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劳动就业] 在全市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会上的讲话范文

[复制链接]
第一范文网 发表于 2011-3-30 08:25: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基。抓创业就是抓民生,抓创业就是抓发展,开展省级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对于促进就业、加快发展,既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又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下面,我强调四点意见:

一、认真分析市情,提高对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的认识

第一,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对我市就业和创业工作提出的新课题。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在使我国经济受到创伤的同时,也凸显了我国更加突出的就业供求矛盾尤其是结构性矛盾。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见微知著、防患未然,努力把负面的影响控制到最低限度,防止在危机面前茫然失措、束手无策。长期以来,宜宾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资源开发、加工制造、出口导向为主的粗放型经济结构,其在支撑经济高速增长、提供大量就业岗位的同时,负面的效应也逐渐积累:传统的加工制造、出口导向型经济,在国际金融危机之下受到严重挤压,过去强劲的发展势头受到很大抑制;而新兴的服务业、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较低,支撑发展和就业的能力相对有限。面对强大的国际竞争和市场保护压力,以及突出的环境约束和可持续发展压力,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势在必行。当前,新形势下的就业矛盾充分显露:一方面低素质劳动力资源严重过剩,另一方面市场急需的人才资源十分匮乏。各级政府、各职能部门要深入研究这些基本情况,要高度重视提升劳动者就业技能和创业能力,努力把劳动力资源转化为创业人才资源。大力开展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进一步强化市场就业、素质就业理念,特别要突出劳动者在就业中的主动地位,变被动等待为主动迎前,变被动就业为主动创业。积极营造创业人才辈出、创业氛围浓厚的良好局面,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

第二,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是解决我市发展和就业问题的现实途径。创业促就业是转变就业理念的关键,也是新时期促进和扩大就业的重要实现方式,具有革命性意义。创业需要理性和冷静,更需要激情和冲动。如果没有激情和冲动,就迈不开创业的步伐。改革开放初期,温州一无资源、二无优势、三无基础,但目前超过1/4的温州人在国内外创业,温州商人、温州街、温州城遍布世界各地。温州人不但创造性地解决了本地的就业问题,而且为大量外地的打工者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这些,靠的就是温州“每一寸土地都有铜板在跳动,每一根发丝都有商业思维在跃动”的创业精神。多年以来,温州人卧薪尝胆、百折不挠,孜孜以求、不遗余力,着力构建创业的体制机制,倾力营造创业的浓厚氛围,大力弘扬创业的先进文化,使主动创业、积极创业成为一种社会常态,成为温州人发展、致富的源泉。温州人的成功之路昭示我们:积极开展创业型城市创建,强化创业促就业的载体和平台,正是解决宜宾发展和就业矛盾和问题的现实途径和必要选择。

二、把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与打造川滇黔经济强市结合起来,增强创建工作针对性

随着成渝经济区建设的加快启动,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要推动四川发展格局由成都经济圈“独力支撑”向川南、攀西和川东北等经济区“多头牵引”转变。四川发展战略格局的调整优化,为加快川南经济区建设带来了重大机遇,搭建起了宜宾加快建设长江上游川滇黔结合部经济强市的更高平台。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要与市委、市政府借势成渝,联动川南,进一步融入国家、省上重大发展规划,创造发展条件,提升战略地位,发挥比较优势,增强区域竞争实力,培育新的发展优势的总体战略相统一、相促进。

一要坚持创业促就业与创业促发展并重。创业型城市创建的根本落脚点是扩大就业、促进发展、改善民生。要在鼓励创业中培植增长因素,把推进创业型城市创建与促进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在积极创业中孕育发展动能,努力形成创业与发展良性互动的局面。面对经济和就业形势的新变化,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更加重大,要把促进大学生、返乡农民工、被征地农民和扶持下岗失业人员创业就业作为工作重点,特别要鼓励具有创业冲动和创业能力的大学生群体创业,发挥大学生创业的示范效应,推动全民创业出氛围、上层次、掀高潮。

二是坚持创业数量与创业质量并重。目前,我市全民创业和创业型城市创建活动正在逐步兴起,但仍处于初始阶段,参与人数虽有增加,但总体层次不高、稳定性和生命力不强。为此,必须坚持“数质并进”,鼓励扩大创业数量、提高创业质量,提升创业成功率、稳定性,努力形成“创业、富民、兴市”的浓厚氛围。

三是坚持针对性和有效性并重。当前,宜宾正面临国家扩大内需的现实机遇、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和成渝经济区、川南经济区加快建设的重大机遇,正在进入提速赶超的新阶段、科学发展的关键期。全市经济总量自2000年以来一直稳居全省第4位和云贵川三省结合部城市第1位,人均GDP超过2000美元,工业经济占GDP的比重已近50%。城镇化进程加快推进,县域经济蓬勃兴起,沿江经济带建设初见成效,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加快推进,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持续力进一步增强。这些也预示着我市同时进入了创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为此,我们必须科学谋划,乘势而上,以创业型城市建设为重要抓手,努力走出针对性强、实施效果好的创业促就业、创业促发展之路。

三、理清思路,构建机制,打好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攻坚战

按照我市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的总体安排,要努力建立健全创建工作组织领导体系、政策支持体系、创业培训体系、创业服务体系、工作考核体系,基本实现省级创业型城市创建的体制、机制目标,奠定全面实施创业促就业战略的社会基础。要通过创建创业型城市大力推进创业,使一大批劳动者在创业中发家致富,一大批个体经营户在创业中发展壮大,一大批能人在创业中成就事业,一大批企业在创业中做强做大。要围绕抓体系,建机制,强抓手,造氛围,见成效的基本要求,全力推进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

(一)狠抓体系和机制建设,奠定创业型城市创建基本工作格局。首先,要建立健全五大工作体系。围绕创建创业型城市的体制机制目标,要突出五个创建重点:一是健全组织领导体系。成立市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各区县应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组织体系,协调推动当地的创建工作。市创建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分别组建创建工作机构,明确工作职责,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二是健全政策支持体系。要立足创建工作的社会性、系统性、全局性特点,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整合各相关部门创业促就业的政策,打破条块分割,做细做实政策支撑体系,真正发挥各项创业促就业的政策效应。各区县、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创建创业型城市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通知》,制定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出台放宽市场准入、改善行政管理、拓宽融资渠道、落实税收优惠、场地规划的具体操作办法。三是健全创业培训体系。要充分发挥市、县两级现有创业培训体系和平台的作用,广泛开展创业培训“进社区、进校园、进乡镇、进企业”活动,引导和鼓励普通高等院校、职业院校、技工学校、就业训练中心和各类民办教育机构,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开设创业指导课程。同时,要加强对创业培训学员的后续服务和跟踪指导,把培训的重点向大中专(技)院校毕业生、被征地农民和返乡农民工倾斜,帮助他们不断提高创业就业技能。四是健全创业服务体系。市、区县两级政府要把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工作经费、人员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切实建立健全市、县、乡、村四级创业服务体系。各街道和中心镇要普遍建立创业服务中心,社区的劳动保障服务站也要强化创业服务功能,实现信息联网,资源共享。通过创业指导服务体系,为创业者提供财会、法律以及融资指导等服务。五是健全工作考核体系。建立完善全民创业考核体系和考核指标,把创建创业型城市年度工作目标完成情况,作为考核各级各部门政绩的一项重要内容,定期督查,及时通报,实施奖惩。其次,要构建“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要在全民创业工作机制的基础上,构建“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促进非公企业和个体经济组织迅速发展,帮助更多的人成功创业并带动更多的劳动者实现就业。

(二)突出主要抓手,推进重点工作。一是不折不扣兑现创业扶持政策。各区县政府、各有关部门要不断完善并认真落实创业扶持的各项政策,降低创业门槛,完善注册登记、税费优惠等具体办法,降低创业成本,提高创业成功率,实现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市、区县两级要设立创业扶持基金,重点用于支持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创业项目开发、政策补贴和政府奖励等。今后,市级配套的就业专项资金要调整用途、结构和补助办法,主要用于鼓励、引导创业型城市创建和创业促就业工作。二是狠抓小额担保贷款工作,破解创业资金瓶颈。按照市政府出台的扶持政策要求,用足用活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全市小额贷款担保基金要新增1000万元以上,充分发挥小额担保贷款扶持创业的“撬动”作用。最近,我调查了一下,发现有的区县小额贷款担保基金没有到位,希望大家回去认真过问一下,如果还没有到位的,要尽快督促到位。今年,我们要进一步增加小额贷款的发放总量,力争突破5000万元,加大对创业成功人员的“二次扶持”,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的创业支持,扩大“创业信用社区”的建设成果,为城镇创业人员、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担保支持。要积极探索“再次创业”企业的融资担保新途径,大力支持工业园区的科技型、成长型、外向型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壮大,主动帮扶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入驻工业园区领办、创办企业。对于市场发展前景看好,吸纳安置就业人数较多,发展潜力较大的园区企业,要给予贷款贴息支持。三是加强创业培训教育,提升创业能力。坚持把技能培训作为促进就业的重要措施,完善政府统一安排、劳动保障部门协调指导、街道(乡镇)组织实施、依托各类培训机构和用人单位开展培训、按照政策规定给予培训补贴的工作机制,广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创业培训。加大对创业培训的投入和支持,扩大创业培训对象范围,将创业培训向大学生、被征地农民、返乡农民工、复员退伍军人等各类城乡创业者延伸和拓展。积极开发具有宜宾特色、符合宜宾实际的创业项目,探索适合不同对象需求的培训模式,使更多的劳动者通过创业培训提高创业能力。四是加强创业服务,改善创业环境,拓宽创业“绿色通道”。市、区县两级行政服务中心、街道(乡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开辟“创业绿色通道”,为创业提供“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服务。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加快清理和消除阻碍创业的各种行业性、地区性、经营性壁垒,坚决制止对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行为,切实减轻创业者负担和企业运营成本,营造良好的“绿色创业就业”环境。五是搞好创业孵化,精心打造全民创业的主阵地和产业集聚的大载体。各区县政府要高度重视、积极跟进、主动作为,充分发挥工业园区和特色园区的优势,利用城乡各类园区、闲置厂房和场地,以及专业化市场等适合小企业聚集创业的场所,结合当地产业特色,建立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示范街;发展改革、劳动保障、城乡规划建设、城管、旅游等部门和工商联、总工会、团委、妇联、残联等组织,要认真研究社情民意,针对不同群体的创业意愿、创业需求,大力推进创业孵化基地建设,落实创业孵化优惠政策,为创业者提供一段时期的孵化和扶持。

(三)广泛宣传引导,营造创业促就业浓厚氛围。市创建办要会同宣传、团委、妇联等部门组织开展创业项目推荐会、创业带头人先进事迹报告会、创业明星评选等各类活动,营造全社会支持创业、服务创业的良好氛围,鼓励青年创业、妇女创业和残疾人创业,引导城乡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走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之路。要重视创业教育,建设创业文化,营造崇尚创业、竞相创业、褒奖成功、宽容失败的和谐创业环境,大力弘扬敢于创新的开拓精神、苦干实干的务实精神、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要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及时总结创业促就业的好经验、好做法,树立一批创业典型,不断弘扬创业精神,在全市上下形成尊重创业、支持创业的良好氛围,推动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取得实效。

四、把创业促就业作为重大战略举措,纳入发展规划,落实工作措施,强化工作保障

创业型城市创建的落脚点是构建创业的体制、机制,弘扬创业的文化和氛围,使创业促就业成为长期坚持的战略举措和社会常态。为此,要立足大局,着眼长远,把创业型城市建设和创业促就业工作纳入“十二五”规划,理清发展思路,细化工作举措,全面落实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任务,加快创建、科学创建、形成机制、取得实效,努力实现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总体目标。

(一)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全市上下要把创建创业型城市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增强创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强统筹协调,密切协作,形成工作合力。要建立健全责任制,做到事事抓、有人负责,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各区县要按照市政府的部署,结合各自特点,发挥各自优势,找准工作定位和工作切入点,进一步细化目标任务、思路对策、工作措施,不断取得创建成效。市级有关部门要按照本次会议精神,加强协调配合,加大对区县的服务和指导力度,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二)不断探索,完善机制。创业本身具有创新性、开拓性,创业型城市创建又是一项崭新的工作,既要突出重点对象,又要全面落实优惠扶持政策。各级各部门要针对创业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资金难、场地难、办事难和政策、服务、能力等方面的瓶颈制约,深入研究,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要及时、准确把握国家、省上的政策取向,加强对接,积极争取和创造更加符合市情、更加有利于创业的政策和服务环境。

(三)明确责任,严格奖惩。各级各部门要层层落实创建责任制,建立公正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加大督查督办力度,切实逗硬奖惩,按照既定的工作安排认真做好省级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

——摘自《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徐进在全市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会上的讲话》(2010年8月26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0粉丝

70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