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的目标管理办法对我市经济发展工作带来巨大挑战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抢抓西部大开发纵深推进和成渝经济区加快发展的良好机遇,自加压力、狠抓落实、加快发展,前三季度实现GDP总量628亿元,居全省第四位,增速15.7%,居全省第八位,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全市经济继续保持了持续较快增长的态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一是工业快速发展。1—10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9%,居全省第19位。二是投资增势强劲。1—10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38.33亿元,全省居第7位;同比增长32.1%,全省居第4位。三是消费活跃旺盛。1—10月,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7.98亿元,居全省第4位;同比增长18.3%,居全省第13位。四是财税持续增收。1—10月,全市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2.11亿元,居全省第3位;同比增长36.95%,居全省第5位。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92.98亿元,同比增长28.89%。全市税收收入完成92.59亿元,居全省第9位;增长38.03%,居全省第14位。其中:国税收入完成47.42亿元,同比增长40.24%;地税收入完成45.18亿元,同比增长35.78%。五是金融运行平稳。10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901.57亿元,比年初增加159.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4%;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433.42亿元,比年初新增88.2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3.18%。六是消费价格温和上涨。1—10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9%,涨幅控制在年初确定的3%以内,但10月当月的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月上涨了4.8%。七是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23元,同比增长12.9%,增速高全省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五位;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4108元,同比增长13.1%,增速与全省持平。
按照省政府今年对市州的新目标管理办法,发展目标100分共12项,其中4项属量化指标(分别为固定资产投资、招商引资、万元GPD综合能耗下降率、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完成任务给全分,超额完成不加分,另8项属增长速度或比重指标(分别为GDP增长率、规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率、税收占一般预算收入比重、民生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比重、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年终根据全省平均水平综合考核,达到全省水平的得标准分的90%,超过全省增速的10%得满分。
虽然我市前三季度多项总量指标在全省排位靠前,但是增速排位却靠后,按照新的考核办法,宜宾在全省保位升位压力大增。
二、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统计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统计是监测国民经济运行的“晴雨表”,是党委政府决策的“参谋部”,是各级党政科学决策、宏观调控、指导经济工作的基础,是深入贯彻科落实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时期,统计工作的重要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新形势给统计工作赋予了新的任务。中国经济已融入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国经济受世界经济的影响越来越明显。特别是,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依然十分复杂,积极变化和不利影响同时显现,短期问题和长期问题相互交织,国内因素和国际因素相互影响,科学应对“后危机”时代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统计战线提供更有前瞻性的预警预测和及时敏锐的咨询建议。二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给统计工作赋予更多新的内容。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对节能减排、生态环境、民生、就业、和谐社会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要贯彻和落实好科学发展观,需要对节能减排、民生民本的工作开展详实的统计,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相关政策的出台提供决策依据。三是企业管理者更加注重运用统计信息分析市场、掌握行业发展趋势,抢抓发展先机。四是社会公众投资、理财、参政议政等越来越需要统计信息,也就更加关注统计工作。
各级各部门务必进一步增强对统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做好统计工作的自觉性。要本着对市委、市政府负责,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自己负责的态度,以搞好统计工作为己任, 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抢抓机遇,创新思维,强力推进我市统计事业的发展。
三、把握重点,积极应对统计方法制度改革
(一)高度重视,认真研究企业“一套表”改革。我市是国家统计局企业“一套表”改革试点市之一,虽然大家对企业“一套表”工作有一定的认识和基础,但是这里我还要再次强调相关工作。企业“一套表”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改变数据生产方式,实现各个企业向省统计局的数据直达,减少中间环节,避免行政干预。也就是,我市的工业、投资、建筑、房地产、贸易等数据由企业直报省统计局,省统计局通过建立数据质量分级管理责任制、主要数据审核评估制度、数据分级审核评估及意见反馈制度等一系列监管制度,分统计数据生产前、生产中和生产后,严把数据质量观。各级各部门应高度重视,认真研究,主动适应一套表改革带来的新变化,着重解决数据源头起报的质量问题。
(二)积极应对,认真分析新统计制度对我市的影响。按照国家统计局规定,此次统计方法制度改革涉及基本单位单位名录库、工业、投资、贸易、能源、GDP等多行业、多个经济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国家统计局关于规模以上企业的标准做了调整,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标准由年产值500万元及以上调整为2000万元及以上,规模以上投资项目由年投资50万元以上调整为500万元以上。此外,批发零售餐饮企业也将加大规模以上企业的管理,特别是基本单位名录库的管理变革,个别地方将可能出现过去重复报表的企业直接合并报表。这些情况的出现,从总体上讲,是有利于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但同时也会造成统计数据在个别地方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因此,各部门、各区县要积极研判、主动应对,既要分析统计方法制度改革对地方经济数据的影响,更要研究如何发展经济、调整结构消除统计方法制度改革对我市经济数据的影响。
(三)加强配合,极力消除新制度带来的负面影响。统计工作综合性比较强,涉及面广,只有政府统计与部门统计有机结合,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统计体系。因此,政府综合统计与部门统计之间应建立起 “整体、协力、互补、共享”的合作关系,形成分工合理、管理规范、信息共享的政府统计体系。各部门要有全局意识,要分清统计是“记分员”,部门才是“运动员”,部门要自觉依法接受政府统计机构的协调和管理,坚决执行国家统一的统计标准、统计方法,坚决维护政府统计的法定权威性。
工业主管部门要继续加强指导和管理,提前作好各种要素保障,努力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和市场规模;商务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的指导和管理,做大做强大限额以上企业,培育和增加全市限额以上单位数量;投资主管部门要强化投资项目的规范管理,提高入库成功率。同时各级各部门在编制“十二五”规划、制定各类目标考核任务时,充分考虑统计方法制度改革的因素。
(四)再添措施,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目前,距全年目标任务考核还有一个月时间,各级各部门要找准差距,再添措施,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完成。一是坚定信心,强化对目标任务的认识。目标任务是本职工作的一个重要反映,目标任务是上级党委、政府对工作的具体化,目标任务是绩效的证明。各级各部门要一定要确保政令畅通,对上级负责,加大力度,坚定目标任务完成不动摇。二是明确职责,责任到人。各指标牵头责任部门要切实负起责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三是工期倒排,任务分解到位。各级各部门要研究目标,对照市、县目标任务,认真梳理,再添措施,再出新招,要实事求是地把发展成果转化成统计数据,切实把数据报送好。
——摘自《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徐进在全市统计工作会上的讲话》(2010年11月3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