社会管理方式。学会运用新方式、新手段创新社会管理。在管理手段上,从防范控制型管理向平等型、服务型管理转变,善于运用民主的方式、服务的方式、对话的方式调节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规范社会行为;在管理方法上,从传统的粗放式管理向信息化、立体化管理转变,全力推进人、屋、车、场、网、会等社会管理信息网络建设,有效提升社会管理水平和效能。
提高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水平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完成好这一任务,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总体思路、根本目的和基本任务,结合西部地区、民族地区实际,加强实践探索,着力把握规律,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突出抓好科学发展这个基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唯有发展,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奠定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物质基础。西部地区尤其是民族地区应继续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用科学发展破解各种困难和问题,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奠定坚实基础。突出发展现代农业、新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做大做强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打造现代产业聚集区,全面提升经济竞争力;充分发挥“天下黄河富宁夏”的独特优势,构筑“黄河金岸”,建设沿黄经济区,形成城市带、产业带、开放带和政策洼地,着力打造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全面提升区域竞争力;坚持生态为重、环保优先,强化生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理念,加快创建全国防沙治沙和节水型社会示范省区,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先行区,全面提升环境竞争力;充分发挥人文、地缘、产业和民族团结的独特优势,以向西开放为突破口,每年举办中阿博览会,架起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世界经贸文化双向交流的“宁夏通道”,着力打造内陆开放试验区,全面提升开放竞争力。
突出抓好改善民生这个根本。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关乎和谐。只有把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结合起来,社会才会和谐,发展才会有不竭动力。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应把更多精力用到为民谋利上,把更多财力投到民生改善上,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全区各族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坚持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制定实施民生计划并上升到法制层面,年年赋予新内容。宁夏作为祖国西部内陆欠发达民族省份,从2007年开始,坚持把实施民生计划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载体,民生投入资金占到每年全区一般预算支出的70%。通过目标责任考核,把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要求落到实处,为人民群众解决上学难、看病难、养老难、饮水难、居住难、出行难等一系列难题,使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人民群众,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群众的向心力。
突出抓好公平正义这个前提。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前提。应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努力为人民群众参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活动提供公平机会。合理调整收入分配,不断缩小城乡、行业和社会成员间的收入差距;用地方立法强力推进全民创业,确保每个有劳动能力和意愿的人都能够实现创业就业;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确保新增医疗卫生资源重点向乡村和城镇社区倾斜,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方便、价廉、质优的医疗服务;建立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公开选拔制度,确保每个青年学子进入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的起点公平;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技能致富计划,大力发展各级各类教育,让各族人民群众都能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城乡居民应保尽保;推进生态移民,把宁夏建成全国生态移民扶贫开发示范区;建立社会救助体系,确保每个贫困人口都能得到基本生活保障、每个困难家庭患病者都能得到基本医疗救助。
突出抓好民族团结进步这个关键。团结是福,分裂是祸;稳定是福,动乱是祸。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维护社会稳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关键是巩固发展各族人民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大好局面。多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宁夏始终民族团结、宗教和顺,民族之间从未发生过大的纷争,成为全国民族团结的典范之一。应进一步增强各族人民群众对党的领导的坚定性、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对伟大祖国的忠诚度;千方百计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使各族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党的政策温暖;保护和挖掘优秀民族文化,建成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增强各族人民群众的向心力;促进各族人民群众互相包容、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乡村、进校园、进宗教场所等活动;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维护宗教格局稳定,依法果断处理涉及宗教的各类问题,确保宗教领域和谐,为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