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善存
党的十六大报告对新时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是我们做好新形势下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把党的十六大精神贯彻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必须联系我们大田县实际,创新思路,在“四个新”上下功夫。 一、思想政治建设要有新加强 1、加强发展是第一要务的观念教育。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经济建设是一切工作的中心,发展是硬道理。扭住中心,突出主题,这是基层组织建设的指导思想。 当前要加强发展观教育,用发展的思想、发展的理念、发展的动力、发展的本领武装党员干部, 扫除思想层面和精神层面的障碍,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解决大田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快发展自已”的责任意识,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找准党建工作与经济建设的结合点和切入点,真正把为加快发展提供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作为党的建设的根本任务,为实现大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供强大的思想动力。 2、提高基层党员干部队伍素质。要把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基层党员干部队伍,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要制定教育培训规划,充分利用县、乡党校有计划、分层次、分期分批地对他们进行轮训。要采取多种形式,组织他们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组织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民主法制知识,增强政策法制观念;同时,学习市场经济知识、科技知识、管理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做好基层工作的能力。当务之急是,集中安排时间组织好全体党员干部把十六大精神学深、学精、学透,把全体党员干部的思想统一到十六大精神上来,把全体党员干部的力量凝聚到完成十六大确定的任务上来。 3、加强基层党员干部队伍作风建设。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把“八个坚持、八个反对”要求落到实处,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把群众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当作第一选择,把群众利益当作第一考虑,把群众满意当作第一标准,深入到基层中去,知民情、解民忧、帮民富、暖民心,深入开展“四民”服务活动。要立足实际,多出实招、多办实事,把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当前农民群众的根本要求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不断提高和改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因此,基层党组织要搞好服务,基层干部要转变工作作风,积极出谋划策,扎扎实实帮助群众解决好生产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千方百计减轻农民负担,改进工作方法,学会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思想政治工作,善于化解矛盾,做群众的贴心人。 二、工作领域要有新拓展 1、以增强党的先进性和阶级基础为重点,突出抓好党员队伍建设。一是按照十六大精神要求,抓好在新的阶层中发展党员工作。要加大培养、考察力度,把能自觉为实现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符合党员条件的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中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并通过党这个大熔炉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从而不断增强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二是坚持党员标准,疏通党员“出口”。当前,有部分党员受自由化思潮影响,价值观念扭曲、政治热情下降,不能在群众中起先锋模范作用,有的甚至成了群众的“尾巴”,要把清退不合格党员作为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日常工作来抓,制定民主评议党员的量化考核办法,严格民主评议党员条件,严肃民主评议党员纪律,坚决把不合格党员从党内清除出去。 2、适应新的经济组织迅速发展的形势,加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工作的力度。一是从实际出发,加大组建非公经济党组织的工作力度。凡是具备条件单独组建党组织的,都要抓紧建立党的组织。暂不具备单独建立党组织条件的,可以依托乡镇、机关、街道社区等组织,采取联合、挂靠、调整等多种形式组建党组织。同时要遵循因地制宜、因企制宜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进一步理清隶属关系。对非公经济发展较快、党员相对集中的区域,可打破企业和行业界限,统一组建党组织,如成立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委,负责领导区域内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二是依照经济组织特点,积极探索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方法途径。要坚持“业余、小型、务实”的原则开展党组织的活动,尽量做到企业生产经营和党的活动两不误。要注意发挥群众组织的作用,要正确处理党组织和业主的关系,支持业主依法经营管理,同时监督和引导业主守法经营,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3、适应城镇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推进街居党建向社区党建发展。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以及大田县城市建设的扎实推进,下岗职工、外来人口、个体工商户、农村劳动力等大量向城区转移,农民居民化进程、居民居住社区化进程明显加快,面对新情况,改变现行的以纵向行政管理为主、条块分割的街居党建管理模式,构建条块联动、区域共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党建联建”社区党建新格局,势在必行。一是调整组织设置,切实扩大党在城市工作的覆盖面。要以构建社区党建新格局为目标,按照“有利于党员教育管理,有利于党组织发挥作用,有利于推进社区建设”的原则,把现行的8个街居党支部合理组建成若干个社区党组织。二是建立协调机制,努力实现社区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要通过成立社区党建工作委员会、社区精神文明共建理事会等协调机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分析新情况,协调解决新问题,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社区工作新机制。三要推进社区建设,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要立足本地实际,积极探索社区经济建设、社区服务和管理新路子,丰富和发展社区党建工作内涵,提高党在城镇社区的社会影响力。 三、解决突出问题要有新突破 1、致力培养选拔优秀干部,解决村干部后继乏人的问题。要从政策措施上研究解决一些村党支部书记难选难当的问题。对由于“青黄不接”而选不出合适人选的支部,要切实加强党员发展工作。对一些党建工作基础较差的村,只要是符合条件,有发展前途的青年,就要加强培养,积极发展入党;短期内选不出人,组织部门、乡镇党委要从各方面物色人才,派进去担任支部书记,并定职定责,培养当地的人才。要建立激励机制,从生活上解决好支部书记的待遇问题,从政治上建立从优秀支部书记中选拔乡干部的制度,从工作上解决环境干扰的问题,在法律范围内制定保护农村干部的措施,为正常开展工作提供前提条件和基本保证。要加强农村后备干部的培养,要特别注意从高中毕业生、复退军人和乡村致富能人中的优秀人才中选拔培养后备力量。 2、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解决农村集体经济普遍薄弱的问题。要调整农村经济发展思路:在发展方向上,坚持以服务农民为根本,注重加快发展速度与提高质量效益的统一,不断增加农村集体经济的可支配收入;在发展格局上,坚持集体经济与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强村与富民有机结合;在发展空间上,融入区域经济体系,推进城乡联动、外向发展;在发展方式上,因地制宜,实行多业并举,三产并进,拓展资本经营、资源经营、服务经营,开拓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新路子,即搞活集体土地经营,走出一条以地生财的新路子;兴办社会化服务产业,走出一条服务创收的新路子;管好用好资本,走出一条资本经营的新路子;合理开发闲置呆滞资产,走出一条盘活存量资产的新路子。要按照“管理增财、服务积财、开发兴财、公益聚财”的思路,采取清产核资、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各业承包合同、兴办经济实体等办法,千方百计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使每个村的集体经济有一个较大的发展,形成一个稳定的财源。 3、努力建立健全工作制度,解决部分村党支部与村委会关系不协调的问题。一是调整权力制度,实行管理权与监督权分离。把村务管理权(包括财产管理权和财务审批权)分给村委会,而把召集“两会”和组织村务公开的权力赋予村党支部,让村党支部享有真正的监督权,可分别建立“村委会报告制度”和“村党支部保障村民自治制度”,以制度的形式界定“两委”职责,既避免工作的随意性,又确保村党支部领导核心作用的发挥。二是规范运行制度,推进决策科学化。要本着村党支部领导村委会,村党支部管理方向性、政策性、全局性的大事,村委会管理事务性、技术性、具体性事情的原则,对“两委”的决策范围、内容和程序作出具体规定,并坚持群众路线,充分发扬民主,调动村民议事、决事和干事的积极性,确保村党支部在重大问题决策中的领导地位,确保村委会成为村民自治高效运转的的工作机构,从而实现“两委”决策的程序化、民主化和科学化。三是完善考核制度,加大建整力度。要针对各项制度的落实,建立相应的考核办法,以“五个好”为主要目标体系,把“两委”关系建设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考核的主要指标,用“两委”的良性互动带动农村工作的健康发展。 四、工作方法要有新改进 1、创新领导方式。要从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工作模式中解放出来,从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中解脱出来。在经常性工作指导上,要实现由主要靠行政命令手段推动工作向示范引导、提供服务方面转变;在抓经济工作上,要实现由习惯于靠上级、找领导向抓信息、找市场方面转变;在处理基层矛盾上,要实现由靠罚、靠压、简单从事,向说服教育、民主协商、依靠法律方面转变。 2、创新活动载体。选准载体是推动工作行之有效的方法。一是以主题教育为载体,如开展“当公仆,办实事”活动和向练交泰同志学习等活动;二是以制度管理为载体,如在乡镇推行政务公开等;三是以创先争优为载体,如开展创建“六好”乡镇党委暨乡镇党委书记和乡镇长“一对好搭档”、“五好”村党支部暨村党支部书记和村主任“一对好主干”、机关党建先进单位等活动;四是以典型示范为载体,如开展创建党建示范点和党员“带创”示范户活动等。 3、创新工作机制。要建立一套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工作运行机制,促使 基层组织建设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重点要创建四项工作机制:一是责任机制。强化责任分解,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党建工作责任体系,做到各负其责,齐抓共管。二是目标机制。根据基层党组织建设任务,按照“细化、量化、科学化”的要求,合理确定工作目标,推行目标管理,层层签订责任状,把“软任务”变为“硬指标”。三是考核机制。建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考核制度,做到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自我考核与上级考核、党组织考核与群众评议相结合。四是奖惩机制。表彰先进,鞭策后进,严格奖惩,形成“争先创优”的生动局面,从而促进基层组织工作的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