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我县茶叶产业的几点思考
郑发宝
近年来,随着绿色消费的兴起,茶叶消费势头强劲,这给茶叶产业发展带来了难得机遇。面对各地竞相发展的态势,如何抢抓机遇,强势崛起,做大做强茶叶产业,这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和对待的问题。
一、发展优势
茶叶是我县的一项优势特色产业,也是新农村建设和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产业。我们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推动茶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1、自然条件优。尤溪地处戴云山、武夷山两大山脉之间,属中亚热带大陆性和海洋性兼并季风气候,全年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8.9℃,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400-1800mm,酸性岩红壤,土质疏松,土层深厚,是得天独厚的宜茶区域。森林覆盖率73.4%,茶叶主产区山清水秀,工厂较少,环境无污染,空气清新,在这种自然条件下生长的茶叶,内含物丰富,品质超群。全境面积514万亩,适宜种茶山地面积20万亩以上,开发茶园具有广阔空间。
2、茶叶基础实。尤溪产茶历史悠久,“饮罢方舟去,茶烟袅细香”,这是朱熹在《茶灶》中描绘尤溪斗茶品茗的诗句。据考证,我县农民大面积种植茶叶距今已有七百多年历史。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提出了“种、加、销、品、魂”五个方面的茶产业发展思路,把茶叶作为“八大”特色产业之一,列入“做优一个产业”重点项目进行推动,在政策资金上给予相应扶持,连续举办了四届茶叶鉴评会,并于2009年6月在全市率先成立县级茶叶综合试验推广站,现已初步具备产业化雏形。
3、茶叶品质好。我县是闽中名优茶基地,也是全国第二批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县,全县拥有绿色和有机茶基地4200亩,无公害基地35000亩,2008年全县名优茶产量4928吨,产值1.25亿元,分别占到全县茶叶总产量的64.3%和总产值的75.4%,已跨入全省名优茶生产大县行列。2006年至2008年农业部对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县—尤溪坂面、台溪、新阳等乡镇的40个产品进行抽检,检测结果全部达到国家无公害食品茶叶质量标准。目前,通过有机、绿色、无公害认证的企业10家、产品15个。在省市历次名优茶评比中,尤溪茶产品多项获奖,2009年选送20个茶样有17个获得全省春季名优茶鉴评会优质茶以上奖项,其中“七香一品白”绿茶获得绿茶名茶金奖。
二、发展现状
全县茶园总面积8.03万亩,其中绿茶6.7万亩,乌龙茶1.33万亩,2008年茶叶总产量7509吨,总产值1.66亿元。茶叶产业涉及全县13个乡镇、150个村、1.5万户5万多人。已发展三大主打茶产品,即针螺茶、碧螺茶、针形茶、扁形茶、东岩美人等绿茶系列,铁观音、金观音等乌龙茶系列和金红螺、朱子红等红茶系列。并作为全省重点扶持的15个茶叶优势区域县之一,被财政部列入2008-2010年现代茶业生产发展项目县,每年扶持资金400多万元。目前,全县茶叶面积、产量、产值三项指标在全市行业排名中均居第一,各占全市的三分之一。虽然我县茶产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一是经济效益较低。有很大部分绿茶园由于茶农管理粗放,加上2.1万亩茶园为七、八十年代建立的,茶园整体效益不高。近年来虽然加大了茶园低改力度,但在短期内还不能完全达产达效。据县茶叶协会统计平均每公斤单价只有23.6元,亩均产值2104元。二是龙头企业不大。目前,全县虽有茶叶加工企业180多家,但省市龙头企业仅4家,大部分企业设备连续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不够高,开拓大市场和带动能力不强,产业化、组织化程度低,产业链松散,未形成效应明显的龙头企业。三是科技投入不足。大多数茶叶加工企业是家庭作坊式生产,科技投入不足。同时,茶产业技术人才缺乏,茶叶栽培、病虫害防治和茶叶加工无专人指导,不能按照规范化、标准化加工程序进行生产,造成产品质量低。四是品牌意识不够。虽然我县先后有许多茶产品获得省级名优奖,但茶叶品牌杂,产量有限,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企业创出品牌后,由于整体实力不强,加上品牌意识淡薄,对产品的宣传、包装、促销投入不足,无法真正形成品牌效应;众多企业各自为阵,短期行为严重,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利益,相互间恶性竞争,各宣传各的产品,各打各的品牌,没有形成合力,影响了茶叶产业发展。
三、发展对策
针对当前茶产业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进一步增强了“生态、绿色、环保、健康”理念,加快推进我县茶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效益化方向发展。
1、壮大基地,推进茶叶产业规模化。基地大小决定产业规模的大小。加快发展我县茶叶产业,必须突出壮大基地规模。一是要加快老茶园改造。据统计,对老茶园实行“低改”或“品改”,每亩大约只需投入2000元左右,且第2至3年即可产茶,投入少,见效快。因此,壮大我县茶园基地规模最快捷而有效的途径就是加快对现有2万多亩老茶园的改造,力争近年内完成“低改”或“品改”任务。二是要加快新茶园开发。积极推行土地合理流转,扶持和引导农村土地向种茶能手和种植大户流转,按照“优化布局,相对集中”原则,重点在城关、洋中、溪尾、坂面、新阳等乡镇发展名优早茶和绿色食品茶,在台溪、汤川、中仙、西城等乡镇重点发展特色名优茶和有机茶生产,集中连片开发优质茶园基地,力争2012年实现茶叶基地面积10万亩。三是要建立多元投入机制。引导龙头企业加大对基地建设的投入,大力推行“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加快新茶园开发和老茶园改造,建设一批优质、高产、高效茶叶基地。整合国家现代茶叶发展资金和我县支农资金,重点用于现代茶园基地开发,对新扩建良种茶园和种茶大户给予适当奖励,引导社会资金加大对基地建设的投入。
2、培育龙头,推进茶叶产业集约化。培育龙头企业,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关键。重点按照“整合、引进、扶持”原则,加快培育茶叶深加工龙头企业。一是整合。通过政府扶持、引导,市场运作,支持茶叶企业通过股份合作、兼并、租赁、转让等形式,推进散小的作坊式茶叶加工点整合重组,壮大实力,建立龙头企业。二是引进。充分利用茶叶产业基础、品质等优势,积极引进省内外知名茶叶企业来尤建厂,进行茶叶深加工,鼓励、支持外地茶叶老板与本县茶叶企业开展合作,将外地茶商的市场优势与本地的资源优势结合起来,达到互利互惠,共同发展。三是扶持。建立县领导、专家挂包联系骨干企业制度,对企业发展给予全方位服务。采取税费减免、帮助争取项目资金、政府贴息贷款和优化发展环境等方式,重点扶持现有规模以上茶叶加工企业上档次、上水平。当前,要重点支持绿尔香茶场、光兴茶厂等有前景的企业,发展壮大基地规模,使之尽快做大做强。
3、强化措施,推进茶叶产业标准化。生态、品牌、安全是当前国内外茶业发展的主题。只有大力推进茶业标准化建设,才能提升茶业品质,做大做强茶业品牌。一是实行标准化生产。采取专题培训、辅导讲座等多种形式,组织涉茶人员学习标准化生产知识,增强涉茶人员标准化意识,提高涉茶人员标准化素质和工作水平。大力创建无公害茶叶、绿色食品茶叶和有机茶叶生产基地,积极开展QS、绿色食品、HACCP、有机茶、环保等认证工作。推广农业、物理、生物等综合防治病虫害技术,加大农残控制力度,实施进药、售药、贮存全程监控,严厉查处销售、使用违禁农药行为,加速推进“生产有标准、产品有标识、质量有检测、认证有程序、市场有监管”的标准化生产格局的形成。二是提升制茶水平。在茶叶生产重点产区,按照名优茶加工标准,择优扶持一批产品质量过硬的加工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淘汰过时的加工工艺和设备,引进新设备,采用新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三是培育茶产业人才。通过制茶能手赛,到外地学习,专业学校培训,与农林大学等科研院校合作,重点培养茶叶专业技术人员、龙头企业主、合作社茶农,普及茶叶良种化、标准化、机械化等技术和市场营销、品牌创建知识,构建茶产业创业团队。
4、找准市场,推进茶叶产业效益化。一是政府主导。把尤溪茶叶与朱子文化相结合,塑造“尤溪茶”的个性品牌形象,由政府统一注册朱子故里品牌,交由县茶叶协会统一管理,按照“平等、自愿”和“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标准(QS认证)、统一技术”的原则,对符合条件的申请者授权许可使用,对不符合条件者,严禁使用,逐步消除“尤溪茶”通用包装(无产地、无商标、无标识或借用安溪铁观音)的使用与流通,建立品牌质量可追溯制度和承诺制度。通过县领导和各单位带头饮用、宣传推介“尤溪茶”,并设立“尤溪茶”网站,以及有目的、有重点地组织茶企业主、大户参加茶博会、11.6林博会、茶品鉴评和各种展示展销活动,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茶业宣传,提升“尤溪茶”的认知度。加快建设闽中最大茶叶专业市场,集商贸、文化、加工为一体,逐步形成辐射县内外的茶叶流通体系,促进茶叶大流通。鼓励和扶持龙头企业和个人到省内外大中城市开办专卖店、茶庄、茶楼,宣传推销“尤溪茶”,提高市场占有率,提升茶叶效益。二是企业主为。茶企业主要根据自身的特性,苦练内功,以顺应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加快向无公害、绿色、有机茶饮品、茶食品、茶药品、袋泡茶、速溶茶市场进军,使其成为食品医药工业的加工原料,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发挥最佳经济效益。三是中介推动。大力发展茶叶专业合作社,采取“科研+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确保茶叶标准化生产,市场化运作,增加农民收入,建立健全茶叶专业合作组织的利益联结机制和风险保障机制,逐步形成以产权要素连接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同时,充分发挥县茶业协会作用,开拓茶叶营销市场,加强茶叶行业的协调、服务和监督,为政府部门决策当好参谋,积极引导茶农建立自负盈亏、自我服务的茶叶专业合作社,努力提高茶叶生产、加工、销售的组织化程度。(作者为县政府副县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