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扩大绩效“照明区” 提升管理“能见度”—某市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交流发言
[打印本页]
作者:
秘途杂谈
时间:
2022-5-3 10:51
标题:
扩大绩效“照明区” 提升管理“能见度”—某市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交流发言
2022
年,
*
市财政局
将进一步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在范围上
“
扩围
”
、实现
“
全方位
”
,在链条上
“
延伸
”
、实现
“
全过程
”
,在资金上
“
拓面
”
、实现
“
全覆盖
”
,确保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目标如期实现。
一、多维发力,推进绩效管理扩围升级
(一)点上聚力,强化绩效引领。
以实施预算管理一体化为契机,加快完善绩效评估、部门整体绩效、第三方机构参与预算绩效管理等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体系,探索具有地方
特色的部门整体绩效管理模式,健全付费与质量挂钩的第三方参与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夯实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制度基础。
(二)线上贯通,拧紧绩效链条。
扎紧事前评估关口,对新出台重大政策、项目实施绩效评估,从严把控项目库
“
准入关
”
,防范项目实施
“
先斩后奏
”
,倒逼预算部门加强事前评估论证,提高预算编制科学性、精准性。抓实事中绩效跟踪,建立目标实现偏差程度与预算执行的关联关系,依据绩效目标实现情况确定预算资金的支付,倒逼预算部门加快项目实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做真事后绩效评价,突出三个
“
转变
”
,即由一个会计年度实施效果向完整实施周期效果的转变、由单项政策评价向关联政策整体性评价的转变、将政策项目成效纳入部门整体预算绩效的转变,确保评价结果更具公信力。
(三)面上拓展,延伸绩效触角。
严控预算追加,对新增项目,划分为一般、重大、特殊
3
个等级,分别由业务科室和评审委员会,从必要性、可行性、科学性等角度开展预算评审,形成分层分级工作责任体系。健全指标体系。进一步完善绩效目标设置规范和支出标准体系,建立健全共性绩效指标框架,推动
*
个部门、
*
家单位加快构建分行业、分领域、分层次的核心绩效指标和标准体系。深化结果应用。入库要评估,做实决策阶段结果应用,提高预算决策科学性;花钱要问效,做实编制阶段结果应用,提升资金配置有效性;低效要纠偏,做实执行阶段结果应用,避免财政资金沉淀,确保绩效目标不偏离实现路径;反馈要整改,做实评价阶段结果应用,促进项目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提升。
二、市乡同频,加快绩效管理全面布局
(一)“1”套制度标准。
协调乡镇以政府名义出台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文件,实施乡镇绩效管理协同治理机制,全面推动绩效管理纵向到底,加快构建全方位预算绩效管理格局。
(二)“2”种管理方法。
一是以培促学,分级分批组织各类培训,牢固树立绩效理念,熟悉管理流程,掌握工作方法,提升管理能力。二是以考代评,丰富乡镇绩效管理考核内容,充分发挥乡镇集约、节约、高效使用财政资金的主观能动性。
(三)“3”步走好绩效全过程。
一是优化绩效信息平台,加强系统互联互通,促进信息有效传输,实现乡镇绩效管理从
“
人为判断
”
向
“
数字应用
”
转变。二是建立健全事前绩效评估和绩效目标申报、事中运行监控、事后绩效评价和绩效结果应用的全生命周期预算绩效管理机制。三是形成
“
反馈
—
整改
—
提升
”
的结果应用良性循环,体现结果导向,压缩乡镇资金管理的
“
任性空间
”
,强化
“
钱该不该花、应该怎么花
”
的刚性约束。
三、内外协同,形成绩效管理强大合力
(一)实现齐抓共管。
厘清财政与部门工作职责,围绕资金绩效这个中心,聚焦政策和资金两条主线,紧扣决策、过程、产出、效益四个维度,把脉问诊。找出
“
低效
”
资金,尤其是长期
“
趴账
”
资金,加快支出进度或及时调整支出方向;找出
“
无效
”
资金,及时收回做
“
减法
”
。寓服务于监管之中,逐步形成
“
预算部门抓日常,财政部门抓重点
”
的一盘棋机制,构建部门内外统一协调的大分工、大协作格局。
(二)实现联动监督。
充分发挥省市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的
“
绩效指挥棒
”
作用,统筹推进全域预算绩效管理各项改革攻坚任务。对内,构建协调顺畅的协同机制;对外,建立财政人大审计等联动监督机制;向上,做好与省
财政
厅工作衔接;向下,推动与乡镇同频共振。
(三)实现借力引智。
坚持
“
质量导向、择优选取
”
原则,引进资质水平高、专业能力强的合作机构,建立行业专家库,充分发挥第三方机构和专家的独立性和专业性优势,为积极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智力支撑。财政部门着力在方案、指标的制定和报告的撰写等关键点,加强引导、规范管理,提高第三方机构绩效管理质量。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