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徐进同志全面总结了2009年的劳动保障工作,安排部署了今年的工作,请大家认真贯彻会议精神,把今年的劳动保障各项工作抓好抓实抓出成效。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坚定加快发展劳动保障事业的信心
保障民生就是维护社会公平,劳动保障工作作为民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承担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老百姓对民生服务的期望越来越高,党和国家对做好民生工作的要求也很高,劳动保障工作的地位显得越来越突出、作用越来越重要。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对劳动保障系统来说也是压力最大、任务最重、困难最多的一年。全市劳动保障系统按照市委、市政府“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部署,突出重点,攻坚破难,强化责任,狠抓落实,就业、社保、维权等各项工作取得全面进步。
一是就业促进民生工程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市民致富的根本途径。我市为应对金融危机实施援企稳岗特殊政策,为企业减轻负担共计9900多万元,较好地稳定了就业形势;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农民工回流问题,农村劳动力就业平稳有序;完善小额担保贷款机制,实施就业帮扶政策,促进了就业总量的增长和结构的改善。二是社保体系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基本医疗保障实现城乡全覆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等新制度成功试点、平稳推进;实施了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市级统筹;社保扩面征缴成效明显,五项保险参保192.35万人次。三是劳动保障基层平台建设得到加强。在全省率先为乡镇、街道、社区基层劳动保障公共服务机构配备大学生劳动保障协理员,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集中安排资金实施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四是积极稳妥化解了一批历史遗留问题。包括老知青、城镇集体企业超龄未参保人员、已征地农民等社会保险历史遗留问题得到基本化解,涉劳信访维稳局势逐步向好。
2009年,我市劳动保障工作是在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劳动保障工作各种矛盾非常突出的情况下,取得了显著成绩,为维护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做出了重要贡献。这说明,我们只要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敢于拼搏,扎实工作,就一定能够克服各种困难,实实在在地把工作做好。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辛勤工作的全市劳动保障系统干部职工表示亲切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
二、把握形势,增强加快发展劳动保障事业的责任感
2010年,是有效应对金融危机、巩固经济回升基础的关键之年,是完成“十一五”目标、为“十二五”发展奠定基础的关键之年,也是经济发展环境最为复杂和变数较多的一年,各种矛盾交错集结,劳动保障工作面临的形势相当严峻。
(一)劳动保障工作的任务越来越繁重。在新形势下,劳动保障工作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期望值越来越高,面临的困难和压力也越来越大,形势不容乐观。劳动保障工作事关社会大局, 很多改革举措和政策措施都涉及利益关系的调整,牵动着成千上万的人,稍有不慎,就容易引发攀比和不平衡心理,就会出现适得其反的消极后果。我们要认真分析和研判形势,讲究策略和方法,把握工作的轻重缓急,张弛有度地推进各项工作。近年来,群众对自身利益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要求分享发展成果的诉求不断强化,利益期望不断高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推进工作的节奏、力度与客观实际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结合好,使改善民生的愿望和出发点与客观实际和可能相统一、相一致。
我市经济发展还处于低水平的发展阶段,劳动保障工作也是如此。我们要认真反思,不断总结经验。特别是在民生问题上宣扬要低调,做事要实在。如果不适当地高调宣传,引发群众的利益期望值高涨,而实际上又没有能力去满足,将导致群众的不满意和心理不平衡,就会引发社会矛盾,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这方面的教训不少,我们一定要牢记,服务和改善民生既要坚定不移,又不能脱离客观实际和违背客观规律。要用全新的理念思考劳动保障工作,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大格局中去安排部署,平稳地推进民生工程和各项工作。
(二)劳动保障工作不适应形势发展的矛盾十分突出。一是就业再就业工作仍面临严峻形势,总体上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仍较突出。全市除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外,还有一大批大中专毕业生、被征地农民等需要就业,在一段时间内我市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还十分尖锐。二是社会保险参保扩面难度大。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的覆盖面仍然比较窄,各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还远低于应参保人数,扩面难度较大,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三是社保体系和政策法规有待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保障在内容、标准上差别甚大,一些群体性矛盾时有发生。四是全市劳动保障工作发展不平衡,劳动保障基础工作仍不扎实,基层网络不健全,服务的水平与发展的需要还有差距。这些困难和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在今后工作中逐步加以解决。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难度增大。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当前应对危机的一项重点工作,也是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城乡统筹就业的重要任务。要建立健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政策,政府千方百计招商引资,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切实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要统筹规划跨地区流动就业、就地就近就业、返乡自主创业等多种转移就业渠道,全面推行职业培训、就业服务和劳动维权,不断提高服务管理能力,使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在规模上稳步扩大,在操作上不断规范,在素质上不断提升。
三、突出重点,务实推进新时期的劳动保障工作
劳动保障工作一是要低调,二是要务实。就业工作作为劳动保障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方面必须通过大力发展工业、第三产业来扩大就业容量;另一方面,必须要引导市民、农民进一步转变就业观念,提高就业竞争能力。今年的劳动保障工作,要坚持以就业民生工程为龙头,集中抓好就业、社会保障、劳动关系协调三方面的工作,并努力做好相关基础性工作。
(一)切实抓好就业促进民生工程。《就业促进法》规定,促进就业是各级政府的法定责任。保障民生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保障就业。从中央到地方,都把促进就业作为一号民生工程来抓。今年,中央预算安排就业专项资金达433亿元,市政府也连续4年安排1500万元用于促进就业。各级政府都要依法履职,把促进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岗位作为解决就业难题的根本途径。各区县要进一步加大本级财政对民生的投入,特别要重点保证促进就业专项资金和小额贷款担保基金的预算安排,确保促进就业各项重点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要抓好省级创业型城市创建、职业技能培训、小额担保贷款等工作,切实帮助零就业家庭、低收入家庭、被征地农民和就业困难的普通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确保今年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二)不断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近年来,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大,全民医保制度初步建立,被征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稳步推进,流动就业人员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正式推进,社会保险统筹层次不断提高,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但同时必须看到,社会保险扩面征缴难、社保经办能力差、就业和社会保障信息化程度低、社会保险历史遗留问题尚未彻底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还继续困扰和制约着我们的工作。我们还要在破解这些矛盾和问题上下更大的功夫。今年,在继续抓好扩面征缴的同时,要加大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力度,做好实施养老、失业保险市级统筹工作。要积极探索建立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各项社会保险统一征缴工作,增强社会保障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稳慎处理劳动保障领域的矛盾和问题。劳动保障领域是重要的民生领域,也是矛盾和问题高度集中、复杂交织的领域。我们一定要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稳妥处理劳动保障领域的信访问题。对过去的矛盾和问题,必须结合当前客观实际,积极、稳妥、审慎地逐步化解;对现实的问题,必须综合研判,统筹考虑和处理,千万不可草率从事和粗枝大叶。劳动保障领域的信访问题,多数与政策相关,劳动保障政策涉及的对象动辙成千上万,一旦出现失误,就会带来严重后果。因此,对待政策问题必须慎之又慎,容不得任何失误!切不可因制订、宣传、执行政策片面和不慎引发新的矛盾和问题。在处理涉劳信访维稳事件和出台劳动保障政策前,一定要瞻前顾后,注意政策的衔接和配套,审慎、稳妥地推进和实施,把握好推进工作的时机,避免利益格局调整带来社会的不稳定,坚决杜绝在解决历史问题的同时,引发新的矛盾和问题,要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我们要认真分析和处理新老矛盾,要认真研究涉及到的法规和政策,千万不能因为解决旧的矛盾而引发新的矛盾,导致不稳定因素越来越多。劳动保障系统的干部职工要力争成为政策专家,在没有吃透政策规定的情况下不能随意表态,更不能因为随便表态和操作上的失误造成被动局面。
(四)强化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解决民生问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任务。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是提高工作效能、提升服务水平的重要抓手,是推动政府服务、改善和保障民生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去年,市政府为基层劳动保障公共服务机构充实了人员,配置了设备、设施,提升了服务能力和水平。今年,市及区县政府还要进一步加强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工作,推进乡镇(街道)、社区等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强化人员和经费保障,建设贴近群众、实用高效的公共服务平台,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