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三戒” ; w: K% V6 a/ j6 P
吕聪敏 1 P! E+ ]: |' j- k" v; z$ X
- Q/ v! J0 Q) \% t/ i$ ~
- W1 ?1 m+ n/ A& S! A1 g6 {
- A B& u! b5 v为什么同样的环境和条件、差不多的基础,有人业务进步明显,有人就很缓慢甚至止步不前。原因是多方面的。我认为,要想把事做好,日进有功,应做到“三戒”:一戒办事浮躁,二戒忽视细节,三戒寻找借口。
7 P( D0 v, ~6 Z# {% |8 \: M. c一戒浮躁。有人说,浮躁心态是一种冲动性、情绪性、盲目性相互交织的不良心态,其对立面是头脑清醒、处事冷静、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公平竞争。在生活中,因碰上急事、难事、烦人的事,很容易心急火燎,缺乏耐心,说话不理智。这种偶尔的浮躁情绪人人都可能有,过后冷静下来,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但是,当浮躁成为一种惯性,一种常态,使人常常失去对自我准确定位的掌控,那危害就大了。人一旦染上浮躁的毛病,一则处理问题极易简单、片面,情绪支配思维,再则办事毛躁、漂浮,心思不能集中,既对处理人际关系不利,也对工作有害。我们从事秘书工作的同志,要力戒浮躁心态,多些理性思维,静下心来,安心学习,认真做事,切不要无所事事,心神不定。做事情,切忌好高骛远,更不要急功近利,投机取巧。在一个集体里人们难免互相比较,但要看有没有可比性,比要得当。比的目的,是从比较中正确认识自我,看到自己与别人的差距,从比较中获取动力,增加信心,一步一个脚印去赶上。
: T/ Z* n- c. r, P- o% y在我们日常工作中,浮躁现象并不少见。研究问题、起草文稿、上呈请示、会议发言,认为只要依照某个定式,在网上“扒”一点,在文件上抄一点,再找几个例子,穿靴戴帽一番,就能大功告成。看似出手很快,但不能用。问题出在浮躁上。新闻界前辈范敬宜同志2007年在上海“文化讲坛”上有篇精彩的发言,他对媒体的浮躁现象深感忧虑,呼吁新闻界人员加强学习,提高从业素质,给读者和观众提供高质量、高品位的精神食粮。他说,浮躁的产生是因缺少文化。“文化”不是指学历,而是指文化修养、文化积累、文化底蕴与政治品质、政策水平、理论素养的高度结合。我记得他对文化积累有这样一番生动的描绘。他说,文化积累和农作物的成长是一样的道理,有一段“有效生长期”,比如玉米的生长期是150天,但关键的时间是60天至80天,过了这个有效生长期,再给它浇多少水,施多少肥,用多少技术都已经无效了。年轻人的脑子像一张白纸,滴一滴墨水就会全部渗透吸收了。到了我们这样的年龄,脑子就快像一张蜡纸了,快滴水不透了。从过目不忘,到转身就忘;从来日方长,到去日苦多,中间并没有明显的时间界限。所以,希望年轻的同志静下心来好好做点学问,把自己文化知识的功底打得牢牢的。他的话语重心长,我们提倡力戒浮躁,就应从文化积累做起。
0 l/ P2 A z! [, o二戒忽视细节。“天下大事必做于细”,这是老子在《道德经》中讲的一句话。老子的年代距今已十分久远,但实践证明这是一句至理名言。45年前,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提出著名的“蝴蝶效应”,该理论的提出是受到一种极其普通的自然现象的启发: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可能预知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我曾看到中国气象局的许小峰同志从“蝴蝶效应”的启示谈到进一步做好我国气象工作的文章,他强调不应忽视任何一次灾害天气出现的征兆,一刻也不应放松全程预报服务。我国探月工程团队有一套成熟有效的工程管理模式,核心是抓细节。遇到问题领导者不当“回头干部”(汇报时回头问下级),而是到一线了解情况,把握所谓“节点控制”,每个分系统完成后,都要全面审定它的指标和质量情况,达标者放行,未达标者“补考”,非常细,非常严。我认识医学界的一些老专家,有的已作古,有的仍健在。协和医院的张孝骞教授在晚年亲自给刚进本科的学生讲课,他说:如果说我行医60年有什么经验可谈的话,“戒、慎、恐、惧”四个字大概可算作第一条。《协和医事》一书记录了他经手的一个病例:一个病人痰中带血,下肢浮肿入院。化验结果是,尿中有红血球。主管医生诊断为肺—肾出血综合症。张孝骞参加了会诊,在对病人做了初步检查后,也同意这个诊断,并且拟定了治疗方案。张孝骞回到办公室,但放心不下,唯恐诊断中会有疏漏。经过反复思考,第二天,他又到病房为病人做了一次检查,发现病人的腿部静脉有点异常。根据这个线索追踪下去,果然证明病人患的不是肺—肾出血综合症,而是移行性血栓静脉炎。这种静脉炎,造成了肺—肾等多种脏器损害,给人一种假象。张教授工作的认真严谨、对细节的重视,一直影响着医务界的几代人,也一直影响着我们这些与他有过接触的晚辈和朋友。
1 v, a: l' l: A0 U6 E, B见微知著、重视细节,古今中外皆视为做事的基本要求。法国启蒙运动的先驱、伟大的思想家伏尔泰曾说过“使人疲惫的不是远处的高山,而是鞋子里的一粒沙子”。这句话的哲理在于,在生活道路上,我们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坎坷,就像鞋子里的沙子,及时倒出才能继续前行。现在人们常引用这样一句话:战略决定成败,细节保证不败。这句话几乎成了办事的口号。任何一件工作的成功都是一件一件小事、一个一个细节积累而成的。不重视细节的人是做不成大事的。不难发现,在我们周围有不少善于把握细节的人,他们懂得“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不论做人还是做事,都要学会发现细节,重视细节。比如,我们起草文件,从标题、内容、结构到格式、标点等都应考虑得很仔细,体会和建议都应做到深思熟虑,切中要害,这样写出来的东西才像样,才有价值。我们平时最容易犯的毛病是粗枝大叶、不求甚解、不注意求证,细节经不起推敲。关注“小事”的好习惯是长期养成的。有人说,细节有时是一种眼光、一种智慧,要以一颗求知、求真和好奇的心关注细节,多问为什么,多逆向思维,多做比较。忽略“小事”、轻视细节往往带来不良后果。重视“小事”,不放过细节,工作就能做得更加扎实。 0 [1 M# k2 K7 H# }& T0 z# l
三戒寻找借口。在这里,我还想举张孝骞大夫的例子。上世纪50年代后期,有一名中年外国人到协和医院求诊。病人入院时症状非常严重,气喘、心痛、呼吸困难,很有些像心脏病。张孝骞给他诊断后,虽然觉得心脏病依据不足,可一时也下不了结论。后来,这个病人病情稍有缓和,便要求出院。不久,又突然休克,抢救不及,死去了。做尸检,发现是肺动脉栓塞所致。这时,张孝骞才明白,发生栓塞的原因是由于他患有静脉炎。但当初问病史时没有问出来,也没有去翻他的老病历。张教授后来说,“这个例子,我曾向许多人谈过。要求一个医生不犯错误是不可能的,但重要的是多问几个为什么,并且随时准备在新的事实面前改变原来的结论。”
& V+ _. \- Q+ l+ S一个人事事都懂、样样都通、都做得完美不大可能。智慧和才干是在不断纠正自己的过失、弥补自己的缺陷、总结自己的经验,一点一滴积累、增长起来的。一个对自己要求严格的人,出了问题从不找借口。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他的词汇中没有“借口”二字。有位学者讲过,成功的人永远在寻找方法,失败的人总是在寻找借口。当你不再为自己的失败寻找借口时,你离成功就不远了。无论做什么工作,都需要这种从不找任何借口的老实人。这样的人无论何时都不忘自己的责任,出了问题从自身找原因,解决问题自己去想办法。美国学者格兰特说过:“如果你有系鞋带的能力,你就有上天摘星的机会!”这句夸张的比喻,以极端的方式告诉人们,无论什么时候,明白自己的责任,相信自己的潜能,不找任何借口地去做,成功最终是属于你的。 $ }8 _8 u# f4 }3 H- y4 O) m
(作者曾任李鹏同志秘书,十届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