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政协十一届八次常委会上的讲话
郭 远 东
( 2009年8月28日)
各位常委、同志们:
这次常委会议是继上半年对大产业进行专题协商后召开的又一次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的主题是专题协商大城市建设问题。为了开好这次常委会,从6月份开始,市政协由各位主席带队,分成四个专题调研组,深入到全市相关部门单位和外地兄弟城市,组织开展了为期两个多月的调研考察,写出了几个很有份量的调研报告。刚才,9位常委和委员分别作了发言,对推进我市大城市建设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市委、市政府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市长杨晓波同志今天亲自到会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对这次调研成果和大家的发言给予了充分肯定。会后我们将根据这次会议协商的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我们向市委、市政府提交的建议案。下面,我结合大家的发言,就建设大城市问题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把我市建设成为区域性中心大城市的必要性
今年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发展大产业,构建大园区,建设大城市”的三大战略,这是市委审时度势做出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发展大产业是建设大城市的支撑,构建大园区是发展大产业的载体,建设大城市是实施“三大”战略的终极目标。建设大城市,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样的城市才算是大城市,我们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大城市?过去我国统计工作中将城市分为以下几组:100万人口以上为特大城市;50万-100万人口为大城市;20-50万人口为中等城市;20万人口以下为小城市。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现在理论界和国家有关部门根据国际通行的标准并结合我国的国情将城市标准划分为:400万人口以上为超大城市,200万—400万为特大城市,100万—200万为大城市,50—100万为中等城市,20-50万为小城市,20万以下为小城镇。按此标准,我市现有城区户籍人口67万,还不能算大城市。大城市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衡量一个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一个城市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据专家统计分析,城市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GDP就能增加1—1.5个百分点;每增加1个城市人口可以带动2.5万元消费;每建设1平方公里的市政设施,可以带动1.5亿元投资。因此,黄石要加快发展,就要建设大城市。
建设大城市是一个目标,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大城市需要科学定位。当前区域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为区域性中心大城市的竞争。区域性中心大城市除了人口规模大之外,还具有经济繁荣、科教文化发达、交通通讯快速、机构服务便捷、城市环境良好和较强的吸引能力、辐射能力、综合服务能力。我们黄石市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武汉城市圈的副中心城市,担负着承接武汉主城,辐射周边鄂东南地区的任务,因此,黄石建设大城市的目标应该定位为建设区域性中心大城市。
理论界评判区域中心大城市的内在素质,一般采用城区人口规模、城区人均GDP、服务业占GDP比重三个指标来衡量,人口规模不少于100万人,人均GDP不少于10000美元,服务业占GDP比重不小于45%。按照这个标准,我们建议,我市建设区域性中心大城市的发展目标是:力争到2015年城区人口规模达到130万以上、GDP总量超过1200亿元、城区人均GDP达到12000美元,第三产业的比重达到45%;到2020年城区人口规模达到150万以上、GDP总量达到2500亿元以上、城区人均GDP达到20000美元以上,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达到50%以上。
当前,全国各地都把做大做强城市特别是区域性中心城市作为了提升城市经济竞争力的着力点。我们要以世界的眼光和全局的观念,认真分析当前我市加快推进区域性中心大城市建设的机遇和挑战,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在全市上下形成加快建设“区域性中心大城市”的共识。
第一、建设区域性中心大城市是推动黄石加快发展,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实力的迫切需要。21世纪是中国全面推进城市化进程的新世纪。近年来,伴随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掀起了新一轮的城市化运动。东部发达城市积极进行城市扩容,向超大城市、特大城市迈进;一些西部城市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加快了大城市建设的速度。如银川市不到10年的时间,建成区面积由2000年仅为52平方公里发展到现在110多平方公里,市区人口从24万发展到165万。在省内,宜昌、襄樊被确定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后,大城市的发展步子明显加快;在武汉城市圈中,兄弟城市之间你追我赶,鄂州、黄冈、孝感、咸宁等城市大有后来居上、快步赶超之势。我市是湖北建国后建市最早的城市之一。建市59年来,城市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对照大城市的要求,我们还存在较大差距。省委、省政府从全省发展大局出发,把黄石定位为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这既是对我们现有实力和基础的肯定,又是对我市的期望和要求。副中心城市担负着承接主城、辐射周边的特殊功能,只有建设成为区域性中心大城市,才能担此重任。因此,我们要不失时机地推进区域性中心大城市建设,努力提升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为黄石在区域竞争中赢得发展先机。
第二、建设区域性中心大城市是推动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建设“两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城市是现代国家经济社会的主要载体,区域性中心大城市是区域经济的一个聚核点,有较强的要素吸附能力和发展能力。长期以来,我市的经济发展主要依赖资源产业,重工业占工业的比重高达90%,其中以冶金、建材、采矿为主的传统产业又占重工业的70%以上,而且资源逐年枯竭,导致资源产业发展乏力,经济发展不快。建设区域性中心大城市,一方面,可以克服我市对资源禀赋的过重依赖,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发展多元经济;可以通过人口的集聚,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可以通过完善的服务功能和良好的要素配置能力,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全面的支持,从而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的本质是公共资源集聚的产物。公共资源的特点是拥有的人越多效率就越高,回报率也越高。人口密度越大的城市,它的公共资源使用频率和使用效率就会越高。正常的情况下,大城市的综合要素生产率是小城镇的2倍,超大城市更达到3倍至4倍以上。据专家测算,按照城市建成区面积统计,将我国200万以上的大城市,20万人口的小城市和不足万人的小城镇进行比较,其人均占地面积是1∶2∶3.1。也就是说,小城市比大城市人均占地面积要多一倍,而小城镇比大城市人均占地面积要多两倍以上。由此可见,建设大城市更节约资源,更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要抓住国家批准我市作为“两型社会”综合改革试点和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试点的机遇,加快建设区域中心大城市,实现又好又快和可持续发展。
第三、建设区域性中心大城市是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迫切需要。区域性中心大城市是以完善的功能向所在的区域提供综合性服务的城市,其辐射半径一般为100-150公里。按照康弗斯理论的相关公式计算,黄石的辐射面积约为2万平方公里。把我市建设成为区域性中心大城市,可以形成以黄石为中心--周边城市—县城—乡镇—农村的梯度发展链,推动鄂东南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区域性中心大城市,由于规模效益大,有能力对区域内资源进行调控、对区域内的各种发展要素进行聚集和配置,可以推动以农业为主的乡村社会向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目前我市的城市化率虽然达到了50 %以上,但是城乡发展极不平衡,统筹城乡发展的任务很重。我们只有抓住当前国家鼓励发展大城市的有利时机,加速建设区域性中心大城市,才能提高城市的综合实力和区域竞争力,提高城市的辐射和带动能力,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使我市成为武汉城市圈名副其实的副中心城市,在鄂东南地区发挥引领发展的作用。
二、建设区域性中心大城市要把握好的几个关键问题
推进黄石区域性中心大城市建设,必须瞄准目标,清晰思路,突出科学定位、规划统领、基础先行、产业支撑、生态优先、文化提升和精细管理,全面加快建设步伐。根据黄石的市情,我认为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1、要明确思路、科学定位。近些年来黄石的发展和建设比同类型城市慢,一个重要原因是,黄石的发展没有跳出原有的资源型产业的束缚,城市的功能没有跳出老城区的束缚。因此,推进黄石区域性中心大城市建设,必须明确发展的思路,对城市发展和建设进行科学定位。根据黄石资源逐渐枯竭,产业结构相对单一,服务业发展缓慢的实际,借鉴其他城市发展的经验,我们建议,我市推进区域性中心大城市建设,在发展思路上,要实现四大转变:城市形态由“分散组团城市”向“网络化紧密型城市”转变,城市产业由“资源经济”向“综合经济”转变,城市功能由“混杂型”向“分区型”转变,城市形象由“工矿城市”向“宜居城市”转变。黄石建设区域性中心大城市的目标定位是:中国矿冶历史文化之都,中部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鄂东南地区现代化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长江中游山水园林生态城市,宜居宜业的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
2、要完善城市空间布局,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我市近些年发展不快的一个客观原因是,城市发展空间受到严重限制,往北是长江,往西北是鄂州,往西是东方山,往东是阳新韦源口,城区发展空间极其有限。黄石建设区域性中心大城市,必须调整城市空间结构,完善城市空间布局,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我们建议,按照“南向对接、东西开拓、环湖开发、跨江发展”的思路,大手笔谋划城市的空间布局,尽快拉开城市发展框架,着力构建“一城双核三中心”的大城市市区发展格局,即以黄石港城区加团城山开发区、大冶市城区为两个核心城区,西塞山区、下陆区加铁山区、黄金山新区为三个中心城区,跨越黄金山,迈进大冶湖,加快推进黄石和大冶城区一体化进程,到2015年形成130万以上人口规模的“网络密集型”大城市市区。同时,要加快阳新城区到黄石市区半小时交通建设,把阳新城区建设成为副中心城区;要在还地桥地区、棋盘洲地区规划建设新城区,使我市形成中心城区、副中心城区、新城区“立体网络化”的城市空间格局,建成城乡一体化的区域性中心大城市。
3、要高水平规划设计,彰显城市特色。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是城市发展的方向和目标。规划水平决定城市发展水平。好的规划,不仅是城市建设的纲领,也是城市管理的依据,更是竞争的资本。我市城市建设之所以不如人意,一个重要原因是城市规划覆盖率低,许多规划设计水平不高,规划管理不严随意性大。我市要建设区域性中心大城市,必须坚持以规划统揽全局,以规划指导实践。一要切实提高规划水平,推进规划的全方位覆盖。要树立“富规划、精建设”的理念,在规划上舍得投入,舍得花大本钱,按照“百年规划、百年负责、百年不落后”的要求,大胆聘请或委托国内外一流的规划设计单位、有实力的大专院校,引进一流的规划设计大师来承担重要地段、重要节点、标志性建筑群和建筑物的规划,提高规划水平。要建立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规划管理机制,靠机制来保证规划的科学性,减少规划决策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二要彰显魅力,高品位设计,充分体现规划的特色性。城市的魅力在于特色,特色需要设计创造。如果说规划是原创性劳动,那么设计就是二度创作。设计包括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城市设计要为城市体型和空间环境作整体的构思和安排,对建筑设计提出指导要求,为建筑定位、定量、定形、定调。有一位领导看了黄石的市容市貌后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黄石有建筑,建筑没文化”,这说明过去在建设过程中对设计重视不够。一座城市的魅力来自其独特的个性特色。建设有特色的城市,必须把塑造城市特色摆在规划设计的突出位置,坚持先规划后设计再建设的思路,在城市建设出特色上下功夫。要充分考虑和尊重我们这个城市的地理景观特点,科学设计建筑立面和色彩,促进市区内部“山、江、湖、堤、岛、城”六大景观要素的有机融合,使各类建筑色调、高低、风格等配置合理、协调一致,具有美学的理念和特色,塑造一批彰显特色、独具魅力的城市亮点,营造一个富有黄石特色的现代化城市风格。三要严格规划管理,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规划制定并依照法律程序批准后,就具有法律效力,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随意变动,切实做到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一张蓝图管到底、建到底。建设区域性中心大城市,必须切实改进和加强规划管理工作。要建立和完善社会监督机制,积极推行规划政务公开和规划公示制度,将规划编制、审批、实施的全过程向社会公示,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要建立和实行城乡规划管理行政过错追究制度,依法处罚违反规划强制性内容的行政行为,对一些公众关注的违法案件要公开曝光,从严处理,该拆的拆,该罚的罚,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要把规划管理的重点放在规划强制性内容的实施监督上,未经法定程序,决不允许变更强制性指标,确保规划的严肃性。
4、要高标准建设管理城市,强化城市功能。城市建设是百年大计。建设得好,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否则,就会留下遗憾,造成巨大浪费。只有高标准、高水平地建设和管理,才能多留“遗产”,少留“遗憾”。建设区域性中心大城市,最重要的是要强化城市功能,提高城市的承载力,增强城市的吸引力、辐射力和服务能力。
一是要努力建设交通枢纽中心,强化城市的聚集和扩散功能。大城市建设必须交通先行。交通活了,才能加速经济资源的流动,提高城市的吸引力和辐射力。黄石作为武汉城市圈的副中心城市,处于城市圈的核心层和国家“十”字形一级发展轴线之东西轴上,是城市圈内除武汉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外,以铁路、公路、水路组成、以公路、港口功能为主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但从目前的状况看,城市大交通的骨架仍未形成,市区和市域道路也没有形成现代化的网络状交通联系,与构建区域性中心大城市的地位不相适应。要从黄石在城市圈及鄂东南地区的地位及自身特点出发,不断完善公路、铁路、水路“三位一体”的综合交通体系,借助国家的高速公路网,建设黄石市区交通外环线,形成市域内循环畅通,区域内快速便捷的交通网。
二是要大力建设先进制造业中心,强化城市的辐射带动功能。制造业是大城市的经济支撑。工业兴则城市兴,工业强则城市强。在金融危机下,欧美提出了“再工业化”计划。可以预见,新一轮国际竞争的重点仍然是产业竞争。黄石靠工业立市,要抓住资源型城市转型机遇,紧紧围绕把黄石建设成为中部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的目标,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坚持以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为动力,突出产业化、规模化、高新化、信息化四大重点,把装备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结合起来,把招商引资和争取国家项目结合起来,把人才引进培育和新产品开发结合起来,改造提升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和建筑材料三大传统产业,发展壮大装备制造、纺织服装、饮料食品、医药化工、能源等五大主导产业,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突破性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要以黄金山工业园、大冶城北工业园、阳新城区工业园、黄石港工业园、西塞工业园、棋盘洲工业物流园、富池工业园为依托,下大力培育各类市场主体,积极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着力打造沿长江和沿106国道“两个经济走廊”,把黄石建设成为先进制造业中心。
三是要着力建设现代服务业中心,强化城市资源配置功能。随着知识经济与信息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后工业化时代的到来,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世界上的中心城市都是凭借发达和完善的服务业,使城市成为商品及物资的集散地、信息和资金的密集地、人流的汇集地。我们要建设区域性中心大城市,只有加快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才能确立中心大城市的地位。要以培育现代物流业、商贸流通业、休闲度假旅游业、金融保险中介服务业和科教文化产业为重点,发展、完善和提升面向生产生活的多层次的网络式服务业体系,使生产性服务业与工业配套发展、融合发展,满足各种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的需要;使生活性服务业与不同层次的群体需求相匹配,满足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在提高中心城区服务业水平的基础上,建立健全面向区域延伸辐射的商品流通体系及公共服务体系,增强其辐射带动力。
四是要奋力建设文化教育科技中心,强化自主创新功能。文化和创新是城市的灵魂。在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中,文化和创新越来越成为增强综合实力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优势战略资源和内在精神动力。一个城市如果缺少文化底蕴和创新的力量,只是钢筋混凝土的堆积,没有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城市就少了灵气,这样的城市不可能有吸引力和凝聚力。要充分挖掘黄石深厚的矿冶文化资源,举办国际矿冶文化节,塑造黄石崭新的城市形象。要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变文化基础设施滞后于人民群众日益高涨的多样化文化需求的状况。要在提升发展基础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使教育不仅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而且使教育成为城市创新的动力源泉。要把创新从科技发展战略、产业发展战略层面进一步提升为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加快创新体系建设,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壮大创新人才队伍,优化科技创新的环境,努力推动城市创新能力的提高,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由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的根本性转变。
古人说“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城市建设和管理的目的就是要优化城市人居环境,使人民群众宜居宜业。城市贵在建设,重在管理。一个城市能不能高效、安全、有序地运转,能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综合功能,关键看管理。从我市的现状看,城市管理是我们的薄弱环节。建设区域性中心大城市,就必须强化管理,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要牢固树立管理也是建设,管理效益是最大效益的理念,切实改变重建轻管的问题。要借鉴发达地区城市管理经验,在我市全面加强城市管理的同时,应突出加强规划管理,确保规划顺利实施。突出加强生态管理.加大城市环保执法力度,坚决关停污染严重的企业,有效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努力实现城市污水处理达标和城市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加强城市空气质量监测,开展城市噪音综合整治,提高环保水平。要以“四城同创”为抓手,突出加强市容管理,搞好城市环境整治,做到街道整洁,交通井然有序,山清水秀地干净。
三、各级政协组织要在推进黄石区域性中心大城市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城市建设历来都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也是政协委员关注的重点。政协每年的提案一半以上都是涉及城市的建设,这些提案为促进黄石城市建设和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可以说,黄石城市建设的点点滴滴的进步都凝聚了广大政协委员的心血和智慧。建设区域性中心大城市,人民政协应当、也完全可以有所作为。我们要继续发扬人民政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优良传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认真履行好人民政协的职能,继续为大城市建设助推出力,贡献力量。
一是要进一步开展深入的调研,为建设区域性中心大城市建言献策。要发挥政协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紧紧围绕建设大城市中的一些综合性、全局性、前瞻性的问题,继续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真正做到建有据之言,献务实之策。要进一步对这次的调查成果进行再补充、再细化和再完善,特别是要围绕大城市建设中如何拉开城市骨架、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城市环境等问题,继续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调查研究,并通过建议案、提案、反映社情民意等形式,进一步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努力在推进大城市发展中再形成一批有价值、有份量、有操作性、有对性的调研成果,为市委、市政府实施大城市战略提供智力支持。
二是要积极投身大城市建设实践,为建设区域性中心大城市贡献力量。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要从各自工作岗位实际出发,既要多谋发展大计,多献发展良策,更要亲身投入大城市建设中贡献力量。特别是在城市建设中,当涉及到诸如折迁等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我们要以大局为重,正确处理好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关系,努力为大城市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要充分发挥政协联系广泛的优势,加强与海内外联络,为黄石城市建设引进更多的资金、技术、项目和人才。
三是要广泛汇聚各方面力量,为建设区域性中心大城市凝心聚力。要当好市委市政府政策的宣传员,积极向人民群众宣讲政策,做好上情下达,做建设大城市的推动者;要当好各界别、各阶层、各利益群体之间团结的协调员,切实做好沟通思想,传递信息、化解矛盾,理顺情绪的工作,千方百计协助党委政府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妥善处理大城市建设中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要当好反映民生的信息员,紧紧围绕大城市建设进程中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实际、深入基层,通过开展调研、视察工作,积极向党委政府反映群众呼声和要求。
各位常委、同志们,今年来,在各位常委的共同努力下,政协各项工作做得积极主动,为我们做好全年的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从现在开始到年底只有四个月来的时间,我们要再接再厉,圆满完成好年初确定的各项任务。为此,我再强调当前几项重点工作。 一是要继续加大提案督办力度,切实做好提案落实工作。各位分管主席要亲自带队,与市政府联合对提案办理情况进行督办检查,继续加大重点提案督办力度,确保今年的提案满意率有新的提高。要与新闻媒体联合开展对重点提案追踪报道,扩大提案的社会影响。要将日常的调研、视察活动与酝酿十一届三次会议提案结合起来,提前做好提案的预征工作。二是要按照热烈、隆重、节简、务实的要求,认真组织好纪念政协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为隆重纪念人民政协成立60周年,市政协决定组织以“四个一”为主的系列活动,即举办一次政协纪念会、一次政协知识竞赛、一次“我与人民政协”征文、一次书画摄影展。目前这些活动正在有条不紊地开展。希望大家积极参与,共同把这些活动组织好开展好。三是要提前谋划,精心做好市政协十一届三次全会的各项准备工作。要围绕关系我市发展的重大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工作,为在政协全会进行议政建言作好准备。
各位常委,同志们,今年剩下的时间不多了,政协工作的任务还很重,希望大家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扎实工作,认真履行职能,全面完成下半年各项工作目标,努力为黄石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再作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