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文字的章法 [打印本页]

作者: wanglei0374    时间: 2020-10-17 21:50
标题: 文字的章法
书序

书序是一种文体。序也可以称作“序”或叫“引”。书序主要说明书的著作目的、编排体例、作者的情况等等,有的书序还包含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述。古代的书序多放在书的后面,后来一般放在书的前面,而把放在后面的叫做“跋”或“后序”。书序有的是别人写的,有的是著作者自己写的。自己写的叫做“自序”。
书序的写作要求:
有叙述,有议论,而且要抒发感情。
评论
社论
社论也叫社评,是以报刊的名义对国际国内的一些重要问题阐明观点、表示态度的言论。发表社论是影响社会舆论的有力方式。党和国家常通过自己的报刊发表社论,分析形势,提出任务,阐明政策,指导工作。社论所论述的问题都是现实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需要注意的问题。因此,它比其他议论文具有更强烈的现实针对性。
社论是报刊评论文章的一种。报刊上常见的评论,除了社论以外还有政治专论、思想评论、短评、杂文等。评论的任务是针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发表意见,进行评论,“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宣传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以帮助读者认清形势,明辨是非。”
短评
有些报刊辟有政治短评、思想短评、国际短评、一事一议、杂谈等栏目。在这些栏目中发表的评论都很简短,都很及时。通常都是只针对新出现的一个问题或一种情况,讲清一个道理。这样的评论都是短评。好的短评,内容精炼,说理透彻,鲜明有力。有些短评是配合新闻报道发表的,对新闻报道能起到画龙点睛或强调重点的作用。
思想评论是针对思想战线上带有倾向性的问题所作的评论。它通过对思想问题的分析、批判,帮助人们提高认识,分清正确和错误的界限,对扩大和巩固思想阵地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思想评论评的是人民内部的思想意识、工作作风等方面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只能用讨论的方法,说服的方法。因此,思想评论的说理比其他评论文章要更深入、细致。
    书评是对书籍进行评论的一种文体。一般说,书评对所评论的书籍要作些介绍。介绍多少,怎样介绍,要根据读者的情况和写文章的目的来确定。写给没有看过所介绍的书的读者,目的是帮助读者了解书的内容的,要介绍得详细些;写给读过所介绍的书的读者,目的是帮助读者分辨优劣高下的,要介绍得简略些;写给从事写作的人看,目的是探讨写作经验教训的,介绍也要简略些。介绍的方法也不同,前一种多是集中介绍,后两种常常结合分析评论来介绍。
一本书可以从多方面来评论,可以评思想内容,也可以评表现形式,可以评人物塑造,也可以评语言特色。但是为了使内容集中,中心突出,一篇文章通常以一两个方面为主。写书评应该实事求是,好处说好,坏处说坏。不管说好说坏,都要做出中肯的具体分析。不能无原则地吹捧,也不能打棍子、扣帽子。
影评(对影片的评论)
影评、剧评(对戏剧的评论)等同书评只是所评的对象不同,在写法上没有多大区别。书评、影评同读后感、观后感却有所不同。前者的重点在于“评”,即评论作品本身;后者的重点在于“感”。即发表由“读”和“看”引起的感想。
小说、影剧等创作的成败主要体现在人物形象上,因此文艺评论常常要分析人物形象。
说明文
一、说明与说明文
说明是对事物进行客观的解说,它跟记叙、描写、抒情、议论一样,是一种语言表达方式。人们对自然的、社会的各种事物、现象和事理有多方面的认识,要想把自己对事物的各种认识告诉别人,就要用说明这种表达方式。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
写说明文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说明,有时也可以用描写以及其他表达方式来辅助说明。说明中插入适当的描写,可以把事物生动具体介绍出来,可以使读者增加阅读的兴趣。
说明中的评议。有些不常见的情况,让读者了解有困难,需要做比较详细的说明。有时为了加深读者的印象,在说明中也可以进行适当的评议。这样可以丰富文章的内容,引起读者的兴趣。
二、说明的顺序
说明事物要有合理的顺序。客观事物都是有规律地存在着的,本身都有一定的条理。人们认识客观事物,都有个由表及里,由近及远,由简及繁,从现象到本质,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一般地说,说明事物的顺序,要跟事物本身的条理一致,要跟人们的认识过程一致。
(一)说明的顺序:时间顺序
说明一种事物到底按照什么顺序,要看那种事物的特点。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往往以时间为序。这样便于把事物在发展变化过程中显现出来的阶段和各阶段的状况表达清楚。
(二)说明的顺序:主次轻重
说明事物的功用、效能等。通常都要对各种不同的功用、效能加以区别,以它们的主次轻重为序。
(三)说明的顺序:空间位置
各种事物都是在一定的空间中存在和发展的。有时说明事物就以空间位置为序。或者从总体说起,或者把某一部分作基点,从这一部分说起,然后依次说明上下、左右、内外、远近等各方面的情况。
说明的顺序:以事物组成部分或工作程序为序。
说明生产技术、产品制作、工作方法等。通常是把工作程序作为说明的顺序。如果它们之中有的又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又有它的工作程序,那就要把这两方面作为安排顺序的依据。其他事物如果是由几个部分组成的,也可以按照组成部分依次说明。
如果在一篇文章中说明比较复杂的事物,不能只按一种顺序来写,那就要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作通盘考虑,给各段以至全文都安排好适当的顺序。
三、说明的要求
说明的要求:说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点。任何事物都有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点,这是人们感觉和认识不同事物的依据。某种事物的形态、结构、变化、成因和功用等所以跟其他事物不同,是因为在这些方面各有它的特点。只看一种事物,就结构说,这一部分和那一部分不同,就变化说,这一阶段和那一阶段不同,就功用说,这一种跟那一种不同。为什么有这种差别,原因在于它们各有特点。
说明的要求:说明事物要弄清楚事物之间的关系。
说明事物不但要抓住事物的特点,还要认识事物之间的关系。各种事物都跟其他事物有关系。事物之间的关系是多种多样的。例如:有的事物跟另一种事物同属一类,有的事物是另一种事物所包含的一种,有的事物是另一种事物的组成部分,有的事物随另一种事物的出现而出现,有的事物随另一种事物的消长在形态、性质方面发生一定的变化,各种事物并不是像上面说的,只跟一种事物有一种关系。有许多事物,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很复杂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这样。例如人与人之间有阶级关系、政治关系、民族关系、工作关系、婚姻关系等。在一个地区、一个单位,上述种种关系往往交织在一起。
说明事物,先弄清楚事物之间的关系有很多好处。例如,可以进一步理解某种事物在有关的事物中处于什么地位,能起什么作用,会受到哪些事物的什么影响;也可以在动笔之前比较恰当地确定说明的重点和说明的顺序。
说明的要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说明的对象是客观事物,是有关客观事物的知识。知识有深有浅,有的是难于理解的。介绍各种知识,特别是难以理解的知识,都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使一般人都能看懂。
四、说明的方法
   说明的方法:解释概念。
   写说明文,为了让读者准确地理解文章中的一些重要概念的含义,常常要对这些概念加以解释。解释概念常用的一个重要方法是下定义。下定义就是把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用简短的语言概括出来,通常是把某一个概念放在一个更广泛的概念里,同时指出前者跟它邻近概念的属性的差别。
   在不同的文章中,所说明的事物的不同,说明的要求不同,解释概念并不都用下定义的方法,有时对概念所反映的事物,只指出它所属的种类,或者只列举它具有的一些属性,或者只描述它的外部特征,或者只指出它不具有什么性质,有时只说明某些词语相当于另一些词语。
说明的方法:分析和综合。
   分析和综合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分析是指把事物分成几个因素、部分或方面。分别加以研究,弄清它们的形态、变化、特性等。综合是指把事物的各个因素、部分或方面结合成一个整体加以研究,从总体上把握事物的本质,在说明文中常常对事物作分析说明和综合说明。不过这两种说明的安排,在不同的地方是不一样的:有的先分析,后综合;有的先综合,后分析;有的是先综合,后分析,然后再综合。
   说明的方法:引用资料。
   引用实物资料和文献资料来进行说明,也是一种常用的说明方法。这样做可以使说明更充分有据。用这种方法更要注意的是,所引用的资料必须说明问题,必须准确。
   说明的方法:举例。
   举示具体的事例,是说明事物常用的有效的方法。举例可以使人获得对事物的具体认识,是使人通过个别了解一般的方式,是以必要的感性材料来支持和说明理性认识的重要方法。运用这种方法来说明某些抽象的概念或比较难理解的规律、原理和事物的特征、变化发展等,可以使之具体化,让人易于了解。举例要注意代表性。
    为了说明抽象事理和事物特征,常常运用举例的方法。下边三种举例方法是常常见到的:(一)跟分类说明结合,每提出一类就举出一两个例子。(二)概括地说明事物的特征后,举出一些有代表性的例子,用来印证前面的说明。(三)为了介绍被说明对象具有什么样的特性,举出跟被说明对象有相似之处的事物作为例子。
   说明的方法:比较。
   比较是把彼此有一定联系或有相同条件的事物放在一起加以考察、研究,或者把一些事物的某些特点放在一起加以考察、研究,以确定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比较,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思维方法,也是说明的一种基本方法。比较和分析,综合有密切关系。在分析、综合的过程中,要确定什么是本质和非本质的,实际上离不开比较;而在比较的过程中,也总是要有所分析或综合。比较的事物一般应该是同类的,比较要按照同一的标准。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往往采用纵比和横比两种方法。纵比是以一种事物的各个发展阶段相比;横比是以此事物与彼事物相比。
    介绍一种事物时,用它和其他相关的事物作比较,可以把它的特征说得更清楚、具体。使用比较法的时候,要注意:(一)用来相比的事物跟被说明的事物要有某些联系,如果用不相干的两种事物比较,那就无从比起;(二)用来相比的事物应该是大家熟悉的、容易理解的,这才能使读者了解被比较的生疏事物,否则就不能达到说明事物的目的。
   说明的方法:使用数字数据。
数字是说明某些事物的重要材料。在说明文中恰当地使用数字能充分地显示事物的性质和特点,比只用文字介绍显得更简洁,更精确具体,更有说服力。使用数字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用在确实需要用的地方;二是要有根据,要准确;三是要从倍数、分数、绝对数、百分数、比较数、平均数、约数、确数和不同的量词中选择最合乎实际最能说明问题的使用;四是要跟“增到”“增加”“减至”“减少”“达到”“超过”这类的词配搭得恰当。
  通过调查、实验、总结等掌握的、可以用来证明事物的状况、性质、变化的各种数字叫做数据。运用数据,有助于准确地说明事物。使用数据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一)表达的意思必须明确准确。(二)要按照国家的规定使用计量单位。(三)汉字数字和阿拉伯数字要用得恰当。一般地说,数字写成汉字才合乎汉语习惯。但是现在有很多介绍科学技术知识的说明文和统计表,用阿拉伯数字的地方很多。写说明文,如果要用较少的数字,到底哪些用汉字,哪些用阿拉伯数字,可以根据各学科的课本的习惯用法确定。在一篇文章中所用的数字,既有汉字又有阿拉伯数字,凡是同一类的要前后一致,如年号、数段等,不能前边用汉字,后边用阿拉伯数字。用汉字的数字,如“一千九百零五年”、“一九O五年”,“一千九百五十年”、“一九五O年”,其中的“零”和“O”要按习惯用法写,不能换用,也不能写成“另”。有些说明文是写给读者看的,不是要读给人听的,其中用的数字较多,又是按一定顺序排列的,可以把这些数字填到表格中。 
说明的方法:分类。
    分类也是说明事物的一种方法。它和“下定义”不同。“下定义”是用简明扼要的概括性的语言揭示事物的性质,“分类”是根据一定的标准把事物划分为若干类。说明文在介绍某一事物时,常常根据该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关系、功用等,把它们分成若干类,逐类说明。给事物分类要注意两点:一是每次分类要根据同一标准,例如,给“人”分类,不能同时既按年龄分、又按性别分,二是要把所属的项目列举完全,例如按年龄给“人”分类,不能只列出。“老年人”“青年人”,也不能把不属于“人”的其他项目列入。有时给一种事物分类,分出的项目很多,不能或不需要一一列举,这在表达时就要注意用语的分寸,或者作适当的说明。
   说明的方法:设例。
    用根据经验和说明的需要设想出来的例子说明事物,叫设例说明。
五、说明的形式
说明文,有的是解说实体事物的,有些是剖释抽象事理的。解说这些事物的形态、构造、种类、特点、功能、形成、发展、变化以及制作过程等等,可以使人们对这些事物有所认识,进而有效地利用或影响它们。政治、经济或哲学等方面的道理、原理、法则、规律等,都是抽象事理。阐释、剖析这些事理,可以使人们对这些事理有所认识。进而加以运用。
写剖释抽象事理的说明文,要注意以下几点:(一)铨释概念,使读者在文章的开头先对所阐释的对象有个概括性的认识;(二)举出典型事例,使读者能通过具体事例充分理解抽象事理。(三)结构安排要符合事理本身的逻辑。
说明文,从内容上看,有剖释抽象事理的,也有解说实体事物的;从形式上看,有采用一般说明方式的,也有采用比喻、对话、诗歌等形式的。一般说,采用比喻、对话等形式容易写得生动活泼、通俗易懂,采用一般说明方式,多写得简明、严谨。到底采用哪种形式,要根据内容和读者对象来确定。采用一般说明方式,要注意运用下定义、举例、分类、比较等方法。
写说明文,说明的事物或事理不同,读者对象不同,写作要求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和写法。说明文的形式和写法是多种多样的。一般说明文是用简明平实的语言写的,有些是用文艺笔调写的,也有些是用故事、诗歌、对话等形式写的。用文艺笔调写的和用故事、诗歌、对话等形式写的,比较生动通俗。
比喻形式的说明。为了把抽象的事理说得浅显易懂、确切具体、简洁生动,采用比喻形式。
    对话形式的说明。广播电台常用这种形式介绍科学知识。采用这种形式,通常是根据介绍的知识内容假定对话者的身份,并以对话者按这种身份互相问答的方式介绍知识;为了使听者感到亲切自然,往往借一些事情引出知识;多用口语,很少用书面语;对重要的问题、知识中的重点等,往往用不同的方式重复强调。
    以诗歌形式说明事物。它用诗的形式和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既通俗、浅显,又很生动。
    字典词典之类的工具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出版说明(或前言)、凡例(或例言、编辑大意)、检字表(或同目表)、正文和附录。前言介绍书的大致内容、编辑经过、编辑意图等;凡例介绍书的取材和编辑体例等;检字表或词目表注明所收的字词到正文的什么地方查找;正文是对所收的字或词作的解释。前言、凡例之类的说明文字实用性很强。无论哪一本字典或词典,要具体了解什么样的字或词可以在它里面查到,并且想熟练地使用它,必须充了解它的前言的内容,熟悉它的凡例、检字表或词目表的用法。平常我们见到的家用电器说明书中介绍的使用方法、农药说明书中介绍的使用方法和书籍中介绍的某种器物的制作方法等,都是实用性很强的文字。写实用性强的说明文,文字要简洁平实,一般不要使用形容描写的语句;说明要确切具体,不要含胡笼统;考虑要严密周到,针对读者容易发生的疑问,不要有疏漏的地方。
报刊上发表的较长的文章,有些在题目后边正文前边插入内容提要。这种提要只说明文章的内容要点,帮助读者更快地掌握文章的要领,不能独立成文。有些书籍也有内容提要,比前一种的文字长一些。有些著作和文章是专为介绍书籍的大致内容写的,有些著作就标明写的是“提要”。这些著作和文章,有的同时介绍了书籍的作者,编写经过和体例,有的还对书籍作了评价。但是只是简要的说明,文字都不多。这种提要性的说明跟书评不同。书评对提出的见解要作较详细的论述,这种说明有的地方也讲书籍的特点,但是不作阐述,或只举典型的例子作简要的说明。
六、说明文的结构和方法。
说明文的结构。
    写说明文也必须认真考虑全篇的结构。文体不同,对结构的要求也不同。人们常说“文贵曲”,那是对文学作品来说的,因为文学作品重在感染读者,要尽量写得曲折多变。而说明文不同,说明文重在让读者明白,结构应该根据事物的本来面貌,尽量安排得简单平直,可以说是“文贵直”。当然这是就一般说明文来说的,以后要讲到的文艺性说明文又当别论了。
说明文的开头和结尾。
  说明文和其他文章一样,是由开头、结尾和正文三大部分组成的。说明文的开头,一般的要求是:明快平实、言简意赅。常见的开头方式有:(一)对被说明的事物做概括性的介绍。(二)以设问引起读者的悬念。(三)下定义。(四)用成语、比喻或从相关的事物谈起,引出被说明的事物。
    说明文的结尾要求简捷、有力,一般地说不要含蓄。结尾的方式,最常见的是随文章内容的结束而自然结束;或者是对全文加以概括总结;或者是指出被说明事物的发展前景;或者是指出认识被说明事物的意义。
说明文的基本结构形式:并列式和递进式。
说明文常见的基本结构形式也是并列式和递进式两种。说明事物时为了便于分别说明,常把被说明的事物加以分析、分解。被分析、分解后的因素、成分、部分、方面、环节、项目等,彼此间的关系是并列的,这表现在文章结构上就是并列式;被分析、分解后的因素、成分、部分、方面、环节、项目等,彼此间的关系是领属、进层的关系,这表现在文章结构上就是递进式。
小结
说明文的顺序:
时间顺序、主次轻重、空间位置、组成成分或工作程序
说明的方法:
解释概念 分析综合 引用资料 举例 比较 使用数字数据 分类   设  例
说明这种表达方式的应用范围很广。例如,讲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的教科书、科学技术小品、产品说明书、作品内容提要、出版说明、规则、章程等,都属于说明和说明文。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这种表达方式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一般说明文都是介绍知识的,无论什么知识,只要介绍给读者,就会对读者的认识和实践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所介绍的知识是正确的,介绍得又准确,就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否则就会产生消极的影响。想使介绍的知识正确无误,固然要注意恰当地运用语言和各种写法,更要注意对所介绍的对象进行深入的研究。在动笔之前,能围绕所介绍的对象,通过观察、实践、调查或查阅资料等途径,收集必需的足够的材料,并对这些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才有可能正确地认识所介绍的对象,并使自己的认识逐步明朗化,条理化。
写说明文和写其他体裁的文章一样,要有明确的中心,要有重点,要有适于表达内容的结构和顺序。
议论文
一、议论文及其要素
议论文是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直接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表达作者见解和主张的文章。它一般都包含论点、论据、论证这三要素。
论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这种见解和主张应当在文章中得到证明。论点要正确、鲜明。正确,是指要符合客观实际,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则,能够解决实际问题。鲜明,是指要旗帜鲜明地表示赞成什么,反对什么,不要模棱两可。
论述的问题要集中
要写好议论文,除了论点必须正确、鲜明外,论述的问题还应当集中。一篇议论文与其面面俱到、浮泛不深地议论许多问题,还不如讲透一、两个问题。这就要求准确地抓住实际存在的主要的问题,给予深入的论述。
从正反两面论述。
为了证明论点的正确,有时从正面列举事实和理由;有时从反面来论述,通过证明跟论点相对应的观点是荒谬的,达到证明论点正确的目的。
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议论文中的论点,分为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两种。中心论点是作者在文章中论述的总主张、总观点,是全文论述的中心。分论点是中心论点统率下的论点,它本身需要用论据来证明。有的分论点是证明中心论点的论据;有的分论点是补充、发挥中心论点的意思的。
论据
论据是证明论点正确的根据;没有论据,论点就确立不起来。论据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事实论据,一类是理论论据。现实生活中的事实、历史事实、统计数字等,都可以作为事实论据,事实胜于雄辩。把充足的无可辩驳的事实摆出来,论点就有了可靠的依据,就能使人信服。理论论据,主要是指马克思列宁主义真理,已被证实的公理、定理等;已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一般定理以及在人民生活中所形成的某些格言、谚语等,也具有真理的性质,也可以作理论论据。
论据要确凿、典型、充分。
证明论点的论据必须确凿、典型、充分。确凿是指:用事实作论据,必须作深入的调查研究,使事实、数字等真实可靠,没有丝毫差错;用理论作论据,直接引用时,要意思完整,不断章取义,转述时要忠于原著的基本精神,不歪曲原意。只有论据确凿,才能使论点立得牢靠。典型是指,要从错综复杂的材料中,选取能深刻揭示事物本质的事例,而摒除那些个别的,不能反映事物本质的例子。充分是指:在论据确凿、典型的前提下,论据还应该有足够的数量,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论证
论证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论证必须揭示出论点和论据间存在的必然联系。为此,论证必须采用各种推理的形式,并遵循推理的规则,做到合乎逻辑。
论证常用的推理形式:归纳、演绎、类比。
归纳推理是从个别的、特殊的事物出发,推出某类事物的一般结论。演绎推理是从一般的原理出发,推出关于特殊事物的结论。演绎推理中最常见的形式是直言三段论,简称三段论。它是由大前提、小前提推出结论来的。
   在论证过程中,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常常同时运用。
类比推理是从一种事物推出关于另一种事物的结论的推理方式。它是根据两种事物之间具有某些相同的特征,推断出它们同属一类或者其他特征也可能相同。
二、议论文必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写议论文,要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射箭要看靶子;写文章要有针对性,要能明确地提出实际存在的应该解决的问题。问题是客观事物的矛盾。提出问题就是要在对客观事物作大略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找到客观事物的矛盾所在。提出问题之后,还要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分析问题,就是对所提出的问题作系统的周密的分析,阐明问题的症结,揭示客观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指明问题的性质。解决问题,就是根据对问题的分析,提出解决的办法。
三、议论文的论证方法。
论证(包括反驳)方法是指的是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的方法。
议论文中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例证法、引证法、反证法、比较法、喻证法等几种。
论证方法:喻证法。
喻证法是运用比喻来说明道理。在论证中恰当地运用比喻,可以把道理讲得既通俗又生动,大大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但是单靠比喻不能揭示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不能独立地证明任何论点,因此只能作为论证的一种辅助手段,配合其他论证方法来运用。
论证方法:引证法。
引证法是议论文常用的一种论证方法。这种论证方法的特点是运用演绎推理的形式,用理论作论据来证明个别性的论点。运用引证法,既可以直接引用有关的科学论述、已被证实的科学定律等作论据,也可以用人们公认的道理、原则等作论据。
论证方法:反证法。
写议论文,为了确立自己的论点,有时不从正面直接论证,而是从反面间接论证,即先证明跟自己的论点相矛盾的论点是错误的,从而证明自己的论点是正确的。这种论证方法叫反证法。
论证方法:比较法。
“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是认识事物和说明事物的好方法。在议论文中常常通过比较事物的相同点或不同点来论证某个论点是正确的或者是错误的。比较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把同一类事物的某些相同点加以比较,这叫“类比”;另一种是把性质不同的事物对举出来,或者把同一事物在不同条件下的明显差别加以比较,让人们辨明优劣、是非,这叫“对比”。
论证方法:例证法。
例证法也是议论文常用的论证方法。这种方法是运用归纳推理的形式,以典型的具体事例作论据来证明一般性的论点。
四、议论文的结构。
议论文的结构:引论、正论、结论。
文章的结构是指材料的组织安排。同样的材料,组织安排的形式不同,表达的效果也就不同。因此学习文章的结构规律,是学习写作的重要内容。议论文的结构,通常由引论、正论和结论三部分组成。引论是文章的开头,主要是提出问题;正论是议论文的主体部分,主要是阐述论题、反驳错误论点;结论是文章的结尾,主要是明确论点,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向读者发出号召。
正论的结构形式主要有递进式的和并列式两种。
递进式的是后面的论述在前面论述的基础上进行,层层深入。
并列式,对于引论部分提出的问题分几部分论述,各部分之间是并列关系。这样论述,常常在每一部分前面用简要的话概括要点,或用序号(一、二、三等)标明。采用这种结构形式,各部分的顺序要精心安排,要有严密的逻辑性。
引论的写法。
一般议论文,引论部分要开门见山,尽快入题,要能引起读者注意。引论的写法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有以下几种:一、开宗明义,提出中心论点;二、提示全文论述的内容或范围,三、以事引出议论,四、以领袖或伟人的名言引出议论;五、用设问方式提出问题;六、引述错误言论,树起反驳的靶子。
结论的写法。
结论的写法也是多种多样的,通常可以点明题旨、总结全文、指明方向、提出要求等等。结论部分要跟开头相呼应,鼓励读者,引人深思,防止“虎头蛇尾”,“画蛇添足”。各种方法,必须灵活运用。一篇议论文的结论部分怎样写,应根据内容和写作要求考虑确定。
议论文的过渡。
    议论文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过渡?一般地说,论述问题“由总到分”或“由分到合”的开合关键,“由此及彼”,由一层意思转换为另一层意思,在叙述与议论相转接的地方,常常需要过渡。过渡的手法,一般可采用“过渡段”,“过渡句”以及“过渡词语”等等。过渡是使议论中心突出、前后勾联、首尾一贯、逻辑严密的一种重要手段。它在文章中起着承上启下,使脉络通畅的作用。
议论文的照应。
学习写议论文,照应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写文章要瞻前顾后,前面提出的问题,后面要有着落;后面谈到的问题,前面要有交代。文章能够前后照应,就可以脉络顺畅,前后贯通,连接紧密。议论文的结尾常常跟开头照应。
五、写议论文要旗帜鲜明。
写议论文必须旗帜鲜明。要明确地表示赞成什么、反对什么,不模棱两可,不吞吞吐吐。
六、议论文之驳论文
反驳和反驳的作用
反驳是用可靠的事实和充分的理由去驳斥错误的论点。也就是论述被驳斥的论点是错误的。因此,也可以说反驳就是论证,是一种特殊的论证。反驳的作用在于揭露错误,驳斥错误,使人们辩清是非,抛弃错误的东西,接受正确的东西。
反驳的途径:
写反驳文章,要善于抓论敌的弱点,选择适当的反驳途径。被反驳的一方在提出一个错误的论点时,通常都要摆出论据,也总要论证。反驳可以反驳论点,也可以反驳论据或反驳论证。但是,不管通过哪种途径反驳,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驳倒对方的论点。实际上在驳论的文章里,反驳论据、反驳论证常常是跟反驳论点相结合的。
反驳的方法:
反驳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由于反驳也是论证,因此一般的论证方法,如例证法、喻证法、比较法、反证法、引证法等,在写反驳文章时都可以运用。此处,反驳文章还有一些常用的方法:
反证法:
反证法就是证明与被驳的论点相矛盾的判断是正确的,也就是间接反驳。
归谬法:
归谬法是由反面论点引出错误结论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先假设对方的错误论断是正确的,然后从对方的错误论断中推导出荒谬的结果来。这种反驳方法如果运用恰当,往往比正面论证更加有力。
揭露:
写反驳文章,除了驳斥对方的谬论,还常常指出散布谬论的目的,这就是揭露。配合反驳进行揭露,能更深入的暴露敌人的反动本质和卑劣用心,增强文章的战斗力。揭露可以在反驳谬论的过程中,也可以在反驳谬论之后。
反问:
反问是无疑而问,明知故问,一般只问不答,让要表达的意思包含在文句里。在反驳中用反问句,可以表达强烈的感情,增强批驳的力量。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写反驳文章,利用论敌言行中的矛盾去批驳他们,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可以使论敌在辩论中陷入进退维谷的困境。
引证法:
引证法可以作为立论的根据,也可以作为反驳的证据。写反驳文章,引用科学理论和有关史实作为反驳的论据,也应该作到:所论证的材料要靠得住;不能断章取义;必须扣住反驳的观点。
破立结合的论证方法:
人们写议论文,有时是论证自己的正确观点,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立”;有时是反驳、批判错误的观点,这就是通常说的“破”。有不少议论文破与立是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的。
七、小结。
写议论文既不能靠抄报纸,也不能靠个人冥思苦想。它同记叙文一样,也来源于客观实际。我们一定要把了解情况、占有资料,作为议论文写作的第一步。写关于现实问题的议论文,要关心现实生活,通过观察、调查,弄清楚生活中有哪些重要的问题需要解决。
弄清问题的目的是解决问题。因此,在观察、调查的基础上,必须以马列主义为武器,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既要分析问题内部所存在的矛盾,又要研究这个问题与周围事物间的联系。只有抓住事物的矛盾,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才能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文章的正确、鲜明的论点就是从这种深入的调查研究的过程中产生的。
文章的观点确立后,应该进一步以观点为统率和依据,回过头来再去精选足以证明观点的确凿、典型、充分的材料,并注意使论证的过程合乎逻辑。
记叙文之参观记访问记
访问记的特点:
访问记是用第一人称,写自己在访问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记叙文。无论是什么人,如果要进行访问,确定访问对象,通常要有比较明确的目的。就一般访问记来看,访问的对象可以分为访人和访地两类,但是所记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例如:有的着重写人,有的着重写事,有的着重写一个地方的环境、历史变迁或民情风貌,有的着重写一种特产或传统手工艺品的生产、制作情况。写访问记通常都要点名访问的对象,写访问的经过。
参观访问记
访问一个地方的访问记,比较详细的写参观的情况,这种访问记也叫参观访问记。
参观访问记的记叙顺序,一般都是采取顺序的方式,就是按参观访问的先后顺序来写,如果参观访问的时间较长,所到之处很多,可以把所到之处按一定顺序排列,作为记叙的顺序;也可以只在开头交代参观访问的时间和经过,然后把感受最深的几个方面列出来,根据逻辑关系安排顺序。上述三种安排记叙顺序的方法也可以结合运用,一篇参观访问记的记叙顺序究竟怎样安排,要根据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考虑确定。
参观记的中心思想:
写参观记不是写流水账,不能看到什么记什么。到底写什么,不写什么,这要根据中心思想确定。那么一篇参观记的中心思想又怎么确定呢?这要考虑参观的对象有什么特点,什么使自己有了深刻的感受体会,写什么才有现实意义。
参观记中的评述:
写参观访问记,特别是写参观人物故居一类的参观记,可以根据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适当作一些评述,如介绍和评论人物的生平、成就或贡献等。但插入的评述不宜过多,而且要紧扣参观内容或自己的感受体会。
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是根据调查研究的成果写出来的反映客观情况的报告。写好调查报告的基础是对客观情况进行认真的、周密的、实事求是的调查研究。情况真正弄清楚了,调查报告才能写得观点鲜明,材料确凿,有说服力。调查报告的内容跟总结相近,但是它通常是上级机关或外单位的人经过调查,用第三人称写的。有些调查报告是提供给上级机关,作研究问题和指导工作的依据的;有些是在报刊上发表用来推广先进经验或向社会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要体现党的方针政策,对问题的分析要全面,引用的材料要真实无误。
    写调查报告也要做到用观点统帅材料,用材料说明观点,观点和材料统一。在调查报告中用材料说明观点,常用的方法有:用调查所得的典型事例来说明,用对比的方法来说明,用精确的数字来说明,用群众语言来说明,等等。
    调查报告的标题既要鲜明生动、又要具体实在,让读者能看出调查的对象和内容。调查报告常常使用到标题。
    调查报告一般由前言、正文、结尾三部分组成。前言是全文的开端,写法多种多样,通常是介绍调查经过和基本情况,提出正文要写的主要问题。正文是主体,写调查的内容和得出的结论。结尾即结束语,一般是简要地归结全文,指出前进的方向。由于写调查报告的目的、对象不同,调查报告的内容和结构安排也就不同。
写调查报告也要跟写通讯那样,动笔前要有计划地进行调查,尽可能多掌握一些有关的材料,并且要对获得的材料作细致的分析。在调查前还要掌握一些有关的知识,例如作有关开展体育活动或有关教学情况的调查,就要掌握有关体育和教学的知识。有了必备的知识,就有了比较明确的和正确的尺度,就有了较高的眼力。这样才能看清优点和成绩、缺点和问题,才能总结出经验和教训。写调查报告时要努力做到如实地清楚地反映客观情况。
在深入调查中,人们会从各方面得到许许多多的具体材料,写报告时需要加以归纳、整理。从什么角度,围绕什么中心进行整理要有针对性。
简报的特点、写法和格式。
简报是各部门在工作中常使用的一种文书。这种文书,许多部门在召开规模较大的会议时也往往使用。简报有多种名称,如“XX简报”、“XX动态”、“XX通讯”或“内部参考”、“情况反映”等。简报有定期的,也有不定期的;有专向上级反映情况的,也有互通情报的。简报的突出特点是内容简要,编发及时。
    简报的写法是多种多样的。一般简报可以多用概括说明和具体介绍相结合的写法。例如:反映一次讨论会上的意见,可以概括说明对某个问题有几种什么样的意见,然后具体介绍持哪种意见的有多少人,有代表性的说法是什么。简报有固定的格式,有刊头,编号、日期、编发单位等,有的在最后一页还注明打印份数和分发给哪些单位。
    作自然科学方面的调查跟一般了解情况的调查不同,一是要作较长时间的观察,通常要
观察、记录一个周期的情况;二是要获得大量的数据;三是可以结合调查进行一些实验,并把实验结果和调查结果一起写入报告。
    在调查中,为了使调查的材料符合实际,既要注意选择调查的时间、地点,选用适当的调查方法,又要注意把点和面的调查结合起来。
    在调查报告中,常常用调查获得的数据制定表格,来说明观点。制定这样的表格一定要有必备的项目。这样才能对提出的观点作比较充分的清楚的说明。
小结。
在工作和学习中,人们常常总结经验。总结经验,就是将实践中经历过的事,经过分析归纳,从中引出带有规律性的认识,以便发扬成绩,纠正错误。总结都是由本单位或当事人自己来写的,目的在于鞭策自己,当然也可以给别人借鉴。
    常见的总结,根据内容可分为工作总结、学习总结、思想总结等。工作总结通常要写指导思想、措施、效果和经验教训。就一次活动或一个问题来说,可以作比较全面的总结,也可以只总结一个方面。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总结成功的经验,也可以总结失败的教训。总结的结构安排通常是:开头先介绍基本情况,接着在文章的中心部分,条分缕析地谈经验或教训,结尾部分大都谈谈努力的方向。也有在开头简要介绍情况之后,就分成绩(经验)、问题(教训)和今后努力方向三部分来谈的。
    总结的开头一般都要谈基本情况,是为了给下文谈经验、教训作基础。在谈经验、教训时必然还要联系具体情况。这两处要互相配合,不能重复。是前详后略,还是前略后详,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
记叙文之游记
游记。
记叙旅行的见闻和感受的文章,叫游记。游记,可以写景物也可以谈古事,讲传说,叙风俗,作考证,写感想,所包括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
    记游的文章,一般是根据表现中心思想的需要,按照游览的路线和时间的先后,安排和组织材料的。
    在写景的同时,引用古史资料和传说故事,可以使景物增加诗情画意,可以使读者扩大视野,增加知识,可以使文章曲折有致,意趣横生。
通过记游评述历史。
围绕中心组织材料。
在游记中发表感想,说明道理。
在叙事中写景。
人物的活动和内心感受都离不开一定的环境。在游记中,游者自身往往是要表现的人物。对游者来说,景物描写就是环境描写。在叙事中写景,能够更好地表现人物的活动和内心感受。
通过记游抒发感情。
采用日记体记游。
采用日记体记游,可以随意记述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把文章写得更为顺畅自然。
在游记中引用一些传说、民歌和古诗,可以更富情味地描写景物或抒发感情。
细腻地刻画景物。
描绘景物有不同的手法。一种是写意的手法,用粗放的笔墨摄取景物的神态。一种是工笔的手法,对景物作细腻入微的刻画。
书信
书信是用文字进行交际的一种方式。可以用书信互通消息,如向亲友报告生活、学习、工作情况,介绍旅行见闻;可以反映问题,如表扬,批评,检举,反映情况;可以交代事情,如托人办事,请人帮助;也可以表达感情,如对收信人表示赞扬、祝贺、同情、感谢、敬仰、慰问、思念等。书信根据内容、用途和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若干类。从用途看,有一般书信,有慰问信、感谢信、表扬信、检举信、贺信等;从使用对象看,有私人书信,有机关、团体、组织之间办理公务的公函;从使用的形式看,有不让局外人看的密封信,有公布于众的公开信,等等。
    书信的格式。书信有习惯的格式。第一行是对收信人的称呼,顶格写。如果有问候的话,写在第二行,前面空两个格。书信的正文和写文章一样,按内容分段写。正文之后如果有祝福的话,可以另起一段空两个格写“此致”或“敬祝”(也有在正文的后边空几个格接着写,或另起一行多空几个格写的),另起一行顶格写“敬礼”或“健康”。也有把祝福的话作为一段,前边空两个格,一气写下来的,如“祝您身体健康!”“祝你进步!”如果有附带问候别人的话,在后边另起一行写。书信的最后署名和年月日都要各占一行,放在一行偏后的地方。
    书信的针对性。书信通常是写给一个人看的,它比其他任何体裁的文章有更明确的读者,
因此也就有更强的针对性,写什么,怎样写,都要设身处地地替收信人着想。
    亲疏关系的处理。写信人与收信人关系的亲疏不同,信的内容和说话的口气应该有所不同。一般说,关系越密切,说话越随便,可以写得情真词切,朴实无华,直截了当。如果是给关系不很密切的人写信,就要注意方式和礼貌。例如,开头先要向对方问候,表示对收信人的敬意或关心,或者叙旧情,谈关系。总之要让收信人感到亲切、融洽,以便更好地交流思想感情。
    上下长幼关系的处理。写信人与收信人之间有时是上下级关系,有时是长辈与晚辈的关系。这些关系在写信时要处理适当。首先表现在相互称呼上。一般说,平时当面怎么称呼,写信也怎么称呼。但是写信比平时说话要庄重些。如,平时叫“爸爸”“妈妈”,写信时可称“父亲”“母亲”;平时父母对儿女只叫名字,写信时可叫“XX儿”或“XX女”。最后署名时,平辈的人不加自称,不同辈分的人要加自称, 如,儿女给父母写信,最后,要写上“男XX”或“女XX”,学生给老师写信,在署名前也要加上“学生”二字。长辈给晚辈写信,如果关系亲、辈分高,只写自称,不写名字,有时在自称后边加上“字”“示”“手书”等字样,如“父字”“母手书”。关系远、辈分不甚高的、也可以署名,如“叔父XX”。写信人与收信人的长幼上下关系还表现在信的内容和说话的口气上,晚辈和下级对长辈和上级说话要尊敬,长辈和上级对晚辈和下级要爱护。信末祝福的话,也要根据长幼上下的不同关系而不同,对长辈多用“敬祝健康”“敬视安好”;对平辈多见“祝你进步”“祝你快乐”,对晚辈多用“望你努力学习”“希望你好好工作”“祝你进步”,一般关系,多用“此致敬礼”“握手”等。
   公开信是登在报刊上或广泛散发给公众看的信。公开信有的是写给一个人的,但不寄给他本人而予以公开。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有的是因为谈论的问题没有必要保密,而对于广大读者有好处,例如报刊上的答读者问,就属于这一类。有的是回信人有意让公众了解真相,或者为了让更多的人来参加评论,或者便于揭露来信人的阴谋,如鲁迅《答托洛茨基派的信》。另有一种公开信,本身就是写给某些人看的。公开信既是写给特定对象的信,又是可以给公众看的文章,因此它兼有书信和一般文章的双重特点。
写信的一般要求:(一)信的用途广泛,种类繁多。写信首先要分清各种信的不同特点,才能写得得体,起到应起的作用。比如给私人写信可以活泼自然,写公函就要庄重严肃;写给个人的信,心照不宣的地方可以从简,写公开信就得让局外人也能看得懂;写一般的信,一封信里可以说几件事,写贺喜信或吊唁信就不能夹杂跟贺喜或吊唁没有关系的其他为容。(二)写信时要处处为收信人着想,根据收信人的需要、愿望,收信人的知识、经验、收信人的文化水平等等,确定写什么和怎样写。(三)要正确处理与收信人的亲疏上下关系。(四)写信要注意格式。
    有些人写信常犯两种毛病,我们应该注意避免。一种是,为了显示自己文化修养高,常常盲目地模仿前人,“食古不化”,写得半文半白,甚至闹出笑话。另一种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字写得“帅”,写起来龙飞凤舞,结果邮递员看不清字迹,不知道该往哪里投;收信人看了不知道说的是什么。这是会误事的。
散文
一般散文的特点:以小见大。
    以小见大是一般散文的一个重要特点。散文取材十分自由,可以选取重大的题材,也可以选取细小的题材。重大的题材固然便于反映生活本质,细小的题材也可以表现深刻的主题。一草一木、一山一水是小题材,如果作者用先进的思想和高度的艺术手法来描写,也能够寄托深刻的思想感情,取得以小见大,言近旨远的效果。                  
一般散文的特点:形散神聚。                    
形散神聚是一般散文另一个重要的特点。写散文要能散得开。在一篇散文中,可以海阔天空,自由挥洒,古今中外、上下四方的事物都可以写。但散文又忌“散”,这是说,不管写了什么,笔锋怎样驰骋,都要紧扣文章中心,沿着一条清晰的线来展开,做到散而不乱,形散神聚。
散文通常都要综合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各种表达方式,以记叙为主,也要抒情和议论,以抒情为主,也离不开叙述和描写,有的还夹有议论。
精巧的构思
写散文和写其他文章一样,作者在动笔之前必须构思。构思包括选择题材,酝酿确定主题,设计恰当的表现形式。构思贵在精巧,构思精巧的作品蕴含深厚,耐人寻味,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联想构思
写散文常常借助联想进行构思。借助联想可以扩展思路,突破题材的局限,有利于感情的抒发、主题的深化。
准确生动的语言
    散文能具有感染力,是跟作者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分不开的。有经验的散文作家描写景物,总是事先对景物仔细观察体味,然后选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对景物的千差万别的形、貌、声、色等作逼真的描绘,并把自己的独特感受溶入描绘之中。
抒情散文
   记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选择确切的语言
   语言是表达思想的,要想用语言恰如其分地把思想表达出来,用词造句都要力求准确。用词准确,不仅要注意形容词、动词的选择,一些副词、连接词、量词等,都要注意选择。
   题目
   文章的题目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题目可以规定文章的写作范围,也可以揭示或暗示文章的中心思想。
   抒情与写景结合,衔接自然。
   文章既要写景,又要在写景中寄托感情,发表看法,这就要求把几方面揉合在一起,使它们自然地衔接起来。
   抒情的方法。
   借物抒情、直接抒情、寄情于景、寄情于事。
散文之杂文
杂文
杂文是文学体裁之一,散文的一种,是直接而迅速地反映社会事变的文艺性论文。有短小、活泼、锋利、隽永的特点。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有关社会生活、文化动态以及政治事变的杂感、杂谈、杂论、随笔都可归入这一类。
优秀的杂文都具有极强的战斗性。“五四”以后,以鲁迅为代表的革命作家,为了战斗的需要,对于反动的和落后的事物,揭微显隐,痛下针砭,广泛地运用了杂文。建国以后,革命作家的杂文,继承了杂文的战斗传统,对腐朽的有害的事物给以讽刺或抨击,对新生的进步的事物给以热情支持和歌颂,成为新型的文艺性政论。这些杂文都在革命斗争中发挥了战斗作用。杂文不同于政治和科学的论文,它是一种艺术的武器。它的战斗性植根于正确的思想内容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一个好的杂文作者必须站在正确的立场上关心现实、关心人民,并且能对社会事件和动态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和分析,迅速做出反应。
杂文有鲜明的形象性,才能唤起人们的美感,鼓舞人们为美好的理想而斗争,向丑恶宣战。杂文多是论战性的,它不象别的文学形式那样塑造形象和描绘形象,常常是运用各种方法生动形象地阐明抽象的道理。鲁迅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卓越的范例。他有时用现成的故事突出所写的对象,勾勒独创的典型化的形象,有时运用精确的比喻,有时把抽象的感情、一般的叙述化为形象。鲁迅杂文的形象有三个突出的特点:一是思想性强。他笔下的形象大多是包含着思想的图画,而不是证明某种观点的一般例证,人们可以分析它们,却不能分割它们。在《“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一文中说:“即使无人豢养,饿的精瘦,变成野狗了,但还是遇见所有的阔人都驯良,遇见所有的穷人都狂吠的,不过这时它就愈不明白谁是主子了。”只这么几句,就活画出了“丧家的”“资本家的走狗”的性格。二是现实性强。他笔下的形象取材于历史的外国的很多,但是,这些都无不跟现实密切相关。三是新鲜生动。在鲁迅的杂文中,那些根据生活创造的新的形象,自然极为新鲜,即使是用旧材料经过组合构成的形象,也给人整旧如新的感觉。
杂文的题目。杂文跟其他的文章一样,题目也一定要准确、醒目、简洁、生动,能够帮助读者抓住文章的要领,引起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但是杂文题材多样,大部分杂文的风格又跟一般文章不同,这些也要在题目中有所体现。
新闻与通讯
    新闻(消息)是报社、通讯社、广播台和电视台等新闻机构最常用的一种文体。它通过对国内外新近发生的事件的报道,“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的与群众见面”,对人民起组织、激励、推动的作用。
    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真实准确、迅速及时、言简意明,用事实说话。
新闻所报道的事实,包括人名、地名、事情的经过、周围环境、历史背景、数字、引语,以至细节等,都确凿无误,这样,它才能“取信于民”,真正发挥战斗作用。新闻写得迅速及时,才能在特定的条件下充分发挥作用,否则,就会成“马后炮”,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甚至在政治上造成损失。新闻要迅速及时地反映现实生活,就必须写得短,写得言简意明。事实胜于雄辩。用事实说话,是新闻的力量所在。写新闻还必须尽量做到清楚地报道事实,不发议论或少发议论。
新闻的结构: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新闻一般是由导语、主体、背景、结语构成的。导语是新闻的开头。它用简明的语言介绍新闻的主要内容,揭示新闻的中心思想。主体是新闻的主干。它承接导语,具体介绍要报道的事实。对这一部分写作的要求,除力求言简意明外,跟对一般叙事文的要求基本相同。背景指的是跟报道的事实有关的情况。提供背景材料可以帮助读者了解报道的事实的来龙去脉,它与周围事物的联系和区别,它在整体中的地位等,以使读者更深刻地理解报道的事实的本质和意义。交代背景实际上是对比手法、衬托手法在新闻写作中的具体应用。背景在新闻的什么地方交代,作者可以根据报道的内容和要求确定。结语是新闻的结尾。它可以用小结的形式概括报道的事实,可以指出事物的发展趋势,可以指出存在的引人深思的问题,可以点出事情发展的结果和发生的影响。
通讯的特点:新闻社、评论性、形象性。
通讯跟新闻(消息)一样,也具有新闻性,也要迅速及时地报道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事件、典型的人物。
跟新闻(消息)不同的是,通讯具有形象性。新闻(消息)要求用简练的语言,简略、概括地报告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情;通讯要求用生动流畅的文笔展开情结,生动地描述出具有典型意义的画面,以增强感染力。文艺通讯对于情节的生动性和语言的形象性有更高的要求。
通讯区别于新闻(消息)的另一个特点是具有评论性。新闻(消息)要用事实说话,主要采用叙述的表达方式;通讯在叙述之外,兼用议论、抒情、描写等多种表达方式,以增强评论性,充分揭示所写的人物,所记的事件等蕴涵着的思想意义。
通讯的分类:
根据内容和写作方法的不同,通讯可以分为事件通讯、人物通讯、工作通讯、概貌通讯、主题通讯等几类。
事件通讯要完整地叙述现实生活中所发生的动人事件,深刻发掘其中所蕴涵的思想意义以教育人民。
写事件通讯,善于运用恰当的方法组织材料,才能使事件的叙述条理清晰。
人物通讯的写作要求:着重写先进人物的光辉事迹和崇高思想,为人民树立学习的榜样。
人物通讯一定要写先进人物的光辉事迹,但是,更重要的是要写先进人物的崇高思想和感情,用以感染、教育读者。因此,写人物通讯要在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上下工夫。
先进人物的崇高思想和感情,往往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得到充分的表现。因此,通过记叙激烈的矛盾冲突揭示人物的思想,成了通讯写人物的重要方式。
用人物的言行表现人物的思想,是通讯写人物的另一个重要方式。
小通讯的特点:短小简练,跟长通讯相比,能更迅速及时的报道现实生活中的新人新事。
根据篇幅的长短,通讯还可以分为长篇通讯和小通讯。长篇通讯总是选取若干典型事例,比较完整地报道某个人物的先进事迹、某个事件的发展情况、某项工作的经验教训、某个地区的形势风貌,等等。小通讯只通过选取一些生活的片断、生活的侧面,来报道生活中的新人新事。因此它短小简练,能更及时的反映现实生活。
小结
写通讯的第一步是选好典型、深入采访。通讯要写真人真事,因此通讯的作者不能创造典型,只能从生活中发掘和选择典型。典型选择得是否恰当,决定了通讯写作的成败。选择典型的标准有三条:一要从政治上着眼,看是否应当宣传;二要从全局出发,考虑是否能解决“面”上的问题,是否具有普遍的教育意义;三要从典型本身衡量,看是否生动感人。选定典型之后,要进行深入细致的采访。采访时不仅要了解人物的先进事迹,还要发掘人物的先进思想感情;不仅要收集一般的材料,还要掌握具体情况和典型细节;不仅要了解事件的过程,还要记录人物和群众的语言。为此,采访前应先考虑向谁采访,弄清什么情况,重点放在哪里,等等,列出采访提纲。采访过程中要看,要问,要想,要记,要使工作不断深入,尽可能掌握有关的全部材料。
写通讯的第二步是分析材料,提炼主题。“提炼”是对原材料进行陶冶熔炼,从中提取精华。对采访得到的大批材料也要下这样的工夫,就是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弄清哪些是有用的,哪些是没用的,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哪些能充分体现事物的特点,反映事物的本质,哪些缺乏代表性,这样才有可能从中引出正确的深刻的主题思想。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为适应不断发展的形势制定的,党的中心工作是根据现实情况提出的,这些都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因此,提炼通讯的主题必须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的中心工作为主要依据。新闻宣传要有针对性。提炼通讯的主题还要熟悉有关的反面材料,作为正面宣传的放矢之的。
掌握了材料,确定了主题,下一步该考虑的是“怎么写”的问题。前面已述。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