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如何从“小笔头”变为“大笔杆”?这两位政研室主任有“秘诀 [打印本页]

作者: 释然    时间: 2022-5-27 10:34
标题: 如何从“小笔头”变为“大笔杆”?这两位政研室主任有“秘诀
提起写材料,有很多笔友大有苦水要倒。今天跟大家分享两篇政研室主任的经验体会,我们一起看看如何从“小笔头”变为“大笔杆”?

: d( n& b  V7 \' F9 R让年轻干部从“小笔头”走向“大笔杆”广陵区委研究室主任   杨 进
6 S- o$ x& z. v; S$ F" d3 e9 T
在大家的印象中,写材料是机关工作公认的“苦差事”。过去常说,写材料的人是政治上的红人、工作上的苦人、生活中的穷人、家庭里的罪人”,虽有一定夸张成分,但也不失贴切。年轻干部作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重要后备力量,开口能说、提笔能写、遇事能办是必具的核心素质,而写材料这种“苦差事”,恰恰是提升年轻干部核心素质最有效的一种磨砺和淬炼。近年来,广陵区委研究室持续加强年轻一代“笔杆子”的培养,随着越来越多年轻血液的涌入,我们已经形成了以80后为骨干、90后为主力的文字梯队,整支队伍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总结下来,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体会。
( O" g- C& d9 Y0 C
一、鼓起“敢写”的勇气,实现从“不会写”到“我能写”的转变

. D3 L) K  P% C9 y
不可否认的是,现在一部分年轻干部一提到写材料就畏难发愁,提笔千斤重,弃笔一瞬间。特别是区委研究室,平时文稿数量多、标准高、要求严,也变相增加了他们接受文字工作的心理压力、抵触情绪。因此,对于年轻干部文字能力的培养,我们最先做的就是帮他们克服“怕”的心理,鼓起“写”的勇气。一是解剖麻雀,教方法。年轻干部虽然学历高、脑子活,但很多从事文字工作的都是专业不对口的“跨界选手”,刚接触材料基本都是懵懵懂懂、心里没底。所以,我们充分发挥文字骨干的“传帮带”作用,通过“一对一”“一对多”老带新方式,将文稿背后的逻辑立意、框架搭建、文字表达、经验技巧等进行“全流程”解析,帮助年轻干部迈过“开不了头”的第一道坎。二是常态调研,熟区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对文字人而言,没有调查就写不出接地气、有血有肉的好材料。我们鼓励年轻干部多走出去,直奔基层一线、项目现场、企业车间,每月开展2-3次微调研,每季开展1次专题调研,并对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形成调研成果进行分享,让他们在常态化调研中既熟悉区情,又磨练文笔。两年来,由年轻干部操刀的各类调研文章近50余篇,涵盖医疗机构改革、养老产业发展、古城保护复兴等多个方面,为区委决策提供了有力参考。三是肯定成绩,树信心。年轻干部写材料第一怕不会,第二怕被否。通宵达旦、绞尽脑汁“熬”出来的材料,如果被全盘否定或者推倒重来,极易打击他们对文字工作的热情。因此,对于年轻干部报过来的,诸如通讯稿、信息稿等小材料,多以肯定为主,能够原文采用的尽量采用,或者进行局部微调,让他们在获得肯定中,树立“能写”的信心。

( ]% \. e) S  n8 j, N
二、培养“会写”的实力,实现从“写一点”到“写全部”的转变
* R$ f7 @* C$ W' d% _3 n4 d+ x
写材料是“真功夫”“硬本领”,文章不写半句空,是凭着“板凳甘坐十年冷”的磨炼换来的。对于年轻干部文字能力的培养,我们仍然按照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规律,压担子、促成长。一是夯实基础,找感觉。对于刚接触文字工作的年轻干部,一般要求从录音整理、会议纪要等原创性不强的基础材料写起,在素材整理的过程中,一方面,培养他们将口头语转化为书面语的能力,另一方面让他们在素材整理过程中,逐渐掌握领导的思想脉络、语言风格,以及材料内容的归纳摆布和语句的起承转合,尽快找到感觉、进入角色。二是思维碰撞,激灵感。文无定法、水无常形,写材料虽有基本框架,但无固定套路,各有看法、各有写法,特别是年轻干部,写材料时,想法很多、思路很活,文字也很跳脱。所以在组织形式上,我们采用共同改、大家议的形式,初稿形成后开展集中讨论、各抒己见,在思维碰撞中,交流经验技巧、激发写作灵感,找准主攻方向。比如,全区乡村振兴暨农村环境整治大会的评论文章,大家通过头脑风暴,跳出了传统评论套路,聚焦“乡愁”主线,以一幅画、一首歌、一生情点题,将乡村振兴20字方针和区委对乡村发展、环境整治的部署要求,用柔性的语言缓缓道来,得到全区上下的一致好评和纷纷转发。三是由块到面,促成长。让年轻干部先从活动致辞、通讯报道等“豆腐块”写起。短暂过渡后,迅速明确分工职责,在领导讲话、总结汇报、全会报告等大材料、难材料上压担子,各拎一篇、一兜到底,让他们在经历几次“热锅上的蚂蚁”中加快成长。同时对招商引资大会、企业发展大会、经济形势分析会等常规性材料,采用交叉起草的模式,让每个人熟悉不同题材、不同种类文稿,实现旧瓶装新酒,写出新花样。

; i: m+ K0 w2 [  N* L
三、激发“想写”的热情,实现从“要我写”到“我要写”的转变

6 J: F- G1 T1 h4 Y: A
写材料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如果只是一味被动地接任务,最多只能当个“文字匠”,成不了“思想者”。因此,我们在压担子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年轻干部主观能动性的激发。一是提供平台,展才华。我们建立了学习交流群、广陵情况微信公众号,将年轻干部的成长感悟、调研成果、千字评论以署名文章的形式在平台展示,让他们在日益增长的阅读量和点赞数中,昂扬写作热情。截至目前,广陵情况微信公众号已累积刊登文章近80篇,其中《奔跑吧广陵人!》《广陵风景这边独好》《守古城之根 寻复兴之路》等文章阅读量达到5000人次。二是充分挖潜,给机会。我们鼓励年轻干部围绕国家发展大势、上级决策部署、基层特色经验等方面,对标更高标准、站位更大格局、提炼鲜明观点,撰写高品质文章,并择优向省市推荐,让年轻干部在挖潜成长的过程中,拥有在更高平台崭露头角的机会。去年,由综合科、改革协调科两位年轻干部起草的“用心起草好每一篇文稿”“‘1+5’改革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和“广陵改革风险备案制”得到了省、市平台刊载。三是活跃氛围,解压力。文字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压力大,加班加点、日夜伏案是家常便饭,搜肠刮肚、苦思复想是基本状态,常常一句话能憋倒“英雄汉”、一个词能卡出“英雄泪”。所以,在压担子的同时,我们也同步注重对年轻干部工作压力的释放,对他们的工作和生活给予充足的关心关怀,营造“忙时有序、闲时获批”的活跃氛围。
* L2 R  g4 n2 ^6 t
当好一名合格的文字“链长”仪征市委办副主任、研究室主任   朱志松
  Q* }* [: ?$ l8 N/ J* L! X文字工作既是单位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也是最难干的工作之一,更是最历练人的工作之一,做好文字工作任重而道远。本人在文字岗位上已度过二十个春秋,对文字工作有一些感触和感悟,个人认为,文字工作和产业发展有着许多共通之处,二者都需要沉淀、转型和突破,也就意味着文字工作也有“链”可循,做好文字工作也是补链强链延链的过程,关键在于打通上中下游,提升文字链的完整性、稳定性和竞争力 一、在文字链的上游当好一名“学徒”  文字链的上游如同产业链的上游,是最基础、最前端的环节,也是每一位文字人员成长入门阶段,需要我们保持热情和定力,克服畏惧和急躁,在好学善思中积累更多知识、掌握更多信息,为后期的游刃有余打好基础、做好准备。在这二十多年的时光里,办公室文字科室经历了多轮新老交替,每当有年轻同志加入文字团队,我都会送给他们三句话:一是做一名甘于吃苦的奋斗者。文字工作辛苦是常态,“5+2”“白+黑”是日常写照,数易提纲、逐字推敲是基本要求,毫不夸张地说,一年365天,每一天都在办公室工作过,与同事相处的时间远远大于与家人团圆的时间。相较于一般的业务人员,文字人员的培养周期较长。在我们办公室,有个定律得到印证,那就是写100篇材料,才能成长成熟起来,这个周期大概是两到三年。因此,我们要求文字人员要具备守关意识,树牢“久久为功、干则必成”的理念,无论吃多少苦、付出多少努力,都必须把任务完成好。二是做一名善于钻研的思考者。衡量一名合格的文字工作者,我总结出两点,一是认真比聪明重要,二是态度比能力重要。办公室几乎所有初到文字岗位的新人,都是几经摔打和磨炼才渐入佳境,可以说,成长的快慢取决于钻研是否深入、学习是否用心。因此,在大家平时自学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文字科室每周学习制度,采用科长带头学习研读最新政策理论、带头传授不同主题文稿写作技巧的方式,帮助年轻同志更好地吃透理论精神实质、更快地掌握写作技巧,实现尽快成长成才、尽早独当一面。三是做一名勤于总结的赶考者。总结也是文字人员必须要修炼的一项基本功。比如在工作中每个辛辛苦苦磨出来的材料,不一定都能被领导采纳;每个绞尽脑汁想出来的建议,不一定都能被领导认可;每个千辛万苦赶出来的任务,不一定都能被领导表扬。对这些都要学会从中总结得与失、反思对与错,努力在一次次应考赶考中校准偏差、找准路径。 二、在文字链的中游当好一名“巧匠”  产业链的中游多以制造加工为主,但即便同处一个环节,不同厂家生产出来的产品也有优劣之分。就像起草同一篇文章,在提供相同素材的基础上,经不同水平的文字人员操作,其结果必然有很大差异,这就需要我们在这一环节当好一名“能工巧匠”。一是打得了硬仗。办公室的文稿任务重、要求高,这就要求我们时刻做好打攻坚战、突击战和持久战的准备。特别是每年两次撰写全会报告期间,我们都会要求办公室新人共同参与报告起草,与文字人员挑灯夜战、同甘共苦,在半个月左右时间里,最直接体会文字工作的酸甜苦辣,以此倒逼大家加强知识储备、提高专业素养,确保在关键时刻拉得出、打得赢。二是磨得出精品。“文章不厌百回改”,好的文章既是写出来的,也是改出来的,只有经得起反复推敲、反复打磨的文章才是好文章。我们坚持树牢精益求精的理念,从编写提纲到起草正文,每一个步骤都要重复两遍以上,甚至为一个标题、一个单字乃至一个标点,都要经过多轮磋商修改,唯有如此,才能磨出佳作、改出经典。三是出得了新意。一篇优质的文稿,不仅需要有血有肉,更需要有骨有魂,这就考验我们的思辨能力和操作能力。在县级层面,由于基层工作存在一定的重复性和周期性,导致部分汇报材料、讲话材料不可避免地重复一个主题,难免会给人以讲话稿无新意、不精彩的感觉。因此,我们在参照模仿优秀文稿的基础上,应避免亦步亦趋,要提炼出自己的想法,努力写出新框架、新内容,确保文章主题鲜明、亮点突出。; T$ _; q) N4 j# [
三、在文字链的下游当好一名“销售”
+ l3 S" E& Q# q3 g产业链的下游多为产品销售环节,厂家卖的是产品,而我们文字人员经营的则是文稿,如何经营好,关键还要文稿本身过得硬。一是让领导满意。文字材料没有标准答案,评价的标准在领导一方。每个领导同志的讲话,都有其个性和独特风格。有的领导喜欢对仗、工整的标题和有气势、有感染力的排比句;有的喜欢简洁、朴实的文风;有的思维活跃,比较喜欢自由发挥,标题样式、段落长短等都不过度拘谨。有一句话叫“文合领导意,就是好东西”,我们必须学会“投领导所好”,文章的内容要体现领导的意志,文字表述要符合领导的口味,善于用书面语言表现领导的风格。二是对工作有益。“文章合为时而著”,文稿的落脚点就是为了能更好地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这几年,我们办公室提倡全办搞调研活动,要求每个科室结合中心工作和岗位实际,每年确定两个左右重点课题,通过小分队、点对点等形式开展针对性调研,形成了一批高质量调研成果。这项活动既帮助了年轻同志加速成长,又达到为市委决策部署出谋划策、参谋辅政的效果。三是使自身受益。我们办公室一直要求年轻同志“提笔能写、开口能讲、遇事能办”,写作能力便是第一条硬杠杠,这也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直接体现。实事求是地说,从事综合文字工作,是成长进步的一条 “捷径”,虽然这一路很艰苦,但只要坚实地一步一步走下去,定会受益匪浅、收获良多。更重要的是,经过文字工作锻炼后,这段经历将成为个人一生中的一笔宝贵财富。3 C& B, e: Q5 \' I5 I! N  n
(来源:扬州通讯)
! A  a- s+ e& Q: b- m! Z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