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玉铭
宁化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面对入世后新的机遇和挑战,县域农业的发展必须认真审视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立足区域资源特点,积极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加大投入扶持力度,加快培育规模竞争优势,努力实现从传统农业大县向现代农业强县转变。
一、调整结构,培育优势主导产业。针对目前大田作物以烟稻为主的现状,遵循入世后比较优势原则,实施“减粮、优烟、发展高效经济作物”战略,优化资源配置,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突出培育烟、林竹、畜牧、食用菌四大主导产业,把规模做大,品质调高,尽快形成规模竞争优势。一是做优烟草业。严格合同种植,在提质增效上下硬功夫,面积稳定在13.5万亩,上等烟比率达45%以上。二是做强林竹业。加大竹业开发力度,垦复改造现有30万亩低产毛竹林,扩展石竹、苦竹、甜竹等生态小径竹,每年新增竹林面积1万亩,为提升笋竹加工水平提供优质资源保障。同时,加大以银杏、优质水果为主的药材、果茶种植推广力度,提高山地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三是做大畜牧业。以肉牛养殖为主,推广优质牧草种植,加大皮埃蒙特等良种引进力度,加快对本地牛“黄改”进度,在现有2万头规模的基础上,力争在3年内发展到5万头以上,并继续促进肉鸡、猪、兔、羊养殖健康发展,大幅提高畜禽养殖在农业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四是壮大食用菌业。大力发展以蘑菇为重点的草腐生食用菌,在目前蘑菇20万平方米的基础上,力争在3年内发展到50万平方米以上,同时扩大反季节竹屑香菇和珍稀菌类生产规模,为进一步发展保鲜加工建立原料基地。在产业区域布局上,因乡制宜,科学布局,走“几乡一业、数村一品”的路子,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
二、扶强龙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如何使分散零星经营的农户适应入世后激烈竞争的市场局面,通过龙头企业实现与市场的对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县域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当前,重点要加快加工型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在深度开发、广度挖掘方面真功实做,着力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实现农业资源多层转换增值,并有效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要从扶强做大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着手,加快新产品开发步伐,加大品牌创建工作力度,使更多的产品通过环保和质量体系论证,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力争在2-3年内,以农星农牧公司为主的肉鸡饲养加工业、以振兴公司为主的竹业系列开发、以申达公司为主的林木加工、以利丰公司为主的林产化工业分别实现产值超亿元。同时,继续扶持粮食、肉牛、食用菌、银杏等农业龙头企业发展,通过公司加农户、龙头带基地等形式,扩大生产规模,打造竞争优势,努力解决现有农业龙头企业规模小、档次低、带动力弱等问题。此外,还要紧紧抓住外靠集团、内扶大户两个环节,依靠集团抓“订单”,并注重发挥农村经济大户的典型引路、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发展好各类协会中介组织,推进土地集约化经营,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
三、科技支撑,提高农产品质量。科技是入世后增强县域农业竞争力的核心因素,针对当前农民素质偏低、实用技术推广不快、生产缺乏技术标准、农产品质量不高等诸多问题和困难。一是实施农民素质工程。农民是县域农业应对入世的主体,要依托农业科技推广网络、农广校、职业中专等阵地,通过召开现场会、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农民素质教育,提高农民应对入世的科技意识、市场意识和风险意识。二是实施种子种苗工程。加大农业名、优、新、特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力度,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走农科教结合、产学研一体化路子。三是加强农业标准化体系和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围绕我县大宗农产品及名特优农产品,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产技术和检验检测标准体系,确保质量有标准、生产有规程、产品有标志,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应对国际、国内市场准入要求,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四是创新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在稳定基层农技推广队伍的基础上,进一步抓好“969155"农业信息服务中心建设,建设并发挥好城郊高堑农业现代示范园的引导作用,提高科技服务水平。
四、增加投入,加强农业保障体系建设。认真研究掌握WTO规则,充分应用好“绿箱”政策,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增加对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等方面的投入。一是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建设。重点抓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渠道、水陂、水圳的修建,抓好国家农业立项综合开发、石淮万亩旱片治理、石板桥流域综合开发等重大基础性项目,切实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二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以投资上亿元的西部水土流失治理项目为抓手,开展生态户、生态村、生态乡建设,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加强生态林管护,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后劲。三是加大对农业科研教育、农技推广、农产品质量标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投入,提高农业综合竞争能力。四是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积极开展创建“信用乡”、“信用村”、“信用户”活动,推广农户小额联保贷款,切实有效解决农户发展生产的资金困难。五是探索设立自然灾害救灾补贴专项资金,逐步建立农业专项保险制度,扩大农业保险范围,有效规避农业风险。
五、大力招商,扩大农业利用外资规模。山区县经济基础较差,实力不强,竞争力弱,县域农业的发展在立足利用好自身资源的基础上,要强化资源共享观念,走联外引外、借助外力加快发展的路子。一是大力推进山海协作。近几年宁化共引进山海协作农业项目43个,实际利用区外资金达5500多万元,为县域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今后要继续把山海协作的重点放在引进生产性项目上,有针对性筹划,发挥资源优势,以建设基地引资金,大力发展加工、储藏保鲜等产业。要充分利用好我省对台经贸优势,积极拓展宁台农业合作领域,精心组织参与农业、林业、畜牧水产专场招商会,努力推介市场前景好、收益回报高的项目,加快外向型农业发展。二是以华侨工业园区引项目。规划园区总面积5000亩,加快建设完善配套设施,落实好各项优惠政策,对乡镇引进企业落户园区的,税收计入乡镇任务,为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拓展空间。三是强化责任。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强化奖惩措施,把全县处、科级领导干部推上招商引资第一线,以招商成效论英雄,在全县努力营造想招商、议招商、比招商的浓厚发展氛围。四是优化环境。转变政府职能,深化审核审批制度改革,坚决搬掉门槛,开展投资环境专项治理和监测评价工作,建设服务型、效能型政府,努力营造人才、资金、技术向县内聚集的洼地效应,扩大县域农业利用外资规模。
六、建设城镇,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人口比重过大,是入世后县域农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一方面,努力提高集镇建设水平。按照“大城关、中心镇、中心村”的要求,以县城为中心,以石壁、湖村为二翼,立足长远,坚持规划先行,不断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拓展县城发展空间,提高集镇建设水平,同时大力发展乡镇个私企业和商业、饮食、交通运输等第三产业,增加就业,集聚人气,扩大城镇对农业人口的吸纳能力。另一方面,建立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机制。进一步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探索与农业人口转移相配套的土地流转政策,支持兴办农村劳务中介服务组织,开展好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为农村劳动力到城镇就业和跨地区流动创造良好环境,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组织和促进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向城镇和沿海地区流动,走减少农民富裕农民、减少农民增效农业的路子。
作者为中共宁化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
责任编辑:黄元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