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的很快,回忆当初进社区的日子,感慨良多。虽然曾有文学爱好基础,刚刚踏进公文的大门时,找不到东南西北,如何写是最大的问题,更别提能看懂规律思想了,那段时间,没少挨领导教训,但更得到袁书记的指点迷经,从写小小的计划中即有领导的良苦用心,更有领导的用心呵护之情。
, M; L0 g1 m+ `1 g- ?5 Z, _# j( i/ g
当初社区办公室是居民房、办公桌椅、水电暖是辖区单位免费提供的,就连写材料的纸笔都是领导从家里的地下室里拿的,电脑只有一台是2004年配的。那段岁月,咱是跑龙套、打字员、送材料、干小工的,社区条件有限,就我一人会电脑,更别提做系统、数据恢复了。0 G, _0 ~$ ]. r. p
# {( n( I* Q: D2 j8 a# D
通过我给社区同事的电脑指导,从刚开始社区基本上什么材料都得我打,到最后社区时电脑人人会用,把从来没有摸过电脑的人教得独立完成,社区除了硬件问题,基本上小问题不出社区,最后连街道社保电脑维护都兼上了。
6 V/ W5 N) n7 |, p' A+ y! [0 P. s: N9 k7 C. z7 @7 G
在社区工作的岁月,让我对领导的公文水平自叹不如,到学会如何从领导文章中学经验学方法,更深深体会当初领导写材料为什么需要安静的空间的原由。在我的公文能力一步步提高过程中,从最初领导指出大小错误好几处,到我写的关于本地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的调研报告、社区劳动保障工作业务资源材料2个(社区劳动保障业务指南12页、社区劳动99业务操作流程图37页)、社区工作感悟小诗,让社区同仁们拍手叫好、让县人事局领导未曾相象基层社区里这样的人。+ r0 e: ?$ |8 X \# G
% \$ q" P% L8 O4 _ 现在回忆总结对公文写作,本人认为有以下几点:
/ t$ E* L2 o$ X9 I }' u& L
7 B( X1 d/ V Z( ~4 ]9 i 一、无论自身条件优缺,学写公文不能有照搬照抄的思想,否则误事误已。即使你抄大师的文字再丰富,没能定位通透领悟作者思想、精神、意境、思维、内涵、结构、技巧也是零,写有样的文章也是个翻版,因为你只关注表现形式,未重视思想内核。
' I9 C! ]6 z( i) K( n- N8 W: v/ H; B7 X( E, b7 ]6 Y. p& j* T
二、有太多的人说公文写作要被记常用语、常用成语、名人典故,当需要写材料时能用,简单的站在先记—再用的思维结构上这是低级的。为什么看上台讲话的口吐莲花而内心羡慕,实则是自已没有用心发现生活中的点滴素材,没有用思考去辩证分析一切是为什么会材料这样那样的根源,没有正确的意识去理性看明一切关系、逻辑、要素、行为的点,那你的文采咋样体现,咋样让领导高看你呢。
5 p0 O$ M2 v+ h8 n4 x8 u2 D" ~6 Y. ]' N; o
三、 写公文时不能报有投机心理,原因是:1、聪明反被聪明误,明明是这样写的,咱却在段间结构、语言用词、行文脉络上走捷径,试图一口气吃个大胖子;2、未能真正洞悉公文写作的定位、精神、意识的辩证统一关系,任何事物都有利弊,一分为二的看问题,站在局外人的角度看透原由,才不会迷失方向,局有大小之分,就看是演员、导演、观众的领悟;
" H8 F: f' U, H 言不在多,领悟为先,话不多深,点意即可。本人原创E-mall:fyzy6688@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