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 v T& a; S0 V( a
杂乱无章的工作环境最易使人遗忘重要的事情或物件,以致丢三落四,顾此失彼,从而加重这样的环境本身带给你的烦躁情绪――如此一来,工作效率高低不说,连自己的健康看来也得赔在里边了。 . Z# Y! v9 D# I! q( w9 j+ R" I
因此,整顿工作环境是效率专家们最常提出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建议之一。不同版本的“5S”、“5C”被人津津乐道。但我也发觉,什么东西只要一加归纳,一用缩写,就立即变成了“学院派”的专利,也就神秘得不知所云了。(有几个人能说出“54321办公室”是管什么的?)
/ \1 U& l1 g4 X6 Y9 O- l 因此,还是让我们从看得懂的步骤开始吧。 o+ I B/ k5 Z H* b. Z8 n
移除 对待一个“百宝堆”式的办公桌、书架或柜橱,最好的方法就是先将上面、里边的东西一股脑地堆在房间的最显眼处。不用这个方法,你整理起来会束手束脚,患得患失。
& o* o+ J! [, S# T6 ]6 C, ^$ E 当然,轻拿轻放还是要的。总不能“泼洗澡水泼掉了孩子”。 整理 以大刀阔斧的精神对“百宝堆”的物件进行整理分类。以两秒种一件的速度,迅速将其分为“无用”、“?”和“有用”三堆;再对“有用”的一堆重做一次,只留下“绝对必需”的物品。 : M7 K9 T: z! E0 \: F
在面对每一个“有用”的物件时,要不断地问自己这样两个问题: “我上次用它是在什么时候?”――如果答案是“一年以前”,那么绝对不是“必需”用品――立即把它放入“?”一堆。 9 Q% n. t3 ] U) c1 `( T( x2 P
“我多久会用上一次?”――如果答案不是“至少一周一次”,那么也不是“必需”用品――也把它放入“?”一堆。 F% z/ a7 c4 ?5 Y: i
拣出了自己绝对必需物品之后,整理工作的重点就该轮到“?”一堆了。这其实是这一阶段的重头,因为这一堆肯定是最大的。
( d M; a& l5 r 在整理过程中,要将它们再分作“收藏”、“送人”和“无用”三堆。千万不要被“这玩意真好玩”、“挺值钱的”或是“说不准可以传给儿子”之类的想法诱惑,因为所有这些,只是说明了东西本身可能的价值,而不是对你来说的价值(使用价值)。如果你想收藏,就把它们放在一个统一的牢靠的地方,并登记造册;如果你觉得“不值得那么麻烦”,那么说明这东西根本就没有留着的价值,还是尽快扔掉或送人为好。 经过这番工作,该送的送,该扔的扔,东西一少,心情会首先不知不觉地好起来。不信?你试试看。 清洁 这一步很好理解,就是把环境和所有不要扔的物品清扫、擦拭干净。工作虽然繁琐,但也许可以请人代劳。别以为只有有下属的人可以这样做,如果工作实在太忙,没有下属的人可以去请钟点工。 . v" H D6 R! h& X. P
定位 f- j/ q0 ]+ L& Q2 p' X4 s, ~% `# {
东西是否有用,全赖于你在要用的时候能够及时找到。这里,要借用一个管理工学的概念:可视化,即标明所有可以确定标明的物品的用途、用法及注意事项。
5 T" ?9 |; V7 N& z3 Y 用在办公室,就是要标明每个文件柜(包括隔层)、每个文件盒、每个文件夹甚至办公桌的每个抽屉的用途及所放置的文件物品。为了美观起见,标签不必象厂区那样大,有条件的还可订制小型铜制铭牌。
- F$ G2 R5 T; H1 j+ ?6 i4 s) d 这样做的目的其实是双重的:不仅可以使你及时找到要找的东西,也可提醒你用完后放回原处。(想想,你大概不会将写有内容的记事本放入一个标明是“文具”抽屉中,但如没有标明,那可就难说了。) 2 H% Y- Y' n% Q/ b& F% ~6 _
剩下的就是养成习惯,我们不再作为一个步骤列出。一开始肯定不太习惯,但强迫成习惯,习惯成自然。“人是习惯的奴隶”,我们总希望是些好的习惯。 % c5 }1 ?2 h% \7 I! ^) Z" S# Y&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