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大报告丰富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认识,并依据这些认识,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作了全面部署。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社会主义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一定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学说就是关于“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学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把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概括为未来社会最本质的特征。但长期以来,由于受“左”的思想影响,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这些光辉思想遭到误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在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也曾经出现过忽视人的利益、漠视人的尊严、轻视人的价值的现象,使人民对社会主义产生离心力,从而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到严重挫折。
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和改善民生,是十七大报告中最为突出的亮点,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特征最突出、最生动、最鲜明的体现。党的十七大将“以人为本”作为社会发展的最高价值取向,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出发点与归宿,强调社会发展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恢复和发扬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本思想,赋予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以鲜明的中国特色。在战略思想上,十七大把“以人为本”纳入科学发展观体系并确立为其核心,把“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始终。在工作原则上,提出要“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 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工作目标上,提出了“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在工作任务上,提出了全面改善民生的六大主要任务,当前一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热点问题,均在报告中有所提及。在工作要求上,特别注重社会公平,要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报告始终充满着人文关怀,贯穿“以人为本”、“全民共享”的民本思想,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是一种人性得以充分伸张、人的尊严得到充分维护、人的利益得以充分实现、正义得到充分弘扬的美好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切社会行为都应当有助于提升人的价值,拓展人的自由,促进人全面发展。那种在实践中重经济指标,轻社会进步;重物质成果,轻人的价值;重眼前利益,轻长远福祉的偏颇现象,决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社会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主义要最终战胜资本主义,归根到底,必须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生产力。党的十七大重视经济发展的主题没有改变,指出“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强调“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对中国而言,更快发展十分重要,更好发展更为重要。报告提出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创新发展、共同发展及和平发展的理念,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十七大还把“可持续”发展变为“永续”发展,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表明我们党在科学发展的战略问题上信心更强、决心更大。这五个发展理念,极大地丰富发展内涵,形成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共同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全面进步。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也非常重视消除阶级对立,实现社会和谐,把共产主义称为“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认为社会冲突和阶级斗争只不过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手段和环节,无产阶级专政“不过是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但在过去相当长时期内,马克思主义关于和谐社会的思想一直处于遮蔽状态,马克思主义哲学一度被误读为“斗争哲学”。 上个世纪所有社会主义国家无一例外地走了“阶级斗争严重扩大化”的道路,党的事业遭到重大挫折,这是前苏联和东欧国家共产党政权灭亡的重要原因。党的十七大把社会和谐明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恢复了马克思主义的本来面目。党的代表大会第一次把和谐同富强、民主、文明合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形成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完整纲领。第一次把社会和谐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布局,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原来的“三位一体”更加明确地发展为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反映出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的谋划更加全面、协调、均衡。第一次提出“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内建和谐社会,外建和谐世界,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谋求和平的国际环境,其着力点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充分激发社会活力,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的力量。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批判性和开放性,决定了它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马克思主义反对任何以终极真理自居的理论体系。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前苏联和东欧国家共产党之所以红旗落地,重要原因是在解放思想问题上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最终迷失了方向——或者抱残守缺,抱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某些过时的观点不放,或者完全否定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上的指导地位,实行意识形态多元化。十七大报告把解放思想确立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是对解放思想的充分肯定,是对党的思想路线的新认识、新贡献。报告通篇体现了鲜明的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精神,体现了解放思想这一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要求全党同志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问题、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中国共产党人肩负的历史重任,决定了我们党要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继续高举解放思想的旗帜,绝不能陶醉于已有的成绩而稍有懈怠,绝不能固步自封而止步不前,绝不能满足现状而不思进取。不继续解放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丧失了生机与活力,党和国家的生机就要停止,就要亡党亡国。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科学地预测未来社会的发展时,认为“完美的社会、完美的国家是只有在幻想中才能存在的东西”,“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前苏联和东欧国家在改革问题上也没有始终如一,停停走走,走走停停,一旦遇到什么问题,就归罪于改革,或者走回头路,或者全盘否定改革成就,照搬西方模式。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终于发生了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十七大对改革开放的历史地位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强调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报告还针对过去人们关于改革开放的争论,作出重大的政治宣示,强调改革开放“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表明了我们党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的坚强决心。十七大报告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三个方面回答了改革开放的目的,说明改革开放的任务更艰巨,必须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使改革始终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历史证明,只有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才能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由各个部分相互联系和交互作用而组合构成的社会有机体,并且不断地从较低的层次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变化。社会主义社会也是这样的社会有机体,是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相互配合、相互影响而形成的社会发展形态,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社会。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还忠告人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强调要“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把生态建设上升到文明的高度,是前所未有的,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是第一次。建设生态文明,是继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后的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四个基本目标,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极大地推进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生态文明确立了生态环境对于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基础性地位,唤醒了全民的生态忧患意识,能够引导人们尽最大可能积极主动地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发展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表明环境和资源是重要的生产要素,保护环境就是保护和生产力,要重视环境对生产力发展的影响和作用。生态文明深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文明的认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共同构成了完整的中国社会主义文明体系,使社会主义文明的内涵越来越丰富。生态文明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发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五位一体”,五个方面建设密切配合、协调发展。其中经济建设提供物质基础,政治建设提供政治保障,文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社会建设提供有利的社会环境和条件,生态建设提供生存基础和条件。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大力发展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民主是一种政治制度,属于上层建筑。民主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历史的。与以往任何一种类型的民主相比,社会主义民主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因而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历史上最广泛的民主。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保证人民生活幸福,是社会主义民主追求的最高境界和最终目标,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深化了对人民民主的认识,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不仅在理论上阐述了人民民主的性质及其重要性,而且在实践中为人民当家作主提供制度性安排和保障。相较此前的“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提法,十七大提出要在积极稳妥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扩展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的内涵,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把基层民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重视人民政治权益的保障,首次把“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并列写入了党代会报告,特别是把“表达权”第一次写入党代会报告,强调“制定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公共政策原则上要公开听取意见”。提出“三权制约”,强调要“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解决监督难的问题,解决腐败问题的“一把手”现象。首次提出“要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在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推行票决制、确立党员主体地位等党内民主建设方面有重大突破。”这些新举措,必将推动人民民主的不断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之路将越走越宽广。
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社会主义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记忆和精神家园。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发展有其继承性,“无产阶级文化应当是人类在资本主义社会、地主社会和官僚社会压迫下创造出来的全部知识合乎规律的发展”,是“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马克思主义历来十分重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继承,认为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如果离开自身的文化传统,割断血脉,就会迷失自我、丧失根本。历史证明,一个民族只有在努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持和发扬自己的民族文化特色,才能真正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1世纪是文化多元化的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成为意识形态和政治斗争的主战场。中华文化是承载中华民族精神与情感的重要载体,一直是鼓舞我国各族人民不断前进的精神力量。如果不坚持继承和发展自己的民族文化,就可能在文化领域丧失独立性,最终就会成为外国特别是西方文化的附庸。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历史任务,把弘扬中华文化提到事关中华民族振兴的高度来认识,强调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维护国家的团结统一,维护国家文化主权和文化安全。十七大强调要辨证看待和全面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传统文化中的内容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这样就能够发挥中华文化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的积极作用,能够增进共识、统一思想、化解矛盾、凝聚力量。十七大强调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是为了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有机结合,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更加鲜明的民族特色,从而进一步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增强执政党的意识形态的文化基础和群众基础,但绝对不是回归传统文化,更不是用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来抵制和取代马克思主义。离开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然要遭到挫折和失败;离开中华文化,中国人民就没有团结统一的精神纽带,就会丧失凝聚力、向心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同样要遭到挫折和失败。
作者简介:丁晋清,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理论处副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