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王庆华同志在吴江开放再出发暨经济工作表彰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打印本页]

作者: 红杉树    时间: 2021-2-7 15:44
标题: 王庆华同志在吴江开放再出发暨经济工作表彰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王庆华同志在吴江开放再出发暨经济工作表彰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2020年3月10日)
今天,我们召开吴江开放再出发暨经济工作表彰动员大会。意图非常明确,就是要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坚持“两手抓”、夺取“双胜利”的部署要求,激励和动员全区上下特别是广大企业家以开放再出发为引领,进一步提高树高标杆、振奋精神,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把落下的任务补起来、把发展的节奏拉上来,为推动吴江高质量发展快上新台阶凝聚力量、鼓劲冲锋。
最近这段时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和中央、省、市部署,众志成城抓落实,疫情防控初步呈现持续向好态势,我区已保持27天“零确诊”,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应该说大家付出很多,非常不容易。在这场“战役”里,我们深刻感受到吴江企业的价值与贡献,既有领命出征,支援湖北前线;也有加班加点生产防护设备和物资;还有自告奋勇踊跃捐款捐物,参加志愿服务等等,为打好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作出了重要贡献。深刻感受到吴江企业家的坚守与担当,广大企业家克服种种困难,快人一拍稳生产、稳就业,推动实现规上企业全部复工;逆势而上定新目标、拓新市场、上新项目,显示出了勇创大业的雄心壮志,这也是我们发展的底气和信心。深刻感受到吴江党员和干部的无私与奉献,在疫情防控最危急的时候,你们不畏风险、不惧挑战、冲锋在前;在企业复工复产的关键时期,各地各部门全面落实省“五十条”、苏“惠”十条、吴江“惠”企十八条等一揽子政策,想方设法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协力共渡难关。在此,我代表区四套班子,向长期以来支持、参与吴江发展的各位企业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为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付出辛苦努力的同志们,表示崇高的敬意!
下面,结合贯彻落实上级有关精神,着眼当下吴江发展,我谈三个方面的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坚定信心,再燃创业发展激情
今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虽然疫情影响了开年工作节奏,但从中央到省、市、区对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决心始终如一。广大企业是我们夺取“双胜利”的压舱石,也是“开放再出发”的探路者,要在新一轮开放发展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必须要再燃创业激情,对标先进、抢抓机遇、奋力赶超。
一是发展标杆在前,引领着我们再燃激情。有人讲:“中国只有两个企业家,一个叫任正非,一个叫曹德旺。”话虽然有失偏颇,但为何突出他俩?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矢志不渝打造世界级企业,敢于在全球范围与最强者比,即使在各种打压、责难下,依然屹立不倒、逆势发展,他们是标杆!从近处看,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历程,吴江不少企业都具备了在更高“坐标系”中参与竞争、攀高比强的条件,越来越多的吴江企业对标国际、“走出去”发展。比如:恒力集团在世界500强中排名大踏步前进,从“一滴油到一匹布”延伸至“一块煤到一匹布”,今年提出要用3-5年打造销售收入超万亿的“百年恒力”;盛虹集团加快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和连云港石化项目建设,奋力向世界500强发起冲锋;亨通集团提出“看着世界地图做企业,沿着‘一带一路’走出去”的发展战略,海外板块不断攀升,未来3年要再创5G技术及应用、海洋经济、军民融合3个百亿级新产业;永鼎、德尔等一批吴江企业在沿线国家和地区投资兴业,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对推动跨区域合作、促进“一带一路”沿线经济繁荣也发挥了积极作用,提供了“吴江样本”。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我们在走访企业过程中,很多企业家也都信心满满,康力、迈为、博众精工、博洛尼等企业都提出“未来3-5年要打造销售产值百亿级企业”的目标,华佳要打造丝绸领域的“百年企业”。近段时间,我们通过走访、座谈交流,了解到许多企业在疫情影响下,业务不降反增、逆势发展,“走出去”拓市场、抢订单信心十足,显示了优秀企业加快发展的底气和精气神。广大企业要以他们为榜样,树立争第一创唯一的远大抱负,积极顺应经济全球化大趋势,把发展置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中,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有效对冲疫情、贸易争端等对一地一时的影响,不断提高在全球产业体系中的话语权、议价权,努力打造更多从吴江走出去的世界级企业。
二是战略机遇在前,激励着我们再燃激情。当前,“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自贸试验区等国家战略交汇叠加。特别是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建设,由有序启动进入全面推进的关键之年。3月1日,省委常委、市委蓝绍敏书记用整整一天时间,专题调研吴江推进示范区建设情况,用“三句话、六个最”高度概括了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对苏州的重要意义,用“三个自觉”旗帜鲜明地确定示范区建设在全市格局中的定位,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前所未有。在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吴江将在更大的空间维度上实现跃升发展,也将为广大企业提供更有力的政策条件、更广阔的发展舞台。最近,已有恒力国际新材料产业园、亨通科大亨芯研究院、天一机场专用设备项目、海派生物制药研发及生产等多个龙头项目抢先落户先行启动区。广大企业要找准自身发展与国家战略的契合点,发挥企业自身优势提前布局,利用示范区平台为发展赋能,在深度参与国家战略中占领先机、赢得未来。
三是严峻挑战在前,倒逼着我们再燃激情。从大环境看,当今世界,新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中美贸易谈判虽然达成第一阶段协议,但据各方分析,争端还会持续,加之疫情在全球成蔓延之势,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物流链造成的影响不可估量,企业发展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增加。从吴江自身看,受疫情影响,1-2月投资、消费、外贸下行压力较大,部分中小企业承压较重。但同时要看到,每一次危机都是新一次跨越发展的机会,各级应对疫情政策叠加效应正在显现,谁能率先企稳、丰产达产、开拓市场,谁就有更多的机会、更大的空间。广大企业要大力发扬“四千四万”的创业激情,敢于迎难而上、逆势飞扬,用新的生产计划去对冲疫情影响的进度,用新的市场份额去填补原有订单的损失,推动企业在逆境中“弯道超车”,实现更大发展。
二、守正创新,勇攀产业发展高峰
去年11月,“两勇一快”动员大会吹响全区新时代奋进号角。吴江能否在“两勇一快”中跑出发展“加速度”,关键看全区广大企业的作为。大年初一,区委、区政府向全区广大企业家发出了《与时代同行 向极限挑战》的公开信,引起许多同志的共鸣。大家要走好新时代开放再出发之路,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与强者比、向极限挑战,勇攀最高峰。
一是坚定不移用开放赋能发展。吴江有着良好的开放基因。自1985年被中央列为对外开放县后,大力实施外向带动、经济国际化战略,地区外贸收购额曾获全省“十三连冠”,不少外资企业扎根吴江发展壮大,许多本地企业通过开放走出国门,开辟新的蓝海。目前吴江经备案的境外投资企业达170家,协议投资总额近30亿美元,遍布全球30个国家和地区,可以说开放成就了吴江,也成就了许多大企业、大集团。这次疫情对企业生产、订单保供的影响,给了我们“走出去”发展更深的启发。广大企业要整装再出发、开放启新程,民营企业要发扬四海经商、“衣被天下”的优良传统,看着世界地图做企业,利用国外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催生新产品、新服务、新模式,在更高“坐标系”中提升存在感、市场额和影响力;外资企业要顺应全球化大势,在全球产业格局深度调整中审时度势,抢抓吴江纳入一体化示范区、自贸区联动创新区等机遇,优化未来布局,推动更多核心领域、功能总部、关联企业落户吴江,抢滩长三角,完善供应链,实现大发展。
二是坚定不移以创新引领发展。新科技革命和全球产业变革向纵深推进,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向创新要生产力成为政府和企业的强烈共识。这次疫情也考验了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部分行业、部分企业可能面临断崖式影响,而不少科技赋能、数字化、智能化领域却迎来爆发式增长,这也正是区委、区政府近年来不遗余力引导和培育的。刚才,我们对国家级创新中心和科技进步奖项进行了专项表彰,目的就是要旗帜鲜明树立向创新要动力的发展导向。广大企业要进一步深化“没有创新就没有未来”的认识,在技术创新上舍得投入,用好一体化示范区平台,借力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持之以恒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颠覆性创新,努力形成一批原创性成果,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实现企业更高质量发展;在管理创新上自我革命,以现代化、市场化为导向,系统重构企业管理模式,更加注重供应链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用先进管理构建新的竞争优势。全区上下要精准对接企业所需、创新之要,更大力度推动智能工业发展行动计划,加大高新技术企业、高成长创新型企业、研发型企业培育力度,加大自主品牌大企业与领军企业先进技术研究院、企业与大院大所共建创新联合体等培育力度,力争年内高新技术企业数突破800家,企业研发投入增长10%左右,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提升到3%以上。
三是坚定不移抓质效提速发展。质量为本、效益优先是企业在市场中取胜的“金钥匙”。广大企业要积极实施品牌战略,始终把牢产品质量、树牢品牌观念,把工匠精神植入到每道工艺流程,精益求精、追求极致,争创一批中国驰名商标和省长、市长质量奖,特别要向中国质量奖冲刺,以过硬的质量打开市场之门。处于行业领先的企业要大力实施标准战略,积极参与国内外行业标准制订,通过高端引领掌握行业话语权,带动市场占有率、产品附加值有大的提升。要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大力提高单位要素生产率,以劳动效率、资本效率、土地效率、环境效率等的全面提升,努力实现更有效益、更高层次的发展。这里要强调的是,下一步我们将更加突出“以亩产论英雄”的导向,用好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综合评价系统。蓝书记在3月1日调研时指出,苏州的亩均税收仅有深圳的四分之一,将在三年内加快腾退或转型亩均税收在5万元以下企业,三年以后逐步腾退10万元以下的企业,走内涵发展的道路。要加大转型升级或腾退淘汰力度,突出向内挖潜、优化提升存量,提高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为勇攀产业发展高峰夯实基础。希望本土民营龙头企业带头,大力推进“退二优二”,充分利用集团优势、总部优势,大力提升亩均税收产出,为广大企业树立榜样,为吴江发展多作贡献。
四是坚定不移守底线护航发展。生态绿色是一体化示范区最鲜明的底色,生产安全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今年,我们将一以贯之坚持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生产安全协同共进,加快推进纺织化纤等循环经济发展,提升26个行业领域本质安全水平。广大企业要切实强化绿色理念,抓技改、抓提升,做到绿色生产、清洁生产,打造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企业;要始终把生产安全摆在重中之重位置,深刻认识生产安全是为企业发展“上保险”,10年、20年甚至数十年的积累,因为一场事故就可能一失全无,要吸取盐城响水“3·21”特大爆炸事故教训,把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到每个生产环节,安全生产意识灌输到每位员工心中,配合做好国务院、省、市督导组专项整治督导,对于风险点、隐患点及早排查消除,举一反三、常态长效,巩固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大幅下降的良好局面,为勇攀产业发展高峰保驾护航。
三、不负使命,争当服务发展先锋
使命当前,重任在肩!全区上下没有旁观者、没有局外人,广大党员和干部必须牢记初心使命,责无旁贷、勇挑重担,全力当好服务开放发展、夺取“双胜利”的“急先锋”“排头兵”。
一是全力以赴推动思想再解放。当前,吴江正处在一体化示范区建设全面推进的关键期,置身“开放再出发”百舸争流、不进则退的大潮,必须用新思想定向领航,用新思想解放思想,把思想观念从不符合开放发展的格局中解放出来,以思想大解放推动事业大发展。要对照五个“是不是、能不能”、五类作风顽症(二传手、中梗阻、假把式、老油条、逍遥派),把思想观念从甘于中等、中游、中庸的禁锢中解放出来,将“争、抢、闯、快、拼”“五字诀”落到行动上,体现到每项工作中。要对照“一体化制度创新试验田”定位、企业和群众的期望期盼,把思想观念从小富即安的“舒适区”解放出来,刀刃向内向问题开刀、用行动作答,勇于自我变革、自我超越,集中精力抓好几件标志性的大事、取得一批突破性的成果。要对照区域“一体化”、全区“一盘棋”的要求,把思想观念从各自为政的沉疴中解放出来,在产业招引、项目投入、生态环保、社会治理、应急管理等工作面广、牵扯部门多的领域,强化协同协作、同频共振,杜绝本位主义,共同答好“无问之答”,破解“无解之解”。
二是全力以赴推动落实再加码。抓落实检验的是能力本领,是工作作风,更是责任担当。面对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对完成全年目标任务造成的影响,全区广大党员干部要对标蓝书记提出的“考验苏州干部的时候到了”这句话,时刻检视自己,激励自己拿出最强担当、干出最好水平。要聚焦五个“抓落实”(解放思想、对照进度、担当作为、心无旁骛、风清气正),不空谈、不等待,甩开膀子干。要突出更快行动,把重任排在前,把担子压在先,对在手任务倒排时序进度,做到工作项目化、项目目标化、目标节点化、节点责任化,特别是对照蓝书记提出的“到年底就要看看,吴江的重大项目在示范区建设中处于什么水平”之问,要付出加倍的努力,把“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落到每项任务中,坚决杜绝拖拉散漫、延误时机,推动各项工作向前冲、往前赶。要突出更高标准,自觉把发展方向置于全国同区域、同行业第一方阵,对待工作绝不满足于目之所及、不满足于及格过关、不满足于既往荣誉,要始终坚持精品意识、标杆意识,主动对标找差,把短板、弱项作为狠抓落实的切入点、发力点,追求更高境界、最高标准,不断推动各项工作出亮点、创特色、有突破。
三是全力以赴推动服务再优化。好的营商环境就是吸引力、生产力、竞争力,直接决定着资本资源的流向、流速和流量。区委、区政府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摇篮工程”,对标世界银行标准,出台实施了优化营商环境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去年为企业减税降费47亿元。近期,全市将召开营商环境大会,推出苏州营商环境3.0版,面向全球拿出一批企业可感可享的“硬招”“实招”。各地各部门要深刻认识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的系统工程,不断强化“用户思维”、改善“客户体验”,制定“一目了然”的政策流程图,定期到企业、进车间送政策、送服务,实现政策和落地之间的“零距离”,切实把各类惠企政策落到企业“账本上”。要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时常以服务对象的身份,办一趟业务、跑一遍流程、走一圈部门,真正找出和解决一批“中梗阻”。要构建“亲”上加“清”的政商关系,把服务企业“三项制度”延伸至外资企业、更广范围,持之以恒优化金融生态、人才生态、政务生态、法治生态,以身作则当好“招商员”“推介员”“服务员”,全力打造全球最佳营商环境,让企业拥有更加实在的获得感、更加满意的体验感。
今年是全市“营商环境创新年”,围绕落实市委市政府新一年作风建设“三件事”,我们将进一步深化企业服务“三项制度”,这里代表区委、区政府作出三项承诺:
一是企业在其他地区享受的改革红利、优质服务,凡是吴江没有的,可以通过“三项制度”随时向我们反映,我们一定对照研究,用好“一体化制度创新试验田”,争取突破、集成落地,集全区之力打造最优环境。
二是企业在接受政府服务过程中受到不合理要求,碰到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行为,可以通过“三项制度”第一时间向我们反映,我们一定迅速查实处理,倒逼政策落实、服务改进,集全区之力打造“最舒心”品牌。
三是企业在转型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瓶颈,可以通过“三项制度”随时向我们反映,我们一定把企业事当作自己事,以服务转型、服务发展为己任,全力提供精准支持,集全区之力打造最具竞争力的产业生态。
同志们,今天的吴江正处在转型发展爬坡过坎、实现关键跨越的重要阶段,全区上下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始终昂扬“两勇一快”的奋斗姿态,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协同性,再造一个激情燃烧、干事创业火红年代,努力走在一体化发展最前列,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最后,衷心希望各位企业家扎根吴江、勇闯大业、再攀高峰!祝各位企业家朋友身体健康、事业兴旺!谢谢大家!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