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学认识新建本科院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一)应用型人才是人才类型的一种。人才的类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划分。所谓应用型人才,是按照人作用于社会各领域的形态、性质对人才类型的甄别,是相对于学术型人才而言的。具有研究、发现客观规律的能力,把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领域的客观规律转化为科学原理、创新知识的人才,是学术型人才;具有利用客观规律解决较为复杂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把科学原理和发明创造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服务于社会各领域实践活动的人才,是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与学术型人才之间,是平行并列的两大人才类型,不存在层次的差异。 (二)新建本科院校培养的是本科以上规格的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与学术型人才是两个平行的概念,但又都有规格的区分,学历、学位的高低就是规格的直观体现。按照在社会生产生活中“所运用的知识和能力所包含的创新程度、所解决问题的复杂程度,可以将应用型人才进一步细分为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工程型人才的主要任务是把科学原理转化为可以直接运用于社会实践的工程设计、工作规划、运行决策等;技术型人才的主要任务是从事产品开发、生产一线的现场管理和经营决策等活动;技能型人才的主要任务是在生产一线或工作现场进行实际操作,将设计、计划、方案等变成具体的产品和实在的成果。根据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分工,技能型人才培养任务主要由高职高专院校承担,培养的规格仅为专科。作为普通高等学校重要组成部分的新建本科院校,应自觉融入国家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大局,在培养本科规格的工程型、技术型人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此外,还要抓住国家扩大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机遇,积极创造条件申办专业硕士点,培养研究生规格(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 (三)应用型本科人才是较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和要求应当是既突出“应用”,又强调“较高”层次。主要把握好“四个有”,即:有较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防止和克服随意降低专业理论教学质量标准、与专科甚至中等学历的技能型人才同质化的倾向;有较宽的知识面,在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掌握相关学科知识、应用性知识和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等知识,形成与其应具的能力、素质相匹配的知识结构;有较强的能力,既有胜任相应岗位的技能技艺,善于动手实践、设计规划和组织协调,又有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关知识进行技术、管理、制度等创新和二次开发的能力;有较高的素质,既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又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人文素养、心理情趣、意志耐性、协作精神等较高的综合素质。 二、加快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微观层面的三项改革 (一)推进理论教学改革。坚实的专业理论功底、较宽的知识面是应用能力形成的根基。要根据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的要求,调整修订理论教学内容,着力构建专业化、综合化、模块化相结合的理论教学体系。要对具体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研究和细化,确立相应的知识架构,变传统的按学科范畴设计课程为以学科群设计课程、组织教学。专业基础课要坚持“较厚较宽”的原则,重视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内在联系,让学生获得较为扎实、宽大的专业理论基础。专业必修课尤其是核心课程要坚持“较深”的原则,真正体现本专业的独特性,注重培养学生应用研究、应用开发和应用设计能力;专业选修课要坚持“较新”的原则,尽可能及时、灵活地反映专业前沿的内容,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要适应社会对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多元化需求和学生自身发展需要,重视并尽可能多开设人文社科类课程、交叉和边缘学科课程、职业技能课程供学生自由选择,重视并开好计算机、外语等基础理论课,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 (二)推进实践教学改革。较强的实践能力,是应用型人才的显著特点。要自觉适应市场,根据不同专业办学情况和相关行业人才需求现状,研究把握学生实践能力结构,强调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协调发展;坚持因材施教,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分类制定实践教学计划、目标供学生选择,促进学生多元化自主发展。要注重实践教学与教学整体计划的有机融合,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对实践教学进行合理设计,适当增加实践教学课时和学分比例,做到实践教学常态化;同时要根据专业类别科学拟订实践教学大纲,提出各专业实践教学的具体目标、主要环节、操作规范、评价标准、管理制度等。要适应实践能力培养需要,有针对性地构建基础应用能力、专业应用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应用能力教学模块,逐步形成以应用实践能力结构为导向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三)推进素质教育改革。“高校素质教育,是指高校及其各相关职能部门,根据高校人才培养方针和大学生成才实际,通过一系列教育、管理和服务手段,对大学生政治思想、文明道德、知识结构、适应能力、心理品质等多方面素质进行全面培养的一个综合性的动态过程,它具有系统性的特征”。可以说,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目前很多新建本科院校还只是停留在提法上,或处于萌芽状态。鉴于现状,当前新建本科院校的素质教育改革主要应着力于两大方面:一方面就是要以机制建构为切入点,实现素质教育制度化。总体思路是变素质教育各部门任意所施、学生随愿而从的软任务为统筹安排、指令必修、强制执行的硬指标。要强化学校层面对素质教育的统一组织和管理,打破教务处、团委、学生处等部门各占山头、独树一帜的格局;同时要明确教务处为牵头抓总的部门(作为素质教育组成部分的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工作,仍由团委牵头负责)。要把素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和年度教学计划,实行科目化管理、学分制认证。学生可自由选择接受素质教育的科目,但必须修完并取得相应学分方可毕业。由此,素质教育不再是可有可无的虚设,而是必须完成的学业。另一方面就是以素质拓展为取向,实现素质教育对全体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全覆盖。素质教育本来就是以素质拓展为重要特征的。素质拓展的内涵:从教育教学的内容来说,“不仅包括有利于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技术创新的专业素养的拓展,还应包括社会综合能力的扩充训练、精神气质的陶冶和身心品质的全面提升。应将规范化的素质拓展要求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注重人文教育对学生健全人格塑造的作用,注重科学精神的启蒙对成人、成才、创新创业精神的涵育”。从教育教学的空间来说,就是要把素质教育从校内向校外、课内向课外延伸。在校内,重点是推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促进课内教学与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联动互促,着力搭建较为广阔的课外科技活动平台,提高学生专业应用、技术开发和初步科研的能力;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体活动,开设并开好艺术教育课程,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审美观念和艺术修养;健全社团组织,支持开展健康向上的社团活动,提高学生的组织协调、社会交往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在校外,要积极为学生创造感知社会、应验专业、了解民情、认识人生的条件,不断拓宽社会实践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实习实训活动等平台,让学生在活生生的社会现实中增长才干、提高综合素质。2002年以来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部署的“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实施工作要继续推进,特别要结合素质教育机制的建构增进实效,并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的新情况调整计划内容、创新实施办法,使之真正成为促进大学生素质拓展的重要抓手。 三、着力强化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条件支撑 (一)加强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应用型人才,要有应用型的师资队伍。而目前新建本科院校绝大多数教师的工作经历是从学校到学校,专业应用能力和经验明显不足。为尽快扭转这种状况,当前最重要的就是要把“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摆上突出的位置。要制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统筹安排具有中级以上教师职称的专业课教师到企事业单位一线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工程和行业方面的工作,主持或参与应用技术研究、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建设和技术改造设计安装工作。要制定促进应用型师资培养的人事制度,引导和鼓励教师参加本专业的工程、行业实践和相关培训,及获取本专业实际工作的中级以上职称和行业特许资格证书。在人才引进上,既要讲求高学历、高学位、高职称,又要强调工程背景和行业背景,着力配备一批具有扎实学术功底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要拓宽应用型师资来源渠道,聘请社会上有丰富实践经验和一定教学能力的专家、学者为兼职教师。还要重视实验教学队伍建设,通过提高专职实验人员待遇、完善实验技术系列职称评聘机制等政策措施,吸引重点大学优秀毕业生、专业水平较高的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从事实验室工作,加快提升实验教师的学历、职称结构和教学水平。 (二)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包括实验室、实习实训环境等,是实践教学的重要依托。要想方设法增加实验室的投入,增强实验教学对于培养学生专业应用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的功能。要根据企业的生产工艺、管理程序要求规划建设实验室,尽可能做到符合现场实际、工艺过程相对完整,使学生能够得到比较完整的技能训练和岗位体验。要结合加强产学研合作教育,着力构建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以基地为依托,积极推进与地方政府、企业、经济园区、科研单位等的实质性合作,围绕地方支柱产业、科技应用开发、课题调研等开展实习见习、实验实训活动,着力构建互利共赢的合作机制,推动形成共享社会资源与服务社会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新模式。 (三)加强科研工作和学科建设。国内外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实践证明:重视应用性科学研究和技术转移,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有着直接促进的作用。教师承担企业等社会有关方面的研发项目和课题,是产学研合作教育最有效、最坚实的纽带。特别是对于大多数没有行业办学背景的新建本科院校,与企业等有关方面合作搞研发,既可以使教师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得到锻炼提高,又可以拓宽学生实习实训、毕业设计(论文)与实际结合以至毕业生就业的渠道。科研能力、开发能力强的教师,知识更新快、动手能力强,可以把鲜活的知识带给学生,可以更有效地培养学生实际应用和创新开发能力。再者,教学工作本身也是需要研究的,大凡教学上有建树的教师,都是潜心于教学研究的;何况,培养应用型人才本来就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更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上不断探索总结、改革创新。与此同时,还必须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强化应用型本科教育专业设置、课程建设的学科引领和支撑,统筹教学平台与学科平台建设,并由此更好地克服教学、科研两张皮的现象。教育部新近建立的《全国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已用于新建本科院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试点)充分反映出对新建本科院校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的要求,是国家级的权威指向。那种忽视科研或用不鼓励科研的办法来保证教学的倾向,那种认为新建本科院校不宜强调学科建设或把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对立起来的观点,是对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曲解,是高等教育理念的短视,必须坚决克服和纠正。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无论哪一种类型的高校,都是一个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即大学精神)等在内的文化属性系统,营造优良的校园文化环境对于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至关重要。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既要遵循我国社会主义大学的共性原则,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正确处理好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与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形成校园文化的共同思想基础和主流意识形态;又要立足新建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等办学定位,赋予校园文化以鲜明的增进实践、融合地方、拓展素质、服务就业等特色。要把“办学以教师为本,教学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贯彻到校园文化建设上,积极支持师生自主策划开展各种科技、文体活动和文化创建活动。坚持以群体参与性强、有助于培养团队精神、竞争品质和文化情趣为要旨,设计组织校园大型文化、体育活动。要注重校园景观的文化品位,赋予校园有形建筑以无形的文化精神内涵,通过富有人文色彩和地方特色的视觉符号,把优良传统、大学精神、价值导向融会贯通于校园环境、潜移默化到师生心灵,全方位营造有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校园文化氛围。 培养应用型人才,无疑是新建本科院校长期的任务,何况目前任何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总结,都只能反映一定时期国家、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要求,即所谓“人才培养目标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也将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不断地探索、创新,是新建本科院校迈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理想境界的必由之路。 (作者为三明学院评建办副主任、副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