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农村发展] 三明乡镇党委2010年乡镇发展新思路汇总贴

[复制链接]
安永老秘 发表于 2010-4-20 08:33: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梅列区陈大镇党委书记   陈占昌

  一、融入全局,在提升集镇建设水平上争先作为。一是高水平规划。2000年陈大分区规划确定的用地规模、经济发展目标以及用地布局已不能适应新的发展要求,面对新的发展条件,陈大需要整合自身资源,挖掘自身优势,全面谋划,以新的规划思路及环境和景观优先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有机的使环境、景观和各类开发项目充分结合起来,形成具有持久吸引力的开发模式,以实现新一轮快速发展,修编后分区规划具备承载三明中心城区拓展的功能,形成三明独具特色,多功能、高标准、设施完善、环境适宜的居住、旅游、物流制造业综合区。二是高标准建设。突破土地征收难点,创新土地征收方式,在镇区范围内全力征收项目开发用地,推进集镇开发建设。加快完成5万平方米碧玉小区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的开发建设和交付入住工作;配合做好原三明机床厂180亩高级住宅区地块开发建设,并先期对陈大集镇旧街(旧桥头——陈大林业站路段)改造,启动建设陈大综合文化站;承担做好城市物流园开发建设相关的青苗补偿、房屋拆迁工作,抓好天坑自然村整体搬迁和陈墩村百户造福工程示范点建设,形成集镇集中的居民高标准住宅小区;配合做好七五五处整体搬迁前期工作,并力促征收亿龙三期道路及沿路的144亩土地,使4A级瑞云山提升改造项目有突破性进展,同时力争大源村本点新村建设启动。三是高质量管理。强化集镇管理,加强对集镇市场、客运站、街道、镇区道路、村居结合部、工业园区的各项管理,积极探索政府的服务外包,用可行的制度、优惠的政策、稳定的队伍来美化亮化净化集镇环境,继续保持省级环境优美乡镇、省级文明镇称号,争创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努力打造清洁美化、环境宜人的新城区。
  二、加快发展,在调优经济产业结构上争先作为。一是做精做优现代农业。继续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实施防洪堤建设、土地平整、烟基工程,完善农村路网,健全和完善各类防灾减灾体系;加强“五新”推广力度,扶持发展以大棚为主的设施农业、精细农业,推广高产高效的种植模式,逐步建立“一村一品”示范村和专业村。改造低产果园,抓好台溪、渔溪毛竹丰产林基地建设,依托碧溪村麒麟瓜和葡萄种植基地、砂蕉村好多多超市等高效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建成近千亩公路沿线高效设施农业示范带。二是做大做强工业经济。重点做好小蕉工业园区向台溪的拓展,开发建设台溪工业小区,配合扩展高源工业园区用地,积极引进项目入驻工业园,特别是要引进不锈钢复合板材项目入驻产业园;扶持协助现有企业,重点是佳盛木业、雄鹰机械、三元轧辊、明福琼脂、多维机械等企业申报争取省级著名品牌,做大做强现有工业企业;创造条件使现有企业积极技改创新、上市融资,解决企业用工、职工住房等工作,营造良好的投资创业环境。同时,要积极策划大项目充实项目库,做到在建一批、开发一批、储备一批,滚动发展,做大做强工业园区。三是做活做旺旅游产业。充分利用市区近郊和森林覆盖率高的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健身、农家乐等旅游业,继续协助抓好现有国家4A级瑞云山旅游区、省级金丝湾森林公园、大佑山、真仙山等景区建设,抓好天意山庄、中南山庄、天古山庄、永发山庄、瑞云山庄等旅游接待点工作,通过评星活动,促进改造提升品位和档次,通过政府倡导、市场运作、农民参与的模式来发展农家乐,促进乡村旅游。
  三、强化统筹,在完善乡村服务机制上争先作为。一是注重环境保护,加大整治力度。年内完成陈墩100亩新村建设“三通一平”,棕南前坑新村点动工建设,启动陈墩天坑整体搬迁至集镇、台溪叶坑整体搬迁至双江口的新村点建设,确保大源新村建设有突破。继续开展“家园清洁行动”,在各村推进“三清六改”活动,加快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进程,建设并完善垃圾处理场、焚烧炉的管理,建立村级卫生保洁长效机制,以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市场运作的方式,逐步实现户集、村收、镇运、区处理,走镇域清洁化、生态化的路子。二是注重民生民本,促进社会和谐。深入实施科技兴镇战略,抓好科普进村入户工作,整合教育资源,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质量。逐步健全完善农家书屋、文化中心户、农民小公园等文体设施建设。加强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工作,大力实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继续完善预防预警机制、落实责任制,扎实推进新一轮“平安陈大”建设,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强化安全生产,做好护林防火,地质灾害预报,动物防疫等民生工作,确保社会安定稳定。三是注重基层基础,加强党的建设。以实施“168”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模式为重点,抓延伸、抓提升、抓素质、抓落实,扎实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以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为目标,创新党组织设置形式,加大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城镇社区、中介组织等各类新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力度,突显党员模范和党组织的堡垒作用。


  科学规划   主动作为   勇当推进市县一体化的排头兵

    ●梅列区洋溪乡党委书记  钱   锋

  一、立足规划先行,积极打造城市发展新区
  充分发挥洋溪乡毗邻市区及沙县的区位优势,积极做好基础工作,努力把洋溪建成实力强、环境优的城市新区。一是抓好规划编制。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抓好《洋溪板块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洋溪产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充分发挥洋溪乡区位、资源和环境优势,把洋溪规划建设成以生态农业、加工业聚集和生态休闲、高尚住宅、物流产业为主导的三明中心城市配套功能新区。二是做好土地收储。精心制定土地收储计划,多渠道争取土地收储资金,增强土地资本运作,分阶段分步骤实施市区至沙县快速通道沿线土地、沿线周边可开发用地、洋溪板块整体土地的收储,保障重点项目建设,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三是完善基础设施。对现有自来水厂进行改建,改善供水质量,将日供水规模由800吨提高为2000吨;配合电力部门规划建设洋溪110千伏变电站,为缓解供电紧张状况,力争今年新增1条10KV供电线路。与洋溪板块控制性详规相衔接,做好快速通道洋溪连接线与配套设施的规划设计工作,提升洋溪板块整体功能和品味。
  二、立足项目带动,努力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充分利用现有存量土地,主动作为,有效运作,确保今年新引进新开工项目3家,规模企业达到25家,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到7.7亿元。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围绕洋溪板块整体规划定位,重点围绕轻工产品、食品加工、机械制造三大产业,做好项目的策划,引进一批大项目和好项目。当前主要做好华盛烤鳗三期、健盛竹制品加工、金色阳光家居物流中心、高架电力水泥杆、肉禽品加工等投资超千万元项目的前期洽谈跟踪工作,积极促成在谈项目落地投资。二是加快重点项目建设。重点抓好金圣风力发电机组铸造部件、金宫硅酸钙板、混凝土搅拌站、芦桥养老院、马林桥科普教育园的建设,确保新增城镇工业固投1.2亿元。三是完善项目工作机制。组建10个经济项目和特色工作团队,每个乡班子成员负责一个团队,每个团队有一班工作人员,抓好工作落实,定期反馈项目进展情况,及时沟通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保证项目的完成。
  三、立足服务“三农”,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对照新农村“十个一”的工作要求,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在新一轮发展中实现新跨越。一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做好“烟、竹、药、种、养、吃”六篇文章,推进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打造1100亩“翠碧1号”优质烟叶生产基地、1.5万亩毛竹丰产示范片、1000亩黄精药材基地、150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和8000只土鸡养殖基地,争创特色农业品牌;继续鼓励农村劳动力外出从事沙县小吃业,吸引创业有成的能人返乡投资餐饮业,形成小吃特色产业。二是夯实农业基础设施。继续推进孝坑、新街土地平整项目,顺利完成1000亩的平整规模;抓好35座集中密集式烤烟房的建设,为打造千亩优质烟叶基地夯实基础;完成东华、后峡等自然村水泥路硬化,基本实现自然村通水泥路目标;积极争取洋溪流域防洪堤建设项目,增强农业抗灾能力。三是优化人居环境。加大新村规划和建设的力度,结合洋溪板块的建设,抓好孝坑中献新村、羊口仔桥上新村二期及下坑盖竹山新村建设;以争创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为目标,推进全乡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抓好羊口仔、孝坑、饱饭坑等村的省级生态村创建;继续开展家园清洁行动,加强村容村貌综合整治,抓好各村垃圾集中处理、垃圾焚烧炉、清洁式公厕和沼气池建设;加快实施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实现农村安全饮用水“户户通”目标。
  四、立足城乡一体,进一步构建和谐社会
  一是加强基层组织。认真推广“168”党建工作模式,围绕服务中心,明确村级各类组织和各支队伍的职责任务,强化村党支部的核心带动作用,落实党员择岗定责,规范村级组织的运作方式,搭建村级各类组织和各支队伍发挥作用的活动平台,更好地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示范作用。二是落实惠农政策。做好粮食直补工作,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落实我区城乡低保一体化的政策,完善低保对象准入和退出机制,确保农村低保工作持续、正常、高效运行;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和保障水平,力争新农合参合率达99%以上;继续做好家电下乡工作,简化村民购买家电补偿有关手续,进一步启动农村市场。三是强化计生管理。抓住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契机,变被动为主动,坚持正面宣传,积极稳妥做好人口清查工作。出台有效的计生工作奖惩措施,创新工作方法,促进工作转变,依法加大社会抚养费征收力度,建立计划生育长效工作机制,保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健康发展。四是推进综治工作。大力巩固“平安洋溪”建设成果,以平安建设为载体,认真排查调处矛盾纠纷,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注重公共安全管理,全力维护全乡安定稳定。四是加强文明创建。以文明村镇创建工作为载体,以村民教育为抓手,继续深化文明乡、文明村、文明墟场、文明单位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和军警民共建活动,坚持把文明创建工作与为民办实事、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文明创建的实效性,增强吸引力。


   突出重点  体现特色  加快发展

   ●三元区莘口镇党委书记   汪金丁

  一、拓展工业发展平台,着力发展工业经济
我们将科学谋划产业布局,着眼于推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统筹安排项目、企业、产业和园区的规划建设,选准三次产业的发展重点,切实以大园区引进大项目,以大项目培育大企业,以大企业集聚大产业,以大产业推动大发展。突出抓好黄砂化工园区和汇华机械铸造园建设,黄砂化工园区规划占地5000亩,去年在完成全部土地收储基础上,平整土地近1000亩,化工园建成后将有效承接沿海及市区化工企业“退城进园”,形成以三农集团为主的化工产业集中区,有效促进园区大项目及配套产业项目的科学布局、化工产业聚集发展;汇华机械铸造园建设已初具规模,现有入住铸造企业21家。
  二、狠抓重点项目建设,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一要加大园区开发。继续做好黄砂化工园开发,力争2010年完成土地平整1000亩,配合有关部门及时跟进供水、供电等配套设施,保障三农公司搬迁序时推进;加快坂头互通口200亩、竹洲130亩等土地平整,抓紧落实格氏栲土地收储、征地、农户搬迁等工作;确保满足工业园内企业生产扩建需求,促进精细化工、机械铸造、木竹加工、食品加工等主导产业做大规模。二要加大招商力度。要加强与莘口辖区企业的沟通和联系,坚持以商引商、以情招商,进一步实行全方位开放措施,重点推介莘口的资源、区位、交通等优势,增强对外商的吸引力,争取更多的客商到莘口投资兴业,营造良好的工业发展氛围。三要突出扶强本土规模企业。目前莘口镇产值超亿元的企业有汇华集团、丰润化工、毅君机械、盛达化工等,一些企业在国内、省内拥有一定知名度,如:国内规模最大的汽车子午线轮胎模具铸造生产企业毅君机械被列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汇华集团成为全省最大的先进缸套生产和研发企业,首批“福建省创新型企业”;福建省名牌产品丰润化工白炭黑生产规模居全国第四位,药用白炭黑全国市场占有率居第一。我们将重点扶持汇华、毅君、丰润化工、盛达化工、光伏材料等一批规模型、成长型企业,引导实施体制、技术、管理创新,开展与科研机构的产学研合作,提高科技含量,进一步带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四要加快重点项目推进速度。在抓好盛达化工二期、丰润化工三期、光伏材料、永丰化工、莘口自来水厂等12项(其中列入区重点项目7个)总投资7.3亿元的续建项目建设的同时,创造有利条件确保总投资达26亿元的三农公司、格氏栲“海西林博园”、山尖洋商住区开发、江南农庄、捷龙食品等项目尽早入驻开工或取得实质性进展,确保年内新增规模企业3家,新增产值10亿元。
  三、落实强农惠农措施,夯实现代农业基础
  一要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扶持壮大恒祥农牧、农旺食品、富源珍禽等3家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巩固盛和、健兴等规模以上加工型龙头企业。推进农业示范园区建设,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导全镇13家合作社争创“五有示范合作社”,加大管理人员培训和项目包装力度,提升合作社管理、运作水平,尽快形成“一村一品”的特色农业格局。依托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引导农民调优农产品结构,促进竹、果、菜、畜禽等主导产业品种优质化、种养基地化、生产标准化,确保农民收入稳步增长。二要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抓紧实施龙泉至马甲山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加快柳城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进度,推进莘口自来水厂、竹洲饮水管网改造、黄砂二期、楼源上剧头新村等饮用水工程建设,着力抓好冬春水利修复、建设工程,进一步改善农田灌溉,同步抓好农村饮水安全、节水灌溉、水库除险加固、山地水利等惠民、便民工程建设,全面完成初级水利化建设任务。
  四、推进小城镇建设,繁荣旅游及其配套产业
  一要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围绕发展“大莘口”的总体思路,承接市里实施“北扩、南拓、西进”和区里“做大城区,北接南拓,繁荣中心”战略,以集镇本点为中心,开发铁路、国道沿线、沿河走廊。重点加快莘口小城镇四期及配到农贸市场、文化服务中心工程建设进度;加大国道沿线山尖洋商住小区开发力度,力争早日与集镇本点、王宅城形成金三角,逐步建成以莘口为中心,沙阳、汇华、黄砂、楼源等小区为次中心,辐射各新村点的多层次城镇体系。二要持续做活旅游餐饮业。以开发国家森林公园格氏栲为中心,抢抓海西林博园建设的有利契机,确保如期完成前期征地补偿工作,力争格氏栲国家安养园、原始森林景区等四个核心项目招商工作有实质性进展;推进莘口互通口至格氏栲景区二级公路建设,重点跟进沿线娱乐、商住等服务行业,同步引导发展餐饮业,进一步打响莘口薰鸭、沙阳猪脚、竹洲腐竹、农旺笋脯、格氏栲红菇、楼源七彩山鸡土特产品知名度,着力打造莘口旅游、餐饮品牌。


   加快海西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发展步伐

    ●永安市小陶镇党委书记   陈长华

  一、项目为先,狠抓工业求突破。发挥小陶资源、区位、交通、劳力优势,积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突出做强做大“矿业开发、林竹加工、纺织”工业文章,形成产业支撑。一是全力以赴抓水泥项目。要举全镇之力着重抓好总投资12亿元的建福水泥项目,企业年产旋窑水泥400万吨,配合企业跑批文、征用地等工作,力争项目早日动工建设,使小陶工业发展有历史性突破。二是全力以赴抓项目落地。要在加快和亿化工、铭嘉钙业等企业建设进度的同时,加快总投资1.2亿元的纳米碳酸钙项目和总投资1亿元的白碳黑项目建设力度,并抓好永庆竹业黄酮素项目及总投资3000万元的丰源化工技扩建项目,新上年产2万吨白碳黑生产线一条。三是全力以赴抓旅游项目。要以开睿旅游、湖口温泉农家乐等旅游项目为代表,拓宽融资渠道,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经营管理方式,进一步带动当地商贸、餐饮、流通等传统服务业发展。四是全力以赴抓项目服务。要按照“四个不让”、“四千精神”要求,强化一线作风,把加大服务力度作为促进项目开发的助动力,主动深入企业,真诚帮助企业解决用电、征地、招工、信贷等问题,做到以“软”补“硬”,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二、围绕增收,发展农业创特色。要把发展特色农业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一是做好高产高效文章。要继续在洋面村推广“烟-稻-菜”、“菜-稻-菜”高效种植模式,实现种植烟叶6300亩、蔬菜(莴苣为主)2.1万亩、优质稻3万亩。二是做好果竹开发文章。引导竹农喷灌施肥,科学种竹,做到“把山当田耕,把竹当菜种”;抓好低产、老化果园改造,新种植日南1号、大蒲5号特早熟温州蜜柑等新品种面积1000亩以上。三是做好特色养殖文章。要积极扶持坚村丹桂园养殖农民合作社、鸸鹋基地、圆岭锦鸡、新中孔雀等特色养殖基地发展,引导农民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协会+基地+农户”运作模式,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大力发展“订单农业”,不断扩大养殖规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四是做好农田建设文章。要抓好大陶口低改田改造、岭后烟田建设、新增耕地复垦开发等项目建设,把项目区农田建设成为“田成方、路成网、渠相连、水相通”的高标准农田。
  三、强化运作,开发园区拓规模。一是规划园区。要把集镇规划调整和工业园区规划紧密结合起来,完善功能布局,规划八一工业集中区2平方公里。二是强化管理。要进一步完善八一工业集中区开发工作组职能,建立资金、人员等管理机制,落实责任制,主动协调林业、土地、规划等相关部门,提高办事效率,加快园区征地拆迁、用地报批等工作进度。三是筹措资金。要采用“总体规划、社会筹资、分步实施、滚动发展”模式,根据镇情财情多方筹集社会闲散资金,用于工业园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年内基本完成“三通一平”工业用地面积500亩以上。
  四、抢抓机遇,建设集镇上档次。一是抓规划修编。要紧紧抓住列入省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这一机遇,按照“规划先行、功能齐备、设施完善、生活便利、环境优美、保障一体”要求,委托省规划设计院对《总规》、《控制性详规》进行调整,扩大集镇区范围,使集镇区规划面积达25平方公里,做到适度超前,科学合理,凸显特色。二是抓重点项目。确保在2012年前,完成“十个一”项目,即污水处理厂、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小陶第二自来水厂、天心岛小区、文川大厦、停车场、文体休闲中心、农贸市场、森林公园、白石坂大桥及江滨西路等项目,确保集镇有新面貌、新气象,进一步提高城镇档次。三是抓机制创新。要组织精兵强将成立永安市小陶镇小城镇建设投资有限公司,通过采取对外租赁、资产抵押及BOT、BT等模式,有效盘活镇经贸大楼、自来水厂、综合文化站大楼、镇有林场等集体资产,千方百计抓好融资工作,为小城镇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四是抓新农村建设。要充分发挥八一、欧头等村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农民“平改坡”、搞绿化、盖新房、建沼气、用太阳能,引导村民向集镇、中心村集中居住。
  五、夯实基础,抓好党建促提升。一是深化学习活动,加大实践力度。要在继续抓好学习的基础上,集中力量解决一些通过努力在学习实践活动期间能够解决的突出问题,以解决问题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二是树立示范典型,积极拓展推广。要把深入实施“168”党建工作模式作为农村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抓紧抓实。在全镇开展“学八一、争先进、促发展”创先争优活动,不断提升工作水平。三是延伸组织网络,细化运作程序。要建立村党支部(支委成员)—党小组(设党员中心户)—党员—若干群众、村委会(村委成员)—村民小组—村民代表—若干群众、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理事—会员、群团组织—委员—成员的分层落实网络,使各个组织的工作触角向下有效延伸、面上有效拓展。四是完善保障措施,确保工作落实。要建立党建绩效管理办法,把落实“六步工作法”、“设岗定责”、“亮岗履职”等工作制度作为村干部考核内容,督促村干部按制度办事。五是强化培训力度,提升队伍素质。要利用远程教育系统和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有计划地分批对镇、村干部、党员及村级组织负责人进行培训,提高综合素质。六是坚持从严教育,加强廉政建设。要加强理想信念和廉洁从政教育,不断健全反腐倡廉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严肃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以良好的党风政风来保证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工作的全面开展。


  突出发展   注重运作   打造和谐中心镇

   ●永安市贡川镇党委书记 马志凡

  一、强力推进文化产业开发建设。一是实施文化保护工程。落实古镇保护与发展规划,对古镇物质文化遗产实施修缮保护工程,重点确保古城墙、古民居、古宗祠、古庙宇、古桥栈等历史古迹完好。编制详细改造规划,按照明清建筑风格改造古城区,使古城区建筑与历史古迹有机融合,形成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整治古城区环境,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挖掘、整理,有重大价值的积极申报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二是实施文化传承工程。修编《贡川古韵》一书。新编宋朝宰相张若谷、宋朝新科探花陈灌、明代琴谱大师杨表正、近代中国第一代飞机制造者李宝浚等人物传记,新撰《大儒里》文化小说与《贡川历朝科举功名录》、《贡川陈氏》、《南剑七贤录》、《陈灌与宋代理学》、《陈灌文集》等文史料,新拍《笋帮公栈》电视连续剧。注重改变传统民俗风情中的陈腐旧习,融入现代元素,形成如赛龙舟等若干个区域内有广泛影响的重大民俗活动。在贡川中小学开设《贡川文化概览》一课。通过史料编撰、民俗活动和多种媒介,使贡川古文化的精华得以提炼和传承。三是实施文化开发工程。改造开发古巷,在古城内形成一个历史文化街区,提升古镇品牌效应。规划新建纹山书院、栟榈画院、、巫峡琴院,成为著名文人、画家、音乐家休憩、创作的佳地。规划利用环库区秀丽山水,异地迁建集中成片古建筑群,形成特色的建筑文化景观。开发以官丸烧麦宴为主打品牌的传统佳宴(席),形成特色的饮食文化。通过文化的保护、传承和深度开发,分别将陈灌、杨表正、李宝浚树立为文化、艺术、科技的杰出代表人物,根植于贡川子弟的思想中,激励他们在广泛的文化与建设领域奋发有为,敢于争先。
  二、强力推进台商投资区贡川产业园建设。一是明确产业发展方向。依据三明台商投资区产业规划,依托现有产业基础,促进企业升级集聚,打造六大产业集群:即食品加工产业集群、纺织新材料产业集群、纸业及包装产业集群、精细化工产业集群,机械与汽车零组件产业集群、生物及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二是加快水东工业园建设。积极推进目前现有15个签约项目建设工作,力争2010年全面建成投产。根据台商投资区总体规划,实施水东片区第二期1200亩土地开发,更加注重二期引进项目的质量和产业关联配套。紧密跟踪台湾和宜纸业、台湾客商大理石板材加工、泉州宏远集团竹纤维、大地竹业竹材复合板、百万吨水泥粉磨、复合型煤等一批项目。加快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年内园区道路、供电、供水、供汽等制约要素取得实质性突破。三是谋划水西工业园开发。鼓励大企业集团在水西片区规划区内自主开发专业园区。鼓励有实力的投资公司开发工业园区,或者以工业用地与商业用地捆绑的模式开发水西片区。
  三、强力推进旅游休闲度假区建设。一是发展休闲度假游。充分利用桃源洞旅游风景区和国家地质公园两块国家级品牌,借助景区、库区秀丽风光,开发休闲度假业。完成桃源洞景区道路封闭工程北入口建设,新建游客接待中心、购物中心、餐饮中心等重要旅游设施,提升景区档次。以栟榈度假区开发为龙头,建设珍稀树种园、体育运动公园、水上游乐中心、钓渔俱乐部,形成2000亩的高尚休闲运动区。以“梦里水镇、养生贡川”项目和小贝口南方林业公司竹博园、竹研发中心、产权式酒店项目建设为重点,形成景区内环库区高尚别墅区。二是发展历史古镇游。珍惜省级历史文化名镇荣誉,打造崇敬祖宗、名人沧桑、名俗体验、老街迎晖、笋竹关情、山水怡情等六大古镇游主题,形成完整的古镇旅线路。争创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和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引资开发建设名人文化广场。三是发展宗亲文化游。依托陈氏大宗祠丰富的人脉资源,面向闽南、港台,精心组织,将陈氏宗祠祭祖庆典活动打造成宗氏文化的精典品牌,打造成对外文化交流、招商引资、洽谈合作的平台。 
  四、强力推进城市联盟接点建设。一是抓好产业对接。不断提升产业集聚能力,加快培育六大产业集群,加快推进沙溪流域经济走廊建设,建立联系紧密的经济体。二是抓好交通对接。积极争取新建泉三高速贡川互通口,恢复铁路贡川货运站,做好三明环城快速通道和杭广铁路项目征迁工作。推动三明—贡川—永安客运公交化。三是抓好城镇对接。加快推进配套设施建设,实施205国道贡川境内12公里范围环境美化、路灯亮化工程和贡川大桥(古城墙)等标志性建筑夜景工程,着力改善小城镇景观。


   把握机遇   先行先试  全力推进海西新侨乡跨越式发展

     ●明溪县沙溪乡党委书记   陈显卿

  一、注重品味提升,打造精品新侨乡。一是科学规划。按照“规划先行、功能齐备、设施完善、消费便利、保障一体”宜居环境综合体的建设要求,完成全乡的总体规划和各功能区的详细规划,整个规划体现侨乡特色,反映生态理念,凸显人文和谐。二是全力打造。突出生态定位、侨乡特色,以第一批省级新农村建设百村示范联系点梓口坊和省级第十一批村镇住宅示范点沙溪村牛柏岭小区为样板,规划建设一批有欧洲风情的侨乡小区,同时,鼓励碧州、六合、永溪等行政村的人口向集镇所在地聚集,并积极引导外来人口落户建房,做旺集镇人气,扮靓侨乡新貌。三是优化环境。以投资1300万元小流域治理工程项目和三明至明溪高速公路联络线工程项目建设为契机,进一步拓展对外连结通道,逐步完善路网、路灯、公益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全乡供水、供电和垃圾处理网络建设,进一步提升承载能力;不断拓宽融资渠道,完善投入机制,全力推进梓口坊千亩工业园区建设,凸显其集聚工业、集聚规模的平台作用,进一步努力把侨乡做大、做优、做强、做靓。
  二、注重发展农业,打造生态新侨乡。一是发展特色产业。统筹沙溪现有的土地资源、特色产业优势,积极探索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新机制,加快发展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扶持壮大一批农村专业合作组织,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基地拓展、产业链延伸,着力做大做特林竹、果蔬、油茶、茶叶、畜牧、生物制药等六个重点产业;围绕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鼓励村企结对、农户参与、风险共担、利益共享,重点扶持润禾畜牧、恒香油茶、闽笙竹业等三家企业,增强企业对农村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的带动力,实现整体推进,连片发展。二是促进农民增收。把握国家、省财政资金向农业农村倾斜的机遇,落实粮食直补、农机具购置补贴、家电下乡补贴等惠农政策,做好项目筛选申报,争取更多的财政资金、国债资金和支农信贷资金,通过政策落实促进农民增收;做好重点项目建设与劳动力转移的对接,促进农民在项目建设中增加收入;发挥沙溪2256人华侨优势,深入实施“回归工程”,鼓励出国人员回乡创业带动就业,培育农民收入新增长点。三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在继续争取新的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烟基建设等大项目基础上,重点拓展小规模、坑垅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新型农机具推广项目,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三、注重项目带动,打造实力新侨乡。一是突出项目策划。充分发挥独特的自然资源禀赋、独具特色的产业发展模式,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理念,认真研究国家财政金融政策、投资政策、产业政策和其他导向性政策,积极策划项目、运作项目、争取项目,认真策划一批市场潜力大、发展前景广、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二是狠抓招商引资。立足沙溪现有发展定位,按照吉口—瑶奢新兴产业园区的功能定位,坚持“领导带动、园区主动、部门联动、上下齐动”的思路,依托 “6.18”、“9.8”、“11.6”等平台,加强与高等院校的沟通与联系,积极走出去、请进来,采取会务招商、专题招商、以商招商、亲情招商、网上招商等多种形式,提高招商引资的针对性、有效性和成功率。三是完善工作机制。坚持“服务要优、作风要实、节奏要快、效率要高”的标准,进一步创新项目工作机制,严格落实好领导挂包项目工作责任制、项目目标承诺制、项目进度通报制等各项工作制度,把项目工作的成效与评先评优、奖金等相挂钩,真正在全乡形成“人人都是项目主体,人人都是投资环境”的良好工作氛围。
  四、注重民生民计,打造和谐新侨乡。着力民生、着力民心,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产、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切实让人民群众在改革发展中得到更多的实惠。优先发展教育,深入探索实施“二代教育工程”,促进“留守孩”健康成长,做好沙溪小学学生宿舍楼改造的推进工程和教学楼的申报建设工作;切实解决好“留守孩”教育管理和“独居老人”养老问题。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深入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扩大森林火灾、水稻种植等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继续实施农村“造福工程”。 不断深化“平安沙溪”建设,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更加和谐稳定的创业氛围。


  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心镇建设

  ●清流县嵩溪镇党委书记   刘清斌

  一、突破工业增强后劲。一是继续加强领导力量,配合服务金星工业园区建设,进一步完善园区的供水、供电、道路、绿化等基础设施,合理安排新建项目土地使用,提高园区土地使用率和使用价值,把园区打造成一个布局科学、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项目集中区,增强园区招商吸引力和承载能力。二是认真落实 “四个不让”服务行为准则,实行一个项目一个挂包领导、一个工作小组、一套考核机制方法,做好服务协调等工作,加大对凯迪生物发电、佳盛酒店家俱、中恒塑料包装制品等项目跟踪服务,促成促进早日落地,顺利建成投产,增添园区发展活力。三是注重抓好生产调度,根据扶优扶强原则,以市场回暖为契机,重点抓好红火水泥、北坑钨矿、九龙木业等企业生产,引导企业加快规模扩张、新产品开发和技改步伐,确保年内实现6.8亿元规模工业产值预期目标。
  二、提升农业凸显优势。一是持之以恒抓好花卉这一嵩溪最大特色和亮点产业。要抓“量”的扩张,扶持鸿翔农庄、绿景、长盛等花卉公司不断扩大规模,新引进一批实力强、技术好的业主建立连片基地,并通过“公司+农户”、成立花卉专业合作社等有效途径,辐射带动更多农户广泛参与到花卉产业中来。要抓“质”的提升,通过“核心农户”培训等各类培训渠道,让花农掌握过硬的种植技术,提高花卉产品质量,重点把青山村(金星片)、嵩溪村(库区移民片)、元山(阵段片)建成精品示范基地。要侧重引导扶持,把台资企业花仙子花卉公司培育成为花卉产业的龙头企业,通过该公司渠道引进台湾花卉新品种、种植新技术,加快由较单一的非洲菊向玫瑰、百合、康乃馨等多品种发展,促进我镇花卉产业的升级。二是大力发展畜牧水产业。通过绿洲牧业有限公司黄羊科技园,优化改良品种,引导扶持大户建立规模基地,大力发展牧草种植,推广圈养和半圈养模式,带动规模养殖达年出栏10000头以上。充分发挥我镇肉羊餐饮名气,在黄羊科技园建立肉羊肉制品加工厂,形成养殖、餐饮、肉制品加工为一体的产业链。三是搞好服务。全力支持和服务台湾客商汤振腾先生在高地建立2000亩台湾优质蔬菜生产基地,做好租地协调服务等前期工作,配合业主做好大棚的搭建、沟渠设施的完善,确保年内完成2000亩一期种植基地。四是推动豆腐皮产业规模发展。以嵩溪豆腐皮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通过食品“QS”认证、被评为三明市名优农产品为契机,支持嵩溪农副产品公司、爱珍豆腐皮专业合作社做大做强,带动规模化生产经营。
  三、做旺旅游提升人气。当务之急要配合业主建好洋段旅游新村,完成80座搬迁安置房建设,计划向上争取及自筹等渠道投入配套建设资金300万元资金,在5月前完成新村点水、电、路及绿化等配套设施,在今年国庆前完成土楼、合船小组的整体搬迁安置工作。同时,督促业主对景区道路、停车场、景区大门、温泉接待中心等一期工程的动工建设,并配合业主完成后期用地的征用。要以全面动工建设为契机,坚持边建设、边打造、边宣传,扩大该项目的影响力,提高魅力嵩溪吸引力和知名度。
  四、做美集镇提高品味。一是着眼未来、立足当前,以科学规划为前提,近期内未完成《清流县嵩溪镇总体规划》评审工作。要严格按总体规划要求,加大城镇建设的监管和执法力度,在布局和空间上为嵩溪今后城镇化发展打好基础。二是按照建设“人居美镇”目标,加快占地132亩的富民小区开发,年内完成15000平方米商品房、休闲广场、步行街家、农贸市场的建设。三是牢固树立经营城镇的理念,通过市场化运作,盘活原粮站、中小、二小土地资源,提高对下山至红火水泥厂公路两侧土地利用,为进一步做大做美镇区拓展空间,同时增加镇财收入。四是延伸拓展范围,按照新农村建设“村容整洁”目标要求,加强对村庄规划建设的监管,着力提升青山金星队、塘背南家小组及元山洋段等新村点、整治点建设,以点带面推进各村村容村貌整治。


  抢抓机遇 科学发展 加快中心镇建设步伐

   ●宁化县石壁镇党委书记  吴清贫

  一、突破工业经济,提高经济总量。坚持“兴工强镇、借力发展”的战略,充分有效开发本地资源,依托高速互通口优势,积极主动寻求客商对接,做大做强工业经济。一是强化责任。落实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名领导的招商责任机制。二是转变招商方式。充分利用石壁人文优势开展全方位招商,积极策划包装好项目向外推介,力争引进投资1000万元以上项目2家。同时鼓励在外成功人士回乡创业,为家乡建设出力。三是搭建小区平台。以石壁工业集中区为招商引资平台,力争年内引进2家10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入驻园区。四是发挥东华矿业的龙头作用。充分利用锡矿、高岭土矿等矿产资源,做大矿产业,形成年产值2亿元的矿产工业产业集群。五是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以客家人食品公司为龙头,做大做强酒娘系列产品开发,带动粉皮、豆制品系列产品开发。整合提升粮食加工规模和水平,延伸粮食加工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形成年加工粮食5万吨。六是优化发展环境。责任领导干部靠前、跟踪服务,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的有关问题,使客商进得来、留得住,给他们创造宾至如归的感觉。
  二、加快集镇建设,提升品位功能。要严格按照“规划先行、功能齐备、设施完善、消费便利、保障一体”的建设要求,进一步调动各方积极性,促进要素集聚,拓展发展空间,增强中心镇的辐射力、带动力。以“东扩西延建设十里边贸长街”为战略,扩大集镇规模,以精品小区建设为重点,提升集镇品位,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完善集镇功能。一是在总体规划前提下,编制好、落实好祥规。二是实施以硬化、亮化、绿化、美化、净化等“五化”为重点的集镇主街道改造工程。完成红旗—立新—镇政府800多米主街道下水道、人行道,绿化、照明、公厕、环卫等配套设施。三是开发建设精品小区。重点是红旗杨坉上小区224户、溪背西门塅小区100户、立新村泥潭小区100户、石碧村井下窝小区30户及石碧枫树垄小区二期开发50户。四是规范建设要求。由村建部门统一提供设计图纸,一律建设具有浓郁客家风情的新村。五是抓好红旗、立新村及镇政府门前与307线3条连接线建设。
  三、发挥区位优势,做大边贸物流。充分发挥我镇为周边地区两省四县十乡传统的边贸市场的区位优势和历史基础,以客家祖地综合服务中心建成投入使用为契机,激活区内市场,扩大辐射区域,搞活边贸物流,新增个体户200户,力争边贸额达到2.5亿元以上。一是规范农村墟场经营管理。实行分类设摊,配套改善市场设施,加强墟场环境卫生管理,建立文明市场。二是以政府为引导,以市场运作为依托,以优质糯米聚集加工为带动,做好农产品交易等专业市场规划,构建现代物流平台,把石壁建成周边地区粮食及农产品的集散地。三是加强市场建设,提高农村商业网点覆盖率,构建现代物流网络,形成县域西部边贸圈。四是发展“客、苏”旅游,加速引导周边省县乡地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向石壁聚集。
  四、以客家祖地为依托,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一是打造“客、苏”文化旅游品牌。充分发挥我镇苏区、祖地及狮子峰、升仙台、双极峰、红军医院、千家围古民居等旅游资源的优势,与县内湖村天鹅地质公园、安远牙梳山自然保护区有机融合,与周边地区旅游景区捆绑运作,策划包装好寻根祭祖、休闲观光、民俗风情等特色旅游线路,扩大旅客来源。二是积极主动做好客家祖地二期工程项目的征地、拆迁、安置等前期工作,推动项目如期建设,为做大我镇旅游业,创造新的条件。三是加快策划旅游产品的开发,挖掘引进具有客家特色的旅游产品开发,增加祖地游的内涵。四是深入挖掘整理客家民俗文化,提升文化品位功能。争创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年内举办石壁第二届客家文化艺术节。
五、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进步。把以人为本作为执政为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注重统筹兼顾,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一是进一步完善全镇8000多户的民生民情档案,实行滚动管理。二是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三是全面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安全监管。强化“安全生产年”和“责任落实年”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组织开展安全生产“三项行动”,推进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深入推进“平安乡镇”、“平安先行村”建设,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四是切实统筹抓好教育、卫生、新型农村医保工作的落实。五是落实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好低保、水稻保险、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家电下乡补贴等政策,实施好“沼气工程”、“造福工程”等项目。

  聚智集力促发展   攻坚克难求突破   全力推进中心乡建设

     ●宁化县曹坊乡党委书记   巫立忠

  一、突出经济建设,重点推进五个经济块板建设
  1、做优做特农业产业。一是巩固粮烟产业基础。立足新品推广,实现粮食增产提质。立足以质提效,实现烟叶稳产增收。二是有序提升养殖业。在养殖结构上,以提升传统养猪业为主,推广新兴獭兔业和发展其它品种或特种养殖;在鼓励引导上,以支持企业(大户)发展适度规模的生态特色化、标准化养殖为主;在发展目标上,以打造“福建有名、闽西北最大的苗猪生产和交易基地”为定位,打响曹坊猪业品牌;在产业措施上,搭建技术服务平台,建立养殖环保准入机制和建设专业交易市场。三是发展现代农业。依托三明鹏发、三明绿苑和双石辣椒协会等平台,以点带面、先行先试、科学选项、开放引商,有计划有订单地发展辣椒、甘薯、槟榔芋、甜玉米、低芥酸油菜、外销型蔬菜、花卉及油茶等高产示范基地。
  2、梳理提升商贸产业。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品位谋划推进市场建设,努力打造可辐射带动周边乡镇消费的宁化南线区域性商贸重镇,推进商贸业态的升级转型:一是在市场平台方面,谋划建设一个集农产品、日用品为主的民生市场,构建中心市场与零星网点互动的交易平台;一个以仔猪交易、生资配送为主的专业市场,解决大宗农产品、重点生产(生活)物资的临时据点交易和零星分散采购的问题。二是在商贸业态方面,注重引进入驻民生超市和生产资料交易企业,引导形成专业街市,建成集连锁超市、中心商场、便利店、特色店专业街于一体的业态体系,力争通过提高业主和业态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商贸业发展的专业化和特色化。
  3、着力发展劳务经济。针对曹坊外出劳务的青壮劳力占全乡人口近1/3,且大多通过劳务所得积累一定的创业资金的实际,坚持“一手抓转移输出、一手抓返乡创业”, 在鼓励有志乡亲在外依法创业的同时,大力实施“回归创业工程”,积极创造条件,引导有条件、有意向人员回乡投资和创业,促进“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转型。协同劳动及行业部门推进实施“充电工程、创业工程、就业工程、暖心工程、素质工程”,不断提升乡亲的就业技能和创业能力。
  4 、着力发展工业。一方面,扶持两个规模以上林产化工企业(福仙化工、升宝化工)技改扩产和产品延伸,实施环保改造等配套工程。另一方面,扶持鸿泰和宝丰竹制品两家竹品加工企业加快发展,推进曾家背花岗石开发企业的开工建设,力争在规模以上企业和工业发展后劲的培育上有新进展。
  5、谋划发展旅游产业。积极挖掘、整合和开发本地及周边旅游资源,谋划发展乡村旅游。以曹坊申报“下曹历史文化名村(明清古居群落)”为契机,依托红色旅游公路的开通,通过对接长汀、连城及本县就近旅游点,力求争取上级支持和民间资金,有计划地对下曹村古居群、伊秉绶古墓、温坊古桥、宗族古祠群、红色故迹遗存,以及地方特色饮食、文化进行开发利用,并配合发展以庄园经济为模式的“农家乐”,努力打造乡村休闲旅游新天地。
  二、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集镇建设
  1、做好“一套规划”。按照赋予中心乡镇承接县域中心的分流功能、辐射周边乡镇的带动功能、促进乡村发展的引擎功能等要求,把好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第一道工序,按照“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原则,委托三明市规划设计院对原于07年由浙大规划设计院编制的《曹坊乡总体规划》进行调整修编,启动针对老区功能完善和新区开发建设的控制性祥规编制,同时对近期实施项目着手修建性规划设计,匹配开展产业总体规划的修编,力求有切实的工作深度。
  2、力破“二个瓶颈”。一是谋划启动体系化供水工程建设。供水是制约新区发展最大的瓶颈因素——现有供水系统仅能覆盖1/3的老区居民(总约5000人)所用,新区开发面临“无水之尴”。2010年,将策划可覆盖新区规划范围内三个建制村、近15000人口全新的体系化供水方案,努力生成项目报请上级项目政策扶持与资金支持,力求早日启建。二是加快已动工的过境公路建设。解决老区占道为市、占街为道的现状,有利将现有过境干道改造为街区道路,为今后规划改造和功能布局腾挪空间。
  3、启动“三个工程”。一是筹建一个休闲广场,拟整合现有政府大院用地,为老区居民建设提供近1500平方的居民公共活动场所。二是建设一个示范区带,按照“动两头、带中间、促延伸”的思路,依据总体规划要点,拟在现有集镇进口附近启动30-40户左右的精品住宅示范小区建设,并加快集镇进口往县城方向1.5公里处、投资800万元的标准化烟草大楼的建设,以此带动周边地带的建设。三是策划一个中心市场。针对现有居民集聚区的现实需要,拟通过土地盘活、引进民资、乡村合作,建设一个集农贸市场、民生超市及商品住房于一体的中心市场。
  三、突出项目带动,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1、力抓产业项目的招商。做好项目生成和招商推介工作,突出对接资源开发、农业产业化、“飞地工业”、商贸企业、集镇开发等领域,梳理策划一批具有比较优势、带动能力强的产业项目,加大推介招商力度,争取在较大较好项目的引进上有新发展。
2、力抓公共服务项目。一是努力争取上级项目扶持,认真研究各行业对口政策及中点乡镇综合改革试点政策,准确把握国家扩大内需、投资拉动的机遇,围绕基础设施、社会事业、集镇建设等重点领域,前瞻性地做好项目策划和包装对接工作,重点加强对农林、交通、教育、卫生、水利、民政、环保、经贸、城建等对口项目与专项资金的跟进争取。二是努力推进已定项目的实施,基础设施方面主要推进投资近800万元的坪上村3800 亩土地平整项目、投资400余万元的根竹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投资380万元的曾家背—七里圳4.4KM通村公路、投资近300万元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投资250万元的烟田基础建设项目。公共设施方面主要启动乡敬老院新建工程、文化中心改扩建、“清洁家园”项目等。
  3、力抓新农村建设项目。加快推进新农村试点村建设,坚持“政府引导、农民主体、部门帮扶、社会参与”的工作思路,加快旧村改造和新区建设,促进土地集约利用,继续抓好黄坊村、双石村、南坑村、滑石村等4个村的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环境整治和新村规划建设工作;用好上级惠农扶持政策,完善村通组公路,实施人居安饮工程,加大农户沼气建设支持力度。


  凝心聚力   乘势而上   率先发展

  ●建宁县里心镇党委书记   何志高

  一、突出项目带动,发展壮大工业经济。牢固树立无工不富意识,坚持立足现有的特色农业和资源,抢抓政策、交通、生态等发展环境变化带来的机遇,以特色农产品加工、矿产开发、水电开发、新能源开发为重点,深化项目带动,努力把里心建设成对接海西,辐射周边的新兴工业基地:一是扶持骨干企业实施技改扩建,重点落实好鑫兴碳业二期建设和华润食品扩大生产项目,鼓励华兴石业等小型企业通过扩大规模、创建品牌做大做强,力争年内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家。二是加快在建项目落实。进一步明确项目领导、责任单位和职能部门的具体职责,跟紧大佑农饲料加工厂房建设、设备安装,华兴石业兼并长青石业手续及证件办理,出口型食用菌(白木耳)工厂化生产与加工厂房新建、上黎村2300亩油茶原材料基地建设等项目进程,促其早日建成投产。三是把工业项目招商引资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采取责任招商、以奖促商等措施,做大招商成果,积极参与、策划对台乡镇交流以及各类等专场招商,围绕农产品和特色资源深加工、沿海发达地区中小企业转移承接等引进重点,争取年内引进工业项目3-5个。四是结合互通口建设带来的区位优势,前瞻性地调整完善里心工业集中区总体规划至3000亩,并按照生产、物流、仓储等分区功能要求,分别分期做好控制性详规设计,重点落实集中区一期300亩工业用地的“三通一平”,增强项目承接能力。
  二、突出功能完善,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按照建设市级重点中心镇的新定位,进一步完善集镇规划,配套集镇功能、提升集镇档次。一是新增互通口经济、园区经济、物流仓储等规划元素充实到集镇总规中,实施好“北拓中连东扩”规划,拉大集镇框架。二是以项目为抓手,加强运作,着力完成永安路全程水泥街面硬化改造、内街路面硬化及人行道新建和景观灯安装、永和小区开发、集镇自来水改扩建等4 个重点项目,加快集镇建设步伐。三是按照规划,严格落实商业步行街、闽赣边贸农产品交易中心大楼的建筑立面设计、地面绿化带、广场等基础配套,打造集镇购物、休闲于一体的一流商业街区,加快培育集镇物流业、服务业、文化产业以及农村经济人,做活集镇人气。四是加强城监、环卫队伍建设,坚决制止无序混乱建设,确保镇区规划的法定性、连续性,加大整治圩日车辆乱停、占道经营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确实改善镇容镇貌,努力营造秩序井然、文明安全的镇区人居环境。
  三、突出基地打造,扶持发展特色农业。统筹里心现有的土地资源、特色产业,把握好上级扶持海西、扶持苏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倾斜政策,积极争取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烟基建设、节水灌溉等各类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特色现代农业推进打好基础;积极培育和引导各类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促进规模经营;围绕“五好”(好吃、好卖、好种、好看、好玩)的农业发展模式,进一步做强、做优、做大梨子、莲子、种子、烟叶等特色产业和培育好肉牛养殖、槟榔芋、油茶、食用菌等新兴产业,重点培育好万亩杂交水稻制种基地、万亩绿色无公害黄花梨生产基地、万亩优质建莲栽培基地、十万亩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大力推广农业“五新”技术,积极创建国家级农业机械化示范乡镇,率先形成特色现代农业格局。
  四、突出民生事业发展,让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立足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发展农村事业、完善农村管理、加强农村保障,实现新农村和谐发展、全面进步。重点做好集镇路网改造、集镇自来水改造、2万亩土地整理、二中学生公寓建设等民生项目,全力落实建泰高速公路建设征地、拆迁工作,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全面兑现好农村低保、农村医保等各项惠民政策,让群众从改革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进一步完善镇文化活动中心功能,丰富群众文化体育活动,提高生活质量。以争创省级文明乡镇为目标,继续深入开展文明行业、文明单位和文明村、文明户创建活动,努力维护人和业兴、安定稳定的大好局面。
  五、突出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巩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进一步推进工作创新、制度创新、机制创新,积极探索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新路子。全面实施“168”基层党建工作模式,重点要总结提炼近年来上黎村在推行“设岗定责”具体实践中的经验和做法,进一步健全和规范 “六步工作法”、发挥“八个方面”作用等运作流程,努力培育一批示范村,切实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扎实抓好镇村干部教育培训,引导广大基层干部始终保持朝气蓬勃、积极向上、争先创优的精神状态;进一步建立健全与农村干部工作相适应的教育培训、日常管理、绩效考评、待遇保障、奖惩晋升等制度,完善干部管理,规范村级办事、理财、监督程序,为农村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蓄势而发   借势而上   全力打造特色中心镇

  ●泰宁县朱口镇党委书记    黄志远

  一、坚持科学规划
  要实现小城镇建设的科学发展,关键在要有一个科学的发展规划,起到领航的作用。我镇在2004年,就投资30万元制定了《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和《小城镇建设产业发展规划》,统筹规划了集镇住宅小区、工业集中区、道路、园林绿化、供水、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今年,又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邀请了省委党校专家按照“经营企业来经营村镇”的理念完善了“两个规划”,制定了“二心串两带,一轴连五片”的发展思路。“二心串两带”:以龙湖村、朱口村为中心,建立工业经济文体中心,推进龙湖至朱口长15公里的“工业走廊”带、朱口至泰宁的休闲旅游度假带建设;“一轴连五片”:要以205省道邵泰路为轴心,链接建立龙湖茶叶示范片、洋发水稻制种示范片、将溪小籽花生种植基地、音山石辋休闲旅游度假示范片和朱口擎布现代农业种植示范片,逐步把我镇建设成集农业、商业、工业、旅游融为一体的“块状”网络体系。
  二、突出发展经济
  一是要坚持项目带动与园区建设并行。要提高生产效率,对已经投入生产的天亿新型建材、鑫林木业、西凤禽业、吉祥木业、晶桥竹木制品等规模以上企业要加快技改力度,确保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对在建的随园山庄、华胜碳业、泰和生态等企业要加快建设进度,确保今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4亿元,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2万元。要建设集散中心,要充分利用我镇周边城市的石板材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飞地工业”和“飞地项目”,把我镇龙湖工业集中区打造成“中国闽赣石材工业园”。要提高服务质量,采取请进招商、上门招商、网上招商、以商招商等多种形式,增强招商引资的实际效果;要树立“让人家发财、求自己发展”的观念,调动全民全社会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形成“政府创造环境,社会发展经济”的良好局面;要实行“一个项目、一套人员”的工作机制,营造一种“只要你带资金项目来,剩下的事情由我做”的招商引资氛围。二是要坚持特色产业与品牌战略并立。要以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依托,扩大锥栗、雷公藤、红豆杉种植面积;要充分发挥西凤禽业、益村菌业、泳鑫虫草、大金湖菌业等市级农业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带动群众养殖乌凤鸡3000羽、种植食用菌500万袋;要加快音山休闲观光农业、朱口宜坑莲萍鱼景观区的建设进度,有效实现土地流转980亩;要继续扶持状大农民专业合作社,扩大朱口小籽花生种植面积,力争完成小籽花生国家地理产品标志;要以“市场+协会+农户”的发展模式,扶持笋竹、食用菌、渔业、锥栗等协会,开拓市场,提高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同时,要完成烟叶种植面积5800亩、“低产竹林”改造1000亩、新植茶叶1200亩、养殖无公害淡水鱼600亩。三是要坚持旅游开发与资产整合并重。要积极对接大金湖旅游,充分利用泰宁世界地质公园和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品牌效益,大力建设生态型小城镇和休闲旅游度假区。要加快投资4000万元的音山随园山庄建设进度,力争在2012年底投入运营,以此来盘活音山沉淀资产,带动群众开设“民居客栈”、“农家乐”等旅游设施和活动项目;要投资200万元完成明代青云塔周边附属工程建设,并和宝盖岩寺进行捆绑式招商,逐步打造寺届文化;要加大对将溪水库、石辋大峡谷、许坊水库等景区开发力度,尽快使我镇资源优势转化成效益优势,逐步建成朱口至泰宁的旅游休闲度假区,打造成为泰宁古城的“后花园”,实现我镇旅游大变样。
  三、抓好集镇建设
  一是要“巧用杠杆,盘活资金”。鼓励引进有实力的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成片综合开发,通过BOT、BT、项目融资、经营权转让等方式吸引社会资产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的建设和经营。二是要“显山露水,提升品位”。以突出地域特色、建设亲水生态城镇为基础,着手打造沿朱溪河水系,滨水景观区。三是“内强筋骨,外塑形象”。今年要重点做好总投资5000万元的205省道改造和邵泰路三期集镇段硬化及邵泰路左边立面改造工程;要进一步完善中山街、河滨路至朱青路环镇公路建设;要配齐配强城监中队执法人员,充实环卫工人队伍,加强镇区一、二级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进一步巩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的荣誉称号;要依托“天下第一团”梅林戏剧团的文化凝聚力,不断在文化积淀、文化传承与弘扬等方面塑造良好的文化形象,提升文化兴镇的内涵。
  四、加强队伍建设
  一是蓄实干之“势”。要树立“拼命三郎”的工作风格,强化“雷厉风行、快速高效”的效率理念,引导和激励镇、村干部脚踏实地、真抓实干;要着务打造一批创新型、实干型、学习型等“三型”干部,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真正做到执政为民有新举措、求真务实有新要求、廉洁从政有新成效。二是聚驾驭之“能”。要深入实施“五双”工程,全面实施“168”党建工作模式,以党员设岗定责为载体,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依托“阳光工程”、远程教育和党员中心户等载体,加大对村级班子的培训力度,着力打造一支思想素质强、工作能力强、带动能力强的“三强”型村级班子队伍,不断提高镇村干部把握政策、服务发展的能力,提高农村干部整体素质;三是积廉洁之“气”。 要抓好镇党委班子成员、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党性修养,引导他们做到形象上自重、纪律上自警、工作上自励、思想上自省。
提升发展内涵   加快集镇建设

  ●将乐县万安镇党委书记   吴健成

  一、突出区位优势,做强资源工业
  1、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把项目建设作为镇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抢抓机遇,发挥优势,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坚持“全镇抓经济、重点抓工业”,始终把发展工业作为全市五个县域次中心镇中率先崛起的关键来抓。全力配合好孔坪风力发电站前期工作,力争有1个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落户将乐经济开发区,重点培育鑫盛矿业、黄牛山矿业等一批成长前景好、创新能力强的企业,重点做大、做强现有矿产企业,重点支持、扶持矿产品加工企业,形成矿业产业集群,使我镇2010年工业总产值达到5亿元以上。
  2、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经济要发展,环境是关键。今年,我镇将按照“政府创造环境,企业创造财富”的工作理念,制定完善招商引资、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要切实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创建“平安企业”,稳定安全生产良好势态。推进社会信用体系,把讲究信用和兑现承诺作为优化发展环境的重点工程来抓,全面提升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公信力。依法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严厉打击包揽工程、敲诈勒索和阻工滋事等违法犯罪活动,切实保护投资者、经营者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二、突出项目带动,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1、改善农村基础建设。紧紧抓住扩大内需和加强惠农政策,全力抓好项目策划、对接,积极争取农业项目,大力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村发展支撑能力,进一步推动我镇农业农村工作。持续实施“农田基本建设百日大会战”,重点实施烟田基础设施、民生水利、农业综合开发等一批项目。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将乐县安福口溪万安段预计总投资2700万元整治河道16.3公里,新修防洪堤6公里,护岸9.3公里;河道清淤6.3公里;设计新修沟渠3528米,烟田道路5659米;良坊——坊头土地平整:挖填土方9万立方米,新建拦水坝2座,新修沟渠1.6万米,新修田间道路3000米,新修生产道路4204米,资金投入共需524万元。
  2、加大集镇建设力度。按照“高起点规划,分阶段实施,按能力建设,有重点改旧,全方位整治”的总体要求,继续加快小城镇建设,重点抓好“一路一楼一市场二小区” (即万安镇河滨路及河滨小区建设、万安镇三农服务中心综合楼、万安农贸市场、万安镇许门段小区及坊头福安小区)项目建设;全力做好省道304线的拓宽改造工程;完成福匡、坊头2各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继续全力抓好集镇改造和提升,巩固提升吴厝地市级示范村建设,持续抓好万安商场、万安许门段小区、寺许村、下瑶小区及坊头福安小区的新农村建设点建设,以点带面,扎实推进我镇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三、突出抓好农业特色,提高农业发展效益
  按照中央提高农业发展效益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的基本思路,着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在稳定粮食的基础上,继续抓好省级万亩优质高产示范片;重点巩固烟叶种植面积,狠抓新技术和新机械的推广应用,提高烟叶的产量和质量,确保烟叶生产的发展;加快食用菌、畜牧水产业发展,认真适时抓好万安村蔬菜“一村一品”示范村建设,促进订单农业做大规模;建立和发展渔业、羊业和肉猪养殖,发展养殖大户,并以市场需求为依托,坚持走“绿色”道路,大力发展无公害、有机农产品,优化农产品的品种和品质结构。要下大力抓好毛竹科技示范园(片)建设,促进竹业发展,持续推进竹业开发,按照乡抓科技园、村抓示范片、组抓示范户的模式,以扩大竹业生产发展为契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高竹林林分质量和竹山效益,计划新建科技示范园500亩,重点村开沟施肥400亩,一般村开沟施肥200亩,巩固“两高一优”竹林科技示范园(片)1100亩,完成竹山产值1500万元,竹业加工产值600万元;成立经纪人协会,加强领导与协调,减少经营风险,引导农村经纪人按照市场需求开展竞争,避免蛮目生产导致的不必要损失,目前全镇较大的农村经纪人已发展至12户;大力实施智力扶贫,强化贫困村劳动者的技能培训,提高科技文化素质和致富本领,带动贫困群众尽快脱贫。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利用科普组织和阵地组织农民参加市县实用技术和就业技能培训,努力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实现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健康素质的新提高,促进文明乡风形成。


  抢抓机遇  率先发展  努力实现新跨越

  ●沙县青州镇党委书记   廖善健

  一、着力发展经济,建设实力青州。加快项目建设,抓好续建洁净煤、佳佳明玻璃陶瓷和新建易达竹夹板、华兴尼龙涤纶颗粒、劳保手套等工业项目建设,加快洽湖龙锋泥鳅种苗繁育、管前15万只蛋鸡养殖等农业项目建设,促进项目尽快达产;配合抓好大唐国际生物能源发电、青纸废水深度处理和天湖山雷达站等项目建设。加强项目跟踪,重点抓好环保砖新型建材、柠檬酸甲乙酯、木材深加工、废纸交易中心和造纸助剂等5个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的跟踪洽谈,努力促成项目落地。围绕现有的造纸、化工和木竹加工三大主导产业,充分挖掘老企业的潜力,加强政策指导和服务,鼓励青州日化、民生纺织、德利纸业等龙头企业,抓住经济复苏的有利时机,调整结构,搞好技改、提升档次,扩张规模,增强市场竞争力。加强招商引资。开展镇校合作,加强与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合作,建立哈工大新能源研发基地。围绕林产、化工造纸等主导产业,对接青山纸业股份公司,积极参与各类招商引资活动,大力引进关联、配套项目,不断延伸产业链,增强产业竞争优势。同时,在项目的引进时,注重增强造血功能,引进一些税性收入高、科技含量高的大项目、好项目,增加青州财政收入。推进新农村建设。把特种养殖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特色产业来抓,重点抓好百亩龙锋泥鳅种苗繁育、千亩高产鱼塘养殖和管前15万只禽蛋养殖等“百、千、万”项目建设,逐步壮大鸿雁、棘胸蛙、黑豚,泥鳅种苗繁育、山鸡、土鳗等特种养殖规模。同时,鼓励农业项目业主成立中介组织或专业合作组织,提高组织化程度。加大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设立专项资金20万元,用于新农村建设项目补助,抓好澄江楼、胜地等福银高速公路沿线可视村庄环境整治,开展“绿化村道、净化家园”活动,加快村庄绿化工作。加快发展小吃产业,加强小吃业主培训,提高小吃业主的整体素质,在青州籍小吃业主集中的城市成立小吃联络点,促进小吃业不断发展壮大。加快集镇建设。完善提升集镇规划,转变集镇建设观念,加快集镇商住小区开发建设,促进人口集聚,做旺人气。抓紧做好集镇总体规划的修编,完成集镇数字化测量和1-2个村的数字化测量工作,加强规划的实施管理,促进镇村建设均衡发展。继续抓好青溪小区、青湖小区建设和配套设施完善;以国有土地开发模式,加快实施青州影剧院组团改造和青河小区二期、三期项目开发建设,新建1条700米长环镇公路,提升集镇功能和档次,吸引小吃业主和外来人员到集镇购房建房。
  二、着力改善民生,建设和谐青州。加快为民办实事项目建设,办好集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偏远山村安全饮水工程、青溪小区基础设施、青湖小区配套设施工程、治安监控二期工程和福利中心配套设施等6个为民办实事项目建设。全面发展社会事业,深入推进“新农合”参保工作,力争参合率达100%;加强福利中心的运作管理,真正把福利中心建成老年人“幸福之家”;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增加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抓好涌溪中学整合、集镇中心幼儿园改造等项目建设,加大控辍学力度,提高办学质量。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以创建文明村、文明家庭为载体,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开展广场健身操等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继续关注五老人员、低保人员、困难党员和计生二女户等困难群体,改善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努力构建和谐青州。深入开展“平安青州”创建活动,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建立健全“青州延平周边治安联防工作机制”,密切与南平邻近乡镇的联系,联合防范和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加快治安二期监控系统建设,提升治安防范水平。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增加经费投入,完善防灾减灾预案,防止森林火灾、防汛防旱和突发性事件的发生。坚持安全发展,加强安全生产宣传,突出抓好青州日化等规模以上企业的安生监管工作,对重点行业、重点区域、重点企业隐患排查治理,确保全年无重大安全故事发生。
  三、着力自身建设,建设奋进青州。强化组织领导。加强对重点工作,特别是项目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工业、农业和新农村、城建交通和社会事业等3个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和党建、计生社会稳定等3个重点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责任,将项目分解落实到人头,每位领导班子成员至少挂包一个在建项目,至少完成一个招商引资项目,重新调整配置干部力量,把责任心强、协调能力强、工作主动性强的干部充实到重点项目一线,在项目工作中培养锻炼干部。优化发展环境。要求全镇干部职工按照市委“四个不让”和县委“六查五比四不让、提升绩效促发展”效能建设活动要求,以建设“率先、发展、和谐、奋进”的青州为目标,牢记发展第一要务,树立不进则退的思想,进一步增强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提升服务项目发展的水平。加强青州镇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管理,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方便群众办事。强化工作督查。各项目工作组组长每月对本组项目进展情况进行督查,随时帮助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每季度召开一次项目进展督查会,通报各个项目进展情况,对在督查通报中,项目进展缓慢、人员工作不到位的,责令相关人员进行整改,整改不到位的,相关责任人进行检讨。强化机制创新。深化“168”党建模式,努力培育涌溪村、澄江楼村和青州村等党建工作典型,推动农村基层党建上新水平。转变集镇建设理念,用现代集镇建设理念提升改造和建设集镇,增强集镇功能,增加村民财产性收入,增强村民发展经济的活力。强化考核奖惩。加强干部绩效管理,完善和落实镇村干部绩效考核工作办法,落实招商引资奖惩办法、项目责任奖惩办法和计生工作考核奖惩办法等一系列考评奖惩制度,把项目工作作为绩效考核重点,年终根据任务完成情况统一兑现奖惩。对完成责任目标较好的,优先考虑评先评优资格,对完成责任目标较差的取消评先评优资格。通过绩效考核,提高干部队伍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在全镇上下形成不甘落后,争先创优的良好局面。


  勇当排头兵   争先创一流

  ●沙县夏茂镇党委书记   邹阿松

  一、扩总量,力促工业发展新突破。把工业作为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坚持引进大项目,扶持大企业,加快产业集聚。一是加快工业集中区建设。重点抓好金茂和茁芜山两个工业集中区建设,新开发工业用地100亩,完善水、电、路等配套设施建设,不断增强产业集聚力,更好承接产业转移和项目落地。二是扶优扶强重点企业。整合各类要素资源,积极扶持夏茂冬酒厂、宏苑茶叶、和鑫木业等较具规模的企做大做强,提升企业竞争力。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完善招商引资激励机制,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发挥高速路出口等优势,出台优惠政策,吸引沿海产业转移和顺昌等周边县客商到夏茂投资;用好“6·18”、“9·8”投洽会、“11·6”林博会和“12·8”小吃节等各类招商平台,扩大招商引资。四是强化项目带动。围绕产业链拉长补齐,积极策划推出一批高质量的项目,重点抓好汇泰竹业、废旧有机溶剂回收利用、35千伏输变电工程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同时,积极鼓励夏茂籍外出人员回乡二次创业,激活民间资本。
  二、抓特色,力促农业产业新提升。农业是夏茂的一大特色、一大优势,要发挥优势,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一是抓好农业产业规划。抓紧编制农业产业规划,合理布局,凸显特色,有序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二是做好土地流转文章。充分发挥夏茂外出经营小吃人员多、土地耕作条件好、土地流转起步早等优势,进一步加快土地流转,培育一批特色农业,在稳定粮食和烟叶种植面积的基础上,重点抓好福建康特500亩大棚蔬菜、100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溪口1000亩红心地瓜、槟榔芋等特色经济作物种植,宏远1000亩各类特色果蔬种植。同时,积极引进有实力的业主,开发农庄经济。三是大力培育农业专业合作社。依托祥云牧业肉牛养殖场等龙头企业,鼓励公司+基地+农户运作模式,扶持新办农民专业合作社3个以上。四是继续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完成夏高灌区20公里农业综合开发节水配套改造工程,抓好洋邦小(一)型水库和大汾、焦坑两座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加快东街、俞邦、松林3292亩土地整理,乐厝2300亩商品粮基地项目和长阜片5000亩土地整理项目建设。
  三、增投入,力促集镇建设新变化。抓住夏茂镇被列入三明市中心乡镇这一契机,创新工作方式,加快夏茂集镇开发建设。一是完善集镇规划。结合省道304线改造,加快集镇总体规划调整,抓好集镇东西两侧门户规划,完善滨河、龙腾路等旧户区和溪南小区控制性详规,使镇区布局更合理。二是加快集镇建设步伐。坚持新区开发与旧镇改造并举,继续抓好金泰小区建设,完善配套设施,将其建成高档住宅小区;发挥金茂投资有限公司作用,加快启动旧镇改造工程,分期推进滨河旧户区、溪南小区和供销社片区组团改造开发;同时结合旧镇改造,抓好沿河两岸防洪堤景观建设,合理布局农贸市场和商业街,繁荣集镇市场;结合省道304线改造,适时启动沙将路连接溪河路南北二通道建设,拉开集镇框架;打通龙腾路与文昌小区联接,完善集镇路网。三是加强集镇管理。严格执行集镇规划,坚决制止违章搭建行为;抓好集镇卫生保洁,做到日扫日清;规范摊点摆放,严格禁止占街经营行为;加强集镇供水管理,完善供水管网,确保居民用水安全;抓好亮化工程,加强集镇路灯维护,启动高速路夏茂互通口至集镇沿线路灯建设。
  四、树精品,力促新农村建设新推进。以打造精品村为依托,实现新农村建设新亮点,整体推动全镇新农村建设上档次。一是培育一批典型示范村。重点抓好长阜、俞邦市级示范村,建成全市一流的精品村,以全市一流精品村的要求,抓好月邦、上碓新村建设,并积极推进各村新村建设。二是深化农村家园清洁行动。认真抓好“三清六改”和村容村貌整治工作,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整治,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三是抓好农村饮水工程。抓紧规划、实施村级改造饮水工程项目,确保农村用水安全。同时,加大“造福工程”建设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地灾点搬迁。
  五、重统筹,力促社会事业新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是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让夏茂百姓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一是抓好计生工作。实行全镇干部全员挂包村、镇主要领导挂包计生重点村制度,制定和细化奖惩措施,落实镇、村两级的计生责任制,构建计生管理长效机制,抓好“双查双补”和“四术”节育措施等各项工作。二是推动科教文卫事业发展。结合旧镇改造,对现存的古民居进行保护,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做足文化文章,积极打造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加强教育布局调整前期调研,逐步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快儒元小学综合楼建设,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完善中心院卫生医疗设施,深入开展医德医风建设,继续完善各行政村卫生服务网络建设,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三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启动沙县特别支部遗址修缮项目,整合天湖静寺、隆福寺、报恩寺和龙峰山、进谷桥、桃源洞等自然人文景观资源,打响夏茂文化品牌。四是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成80个监控点建设,进一步完善镇、村治安防控体系,确保社会安定稳定;高度重视信访工作,重点抓好越级访、集体访工作,认真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努力把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五是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层层落实责任制,加大对安全事故的处理和责任追究力度,切实落实好森林防火、地质灾害点、安全生产等管理、整治工作,消除安全隐患。


  努力开创中心镇科学发展新局面

  ●尤溪县洋中镇党委书记   蔡晓斌

  一、构筑发展平台,做大做强工业经济。一要加大洋中园建设。以洋中园作为招商引资窗口、产业聚集平台和技术成果转化基地,树立园区先进理念,提高管理水平,使园区建设与工业发展相适应,基础设施与招商引资相配套,园区风貌与集镇特色相融合,建成承接福州乃至沿海产业转移的投资福地。二要强化招商引资。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战略,做好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对接工作,借势打造园区特色品牌,增强产业集聚效应,确保实现开工建设企业8家,新增规模以上企业6家,完成投资1.5亿元以上。三要完善基础设施。投资5000万元加快推进园区道路、排洪沟、110KV变电站等基础设施建设,适时启动洋中园1700亩二期建设,进一步完善项目入驻条件,确保签约项目实现快速开工、尽快投产见效。四要扩大对外宣传。在福州电视台投放以洋中镇情、招商引资、旅游观光等内容为主的广告,在4个高速公路服务区设置广告牌,进一步扩大洋中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五要加快项目建设。建立项目联系制度,确定每个项目的联系领导和具体服务人员,明确项目的具体投产时限和年内经济指标;实行“一站式”服务,按照“四个不让”的服务行为准则,全程代办申报手续,做到园内手续办理不出园,为项目加快落地、快速建设、迅速投产创造最优条件。
  二、发展生态农业,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一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以福建农林大学试验基地、光华百斯特生态农牧发展有限公司为龙头,建立福建农林大学科技示范区,面积240亩,百斯特循环利用区,面积1800亩;引进一批农业产业化企业,建立一批特色农业产业基地,促进苦柑、油茶、烟叶、食用菌、畜牧等特色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做大做强尤溪县熟客食品厂、福建省尤溪华宏农新产品有限公司、尤溪县三源饮料有限公司等加工企业,力争年内引进食用菌、笋制品、鱼子酱、桂花红等加工企业各一家,进一步促进农副产品深加工发挥重要带动作用;成立福建沈佳有机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建立官洋片区闽台有机农业合作示范项目区,面积10000亩,今年落实土地流转种植3000亩,为打造福建省第一个有机生态产业镇奠定基础。二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狠抓高速公路一重山造林绿化工作,确保年内完成1330亩造林任务;扎实做好龙洋、康林2800亩土地整理工作;继续推进农村沼气池建设。三要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借助福建农林大学技术后盾,加强农业“五新”技术推广,实施种子种苗工程及烟后优质稻建设工程;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广水稻插秧机、收割机等机械化的运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依托农业155服务网络,搭建农业技术信息咨询服务平台,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综合服务。
  三、加快景区建设,推进旅游开发进程。一要加快景区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抓好桂峰村旅游服务中心、大峡谷开发、自来水、古道修复及枕头山服务区、枕头山宾馆、登山步道等工程建设。二要打造旅游品牌。抓住我县打造“朱子文化城”的契机,大力宣传推介洋中旅游资源,展示洋中旅游魅力,打响和扩大洋中旅游品牌效益。三要搞活旅游市场。建立健全相关配套体制机制,以此带动酒店、饮食、娱乐等行业发展,形成完整的旅游配套体系;加大引资建设一座三星级以上宾馆,并按照三星级宾馆标准改造亿丰宾馆,提高旅游服务能力。
  四、抓好试点工作,促进小城镇建设。一要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抽调精干力量组建办公室;实行领导分包责任制,将任务细化分解,层层落实到项目、到单位、到人员;申请优秀人才到小城镇工作,为圆满完成试点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二要加大宣传力度。采取各种有效形式,广泛宣传发展小城镇的战略意义和各项政策,提高社会各界支持和参与小城镇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三要科学编制规划。积极配合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做好总规修编工作,并将编制经费纳入今年财政预算,确保今年6月底完成镇区总体规划修编,10月底完成各项专项规划和控制性详规。四要创新投入机制。创新小城镇建设多元化投资机制,运用市场经济的手段,建立土地储备制度,盘活城镇存量资产,并通过组建市政建设投资公司和制定BOT、经营权转让、“一事一议”、土地增减挂钩政策等方式,吸引更多资本参与投资建设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五要完善基础设施。做好镇区房屋的填平补齐、立面装饰工作,提升集镇形象;实施土地所至汽车站公路、自来水厂扩容及洋中、梅峰一河两岸、防洪堤等工程建设;结合“家园清洁行动”,加强镇区日常管理巡逻,及时整治镇区街道脏、乱、差、违章违规建设等不良现象;以洋中小区、湖头小区为重点,引进有诚信有实力的房地产开发公司成片开发房地产,不断培育和完善房地产市场,进一步改善集镇形象和投资环境;依托良好的区位优势、便利的交通条件和丰富的土特产资源,力争把洋中建设成为闽中农副土特产品的集散中心。


  把握机遇 加快发展   全力打造中心乡

  ●尤溪县坂面乡党委书记   许修星

  一、做优农业提升中心镇的支撑力。一是巩固基础产业。要稳定粮食生产,将粮食生产和订单粮食收购纳入到村级班子绩效考核中,确保全乡完成粮食播种面积达4.85万亩,推广超级稻1.3万亩,实现全乡粮食总产量1.79万吨的目标;要巩固基础产业,抓好万亩油茶、万亩养殖、万亩竹业、万亩芦柑、五千亩烟叶基地的巩固,按照“村村有基地、户户有主导”的发展思路,因地制宜,强化指导,实现增产增收。二是培育新兴产业。要引进、引导、推广新的农业产业,重点发展美国强德勒红心柚、琯溪蜜柚和橘柚,在古迹、山面等4村各建立100亩以上的新产业示范基地,以典型示范带动新兴产业发展。三是推进优化升级。重点抓好茶叶产业,要扩总量,年内完成茶叶新植1500亩、低产改造2600亩以上;要提质量,将建立1000亩的生态茶园示范片,持续改善和提高茶叶的生产质量;要抓龙头,年内新增茶叶生产加工市级龙头企业1家;要出精品,加大宣传力度,积极组织茶农、果农参加各种展览、博览和鉴评会,不断扩大“蓬莱红茶”、“蓬莱银曲”、“蓬莱曲毫”的知名度,把坂面打造成为“闽中茶叶之乡”。
  二、做强工业提升中心镇的集聚力。2010年坂面乡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0万元以上的企业至少3家,力争引进固定资产总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1家;规模以上企业新增至少3家。一是项目上有针对地招商。依托各种经贸活动洽谈会、“革基布名城”等平台进行招商,把招商重点放在制造业、加工业上,争取在“重量型”企业的引进上有所突破。二是园区上按规划来拓宽。以中心镇建设为契机,积极争取全乡的工业用地规划调整,年内完成新设立一个500亩以上的工业集中区;同时持续推进“乡村联办、沿线开发”的工作机制,促使 206省道沿线各村在园区建设上下功夫。三是服务上以优质优环境。抓好现在企业的扶持和壮大。将2010年确定为“企业服务年”,将进一步完善科级领导挂包项目帮扶企业、落实责任的工作机制,重点为现有企业争取上级的各项扶持政策、节省各项费用、强化经营管理等方面做好协调和服务,力争年内采矿企业的回升见成效、林产业加工企业的整合见成效、纺织行业全部上规模见成效。
  三、做大集镇提升中心镇的辐射力。按照“调整规划、培育规模、提升档次、规范管理、做活三产”的方针,立足于高起点、高标准和特色化,进一步加快集镇建设的步伐。将进一步调整规划,结合重点中心镇建设,按照物流商贸、农贸市场、娱乐休闲、公共服务各有专区的原则,对集镇的整体功能进行重新调整,并维护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连续性,使集镇能够按规划建设成为一个功能齐全、配置合理的小城镇。进一步培育规模,在集镇东岸以客运站为中心、西岸以上垅桥头小区为重点,着力于两个精品小区建设,逐步开发建设商业和住宅小区,将集镇向后吉片区不断延伸,不断提高集镇的吸纳和辐射功能,使坂面集镇的规模不断壮大、人气不断攀升。进一步提升档次,以坂面大桥建设为契机,完善集镇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适时启动中学至西岸桥头路面硬化工程;对主要街道安装景观灯、普种绿化树;引资建设大型连锁超市、仓储物流中心、娱乐休闲中心等,提升集镇商气,带动市场繁荣,促进坂面集镇档次有质的提升。进一步规范管理,将加强对集镇管理办公室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着力解决环境卫生、乱摆乱建、乱停乱放、占道为市等突出问题,严厉查处违章搭建、违规乱建等违法行为,规范集镇建设秩序,确保环境整洁、道路畅通。同时,抓好市、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推进村的建设,争取在文明小区、经济产业、村容村貌、民主管理等方面有大的突破。进一步做活三产,以“两山(罗汉山和蓬莱山)一湖(闽湖)”旅游、“两桥(坂面和山面大桥)一路(厦沙高速)”建设为对接点,推进集镇商业资源的整合,加快集镇商业结构和布局调整,提高商贸行业的发展水平;大力发展市场所需的娱乐、餐饮、物流配送等服务业。
  四、促进和谐提升中心镇的向心力。办好实事聚民心,2010年要落实好坂面大桥、山面大桥、坂新灌区节水配套工程、中新路京口至葛竹路段改建工程、集镇自来水扩容、水轮泵站技改、乡镇文化中心的复建或改建工程等十二项为民办实事项目。落实政策暖民心,本着“公平公开”的原则,严格按照上级党委、政府的要求来兑现上级党委、政府的各项惠农政策,努力纠正在落实惠农政策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偏差,确保党和政府的温暖真正让最困难的群众享受到。维护稳定安民心,继续坚持“思想认识不滑坡、领导重视不减弱、责任落实不含糊、工作措施不松劲、宣传工作不松懈、人财物投入不减量”的指导思想,按照“无群体性上访、无重大刑事案件、无群体性事件、无敏感区域闹事、无遗留问题复发”的工作要求,努力实现综治资源充分利用、矛盾纠纷逐年减少、社会治安状况良好的目标。开展活动促文明,大力宣传重点中心镇建设的重大意义,深入开展“做文明闽心人、树坂面新形象”的主题活动,大力弘扬“勤奋爱乡、共促发展”的新时代精神,着力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的教育管理,着力转变广大群众的婚育观念,不断提升坂面干部群众的文明素质。


  统筹推进“三个集中”    打造闽中商贸重镇
  
  ●大田县建设镇党委书记  涂剑峰

  一、做优做靓集镇,引导人口向城镇集中,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持续做优做靓小城镇,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着力引导人口向集镇集中,加速推进农村城镇化。加快建设。实施“南进北扩,东拓西连”的集镇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三宝小区、邮政街商住宅区、农产品市场、粮油配送中心、建材城、汽车贸易城、家电大卖场、民生医院二期建设、二级车站、民营幼儿园、福利中心、中心小学扩容工程、消防中队,以及供水工程二期建设等重点新建或续建项目,不断提升集镇综合配套功能;加快推进镇区道路、供排水、垃圾处理、绿化、亮化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集镇的综合承载能力;加快推进建设村、建强村的“深洋新村”和建强村的“张家垅新村”两个推进城镇化试点小区建设步伐,不断提升集镇的辐射带动力。加强管理。结合新农村建设,坚持示范引路,分步到位的原则,以“詹洋坪”整治小区为典型经验,开展镇容镇貌的分片区综合整治,积极探索“镇村共管”、“小区公约”、“门前三包”等长效管理措施,提升居民文明程度;把“清洁家园行动”延伸到集镇各店面、商铺,实施街道店面规范化整治,进一步美化亮化集镇,提升城镇品位。加大投入。主动策应中央、省、市、县关于调整结构、加快城镇化建设的相关扶持政策,加强包装、策划,争取更多的政策资金投入集镇建设,争取更多的项目参与集镇建设;着力扩大民间投资,坚持土地使用有偿出让转让和基础设施有偿使用、服务的原则,吸引更多民营资本进入集镇建设。
  二、做大做强工业,引导工业向园区集中,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在持续做大总量的同时,不断引导“工业向园区集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力争2010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3家,产值突破5个亿。持续筑优工业平台。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不断完善笔架山、福岭两大工业园区的水、电、路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园区吸纳、承载和辐射功能。重点跟进金爵房地产开发公司投资实施的笔架山工业园区24米宽工业大道建设。在实现众佳木业入驻笔架山工业园区的基础上,吸引更多关联企业入驻园区。持续强化项目引资。进一步以区位、交通、矿产、土地、城镇设施等为依托,注重项目策划和包装,积极参与“5.18”、“6.18”、“9.8”、“11.6”林博会、泉州岩城经济促进会等专场招商,通过以商招商,以情招商、以地招商、以资源招商等方式,把建设镇的优势和基础推介出去,不断强化在资源深加工、产业链延伸(填补)、劳动密集型企业等方面的招商。持续拓展工业产业链。依托产学研结合,进一步拓宽企业与科研院校的合作面,以福建富友石墨科技有限公司、大田鑫荣矿业有限公司、大田建龙新型建材有限公司为龙头,做优石墨深加工、锰矿渣磁选、新型环保砖生产等一批矿产品深加工项目,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重点跟踪服务好省级重点项目——富友石墨二期建设项目,确保早落成、早投产。持续提高生产质量。按照“引进新建”与“改造提升”并举的思路,强化节能减排措施,鼓励发展高附加值、低能耗、污染小的工业企业,推进我镇工业实现产业升级。持续落实服务政策。进一步健全领导班子挂钩企业联系制度,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县各项扶持政策,做好帮扶指导,为企业牵线搭桥,解决资金、用地、用水、用电等实际困难,力促意向项目的签约,签约项目的开工,开工项目的投产,投产项目的增效。
  三、做特做响农业,引导土地向能手集中,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着力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用现代发展理念指导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发展农业,积极引导农业向能手集中,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不断提升农业发展水平。始终做特农业,走农业产业化道路。通过典型带动、政策扶持,培育壮大一批“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特色农业,重点扶持三宝特种养殖、建丰花卉、元山兔业、三宝雪蔗等种养大户扩大规模;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在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鼓励农户通过转让、转包、出租等方式,依法、自愿、有偿流转耕地、林地承包经营权,认真落实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各项优惠政策,采取贴息、补助、信贷担保等方式,在政策、资金、用地等方面给予扶持,培育壮大农业种养加工大户和龙头企业,加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始终做响农业,实施农业品牌带动。重点发展红粬、糟菜、腊鸭、珍珠粉、肉兔、仙草等农产品的初级加工业,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并争取形成1-2个农产品加工专业村。进一步强化对“富贵三宝”系列农产品、元山肉兔、建丰花卉的策划与包装,积极参与闽台农业合作交流和各类农业招商活动,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提高市场知名度,逐步打造特色农业品牌,力促形成独具建设镇特色的农业“地理坐标”。始终以市场为导向,培育农业经济合作组织。不断壮大各类新型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民经纪人队伍,大力发展建忠红粬专业合作社和绿宝雪蔗专业合作社、建设三宝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建丰阡陌花卉专业合作社、元山元鑫生态茶叶专业合作社等农业专业化合作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拉动农副产品销售,努力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四、做实做细民生,统筹发展社会各项事业,构建和谐中心镇
坚持把促进民生和谐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目的,大力发展民生事业,维护社会稳定,提高群众幸福指数。千方百计促进农村消费。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继续做好农村贫困家庭的就业工作,有针对性地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鼓励和引导全民创业,培育创业型社会,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提升农民的消费预期;认真落实“家电下乡”、“汽车下乡”、“摩托车下乡”“建材下乡”“农机具购置补贴”等优惠政策,切实增强农民的消费愿望。加大投入办好民生实事。抓紧对接中央、省市各级对民生领域和社会事业的支持保障政策,争取项目、争取资金,加大在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基础设施的投入,为群众多办好事、办实事。重点实施好预计总投资1亿多元的防洪堤建设及河滨路改造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镇区供水工程槐南至建设引水制水生产线建设项目、总投资500万元的社会福利中心建设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的农产品市场建设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的民营幼儿园建设项目,以及校园基础设施改造、镇区基础设施改造、视频监控系统建设等社会事业重点工程,切实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统筹兼顾发展社会事业。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争取帮扶资金不断改善教育教学条件。健全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障体系,落实好农村低保政策,落实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提高群众生活、医疗保障水平。高度重视社会安定稳定,扎实推进“平安建设”创建。


  抢抓机遇  提升提速  积极推进中心镇建设

  ●大田县桃源镇党委书记  田是告

  一、做强工业,培育壮大产业支撑。围绕集镇总体规划,在“泉三”高速公路桃源互通口附近规划工业项目区5000亩,有效盘活政府资产,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园区建设,力争有300亩以上的存量土地承接大项目、好项目入驻,形成“一区多园”的产业格局。一是加快推进项目区建设。抓住沿海产业向内陆转移,积极创新工作机制,采取“政府主导、村民入股、联合开发、共同受益”的原则,加快推进蓝玉东坑垅1500亩园区开发,力争年内新平整土地200亩以上,用2-3年时间,吸引6-1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入驻,创产值3-5亿元,利税4000万元以上,解决就业人口600人以上,打造“沿海产业转移承接区”。 二是巩固发展竹木加工业。充分发挥桃源竹木资源优势,鼓励锦辉木业有限公司、健丰木业有限公司、和顺竹业有限公司等原有竹木企业增加投资扩大规模,推进技术进步,促进企业实现满负荷生产,发挥最大经济效益,形成“竹木加工集中区”。三是积极跟进新项目。重点抓好华伦特重工和110KV输变电站建设工作,做好企业与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确保在今年10月底前两个重点项目竣工投产。借助“6.18”“9.8”、“11.6”等招商平台,充分发挥我镇土地、农副产品、资源、劳动力等优势,改善投资环境,打造投资洼地,促进全镇整体经济实现新提升。
  二、做特农业,促进农业增产增收。充分发挥桃源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和已注册无公害蔬菜品牌等优势,推广“猪-沼-烟(菜、茶)”等生态特色产业,发展“现代农业示范区”。一是继续做特农业。以桃源蔬菜协会和兰源蔬菜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大力推广以莴苣、黄瓜、大白菜为主的无公害蔬菜,实现种植面积1200亩;在巩固优质烟叶种植面积5000亩的基础上,加大烟农培训力度,提升烟叶等级和质量;充分利用抛荒地、稀林地等,积极引导茶叶种植,提高制茶水平,实现种植面积500亩;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狠抓粮食生产,增加粮食产量,推广超级稻种植面积10000亩,力争粮食总产达7500吨;以昌荣畜牧有限公司为龙头,抓好生猪养殖,争取年出栏生猪达20000头以上。二是推动农村改革。大力培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组建种粮、农机等领域的专业合作社;积极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试点,引导“土地向能手集中”。 探索推广“公司+农户+基地”的合作模式,进一步打响蔬菜、茶叶品牌。加大农业“五新”推广力度,提高标准化管理水平。三是夯实农业基础。认真组织实施总投资1200余万元,涉及前厝、广汤、翁厝等8个村的高标准农田改造工程,力争在今年年底前整修耕地5000亩。继续抓好总投资360万元的烟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改善烟农耕作条件。积极宣传农机具补贴政策,推广农机具的使用,减轻农民劳动强度。
  三、做大集镇,强化服务功能。根据省城镇体系规划130个中心镇之一和《桃源镇集镇总体规划(修编)》目标任务要求,以集镇建设为核心,加快完善集镇供水、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积极推进“商贸综合功能区”建设。新村开发方面。坚持规划先行,突出建设风格、立面色彩的研究与规划,抓好集镇规划布局和功能定位,增强集镇综合服务功能,提高综合承载能力。重点加快推进蓝玉柳树湾、桃源柯厝洋两个新村示范小区建设,力争年底完成30幢房屋主体工程建设,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积极争取造福工作、安居工程等项目,引导“人口向集镇集中”。公路建设方面。抓好省道307线交战路(桃源段)、青桃线(桃源段)公路改造工程,进一步落实责任,实行全程跟踪,全程督促,及时协调解决公路建设中的情况和问题,确保在今年11月底前、5月中旬完成两条公路的改造任务。商贸物流方面。积极探索农贸市场改造方案,创新投资融资方式,加快市场整治,激活物流,促进商贸发展。规划好互通口边上的物流市场,拉动集镇框架,活跃周边乡镇贸易往来。抓住 “泉三”高速公路通车及交通设施不断完善的优势,大力发展运输、餐饮等农村第三产业。
  四、做优生态,推动旅游产业升级。充分利用广汤温泉和5万多亩天然生态林资源,挖掘东坂村“安良堡”独特建筑风格,整合荥阳祠、十里五花桥等名胜古迹,结合东安庙、金狮桥,规划开发以养生、休闲为主的旅游项目,谋划好“生态休闲旅游渡假区”,逐步推进桃源旅游产业的发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1粉丝

795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