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社会建设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张志明

[复制链接]
福建老秘 发表于 2011-3-1 08:32: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有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中国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就会自然进入所谓现代公民社会。依据是随着市场经济带来的民众利益主体意识的觉醒、政治诉求和政治参与意识的增强,必然带来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和进步。
    事实上,民众的公共意识是不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自然产生的,公共意识的培育不是市场经济应该和能够承载的职能。市场经济所带来的仅仅是民众利益主体意识的觉醒,但利益主体意识并不必然带来互利共赢的公共诚信意识,如果没有能力及时在全社会构建起诚信的社会体系,这样的利益主体意识越膨胀,最后很可能带来的是一个有民众无公民的社会,是一个残酷无序竞争的社会;市场经济可以带来民众民主诉求意识的不断提升,但不断增长的政治诉求并不会必然带来依法有序的政治参与,如果没有科学的政治制度安排,这样的政治诉求越强烈,所造成的社会破坏力可能反而会更大。这就好比修建水坝一样,如果不能把蓄水纳入预设的通道,如果没有在大坝设计阶段规划好必需的导流洞和泄洪洞,那么随着蓄水水位的不断提高,所带来的就不是水利而是水患了,而且,蓄水水位越高势能越大,所造成的灾害也会更大。
    所以,上述那种貌似合理的观点不仅在理论上是荒谬的,而且在实践中是有害的。这是长期以来由GDP迷信产生的GDP决定论在社会建设中的反映。其中的关键就是忽视了中国的基本历史国情,忽视了执政党和政府在社会建设中的重大责任。
    GDP的增长并不必然带来国民公共意识的提升和社会的成长。三者之间要形成正比的关系,有赖于社会建设中执政党的领导智慧、动员能力和组织艺术,有赖于政府的高度负责和职能更新,有赖于中国社会各种积极力量的相互协同,有赖于公民的积极参与。胡锦涛总书记在新近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新格局,充分体现了执政党的清醒与担当。
    而其中一个需要执政党和政府在社会建设中必须担当的重大责任就是,中国社会建设中的公民教育问题。笔者认为,这是中国社会建设基础的基础,是中国社会现代化的根基。当然,这也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一直没有解决的老大难问题。
    近现代中国制度的变革和嬗变所带来的很多纠结和焦虑,从根本上说几乎都缘于中国人公共意识的缺失,缘于中国国民教育特别是公民教育的缺失。这是近现代中国社会痛心疾首的教训。2000余年皇权意识形态所塑造的主奴根性,近代中国社会的畸形结构和性质,积淀成了让无数近代先贤痛心疾首的国民劣根性。这种劣根性的集中体现,就是主奴根性太根深蒂固而公共意识太过缺乏。中国革命的成功,只能证明我们破坏一个旧社会的成功,而建设一个新社会依然任重道远。特别是从计划经济时期单一的社会结构向今天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多元社会结构转变中谈论中国的社会建设,已经不是一个社会建设的自然逻辑演变的原生态进程,而是一个比西方现代社会成长更为艰巨和错综复杂的历史进程。正因为如此,也就更凸显了执政党在领导中国社会建设方面的神圣使命,凸显了党和政府在中国公民教育方面的重大责任。
    一个国家的现代化,从更根本的意义上说是社会的现代化,是人的现代化。这是世界上所有走向现代化国家的成功经验。中国当今的社会建设必须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民教育体系做支撑。一个经济强大而公民教育落后甚至缺失的国家,一个绝大多数民众公共意识淡漠的国家,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国强国。
    公民教育,不是民生意义上的教育普及,不是仅仅让孩子们有学上,更不是简单的升学率,重要的是孩子们在学校能够接受什么样的教育以及如何接受这样的教育。公民教育体系从教育理念、目的、内容到具体的教育形式,所关注的不仅是在国民教育中让孩子们掌握一般的知识体系,更重要的是培育他们的公民人格和创新能力;不仅是对孩子们进行简单的道德说教,更要紧的是给孩子们开辟可以仰望的星空并教会他们如何对照自己心中的道德律,是让孩子们明白作为公民应该拥有的权利义务,并在对自己负责的同时担当其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不仅是狭隘的意识形态灌输,更是注重学生品性的传授和训练;不单是让孩子们具有高超的应试能力,更要有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怀的培育,使孩子们学会珍视中华民族乃至人类一切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不仅传承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价值观,而且还传递人类各种文明的精华,从而扩大学生的视野,涵养学生的品格;不仅是通过几次思想道德教育课和爱国主义、模范人物优秀事迹报告会让孩子们为之激动一时,更是要通过持之以恒、润物无声的公民教育使公共卫生、公共安全、公共服务、公共道德潜移默化变成孩子们最基本的价值理念、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只有这样,才能造就一代又一代有知识、有能力、负责任的成熟政治公民。当中国社会的绝大多数公民个体,经过公民教育的培育和洗礼成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合格公民时,中国的社会建设才有希望得到实质性的进步,并由此获得持久的社会发展动力。
    一句话,没有健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教育体系,就不可能有合格的成熟的现代公民个体,也就不可能有中国社会建设、治理与创新的美好愿景。
    严格地说,目前我国公民教育从理念、内容和形式都依然是严重缺失的,更谈不上公民教育体系的健全,这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社会乃至整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潜在障碍,必须引起高度关注。
    记得1989年邓小平在反思那场政治风波时就曾经说过:过去我们最大的失误是教育,尤其是对下一代的思想政治教育。1980年代邓小平在问及李光耀新加坡走向现代化的经验时,李光耀不假思索地回答说是教育。实际上李光耀这里谈的就是新加坡的成功的公民教育,他解释说,新加坡在发展初期的时候人的素质也很差,少有社会公德和公共意识,但新加坡舍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去抓公民教育,坚持不懈抓了几十年,就培育出了现代化的新加坡所必需的现代化的新加坡公民,这是小小的新加坡能够持续自立于世界发达国家行列并赢得世界人民尊重的关键。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逐步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也首先得益于它现代化的公民教育。二战结束后的德国以1949年通过的基本法历50年时间通过公民教育,成功清除了纳粹思潮的影响,并造就了三代成熟的现代德国公民。还有当年革命导师列宁极为钦佩的美国国民教育等。反观我国的所谓精英教育理念和模式,不仅有违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取向,而且也远离了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熟政治公民的首要职能。这对我国的社会建设目标的实现是极为不利的。
    现在是到了必须面对中国国民教育的严峻现实,认真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公民教育的成功经验,花大力气在真正的教育改革中尽快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教育体系的时候了。这是当前中国社会建设对国民教育的急切呼唤,也是中华民族全面复兴对国民教育的殷切期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8粉丝

1181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