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枭
伴随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程,中国财政也逐步实现着向公共财政的蜕变。因为公共财政执行者与受惠人的双重身份,我正好见证了湘北小县—-津市财政在改善民生方面的点滴作为。 保险全覆盖医治老百姓“提心吊胆” “积积攒攒几十年,一病回到解放前”,这无疑是普通老百姓生活中最提心吊胆的事情,“大病靠拖、小病靠扛”是前些年老百姓与疾病抗争的真实写照。面对众多因疾病造成的家庭悲剧,津市从2007年启动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每个农村人口每年缴纳10元参保费,即就可享受门诊补贴、大病补助等待遇。实施第一年,参合人口就达11万多人,占全市农业人口的87%,筹集资金535万元(其中财政按每人40元标准补贴430多万元),当年实施门诊补助6552人次、9.98万元,住院补助3910人次、234.94万元。为进一步加大救助力度, 2008年,又分别拓宽就医范围、增加报销药品品目、提高补偿标准,全市新农合参保率更是超过90%,个人筹资120万元,财政按人平70元的标准安排800多万元,截止今年9月,已实行门诊补助22561人次、住院补助9068人次,人次平均补助达994元,住院补偿5000元以上的110多人、1万元以上的40多人、2万元以上的5人。公共财政的阳光在亲抚农村医疗的同时,也普照了广大的城镇居民。2007年,津市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之门开启,许多购保回来的群众说,那场面很是壮观,家家户户齐出动、老老少少同上阵,排队参保成了津城的一大景观。短短两个月,全市参保居民达7万多人,参保率近80 %,年内兑现补偿金698万元,真正实现了城乡医保全覆盖,老百姓“提心吊胆”的心病终于得到了“医治”。同时,应对广大群众不断提升的就医需求,财政还不断加大对疾病控制、血吸虫防治和乡村(社区)卫生院(室)建设的投入,基本实现了“小病不出乡(社区),大病不出县”的构想。 “二免一补”承担中小学教育“义务” 教育公平是社会最大的公平。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子女学杂费已成为压得普通群众喘不过气来的又一座大山。“我要读书”的呐喊,时常在穷山沟里回响;不要钱也能坐进宽敞的教室,是莘莘学子梦寐以求的事情。随着中央“免学杂费、免课本费和补助寄宿生食宿费” 的“二免一补”政策推行,政府开始承担起教育公平的义务,“读书不要钱”终于从梦想走进了现实。从2005年春季开始,津市老百姓先试先尝了“二免一补”的甜头。目前,全市2.2万多名城乡中小学生免交学杂费720多万元。为了杜绝变相增加子女就学负担事件发生,津市还建立了举报机制和举报平台,严禁一切搭车收费或违规收费现象发生,使津市义务教育真正成为了一块净土。免除老百姓义务不等于减少对教育的投入,与之相配套,津市还相继建立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增长机制,同时大力化解“普九”债务,强化校舍改造、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等等,阳光教育时代真正到来了。温家宝总理评价说,免费义务教育可与农村联产承包、费税改革同列为农村三大划时代意义的改革。是啊,祖祖辈辈蜗居山沟沟,世世代代面向黄土背朝青天,一出生就已决定命运的历史坚冰终于在今天被打破了。 “三大体系”编织社会保障网 社会保障是衡量社会进步和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民生财政重点保障的内容。对此,津市细编三大保障体系,充分发挥人民生活的“安全网”、社会运行的“稳定器”和收入分配的“调节器”作用。一是全力构建社会保险体系。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是社会保险体系的主要内容,其中养老是最基本的保险之一。为确保离退休人员,特别是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我市逐年加大对社保基金补助力度,近年更是突破了亿元大关,并连续几次实行提标,切实保障了离退休职工“老有所养”的问题,同时每年补助数千万元保障事业单位养保,为社会事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强的后盾;津市自1986年启动失业保险以来,不断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和下岗职工就业扶助和培训体系,建立零就业家庭动态援助长效机制,落实“六免一补二贷一扶”政策 ,以积极的税费减免和财税优惠政策、免费就业培训、小额担保贷款和贴息、对公益性岗位实行补贴等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创业和就业。另外,同步推进医疗、工伤、生育等保险,全力保障了群众应享有的各项权益。二是逐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从上世纪后期开始,津市逐步完善了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城乡大病救助工作。我市最低生活保障经过连续提质扩面,目前,城市低保已达10542人、平均补助达129元/人.月;农村低保达4220人,平均补助达50元/人.月,两项合计年救助金额达1000万元以上。城乡大病救助从2005年启动以来,逐步加大救助力度,今年已救助1100多人次,人平救助金额达1000多元;津市农村五保供养起步较早,历经了从分散供养到分散与集中供养相结合的过渡,如今五保供养已达1336人,集中供养标准为2800元/人.年;分散供养标准为1000元/人.年。三是不断强化社会福利体系。分别从敬老院建设、残疾人事业、孤儿集中抚养方面下功夫。分别投入824万元,新建敬老院6所,五保户之家2个,陆续供养孤寡老人338人。加强残疾人和孤儿救助办度,发放残疾人用品1300多件,扶持残疾人康复221例,筹资40多万元培训残疾人450人次,实现残疾人就业120多人,扶持自主创业35人;先后收养孤儿34人,财政按人平月补助为220元的标准实行救助,保障了残障、孤儿的基本生活。 “取”“予”之变强农富民 “皇粮国税”自古有之。到了上世纪90年代,农村除农业税外,乡统筹、村提留、以资代劳等税外收费更是达到高峰,最多时有十几种之多,为农业税的五六倍。乡村干部一年到头催收税费,“抗粮抗款”成了很多农民无奈的选择。5个“中央1号文件”似声声春雷,破天荒地免除了千年“皇粮国税”,“免费种地还给补助”这种不可能发生的事发生了。津市是全国税费改革试点县(市),率先取消了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并陆续实行了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良种补贴、能繁母猪补贴等20多项涉农补贴, 2008年仅就粮食直补和综补两项已达1880多万元。为保障各项补贴切实发放到户,所有补贴全部实行“一卡通”直接发放,许多农户说,想不到我们农民也和国家干部一样有了“工资本”。沟渠、水利、电排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历来由农民自身承担,倾巢出动的农民负担荷锄,成为了每年秋冬农村的一大景观,可历史又在二十一世纪被改写,农民自己的事也不再由农民独自承担。津市是我省新农村建设示范县(市),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逐年增加。为了提高财政资金投入效果,津市从2006年开始推行支农资金整合试点,三年来,共整合支农资金11200万元,实施主项目7个,子项目27个,已兴建了保河堤、新洲、灵泉等27个项目,投入780万元进行水库除险、塘坝扩容、水毁工程修复、灌溉渠道清淤硬化等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区基础设施建设有了明显改善。重点支持的双孢蘑菇、藠果、蚕桑、肉兔、黄鳝和肉牛等特色产业和产品深加工项目发展迅速,带动项目区农民快速脱贫致富。同时,针对农业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的特点,由政府出大头,农户出小头,在全市推行农业保险。2008年,由农户缴纳225万多元,财政补贴558万多元,落实水稻保险24.5万亩、棉花4万亩、油菜20万亩、能繁母猪1.6万头,为农民增产致富又拴上了一道保险绳。 “四大工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城乡两重天”是发展中国家的现实,也是津市的近况。近年来,津市通过实施“四大工程”,努力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一是通畅通达工程。通畅通达工程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构建便捷通畅安全的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要想富,先修路”,这是被很多实践证明过的经验。作为全国的试点县(市),津市的新农村建设也是从道路建设起步的。津市抓住全国实施通畅通达工程的机遇,通过财政补助、农民自筹,共计投入1400多万元、兴修通乡公路20公里、通村道路76条148公里。同时,新建农村客运站3个,农村客运车辆从2006年的不到40辆发展到现在的50多辆,实现了城乡客运公交网络化,极大的方便了农民的生产生活。二是安全饮水工程。由于我市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水源工程少,村民经常因为用水问题而发愁,许多农民生产生活用水都来自塘堰,时常面临“干旱没有水,阴雨一塘泥”的尴尬。无奈之下有的村民打了水井,可抽出来的水氟砷严重超标,用起来很不放心。从2005 年开始,津市启动了安全饮水工程,财政共计投入400多万元,兴建集中饮水工程7个,使农村12038人告别了吃不卫生水的历史。三是沼气建设工程。沼气建设工程是一项有利于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产生活质量、节约资源能源的民生工程。按国家标准每口造价在1800元至2000元,为了大力推进该工程,津市对每口沼气池补助1000元,全市共计补助近200万元,为农户改建沼气池1900多个。村民们形象地说:“过去做饭满屋烟,满面灰尘泪不干;如今做饭拧开关,只闻饭香不见烟”。四是农村改厕工程。为了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促进农民健康水平,津市完善“政府领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工作机制,分期推进农村改厕工程,2年多来,财政按每个受益户补助350元的标准,共投入补贴240多万元,改建无害化卫生厕所 7800多座,大大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