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超级好的先进事迹
[打印本页]
作者:
稀里哗啦
时间:
2021-5-24 21:07
标题:
超级好的先进事迹
根系塞北播洒大爱的好党员
——追记山西省阳高县信访服务中心主任、
龙泉镇司法所长李培斌
他作为一名基层司法调解人员,光荣地当选为党的十八大代表,被授予央视2012年度法治人物“特别贡献奖”。他是一名副科级干部,“官”不大,却在当地及周边地区老百姓心中举足轻重。2015年10月15日,因积劳成疾,年仅50岁的山西省阳高县信访服务中心主任、龙泉镇司法所长李培斌,在参加全市司法所长培训期间,突发心脏病不幸去世。他的突然离去,留给人们无尽的怀念和追思。
心中有党——时刻想着是党的人,把党的事业放在最高位置
“党和政府不会不管大家,我就是党和政府派来解决困难的”。自1984年从事基层民事调解工作以来,李培斌嘴边总是挂着这句话。在阳高县和周边地区,他的“名气”很大,是众所周知的金牌调解员。他说,“调解工作真的好苦好累。很多时候,心中的火气也一蹿老高,但这是代表党和政府在履职,哪怕心里窝着火,脸上也要带着笑”。农村基层矛盾繁杂,经济纠纷、家长里短、宗族争斗,吃了亏、受了气,总要找个说理的地方,李培斌的工作一直如绷紧的发条。30多年来,他调解了数以千计的民事纠纷,制止了上百起群体性械斗,劝说50多对处于离婚边缘的夫妻和好如初,使30多名遭遗弃的老人得以安度晚年,让16名失足青年和22名社区矫正人员痛改前非、迷途知返……在基层调解岗位上,在长年累月奔波中,他用心用情一次次排忧解难,换来千家万户的安宁和基层社会的和谐,赢得了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赖。正如他自己所说,“把乡亲们的事办顺当了,基层就稳当了”。
“在群众眼里,我代表着党的形象”。熟悉李培斌的人,都知道他自我要求非常严格。有人说,“他是党的‘乖孩子’,党叫干啥就干啥,党不提倡的、党反对的,哪怕一丁点他也不会犯”。当选为十八大代表后,他对自己要求更高更严了。行走在大街小巷,魁梧的身板挺得笔直;对上对下、与领导和群众交往,满脸真诚的微笑;听到对党不利的言辞,总是既严肃又耐心地加以引导。为了把工作做得更好,李培斌摸索总结了用情感染法、以柔克刚法、正义震慑法、亲情促动法等“人民调解十法”,这套调解办法在全省司法系统推介,成为工作的“活教材”。他还作为山西省的唯一代表,当选中华全国人民调解员协会第三届理事。
“培斌把荣誉和责任,看得比生命还重”,李培斌的妻子杜润梅说。家里有3个大箱子,装的都是李培斌的获奖证书和奖杯。生前,他总是把证书摆在显眼位置,把奖杯擦得铮光闪亮。家里有台洗衣机,是县里2012年奖的,外壳贴着的红纸上写的“首届道德模范”字样,依然十分清晰。2013年,兼任县信访服务中心主任后,他担子更重、压力更大了,明知自己有高血压、高血脂、胆结石病,仍拼命工作。一次胆结石急性发作,妻子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劝他申请换个岗位。他说:“难受就撂挑子,这还是个共产党员吗?”到医院做完胆结石手术的第二天,他就赶到现场,调解了一场纠纷。他生前一再跟妻子说:“我可能随时倒下,我死后不要给组织添麻烦”,叮嘱孩子:“你们要听党的话,跟党走!”
胸怀大爱——满腔热忱关心百姓疾苦,群众把他当作亲人和依靠
“有事情,找培斌”。在阳高,这是一句家喻户晓的话。李培斌常说,“老百姓在最无助、最无奈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亲人。他找到我们,就是把我们当成亲人,我们要对得住这份信任”。去年8月,古城乡农民邵日联在内蒙古临河打工时受了重伤,法院判决赔偿后遇到执行困难。邵日联家人找到李培斌,他陪着他们先后3次到临河,讨回了4万元工伤补偿款。“来找咱的人,不是背着气就是带着怨,不管是谁,都要热情接待,让他们带气而来、带笑而归,人心都是肉长的,他就是块石头我们也要把他焐热了”,培斌经常这样教导他的“徒弟”、龙泉镇助理司法员鲁学虎。“有的纠纷调处,一次、两次根本没有效果,师傅就十几次、几十次做工作,磨破嘴、跑细腿,受冷遇寒无所谓,遭白眼全当下酒菜”,鲁学虎这样评价他的“师傅”。
“培斌爱穷人,是我最亲的人”,在李培斌的葬礼上,富贵村79岁的老人袁桂茹边哭边说。老人的儿子张建国服刑14年,出狱时口齿不清、行动不便,监狱先后3次将其送回老家,都被这位靠拾荒为生的孤寡老人拒之门外。李培斌知道原委后,为张建国解决医疗费、生活费3万元,还帮他办了残疾证、配了轮椅,帮母子俩办理了低保。每逢节日,总要买些衣服、面粉,带些钱去看他们。2013年大年初二,张建国突然去世,他从百里之外赶来帮着料理丧事。李培斌心里经常牵挂着生活困难的群众。过年过节,他都要去他们家里坐一坐,看看灶前有没有柴、缸里缺不缺米,临走时还要掏点钱塞到他们手里,少则五十,多则一二百元。他常说,“咱父母就是扛弯弯钩(锄头)的,不能吃了几天公家饭,就看不起老百姓”。
群众都说李培斌人好,即使问题没有完全解决,那份热心肠也让人感动。老百姓摘了新鲜蔬菜,总想着送一点给他,家里有了孩子升学等喜事,也会想着告诉他。他去世的消息传回阳高县,人们无不感到惊诧、惋惜,当灵车驶入县城时,很多干部群众自发加入护灵队伍。他把赤诚的心掏给了群众,群众也报以一颗颗滚烫的心。
敢于担当——难事险事冲在一线,为民解忧倾情投入
李培斌工作不怕困难,再硬的骨头也能啃。龙泉镇景家庙村曾是县、乡挂了号的“问题村”,村民多从事屠宰行业,民风比较剽悍,干部说起来都十分头疼,乡里把蹲点任务交给了李培斌。他挨家挨户上门走访、了解村情,请来县公检法部门的同志现场解决纠纷,化解了积压的大量矛盾。他还帮村里跑政策、要项目,带领村民修水塔、修路、打井、建蔬菜大棚,增加了村民收入。
危难关头,李培斌总是挺身而出。安定营村村民李亮,有一年跟村支书闹矛盾,喝醉酒后带着板斧找村支书“算账”,围观的人都不敢上前拉架,眼看要出人命。赶到现场的李培斌二话没说,冲上前去就夺板斧,李亮一斧子扫过去砍在他左手上,鲜血顿时流出来。李培斌忍痛把李亮抱住,和赶来的家人一起把他送回家。事后,险酿大祸的李亮十分懊悔和感激。多年工作中,类似危险情形发生过多次,一起参加调解的同事劝李培斌注意安全,他说:“不怕,我打头,你们跟在我后面。”
李培斌是个爱管“闲事”的人,走到哪都有操不完的心。有一天,他在下乡的路上发现路边搭着一顶小帐篷,里面住着一位年近八旬的老婆婆。询问后得知,老人因对拆迁补偿不满意,所以搭起帐篷,准备打持久战。李培斌找到开发商协商,耐心劝导,使开发商最终接受调处,增加了6000元补偿款。多年来,邻近内蒙、河北的一些民事纠纷,只要找到他的,他从不推诿。他说,“咱是人民调解员,只要群众有需求,再远也去。”
无私忘我——做事坦坦荡荡,做人干干净净
在很多人看来,李培斌是个“能耐人”,经营自己的日子也应不在话下,但他却安于清贫。他家里一直不宽裕,先后租了6次房,每次搬家,没有一件贵重物品,人们开玩笑说:“别人搬家,大柜小箱。培斌搬家,一堆纸匣”。直到3年前,他才东挪西凑在城边买了一块地基,盖起了3间小平房。家里家具简陋、家电老旧,地下摆放着大大小小七八个腌菜缸。日子紧张,有人劝他干点“实际的”,他却说:“能吃饱就行,能当上国家工作人员,知足了。”在调解纠纷中,也有人托人情、送重礼,他坚持秉公办事、决不收礼。他给许多信访群众解决了难题,帮助不少刑释解教人员落实了生计,而他的妻子一直没有工作,靠给人打临工,挣点微薄的工资。
李培斌当选十八大代表后,省司法厅考虑他工作更加繁忙,给他配了一辆轿车。但他除了下乡、开会走远路外,很少使用,多数时候还是骑着那辆已经用了15年的旧摩托车。杜润梅回忆说,“培斌成天骑个破摩托车,不管刮风下雨,没完没了地工作”,“我唯一坐过一次他的小车,竟是从市里接他的骨灰盒”。
“他不是不顾家,是确实没有时间”,妻子说,“培斌有时也会去买菜,出去开会也会想着给孩子买件衣服,可就是太忙了,有的时候刚回到家电话就响了,刚端起饭又撂下了碗,碰到急事半夜也要出去”。他对母亲很孝顺,房子一盖好就把老人从村里接过来,安顿到上房,了却了多年的心愿。女儿出嫁到新疆半年多,办“回门”的糕面也买好了,可一直没来得及办,他总是说,“正忙着,你回来再说吧”,没想到,这一嘱托竟成了父女的诀别。
李培斌是一名普通的基层党员干部,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但他的每一件事都让人体会到共产党员的崇高境界。他用上万个日日夜夜的操劳与付出,让老百姓从他身上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用忠诚和担当坚守着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共产党人的奉献之歌。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