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三国演义》的决策艺术(2006年第3期)

[复制链接]
福建老秘 发表于 2009-5-26 19: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在长篇小说中描写统治集团的决策,而且写得那么深入人心的,《三国演义》应该是首创。探讨《三国演义》中的决策描写,借鉴《三国演义》的决策艺术,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决策。
                        
                           (一)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各霸一方。经过一段时期的混战,曹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孙权在东南方建立政权,刘备则在西川和汉中立国,魏蜀吴三分天下之势形成。魏、蜀、吴的兴,袁绍、袁术、刘表、刘璋、张鲁、张绣、吕布、公孙瓒的灭,自有其多种原因,但决策的成败是极为重要的原因。《三国演义》对此作了揭示。
    曹操的兴,得益于两次大决策。第一次,曹操已在山东立足,但仍是一个地方军阀。这时,汉献帝宣召曹操。去不去皇帝那儿呢?曹操聚众谋士商议。荀彧提出了名为“奉天子以从众望”,实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大决策:“昔晋文公纳周襄王,而诸侯服从;汉高祖为义帝发丧,而天下归心。今天子蒙尘,将军诚因此时首倡义兵,奉天子以从众望,不世之略也。若不早图,人将先我而为之矣。”曹操采纳了这一决策,立即行动,终于将汉献帝掌握在自己手里,得“天时”之利。与曹操争夺北方的最强大的对手是袁绍。袁绍起冀、青、幽、并等处人马七十余万进攻曹操,曹操起兵七万迎敌。两军会于官渡,互有胜负。两个月后,曹操“军力渐乏,粮草不继。意欲弃官渡退回许昌,迟疑未决,乃作书遣人赴许昌问荀彧。”这时,又是荀彧为曹操提出了大决策:袁曹决战,“是天下之大机也,绍军虽众,而不能用;以公之神武明哲,何向而不济!”“公今画地而守,扼其喉而使不能进,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断不可失。惟明公裁察焉。”这是建议曹操支持下去,抓住战机,乘“变”破敌。明察的曹操又采纳了这一决策,终于击败了袁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
    东吴的兴,则在于孙策以玉玺为质,向袁术借兵,借此平定江东的决策。由此尽得江东地面。在赤壁之战前,孙权采纳鲁肃的决策,与刘备结成联盟共抗曹操。他毅然决然反对了投降派,拔佩剑砍面前奏案一角,声言:“诸官将有再言降操者,与此案同!”后来果然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巩固了江东,又发展了江东,打下了日后称帝的基础。
    刘备半生戎马,但迄无所成。在他请出诸葛亮,接受了诸葛亮的先取荆益以为根本,“西和诸戎,南抚彝、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而后伺机北伐,以成大业的决策后,终于建立了蜀国。
    可见,魏、吴、蜀的兴都因为决策成功。相反,袁绍等人的灭亡,则无不由于决策失误。
袁术有了传国玉玺,即忙不迭地决定称帝。这一错误决策,导致孤立了自己,遭到各路诸侯反对,最后得到的是“独卧空床呕血亡”的下场。在官渡之战中,袁绍兵多将广,粮草丰富,如果能采用沮授的决策:“彼军无粮,利在急战;我军有粮,宜且缓守。若能旷以日月,则彼军不战自败矣”,袁军可操胜券。而袁绍却采取了速战速决的错误决策,虽然也一度取得过小胜,但终于在官渡之战中失败,从此失去了全部基业。刘表在歼灭了孙坚后,本当采用蒯良的决策:“今孙坚已丧,其子皆幼。乘此虚弱之时,火速进军,江东可一鼓可行”,大大发展自己。但大事糊涂的刘表却拒绝了这一决策,遂使孙策后来占有江东。刘璋在西川独占一方,本来好好的,却偏偏作出了纳刘备以拒张鲁的错误决策,正如严颜所说的:“此所谓独坐穷山,引虎自卫者也”,结果被刘备夺了益州,自己只好“赴南郡公安住歇”。
    《三国演义》把魏、吴、蜀的兴,袁绍等人的灭,归之于决策的成功或失败,并着力描写,这是《三国演义》作者谋略意识过人之处。
                         
                          (二)
    在《三国演义》作者看来,审时度势,抓住要害,是决策成功的关键。这可以诸葛亮的“隆中对”为代表。诸葛亮先向刘备分析了当时的形势:“今操已拥有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此可用为援而不可图也。”在这一形势下,刘备该怎么办呢?诸葛亮向他指出,占有荆、益是要害所在:“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非其主不能守:是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高祖因之以成帝业,今刘璋暗弱,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在占有荆益后,与孙权建立同盟,一旦时机到来,即可出兵北伐,“则大业可成,汉室可兴矣。”诸葛亮的北伐由于主客观的原因未能成功,但他对形势的分析是对的,要害是抓得准的,所以这一决策是正确的。
    郭嘉遗计定辽东的决策之所以成功,也是因为郭嘉能审时度势,抓住了要害。当时,袁熙、袁尚兵败后投奔辽东公孙康。如果曹操立即进攻公孙康,公孙康必定联合二袁抗曹;若曹操不向公孙康进兵,公孙康与二袁之间必定产生矛盾,互相残害。因此,这里的要害是进兵还是缓兵。郭嘉奉劝曹操不要进兵:“今闻袁熙、袁尚往投辽东,明公切不可加兵。公孙康久畏袁氏吞并,二袁往投必疑。若以兵击之,必并力迎敌,急不可下;若缓之,公孙康、袁氏必自相图,其势然也。”曹操对这一决策,十分欣赏:“不烦诸公虎威。数日之后,公孙康自送二袁之首至矣。”果然,没几天,公孙康就把二袁首级送来了。郭嘉决策之所以成功,也是因为他审时度势,抓住了要害。
    董卓死后,李催、郭汜、张济、樊稠逃到陕西。他们上表求赦,王允不准。这时李催准备“各自逃生”。是贾诩审时度势,抓住要害,使他们不只是保全了生命,而且霸占了中央政权,猖狂了若干时日。贾诩为他们分析形势:“诸君若弃军单行,则一亭长能缚君矣。”怎么办?贾诩认为,要害在于能否进入长安。因此他建议:“不若诱集陕人,并本部人马,杀入长安,与董卓报仇。事济,奉朝廷以正天下;若其不胜,走亦未迟。”李催等人采纳了贾诩的决策,杀向长安,中央政权竟一时被他们掌握。
    此外,夷陵之战中陆逊之胜刘备,渭河之战中曹操之胜马超,其决策的成功,都是因为能够审时度势,抓住要害。
    在某种意义上说,所谓决策,就是决的审时度势,抓住要害之策。如果对时势审度不清, 要害抓的不准,决策是不会成功的!
 
                          (三)
    从《三国演义》所记叙的决策形成过程来看,集团决策多数是群体决策。因此,《三国演义》中的决策,尽管产生于封建时代,却有很大的民主性。
    曹操在《三国演义》里是“奸雄”,但他在决策问题上却是比较民主的。他遇到重大问题时,总是聚众谋士商议。迎奉汉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就是在谋士会议上由荀彧提出来的;在官渡之战中,当他在进攻还是撤退问题上迟疑不决时,也是“作书遣人赴许昌问荀彧”,征求谋士意见。刘备投奔曹操,曹操素知刘备是“枭雄”,是收留他还是杀掉他呢?谋士中有不同意见,荀彧劝曹操杀了玄德,郭嘉则表示反对:“不可。主公兴义兵,为百姓除暴,惟仗信义以招俊杰,犹惧其不来也;今玄德素有英雄之名,以困穷而来投,若杀之,是害贤也。天下智谋之士,闻而自疑,将裹足不前,主公谁与定天下乎?夫除一人之患,以阻四海之望:安危之机,不可不察。”曹操权衡利弊,采纳了郭嘉的意见,作出了收留刘备并“表荐刘备领豫州牧”的决策。只是在曹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之后,他骄傲起来,在赤壁之战中听不得不同意见,这才招致失败。
    孙策回江东立业前,也曾听取过朱治、吕范的意见。朱治向他建议:向袁术“借兵往江东、假兵救吴景,实图大业”;吕范提出:“以此(玉玺)相质,(袁术)必肯发兵”。于是孙策乃作出了以玉玺为质向袁术借兵的决策。孙权在决定抗曹前,先是听取众谋士众武将的意见;鲁肃向他提出抗曹决策后,他又征求刘备的使者孔明的意见;最后再征求周瑜的意见,这才定下了与刘备联合抗击曹操的决策。在夷陵之战前,阚泽推荐陆逊领兵,张昭、顾雍反对,孙权权衡两种意见后,作出了任用陆逊为大都督率军抗刘的决策:“孤亦素知陆伯言乃奇才也,孤意已决,卿等勿言。”可见,孙吴方面在重大问题上也是群体决策。
    刘备也不是一个人说了算。在得到诸葛亮的辅助后,更是遇到大事件必与诸葛亮商量。曹操南进,刘备兵败江夏后,刘备即与诸葛亮、刘琦共议决策。诸葛亮提出,与孙权结盟:“往投东吴孙权,以为应援。”刘备采纳了这一决策,与孙权合作,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张松向刘备献西川地图后,刘备又和庞统、孔明商议决策。庞统进言:“荆州东有孙权,北有曹操,难以得志。益州户口百万土广财富,可资大业。今幸张松、法正为内助,此天赐也。何必疑哉?”刘备再征求孔明意见,“同议起兵西行”决定入川。但是,关羽死后,刘备只顾报仇,不听孔明、赵云等人谏阻,硬是要伐吴。这次个人决策,终于导致失败。
从《三国演义》对决策过程的形象描写,可以看出作者的思想倾向,是肯定群体决策而否定个人决策。
 
                           (四)
    决策是为了实行。如果决策了而不执行,那是空想家。《三国演义》中的统治集团,一旦形成决策后,无不全力贯彻,以求达到预定目的。对此,《三国演义》的描写也给人以深刻印象。
曹操决定与袁绍在官渡决一死战后,从许攸那里获得情报,乌巢粮库守将淳于琼是个贪酒之徒,便自选马步军士五千,前往乌巢劫粮。有人劝他“未可亲往”,曹操回答:“不然。许攸此来,天败袁绍。今吾军粮不给,难以久持;若不用许攸之计,是坐而待困也。……今劫粮之举,计在必行,君请勿疑。”在往乌巢劫寨途中,经过袁绍别寨,寨兵盘问是何处军马,曹操使人应对:“蒋奇前往乌巢护粮。”袁军见是自家旗号,这才没有疑惑。可见此次劫寨风险是很大的。及至烧粮后,袁军急来救应,曹操下令:“诸将只顾奋力向前,待贼至背后,方可回战!”由于曹操亲率人马劫烧乌巢粮草,这一军事行动乃完全成功。其后,曹操在与夏侯、曹仁计议,确定了“先取汉中张鲁”的决策后,又亲自自率兵西征,夺取汉中,达到了预定目的。可以这样说,曹操在形成决策后,总是全力贯彻,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
    孙策在确定了占领江东的决策后,击败刘繇,大战严白虎,“自是东路皆平”。孙权作出抗曹的决策后,对周瑜说:“卿可与子敬、程普即日选军前进。孤当续发人马,多载资粮,为卿后应,卿前军倘不如意,便还就孤。孤当亲与操贼决战,更无他疑。”他这样说了,也是这样做了。没有孙权做周瑜的坚强后盾,周瑜不可能在赤壁之战中如意指挥的。
    刘备作出取西川的决策后,就令黄忠为前部,魏延为后军,自与刘封、关平在中军,庞统为军师,率马步兵五万,起程西行。取涪关,攻雒城,颇历危险。后得诸葛亮之助,终于取得益州。张在汉中失败,法正献策:“今张新败,天荡失守,主公若乘此时,举大兵亲往征之,汉中可定也。既定汉中,然后练兵积粟,观衅伺隙,进可以讨贼,退可自守。此天与之时,不可失也。”刘备与孔明同意并接受了这一决策。随即下令,赵云、张飞为先锋,引兵十万,“择日图汉中”。经过一番苦战,刘备夺得了汉中,由是进位汉中王。
    作出决策后,不予贯彻执行,引致败绩的反面例子,在《三国演义》里也有。吕布与曹操之战中,陈宫为吕布献策:“曹操远来,势不能久。将军可以步骑出屯于外,宫将余众闭守于内,操若攻将军,宫引兵击其背;若来攻城,将军为救于后;不过旬日,操军食尽,可一鼓而破:此乃犄角惊享邻合邻合之势也。”应该说,这是个很好的决策,吕布也同意了。但后来吕布的妻子严氏阻挠吕布外出,吕布竟动摇了。由于吕布未能贯彻执行这一决策,终于兵败被擒,殒命于白门楼。
    从上可见,有了好决策而不贯彻执行,等于没有决策,这只能导致失败的后果。
 
                             (五)
    决策制定以后,自当努力执行,但在执行过程中,总会遇到新情况,出现新问题。有智慧的决策者,却能随机应变,适时地修正和完善决策,以使决策得到真正的执行。《三国演义》中的曹操、诸葛亮就是这样。在与马超之战中,曹操歼灭马超的决策是确定了的。起初他打算以优势兵力取胜,不料被马超杀败,割须弃袍而逃。后闻马超不断加兵添众,于是定下反间计,“抹书间韩遂”,促使马超与韩遂之间火并,终于击败了马超,平定了西北。部下将士问他:“丞相每闻贼加兵添众,则有喜色,何也?”曹操说:“关中边远,若群贼各依险阻,征之非一二年不可平复;今皆来聚一处,其众虽多,人心不一,易于离间,一举可灭;吾故喜也。”这是曹操在决策执行过程中遇到了新情况,修正和完善决策的著名事例。诸葛亮在作出平定南蛮的决策后,本来也没有七擒七纵孟获的准备。但后来马谡向他建议:“南蛮恃其地远山险,不服久矣;虽今日破之,明日复叛。丞相大军到彼,必然平服;但班师之日,必用北伐曹丕,蛮兵若知内虚,其反必速。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愿丞相但服其心足矣。”诸葛亮接受了这一建议,于是七擒七纵孟获,直到孟获心悦诚服,说出“南人不复反矣”的话,才收军回蜀。这时,平定南蛮的决策才算真正实现。
    通过以上论述,表明《三国演义》作者是深谙决策学的。如今,决策已成了一项专门学问,《三国演义》的决策描写对我们有启示意义。

    作者简介:马梦原,中共泉州市委党校副教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8粉丝

1181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