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党委书记在大学生科普创新创意大赛总结表彰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打印本页]
作者: 释然 时间: 2022-11-13 10:26
标题: 党委书记在大学生科普创新创意大赛总结表彰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同学们、老师们、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医科大学大学生科普创意创新大赛总结表彰暨动员大会。在此,我代表校党委和行政,向受表彰的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祝贺,向在创新大赛工作中付出辛勤劳动的老师和同学们表示衷心感谢。
***省百所高校百万大学生科普创意创新大赛是由***省科学技术协会、***省教育厅和共青团***省委员会三家共同主办的大型科普创新赛事,旨在进一步增强了大学生积极参与科学普及的社会责任,为提高我省公民科学素质,服务“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大赛的举办得到了省委省政府、中国科协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已成为我省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品牌活动。目前,该项赛事已成功举办两届,在此项赛事上的表现已成为各高校学生科学素质的晴雨表,直接反映出高校培养学生的质量。两年来,我校学生处、团委等部门精心组织,各学院积极发动,累计有**余名师生参与,共选送***件作品参加大赛,连续两届荣获大赛优胜杯(全省仅五家)和优秀组织奖,尤其是在第二届大赛中,我校临床医学院也获得优秀组织奖,**件作品获得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其中优秀奖*件,二等奖*件,三等奖作品**件,优秀奖作品**件,取得了一等奖的突破。同学们用优异表现和骄人的成绩,为学校赢得了荣誉。
在看到成绩和荣誉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不足和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各学院参与的不均衡,有的学院有二三十件作品,参与的师生近百人,有的学院仅有一到两件作品;二是作品整体质量还有待提高,两年来,我校有一件作品荣获一等奖,但还没有特等奖作品;三是广大师生的参与度还不够高,覆盖面不够广,参与面仅达到**%左右;四是该项赛事工作还只是孤立的进行,与其他相关工作没有形成合力,如何与“挑战杯”、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七年制早期接触科研计划和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等相关工作的结合起来等;五是长效机制建设还没有建立起来,如,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的建立等。
针对以上问题,结合我校实际,我就进一步做好我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工作提几点意见:
第一,要充分认识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大意义。当今世界,知识经济占据主导地位,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体现为科技的竞争,而科技的竞争最终还是创新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了相当的高素质的创新人才队伍,谁就容易在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中处于优势位置,谁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主动。希望广大青年坚持开拓创新。”大家都知道,我国是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人力资源大国,但却不是一个人力资源的强国。相比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的科技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科技创新能力还比较薄弱,归根结底还是缺乏高素质的创新人才队伍。只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能推动科技创新,只有创新科技才能带来科技进步,只有科技进步才能带来先进的生产力。因此,我们必须把加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放在战略的高度上,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努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第二,加快教学改革,转变教育观念,主动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规律。传统的高等教育对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存在一个薄弱环节:主要是教育观念陈旧落后,教育模式单一雷同化,教学方法呆板等。这些都不利于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形成。因此,我们要摆脱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认识到创新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树立以创新精神为价值取向的新型教育思想,把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放在关系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高度来认识。今后,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把他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方法传授给学生,学生受此影响,不光是学到了新的知识,新的思想,还学会了创新知识的方法。那种一劳永逸,备一次课管几年,甚至管一辈子的教师,已不能胜任这种新型教育发展的趋势和要求了。教师吸收新知识需要创新,发现既有知识中存在的问题是在创新,把新知识用学生最能接受的方法教会学生,同样是在创新。我们将要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努力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资助学生出国学习或参加学术交流活动,与国内外著名大学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等。
第三,要将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学风建设结合起来。“求真、求精、求新”是我校的校风学风。“求真”,就是读书、做学问,必须以追求真理为目标,认识发现客观事物的规律性,从而学有所成,做有所获。“求精”,就是在学业、事业上精益求精,力争精通、完美,造就救死扶伤、以人为本、“兴国、奉献、仁爱”为理念的良医。“求新”,就是在学习中、工作中善于发现、勇于创新,敢于破传统、冲禁区、战权威,在自己的科研领域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理应成为我校校风学风的重要内容。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是提升学风建设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通过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切实有效的推动和促进学校优良学风的不断强化和提升。要成为有创新能力的人就必须要坚持“求真、求精、求新”,只有通过做到“求真、求精”,才能达到“求新”的结果。同时,做一流的创新人才,也必然有一流的学风,没有坚实的学风作为基础,是不可能有所创新的,所以说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就是学风建设的过程。
第四,要抓好校园科技教育系列活动的契机,积极推进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提高学生创新兴趣,通过组织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等课外科技创新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强化创新意识,坚持创新理念,多出创新成果,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抓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程”项目建设,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建设、早期接触科研计划、大学生创新性科研计划、临床实践技能培训、科技活动周等科技创新能力教育活动和“挑战杯”、科普创新创意大赛、“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等结合起来,使原来各自独立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板块整合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出台相关的培养方案,整合资源,变原来的零散、片面的点状和线状培养为创新能力立体培养体系,使各个方面成果共享,对已经初见成效的培养模式,予以重点投入,鼓励有思路、有行动、有条件的学院和广大教师投入到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建设中来。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参与学术论坛的讨论,互相取长补短,培养创新兴趣和习惯,学会在论坛中发表意见看法以及提问,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创新入门知识,采取鼓励、引导、领路和开阔眼界的方法来激励创新,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布置一定低难度的科研题目让学生参与创新。
第五,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建设,建立科学的长效机制。一是加强保障机制建设。各部门要积极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创造条件,提供必要的实验设备和活动场地。学校也将拨出专门的经费,提供必需的财力保证。二是建立激励机制,吸引更多的师生医护员工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教学部门要将教师参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中取得成果,进行量化,按照一定的折算比例,折算为教学工作量,以岗位津贴等形式予以体现。对于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有突出贡献的教师,在职务职称晋升时予以优先考虑。三是逐步形成项目化、模块化的机制。将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进行项目化管理,各学院要将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作为一项常规和长期工作,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制定有自己学科特色的培养方案,进行项目化分解,模块化管理,使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有载体,有抓手。
第六,要努力形成全员参与,积极构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良好氛围。学校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围绕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积极营造良好氛围;我们的教授、任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和同学们也要主动参与投入到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良好氛围建设中来,形成鼓励创新,为创新鼓掌的良好氛围。鼓励学生创新,必须让学生有创新任务可做,鼓励学生提出不成熟的,不完全的想法,并且将它们拿出来讨论,营造创新氛围。鼓励学生对书本知识提出异议。但如果发现有学生经常提出错误的想法,应当给予引导。一旦学生开始创新就慢慢适应并且掌握一些创新的经验,学生对于创新的态度也会从畏惧到习惯,最终变成感兴趣。一旦大多数学生对于创新产生了兴趣,在整个校园内创新就会蔚然成风。
同学们、老师们、同志们,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等学校面临的重要课题和长期任务,我们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建立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体系,研究有效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机制。对于同学们来说,必须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主动投身到创新实践的活动中来。学校相关部门和学院要尽可能提供必要的帮助和周到的服务,我相信,有全校各部门、各单位的共同努力、有同学们、老师们的积极参与,我们一定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创新人才成长氛围,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高素质优秀人才,为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医科大学建设,为打造“三个强省”、建设美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