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这次全市外向型经济工作会议,不仅是一次年度工作会议,更是在当前发展形势严峻、外向型经济受到强烈冲击的背景下,进一步统一思想,理清思路,研究对策,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走出困境的重要会议。刚才,会议表彰了先进,三家单位作了很好的表态发言,市、县(市、区)两级政府签订了2009年外向型经济工作责任书;跃平同志作了一个很好的工作报告,回顾了2008年外向型经济工作,分析了当前形势,对2009年的外向型经济工作作了部署。这些意见非常好,我完全赞成,请大家抓好落实。下面,我再简要强调三点意见:
一、切实提高认识,用战略的眼光抓外向型经济。
衢州民营经济发展和外向型经济发展起步晚,这是我们落后于省内发达地区的重要因素。进入新世纪以来,尤其是确立了工业立市战略以来,衢州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民营经济蓬勃发展,工业发展势头强劲,去年规上企业超千家、工业总产值超千亿;经济外向度也不断提升,全市进出口总额从2003年的2.3亿美元,到2007年就突破了10亿美元,达到10.61亿美元,提前三年实现“十一五”目标。去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内外向型经济全面下滑,但我们仍然能够站稳脚跟,全市实际利用外资5813万美元、增长43.3%,实现进出口总额13.25亿美元、增长24.9%,均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增速均居全省前列,为下步外向型经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们在外向型经济发展方面仍然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面临的严峻形势远远超过其它经济领域。一是总量低。虽然近几年我市外向型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放到全省、全国来看,比重仍然相当低,外贸依存度仅为15%多,实际利用外资和外贸出口在全省占比均不足0.6%;另一个方面,市本级在全市的占比很小,剔除两个区,市本级GDP和财政收入市本级均占全市三分之一左右,但外向型经济占比仅为16.8%,与中心城市的地位很不相符。二是不稳定。从出口企业、市场来看,企业少、规模小,出口产品多元化程度不高,市场相对狭窄,经不起外部形势变化的考验,一两个企业出现下滑,全市都受影响,容易出现大起大落。今年1月份,我市进出口和出口总额全面下滑,增幅落到全省倒数第一。三是认识有偏差。个别单位、少数领导对外向型经济发展还存在认识不足、思路不清、措施不实的问题,等等。
我们应当清醒认识到,尽管随着形势发展,以往那种不惜代价“创汇”的时代已经过去,但外向型经济的地位和作用没有下降,特别是对于我们衢州这种后发地区,提升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更是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社会高起点、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务必提高认识,以战略的眼光谋划外向型经济发展。
第一,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是提升区域国际化程度的重要切入点。外向型经济不仅仅是一种经济形态,更是一种衡量区域国际化程度和区域内产业、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准。外向型经济表象是产业、企业、产品,背后支撑是人才、外资、科技以及国际市场。发展外向型经济,是对区域发展眼光的拓展、发展理念的提升。外向型经济壮大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产业、企业国际竞争力提高的过程。
第二,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是我市高起点、跨越式发展的内在要求。当前衢州发展,总的还是要围绕“两大目标”,深入实施“三大战略”,推进工业经济新飞跃。要实现跨越式、特色化、高起点发展,推进传统工业化向新型工业化跨越,必须立足全球,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促进更多企业、产品跨出国门,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寻求定位,向高垄断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环节进军,抢占行业制高点。
第三,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是提振发展信心、抢抓发展机遇的应势之举。信心比黄金还重要。当前企业普遍受到冲击,经营困难,尤其外向型经济首当其冲。如果外向型经济能够率先摆脱危机影响,率先发展,实现止跌回升,对于整个经济发展的信心具有重要作用。从市外经贸部门对外贸企业调查情况看,有40%企业预计今年进出口总额将同比增长,平均增幅可达32%,有21%的企业预计同比持平。可见,我市大部分企业的信心还是比较足。从刚才龙游县、市开发区和雷士灯公司的典型发言中,也可以充分感受到发展信心,感受到在严峻形势面前克难攻坚的决心。
二、突出工作重点,用创新的思路抓外向型经济。
新的一年外向型经济工作,跃平同志已经作了全面部署,会后请同志们按要求抓好落实。就下步外向型经济发展,我在面上再简要强调几点意见:
推进我市外向型发展的总体思路,就是要坚持“保增长、抓转型,提规模、拓市场”。“保增长、抓转型”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对当前工作总的要求,同样也是抓好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要确保实现会议提出的进出口、出口增长12%的目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动转型升级。“提规模、拓市场”,就是要针对我们总量小的问题,要在抓转型过程中,努力做大规模,提升品质,不断拓展国际市场。
推进我市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总的目标,就是要把外向型经济发展成为衢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制高点和新的经济增长极。要通过几年努力,使外向型经济在全市经济总量中占有重要份额。
具体工作中,必须进一步创新理念,跳出外向型经济发展外向型经济,真正把工作的着眼点、着力点放在提升区域、产业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上,放在发展壮大生产规模上。
第一、要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上下功夫。市委五届八次全会就抓好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工业经济新飞跃作了全面部署。抓好外向型经济转型升级,也要深入贯彻市委五届八次全会精神。一要做强主导产业。在“三大千亿产业板块”的框架内,深入研究新的产业规划,积极培育有利于提高外向度、有利于出口、有利于引进外资、引进人才的产业。新材料、新能源、新光源“三新”产业,外向度高,市场前景好,我市也有一定的基础。下一步,要把“三新”产业特别是光伏产业作为外向型经济的重要突破口来抓,集中全力做大做强。二要提升优势产业。生物医药、皮革加工、装备制造、纺织服装等是衢州主要出口产业,目前主要问题在于产品技术含量不高。要逐个研究分析,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加大共性技术攻关力度,帮助企业突破技术壁垒、绿色壁垒,不断扩大国际市场占有率,提高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附加值和竞争力。三要培育新兴产业。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导向,深入分析衢州基础与优势,推动一批产品竞争力强、有市场潜力和出口后劲的企业快速成长,不断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同时,我市的现代农业具有潜在的很强的国际竞争力,在主攻工业基础上,要进一步加大现代农业培育力度,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努力形成外向型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第二、要在引进项目上求突破。项目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抓手。要在保增长、保存量基础上,高度重视、集中精力引进外资项目、外资企业,努力拓增量。一要着眼引进大项目、好项目,招大商、招好商。当前,我市招商形势比预计要好得多,从开发区、高新园区情况看,前来接洽的客商不少,其中很多都是大项目、优质项目和外资项目,包括一些长期跟踪的项目,也在近期决定落户衢州。最近,我们也都在紧张地忙于接待客商、洽谈意向、签订协议,部分项目近日已开工建设。这些都清晰表明,目前我市招商引资势头良好,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坚定信心,进一步加强与世界500强企业、中央企业、上市公司和知名民营企业的对接,捕捉一批重大项目信息,策划和推出一批重大项目,集中力量予以突破。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大项目招商快速反应机制,一旦有大项目线索,有关领导要迅速到位,组建专门工作班子,实行一企一策,紧盯不放、一抓到底。二要努力引进外资项目。外资是“三外”的牛鼻子,要以项目为载体,进一步加大引进外资的力度。要加强与外资密集地区的对接,尤其要抓好赴厦门的东引台资和与杭、甬的产业资源合作等工作,主动承接发达地区的外资转移;要创新招商方式,多渠道务实推进外资招商工作;要把增资扩股、嫁接引资作为引进外资的一条重要途径来抓,鼓励现有外资企业技术改造、新上项目、衍生配套协作企业,努力实现外资求突破的目标。
第三、要在提升企业国际化水平上做文章。企业是外向型经济工作的主体。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就外向型经济发展抓推动、抓服务、抓引导,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一是加强企业发展战略研究。各级党委、政府,在抓好区域外向型经济发展总体战略研究的同时,要支持和帮助具体的企业进行发展战略研究。二是着力开拓国际市场。引导和扶持企业优化产品和市场结构,推进出口市场多元化,形成重点突出、层次分明、风险分散的市场分布新格局。三是有效扩大进口。牢牢把握国际市场低迷、资源产品价格下降的机遇,鼓励企业充分利用政策,积极扩大先进适用设备、关键零部件和能源原材料进口,推动产业和产品结构升级。四是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加强与我市重点出口市场所在地的交流,努力为企业开拓市场搭建平台;切实加强招才引智,深化“四个一百”领军型人才引进工作,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与国外客商、企业、科研机构合资合作,把关键技术引进来,把品牌引进来,把人才引进来,把先进管理理念引进来。五是企业自身要适应国际化趋势。企业能否做大做强,能否经得住当前经济危机的考验,关键还在于企业自身。希望外向型企业的经营者,不断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素质,研究国际贸易规则和相关法律法规,关注国际经济形势,掌握汇率变化,增强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外拓市场的能力,积极适应经济全球化要求,努力与世界经济接轨。
三、努力夯实基础,用务实的举措抓外向型经济。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尤其主要领导,要把外向型经济发展放在突出位置,亲自研究,亲自调研,亲自提出推进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思路和举措。在具体的外向型企业遇到突出困难和问题时,主要领导要亲自协调,及时解决。
二要抓好平台建设。一是抓好空间平台建设。坚定不移地推进开发区建设,坚持集聚、集约发展,切实做好整合、扩容、提升工作,努力提高品位和档次,提高对外资的吸引力。各开发区(园区)要加强与外经贸部门的衔接,按照“吸纳优先、政策优惠、服务优质”的原则,切实把引进外资摆在优先的位置。二是优化服务平台。加强物流通道建设,重点是推进“无水港”建设,这是我市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窗口和渠道,要抓紧完善配套基础设施,促进无水港尽快投入正式运营。海关、商检等有关部门要按照“大通关”要求,再造“通关”流程,优化“通关”环境,努力降低企业出口成本。
三要强化政策导向。政策的激励和导向作用至关重要。一方面,要抢抓当前机遇,用足用好用活上级政策。现在国家和省里都出台了很多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政策,要组织力量,对相关政策进行梳理,及时把政策信息传递给企业,帮助企业用足用好各类政策。另一方面,要抓紧研究完善我市推进外向型经济加快发展的政策。总的原则是“优化结构、强化导向、整合资源”,整合各条线上有关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政策,并与产业政策、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等政策有机融合,最大限度地发挥政策效应,集中力量扶持优势企业发展提升、做强做大。
四要落实考核制度。刚才已签订了责任书,下达了今年外向型经济的具体目标任务,这些是保底目标、最低要求。各县(市、区)要主动加压,加大步伐,加快发展。市政府办公室和外经贸部门要加强检查督导,建立月报分析制度,及时提出指导性意见。
五要合力优质服务。要贯彻全市机关干部大会精神,深入开展服务企业、服务项目、服务民生“三服务”活动。牢固树立保企业就是保发展、保民生、保稳定的理念,按照政企联动的要求,深入企业开展服务。尤其涉外相关部门包括金融部门,要把服务外向型企业作为服务企业的重点,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及时掌握企业经营情况和面临困难,真心实意、求真务实地帮助企业及时解决实际问题。
总之,要千方百计保增长,全力以赴防下滑,力争我市外向型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为衢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贡献应有的力量。
占跃平同志在全市
外向型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二○○九年二月二十日
一、2008年外向型经济的简要回顾
2008年是我市外向型经济面临困难最多、压力最大的一年。全市外经贸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贯彻实施“三大战略”和“两创”的总体要求,按照“外资有新突破、外贸有新发展、外经有新起步”的要求,主动适应环境变化,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努力提升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不断加大“走出去”力度,实现了外向型经济的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并全面超额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各项工作目标。去年,全市进出口总额13.25亿美元,同比增长24.9%;其中出口8.99亿美元,增长24.6%;进口4.26亿美元,增长25.7%。全市共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9家,增资项目11个,总投资3.19亿美元,合同外资1.3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813万美元,增长43.3%。全市新批境外企业1家。
2008年外向型经济工作的几个特点:
(一)量增质升
一是对外贸易难中求进,实现了持续稳定增长。2008年,全市进出口、出口、进口同比分别增长24.9%、24.6%和25.7%,分别高于全省平均增幅5.5、4.3和8.7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超丽水0.57亿美元。
二是外贸主体不断增多,龙头企业出口贡献率较大。全市新增备案登记企业137家;新启动出口业务企业87家;累计拥有获权企业970家,全市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达396家,同比增加48家。其中进出口总额超1000万美元的企业32家,超2000万美元的企业17家,超1亿美元的企业1家。出口额1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21家,同比增加7家,这21家企业合计出口4.34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48.2%。
三是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快速增长,占比有所提高。全市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16亿美元,增长48.8%,占出口总值的12.9%,占比同比上升2.06个百分点。
四是利用外资整体呈高开高走态势,并跃上了新台阶。2008年利用外资首季实现“开门红”,1-3月实到外资995万美元,同比增长116.8%,打破了往年“前滞后扬”的常规。1-6月实际利用外资达到3138万美元,增长128.2%,完成目标任务的78.5%,首次实现了“时间过半、完成任务过半”的半年目标。前三季度实际利用外资达4588万美元,增长80%,提前三个月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全年实际利用外资跃上了5000万美元的新台阶,达5813万美元。
五是新批项目单体规模扩大,质量明显提高。全年新批的项目19个,总投资2.45亿美元,平均规模达到1290万美元,为上年的1.6倍。从项目情况看,总投资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9个,投资总额占全年新批项目投资总额的82%。在新批项目中,规模较大的维达纸业、娃哈哈启力等5个项目总投资额都在2000万美元以上,且当年实到外资1724万美元,约占全年实到外资的30%。
六是特色产业利用外资成效显著,特种纸和电子信息产业成为利用外资新亮点。
2008年我市特色产业之一的造纸业成了我市实际利用外资的最大产业。新批的维达纸业(浙江)有限公司总投资2811万美元,合同外资1973万美元,以及衢州阿尔诺维根斯纸业有限公司增资640万美元、浙江夏王纸业有限公司增资566万美元,3个项目共为我市的造纸业增加外资3179万美元,且当年实际到资2590万美元,占全年实际外资的44.6%。
新批的5个电子信息类项目,总投资6648万美元,注册资本3148万美元,合同外资2987万美元,均超过历年电子产业利用外资总量。我市电子行业利用外资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特别是威盛精密电子等骨干企业的设立和投产,将带动整个电子信息行业的快速发展。
七是跨国公司加速与我市经济合作步伐,外资质量进一步提高。
随着我市投资环境的进一步改善,越来越多国际知名的跨国公司正逐渐进入我市,如:世界滚动轴承制造巨头瑞典斯凯孚公司、德国装饰纸行业巨头夏特公司、以及旺旺股份公司、日本中央硝子株式会社等跨国公司纷纷落户衢州,而且运行良好。外资企业增资扩股是去年我市利用外资中的又一亮点。如斯凯孚投资的常山皮尔增资536万美元;阿尔诺维根斯增资640万美元;夏王纸业增资566万美元;明旺乳业更是连续三次增资,总额2160万美元已全部到位,今年第四次增资500万美元,增资后投资总额达5980万美元,注册资本2660万美元,成为我市外资投资规模最大的外商投资企业。
(二)成绩来之不易
2008年,外贸形势复杂多变,挑战与风险历史罕见,尤其是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从虚拟经济蔓延至实体经济领域,致使去年上半年和下半年的外贸形势出现了由“防过热”“减顺差”到“保增长”的惊天逆转,出口退税政策从年初大幅下调变成下半年以来大幅上调,年初、年末可谓冰火两重天。2008年我市外向型保持持续稳定增长,实属来之不易,主要是得益于以下几点:
一是得益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外向型经济发展,市委五届七次全会、市政府五届六次全会对发展外向型经济都提出了明确目标和要求。近几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经常专题调研外向型经济,尤其是去年在我市外向型经济发展面临十分严峻的形势下,孙书记于7月30日专题听取外经贸工作汇报,亲自为外向型经济发展指点把脉、指明方向,并提出要进一步加大财政等政策扶持力度,帮助企业共渡难关。尚清代市长主持市政府工作虽然只有两个月,但已二次(2月4日;2月16日)专题听取外向型经济工作情况汇报,对当前影响我市外向型经济的几个重大问题都明确作出了重要指示,今天又亲临大会,并将作重要讲话。在每季的全市经济形势分析会上,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都把外经贸工作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加以点评。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外向型经济的高度重视和关注,为加快外向型经济发展营造了浓厚的氛围。
二是得益于深入调研和加强指导。面对去年纷繁复杂的全球经济和国家宏观政策,高度重视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研判,及时提出积极的应对措施。在08年1月份,我们在广泛调研、充分准备的基础上,组织召开了“以创业创新精神为动力,努力推进我市外向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主题的专题研讨会;每个季度都召开外向型经济运行分析会;去年也是我分管外向型经济以来到企业调研最多、最密集的一年;从去年8月份开始,市外经贸等职能部门,基本上是一月一分析,及时分析关注外贸运行态势,向各级党政领导和重点企业提出对策建议,最大限度减缓我市外贸发展下滑的势头。
在去年严峻的外经贸形势面前,市级各职能部门迎难而上,积极工作。市外经贸局积极担当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牵头职能,协调相关部门,共同做好指导服务工作;建立了形势分析例会制度、联系企业制度等一系列工作制度;与市委党校共同举办了全市外向型领导干部培训班;在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服务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我市广交会摊位从2007年春交会的18.5个,到秋交会的42个,再增加到2008年春、秋两季广交会的各62个,基本满足了企业参展的需求。衢州海关去年出台了服务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十项措施”,并通过7×24小时预约、提前接受报关、上门验放货物等方式,切实加快通关进度。市检验检疫局出台了12条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举措和“实行24小时预约服务”等8项服务承诺,并努力降低和减免对企业收费。市国税局推出“四个确保、四项推进”工作举措,加快出口退税进度,降低退税成本。市外汇管理局按照“进度要最快、比例要最高、质量要最好”的要求,及时为企业办理出口收汇、结汇业务,指导企业合理规避汇率风险等。此外,外侨办、台办、财政、工商、经委、发改委、招商局等各相关部门也都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为外向型经济发展提供优质服务,为助推我市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各县(市、区)和开发区、高新园区、西区、巨化集团在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也都积极努力,扎实工作,创造出许多好的做法和经验,今天龙游县政府和市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还要作典型发言,我就不一一举例了。
三是得益于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2008年,市委、市政府围绕产业招商和重点区域招商,专门成立了氟硅、工程装备、电子信息、生物与精细化工等6个专业招商(分)局,并组建了驻杭州、宁波两市资源与产业合作办事处,积极开展专业化产业招商,并充分利用山海协作平台,深化资源与产业合作。10月份以日本三井物产为代表的10多家驻沪世界500强企业来衢进行了投资考察。此外,各级、各有关部门都想方设法、千方百计积极邀请客商来衢投资考察,寻求项目合作机会。去年实际利用外资创衢州建市以来之最。
四是得益于我市外向型企业积极应对,奋力拼搏。在应对金融危机的挑战中,我市涌现了一批优秀企业。如浙江杰特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在广东东莞、深圳的同行纷纷倒下的时候,该公司利用抓管理、节成本、拓市场、引人才、抢订单、扩规模等措施,积极应对,预计09年出口3000万美元,比08年翻一番。浙江亿洋工具制造有限公司,在开工不足、按常理需要裁减三分之一员工的情况下,该公司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所有员工轮流上班,不裁减一人。同时利用这段时间抓企业文化、抓信息化建设、抓职工培训,抓质量管理,抓新产品开发,抓结构调整等。衢州九洲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依托巨化集团公司的富裕技术和人才,创新管理体制,与德国巴士弗公司合作,积极研发新产品,开发了一项填补国际空白的新产品,企业生产呈现了产销两旺的良好态势。另外还有浙江雷士灯具有限公司(等会作典型发言)、衢州天能工具有限公司、衢州俊和灯具科技有限公司、衢州英特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衢州永和新型制冷有限公司、浙江华和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浙江来飞野营用品有限公司、江山欧派门业有限公司等企业,通过积极参加境内外展销会,努力开拓国际市场,加强内部管理和技术创新,灵活运用避险工具等措施,不仅没有被金融危机压倒,反而抢抓机遇,广接订单,实现了企业出口快速增长。
综上所述,2008年全市外向型经济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难能可贵,这是市委、市政府市长重视、坚强领导,市人大、政协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各县(市、区)、巨化集团及市级机关部门全力支持和通力协作的结果,也是全市外经贸战线广大干部职工迎难而上、辛勤工作的结果。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市政府向所有积极参与、关心支持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部门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三)问题依然突出
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艰难拼搏、负重前进,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也坚定了我们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信心和决心。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和差距。一是应对复杂多变的外贸形势的能力有待提高。2008年,国家从“一防”到“两防”,从“两防”到“一保一控”,从“一保一控”到“全力保增长”,国家和省里审时度势,果断提出了“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的总要求,迅速研究出台了一系列包括促进外贸增长的政策措施,但我市“应时而变”、及时贯彻落实和完善配套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克难攻坚的信心和决心。从企业层面看,我市有一批企业能积极顺应,主动应对,善于运用外贸政策和抢抓“危机”中的商机,经营状态仍然良好,而部分企业对全球经济和行业发展研判不够,对如何转危为机,扬长避短,尽快走出困境,走向良好发展能力不强。第二个问题,还是总量太小的问题。2008年,我市外贸出口和实际利用外资分别只占全省的0.58%和0.59%,占比虽然比2007年分别提高了0.02和0.19个百分点,但仍远低于我市GDP在全省的占比。外贸依存度过低仍然是我市的主要问题和主要矛盾。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还不明显。
这些问题和差距的存在,与市委、市政府实施“三大战略”和“两创”总战略的主基调不适应,与衢州发展总体目标不协调。我们一定要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认清形势,抢抓机遇,进一步增强加快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信心
2009年仍将是外向型经济形势十分严峻的一年,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多变,险象环生,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世界经济下行已成定局,外部需求进一步减弱。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愈演愈烈。目前,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见底,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不断加深。许多机构预计,2009年可能成为近年来世界经济贸易最为低迷的一年。今年一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比去年同期下降29%。这是我国进出口连续第三个月下降,为10年来首次。我市一月份进出口总额8250万美元,同比下降22.44%。
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贸易保护主义威胁增大。国际贸易进一步萎缩,必将加剧国际市场激烈竞争,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放缓、失业率上升,可能采取更为保守的贸易政策和措施,全球范围的贸易保护主义有蔓延的趋势。由于部分国家或地区信用恶化和萎缩,进出口贸易中的履约风险和结算风险将进一步增大。
在清醒地看到今年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严峻和严重挑战的同时,我们也要充分认识到今年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有利条件和难得的发展机遇。
一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以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全球配置为基础的经济全球化趋势不会逆转,各国经济相互联系和依赖的程度将继续加强。世界金融危机以来,发达国家和主要新兴经济体国家都推出了一系列重大的政策措施,千方百计稳定金融,刺激经济增长,全球性的经济危机终将会过去。
二是去年下半年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关注外需减弱,采取了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将进一步改善。国家自去年8月以来连续6次分别对纺织服装、钢材、化工产品、机电等总计6000多种产品上调出口产品退税率;暂停轻纺加工贸易限制类保证金台账“实转”;调整加工贸易限制类和禁止类目录、取消或降低关税等直接针对外贸的措施。尤其是去年12月,国务院出台了国办发[2008]135号《关于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包括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等七个方面的意见。这些灵活务实的宏观调控政策的陆续出台,不仅有利于经济的平稳过渡,确保外贸稳定增长,而且将进一步扩大国内投资需求,利用外资环境也将进一步改善。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中国经济一定能率先走出世界金融危机的阴影。
三是省委、省政府见事早、行动快、措施实。打出了一系列保增长、促发展的“组合拳”。去年6月份省政府就紧急出台了《关于促进全省外贸稳定健康发展的意见》(浙政办发[2008]45号),08、09两年每年拿出3.5亿元资金,对全省外贸出口在保总量、结构优化提升、预警机制建设、国际市场开拓及欠发达地区扶持等方面分别给予政策支持,并要求各级政府出台配套政策措施以期“保稳定、促发展”。时隔半年,今年1月份省政府又出台了浙政办发电[2009]3号文件,在进一步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实施出口品牌战略、加快出口商品结构调整、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扩大进口、改善进出口金融服务、优化海关通关监管服务、提升检验检疫服务水平、促进投资与贸易互动、优化外贸发展环境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并提出要切实加强领导,把确保外贸出口稳定增长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外部环境进一步优化。我们同样完全有理由相信,浙江经济也一定会在全国率先止跌回暖,重新回到又好又快发展轨道。
四是在国际经济下行的情况下,我市出口产品仍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国际市场需求减弱,首先将影响高端产品的需求,而我市出口的产品主要属于中低档产品,大部分是日用消费生活必需品,在质量、价格、性能等方面优势相当明显。在国际消费者收入预期不稳的情况下,对我市价廉物美的出口产品需求可能还会增加,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还是一个机遇。
同时,我市出口企业应对外部环境变化能力不断增强。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累计升值20%左右,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下调,国际市场需求减弱等,在近几年如此严峻的形势下,我市绝大多数外贸企业经受了考验,对外贸易仍连续几年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这充分说明了我市企业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明显增强。只要我们抓住机遇,增强信心,积极应对,我们同样也有充分理由相信,我市经济能够继续保持持续健康的发展。
2009年我市外向型经济发展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又有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既要增强忧患意识,也要善于发现机遇,积极迎难而上,提升转机能力,坚定发展信心,努力保持我市外向型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三、明确目标,突出重点,着力推进2009年外向型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一)总体要求和预期目标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保稳促调、转型升级”的总体要求,以保持外贸平稳较快增长为重点,以推进转型升级为目标,着力提升对外贸易,突出利用外资,拓展外经合作,努力实现我市外向型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确保进出口、出口同比增长12%以上,实际利用外资4000万美元以上。
(二)工作重点及措施
围绕上述要求和目标任务,今年重点抓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1、共克时艰,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信心
我们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上来,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和部署上来,统一到科学发展观对外经贸工作的要求上来,既要看到我市外经贸发展的良好态势和有利条件,坚定做好外经贸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又要充分估计当前面对的困难和挑战。唯有振奋精神,才能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唯有坚定信心,才能正确认识和把握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化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在困境中抢得发展先机。
面对困难,提振信心,首先需要我们外经贸系统的队伍有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迎接挑战,就要始终保持斗志昂扬的拼搏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真抓实干的务实精神和奋发向上的“赶考”精神。
面对困难,提振信心,需要我们加倍努力工作。正是因为我市外向型经济总量小,占比不高,发展外向型经济才更是潜力巨大,大有可为。正是因为我市外向型经济总量小,占比不高,所以更应化大力气,努力工作,积极进取,勇创佳绩。
面对困难,提振信心,需要我们改善发展环境。会后,我们将以企业普遍受惠为原则进一步完善外经贸发展促进政策。优化政策结构,突出扶持重点,加快兑现速度,提高扶持资金使用效率。减轻与出口企业密切相关的部分税费负担。积极帮助企业应对危机、引导企业捕足商机,增强信心,共渡难关。同时,各县(市、区)也在酝酿有关扶持政策。
2、坚持量质并举,力促对外贸易新提升
从当前来说,要把外贸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上来,着力保持出口的稳定增长。具体要抓好以下四项工作:
一是要努力开拓国际市场。进一步引导企业加快打造海外营销网络,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整体营销体系,做深传统市场特别是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市场。采取积极措施,进一步加大新兴市场开拓力度,提高新兴市场占有率。在精心组织好广交会、华交会等国内主要交易会的同时,充分发挥国家和省、市有关国际市场开拓扶持政策的作用,积极组织企业有针对性地参加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举办的各类商务展会,结交新客商。大力拓展非洲、南美、中东、东南亚等市场,减轻对欧美市场的依赖性,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形成重点突出、层次分明、风险分散的市场分布新格局,以缓解国际贸易磨擦,改善外贸发展环境。
二是要着力提升出口商品竞争力。坚持走品牌之路,建立健全出口品牌培育、发展和保护机制,加大对品牌出口商品支持力度,不断提高衢州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鼓励相关企业在实施品牌战略中走联合之路,通过重组、并购等形式实行联合或品牌合作。加快特色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建设,促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进一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积极培育衢州本土的跨国品牌公司,把握市场的主动权,增强获利能力。
三是建立预警机制,规避贸易风险。要完善贸易摩擦应对预警机制,进一步推进政府、行业中介组织、企业“三合一”应对体制,建立起多主体、多层次、多形式高效协作的国际贸易摩擦应对机制。要充分发挥我市蜂产品、化工产品两个省级对外贸易预警示范点的作用,密切关注国际商务动态,对贸易中的热点问题进行重点跟踪研究,为我市积极应对贸易壁垒提供信息和指导。要适时组织各类公平贸易培训活动,提高外贸企业的忧患意识、认证意识、质量意识、规则意识,掌握国际贸易摩擦及应对等方面的相关知识。
四是扩大进口规模,提升贸易总量。要千方百计帮助企业用足用好各项进口促进政策,降低外贸生产成本,积极扩大进口,不断提升贸易总量。要利用国际市场价格回调的机遇,加大对我市发展急需的稀缺资源和重要装备的进口。同时,要把发展加工贸易和企业技改结合起来,通过引进先进的加工设备和技术,提高企业的装备水平,改进企业生产工艺,提升产品质量和档次,实施以进口带动出口,以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3、创新方式,拓展领域,努力扩大利用外资规模。
一是要优化外商投资产业结构,将利用外资与促进我市产业结构升级相结合,结合衢州产业升级发展的重点产业及特色产业目录的情况,鼓励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节能环保产业,鼓励外商投资研发中心、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二是要重视大项目的招商、大企业的招商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招商,抓好外资大项目跟踪与落地,帮助解决好土地、环评和相关政策兑现。要重视重点区域招商,充分利用两岸三通、国际产业加快转移的机遇,密切与台港澳的经贸往来,推动台港澳、和欧美等重点区域的外资流入。三是要着力创新引资方式,逐步改变直接投资单一模式,积极推进“增资扩股”、“以民引外”、“以外引外”、“以贸引外”、跨国并购,积极推进产业链招商、中介招商、外商投资机构招商、驻点招商等多种招商方式。要发挥外资推动我市自主创新、产业升级的作用,着重引进技术、管理、人才,注重对引进技术的吸收、消化、融合和再创新。四是要改进和完善外资管理,简化外资审批程序,要从自主创新、节能环保、土地集约利用、促进就业和履行社会责任等要求出发,创建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利用外资综合考评体系。五是进一步加强外商投资企业的服务工作,建立外商投资企业联系机制。充分发挥各级外资促进机构、外资企业协会的作用,积极营造有利于外商投资企业经营的发展环境。
4、积极引导,发挥优势,谋求外经合作新发展。
一要着力构建发展外经的舆论氛围和政策环境。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优势产业和企业增强“走出去”、发展外经、境外投资的理念。二要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加强信息的沟通与发布,加强对境外投资成功经验的交流,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激发境外投资的兴趣。三是要积极组织和引导有实力、有意愿、有条件的企业参加各类境外投资推介和经贸合作洽谈活动,为企业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提供良好的平台。四是要主动为有境外投资意向的企业牵线搭桥,给企业进行业务培训和政策指导,同时,重视对已在境外投资企业的管理和合法保护。
5、落实责任,齐抓共管,着力优化外向型经济发展环境
各级和各相关部门一定要站在全局的高度,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开放型经济工作的领导和服务,着力在创造环境条件和引导支持上下功夫、在完善责任机制和狠抓落实上下功夫,共同营造更加浓厚的亲商、安商、富商氛围。
一是各地、各部门要结合衢州外向型经济的结构和特点,根据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积极研究出台各项扶持政策措施,特别是要认真研究如何争取中央、省去年下半年以来出台的外贸扶持政策,研究落实本地配套政策,充分发挥政策的杠杆作用和导向作用。在保出口稳定增长的基础上,继续在促调上下功夫,要在稳定中调结构、在发展中调结构。要继续加强调研和工作指导。围绕外贸出口走势、品牌建设、两税并轨、国际贸易壁垒等一些事关全局的问题做好调研与分析,提高工作指导前瞻性和针对性。
二是各级外经贸部门要切实承担起责任,加强对外经贸运行情况的统计、监测分析和预警工作,加强与海关、检验检疫、金融、外管、工商等部门配合,及时掌握企业经营情况和外经贸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大对企业的服务力度。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要加强大通关协作,创新监管模式,打造通关优质环境。外汇管理部门、各类银行机构要加大对外贸出口企业金融方面的支持力度,进一步优化外汇管理手续,积极帮助外贸企业拓展贸易融资渠道。开发区、高新园区、西区要进一步加快发展,为全市外向型经济发展提供良好平台。发改、经委、财政、国税、国土、环保、外事、台办、行政服务中心等部门也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积极主动地做好各项工作,形成工作合力。
总之,当前我市外经贸企业面临的困难比较多,尤其需要各级政府和各部门的关心支持,增强企业信心。各地、各部门要结合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按照市委、市政府今年工作总体部署,尤其是尚清市长在今天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进一步强化工作责任制,确保任务落实到部门、落实到岗、落实到人,明确任务完成时间表,保证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