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坚持去做一件事,究竟能给你带来什么变化?今天跟大家分享一篇老笔头遴选学员的遴选经验,希望对大家遴选有所帮助。
网络上最近有一个特别火的问题:长期坚持做一件事情,会给你带来什么改变?
网友们纷纷回答自己在生活中所坚持的事情。
现在流行打卡、签到,呼吁大家21天养成一个好习惯,见到不一样的自己。其实,我想说,不管你做什么,就算再细微的事情,之后一切就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说白了:日积月累,水滴石穿。
静下心来想想,自己遴选学习和参与备考已经有5年多了,5年多来一直没有间断学习,无论是结合日常工作学习还是考前集中备考,有过省直遴选笔试成绩第一,也有过笔试面试第一后考察落榜,但最终成功遴选到省级部门工作。回过头来看,遴选考试的痛苦和收获只有经历过的人知道,尤其是竭尽全力努力过的人才能体会。但遴选之路是寻找自我之路,也是不断精进之路。
在备考中总的体会是:一要系统总结和重构,做到融会贯通。二是要选准你所报考的单位和岗位。三要积极心态和正能量。一个心态积极的人,发展不会差到哪去,一个品行好的人,机会也不会差到哪去。
下面想把自己一些具体体会,与未来打算备战遴选和正在遴选道路上的同学们一起分享。
一、战略上要重视,心态上要平稳
这里我想说三点,一是客观认识遴选竞争程度。如果大家关注近些年的公务员考试或者人才引进计划,就会发现,目前,一方面,省考多面向市一级以下基层岗位,包括选调生政策与大学生村官合并之后,越来越多的公务员涌向基层。另一方面,随着各地争夺人才的战斗越来越激烈,省一级和市一级的岗位多半被人才引进占据,基层的年轻干部渴望摆脱背井离乡、离开基层,到城市工作和生活,所以,遴选考试现在竞争越来越激烈了,再加上本身大家都是经历公务员考试磨炼、在岗位上锻炼之后的,有些好的职位都要比国考还要激烈的多,大家要有心理准备。二是一定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各类遴选培训机构都在强调遴选与公务员考试的区别,的确,参加过遴选考试的考生都知道,遴选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功底,更重要的是在长期工作中积累形成的办文办事办会素养。因此,大家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如果决定出发,就要准备好一路风雨兼程,可能是一年、两年,或者更久。三是心态上一定要平和。要平衡好工作、学习、家庭、生活,保持平稳平和的心态。我在备考过程中,发现一些很多跟我一起的考生抱着碰运气、试试看的心态,表面上裸考心态很好,实质上还是对这么激烈的考试不自信,也是没有放开一切背水一战的勇气和魄力。但其实,如果你真正全身心投入到遴选备考中的时候,你会发现,随着知识内容逐渐形成一个系统体系,你就越来越自信。我们能做的,并且最有效的,就是把心态放平,一页一页的看书,一道题一道题的去做,把自己不会的东西弄懂,不停地积累。
二、从简章前备考,功夫下在平时
所谓积累,就是把学到的、看到的有价值的东西和其他必须掌握的东西通过一定的方式(或工具)集聚起来并使之日渐增多。积累其实就是知识的储蓄,主要是引用,方便写作,勤于积累,不仅初学写作者应该做到,就是那些已经达到炉火纯青之境界的“大手笔”也不能忽视。因为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所以对知识的积累也应是永不停止、永不满足的。我一直是在党委或者政府的综合部门,也担任过主要领导的秘书,虽说考试答题和平时写材料略有区别,平时要结合实际情况与领导意图,但本质上考试答题也是要结合题目体现出题人意图。所以,在平时工作中练习思维,把准领导和出题人想法,练就过硬的文字基本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这里,我主要说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学习理论政策。这主要包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报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重要论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等,党和政府制定的一定时期的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目标,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某些重要论述,其他领导人的重要言论,报刊上的重要言论片段,某些工作的规范性提法等等。这方面的积累在起草文稿中经常用到,或原文引用,或用于启发思路,或用于结合实际提出问题,而且有助于写作中少犯或不犯政治方向上、观点和提法上的错误。二是注意大事要事。这包括历史的和现实的、国内的和国外的、当地的和全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的重大事件等。比如,集体经济发展历史,改革开放过程中的大事要事、讲点讲话等,“一带一路”、自贸区建设缘由和展望,新经济、文化自信内涵、社会治理、生态文明和党建重要论述等,要想对这些内容有一个整体把握,必须关注它的历史、当下和发展,重要事件、重大会议、重点讲话,要随时随地加强知识的积累。还有就是,要把握先进典型和经验。改革和建设事业要向前推进,很大程度上离不开发现和培植典型,离不开经验的积累和推广,以点带面。反映在文稿写作中,领导讲话、调研报告、工作总结和汇报材料都离不开典型经验,通过引用典型经验激励先进、阐释观点、启发思路,提出任务和要求。因此,文秘人员平时要注意利用读书看报、调查研究等各种形式、各种机会发现和了解典型,包括地点、人物、事件、成果、主要经验及有关数据等,都要记下来,以便考试时运用。更重要的是,我在平时,作为一个文秘人员,理应熟悉全面情况,紧贴改革与发展的脉搏,当好领导的“耳目”和助手。三是搜集名言好句。其实只要平时注意积累,特别是一些关键的好句子,看看中央文件、报纸、手机网络平台公文中人家是怎么写的,思路就豁然开朗了。另外,在经典著作、文学作品和报刊上的某些精辟语言,句子不长,但字字珠玑,意蕴深刻,闪耀着哲理和智慧的光辉。引用到文稿中,往往成为“亮点”,引人注目,发人深思。如总书记在城市治理和脱贫攻坚讲到的“下足绣花功夫”,在从严治党自身建设中讲的“打铁先要自身硬”等等,既通俗易懂又一语中的,对文稿写作大有帮助。长期积累下去,平时写作中用得到,考场上也就会用得到。值得积累的知识当然远远不止这些,还可根据自己实际和备考的不同岗位的需要,积累其他有关方面的知识。知识无疆界,积累无止境。方法也是多种多样,可以用笔记本,粘贴、手抄,分专题分时间段等等,我自己比较喜欢做笔记,这一在考试前看看自己的笔记,可以很快形成思路。
三、不必瞻前顾后,不惧失败重来
经过一次次遴选备考,有失败也有成功。失败的过程有时候与实力无关,就是自己不适合那个岗位,经过综合考量,确实别人可能更加适合,所以要正确对待。每一次笔试中,我都全身心投入,毫无保留把自己的所学、工作感悟写到文章中;面试中,我面带微笑,声音宏亮,吐词清晰,无比放松,与所有考官都有眼神交流。这一路,我依靠遴选考试来到了自己喜欢的城市,遇到了自己喜欢的人,过自己想要的生活,这何尝不是人生的一种精进?
史蒂芬·柯维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一书提到了两个著名的概念:“影响圈”与“关注圈”。关注圈是生活中所有你关注的事物,影响圈则是你可以有所为有所控的事物。他认为:积极主动的人专注于“影响圈”,他们专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他们的能量是积极的,能够使影响圈不断扩大、扩张和成长。遴选的过程同样如此,静下来,沉下来,守住自己的节奏,耐心打磨自己,把自己打磨成一个高手。问问自己,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当你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的,并愿意为之倾情付出,那么一切都会回归简单。没有必要去盯着别人,每一种人生,都有各自匹配的进程。别人的人生,光影憧憧的背面,也许是你不曾见过的黯淡与伤痕。别人的人生,你纵有万千艳羡,我们终将面对的是自己真实的当下。
梭罗说:“你必须活在当下,乘着每一个波浪前行,在每一刻找到你的永恒。”考友们,希望你们把每一天,都过成自己的良辰。
以上心路,与你们共勉。最后,祝各位考友:考试顺利,梦想成真。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