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写作从来就不是为了影响世界,而只是为了安顿自己——让自己有事情做,活得有意义或者似乎有意义。-周国平
每个人都有成为作家的潜质,但是,没有人能只靠天赋或灵感写作一辈子。其实,以多数人努力的程度,还轮不到拼天赋的时候,如果不死磕自己,天赋只会永远沉睡在我们身体里。
常有朋友来提问,说写作到底难不难?新手怎样开始写作呢?写作变现要怎么实现呢?
通过自己两年的写作经验,今天就上面三个问题,我来阐述一下关于写作的那些事。
1.写作到底难不难?
首先,我们得明白写作的本质是什么?
写作的本质其实是一种观点和信息的传达。
很简单,就是你写的东西,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考和价值,一篇文章中,是否可以给别人带来能量、知识、快乐、感悟等等,你所写的每一句话,都代表着自己的观点和价值,通过文字的传递,能把这些传达到读者心中。
写作就是展示你的个人能量,展现你的人格魅力,显示出你的内在修养,能给读者带来收获,带来希望,带来价值。
有人说,我并不是博览群书,生活经验也不多,人生感悟更是少得可怜,那我能写什么呢?要知道,一千个人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你平日里对事物的看法,对人物命运的思考,对新闻的认知,这些都属于你的个人积累,请相信,没有一个人会和你的积累一模一样,这样就说明,你的积累是独一无二的,这些就是你的素材库。
文章的目的就是表达作者的某种意图和目的,围绕着目的,从各个方面去阐述和论证就形成了一篇文章,就和我们读书时候的命题作文一样,围绕着主题,去发散论证,直到结论出现,就完成了。
把这些思考和素材写成文章,难吗?
文章是由段落组成的,段落是由句子组成的,句子是由词语组成的,如果把文章比作一栋大厦,那么结构就是大厦的框架,决定这大厦的性能和用途;句子就是大厦的砖瓦,决定着大厦的布局和外观。
你说自己不会写文章,那你总会写句子吧,总会用词语吧,一词一句的组合,也就形成了文章,这样说来,你还觉得写作很难吗?其实,只要自己会说话,就必然会写作。
2.新手怎样开始写作呢?
1.新手写作容易进入的误区:
自嗨自恋,还自得其乐。最近几年中,写作圈里常流行着“我手写我心”这句话,写一些自己的小情小调,写自己的吃吃喝喝,写自己的无病呻吟,这些说白了,都是属于自嗨,文章都围绕着一个“自我”,这些只适合写日记,千万不要以为是文章。
除非有一天,你成为了文学大家,才会有人对你自己的衣食住行感兴趣,否则,就不要沉醉在自嗨自恋中。
定位混乱,还不觉得是自己的问题。新手写作,难免会遇到这类情况,因为不知道写什么,不知道自己擅长什么,见到别人的爆款就心动,见到别人拿稿费就羡慕,于是常常乱了自己的定位,今天写个鸡汤文,明天写个小说,后天又去写个书评,要知道,每个领域都需要一定的积累,来回变换的结果是哪个都能写一点,但是哪个都写不好,可谓样样会,样样不精。
要应对这种问题,就是找到自己的最感兴趣的一个领域。如果你心思细腻,情感充沛,可以考虑去写散文,散文的出路虽然难,但也有人坚持本心,出了自己的散文集;如果你脑洞大,对人物和情节比较敏感,那就可以考虑写故事和小说,会写故事绝对是一个长久的优势,以后可以往长篇小说上发展;还有的人,理性思维比较强,逻辑性也好,这就可以考虑去写一下观点文、干货类;还有人喜欢读书,看完书总会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这就可以去写书评类的文章。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擅长领域,就算是很优秀的作者,也做不到样样精通,你只需要选准其中的一两个领域,深耕细作下去,相信一定会有所成就。
请记住:盲目的勤奋会让很多勤奋的人止于原地。写文章,一定多阅读,多琢磨,多思考,即不人云亦云,又不孤芳自赏。
没有焦点,还不断学习。我曾认识一个朋友,对写作可谓是非常勤奋,常年报学习班,一直在学习,可始终没有取得成绩,待我问清她都报了哪些班,我就明白了原因。
她报的班可谓五花八门,有手绘班,有手账班,有学习思维导图的,也有学习文案创作的,有如何写小说的,有如何写影评的,她每天忙得焦头烂额,却始终没学会如何写文章。
究其根本,就是没有自己的焦点,不知道自己最喜欢的领域,也不知道自己最擅长的领域,这样下去,她只能越忙越乱,一直走不到阳光大道上。
以上三点就是新手常进入的误区,只有先避免了这些,才能开始真正的写作。
2.如何开启自己的写作之旅。
给自己找一个定位。首先这个定位必须是自己擅长的,至少是喜欢的,否则你很难坚持下去。就像上面说的一样,先从领域中进行选择,散文、故事、小说、新媒体写作,新媒体写作的范围就比较广,观点文、鸡汤情感文、育儿类、职场类、干货类、书评类等等。
其次这个定位要有一定的正能量,能传递给读者一定的价值和收获,这样才能保持粉丝粘性,也会让你在写作中找到信心和满足。
最后,定位要尽量细化,不要大而光,比如写书评,看似都是一个领域,但是书的分类却很多种,有纯文学类,有干货类,有职场类,作者也不可能每一类书评都能写好的。
找准适合自己的平台。目前而言,常见的平台有各大网站,比如今日头条、百家号、大鱼号、网易平台,还有常见的公众号、纸媒投稿等等。在这些平台中,究竟哪个才是你适合的呢?
如果你的文章已经成熟且保持优秀,可以在公众号向各个大号投稿,稿费也很可观的。如果是走传统文学路线,比如散文和故事类,可以向纸媒进行投稿,虽然稿费不高,但很方便进入作协。
如果是完全新手,那就需要根据你所选择的领域进行平台的筛选。像新媒体写作类的,情感、职场、育儿、书评类这些都可以选择今日头条,因为今日头条的流量非常之大,你可以得到流量收入,还能参与青云计划,当然,也有其他平台可供选择。
如果你是写短篇故事的,像每天读点故事APP,也可以试试,签约后的作品也有稿费收入;如果是长篇小说类的,就是起点、晋江等等一些长篇连载网站。
平台是载体,如果没有一个合适的平台,那么再优秀的作品可能也会石沉大海。
写作,重要的是把握文章主题。不论是那种形式的文章,也不管是哪种领域,文章的核心都是一样:要有主题。
有很多人文笔很好,文章写得唯美缱绻,美则美矣,读者却看得云里雾里,不知道作者想要表达什么,这就是文章严重缺乏主题 ,也可以说是主题不明确。
一篇文章,哪怕是故事小说,都有其隐含的道理向读者展示,没有主题的文章就如行尸走肉,徒有其表,没有内核,可以说失去了文章的价值和能量。
好的主题,能让读者醍醐灌顶,拍手称快,自然就是向读者传达了一种有价值的观点或者一种值得深思的感悟,让人有所得,才是文章的存在的根本意义。
细水长流,坚持才是王道。写作的捷径和练习武功一样,只能夏练三伏,冬练三九,秘诀只有三个字:一直写。
人的天赋或许有差别,机遇也各不相同,可是没有勤奋与积累做基础,机遇摆着你面前你也拿不到。说到底,还是勤奋的人笑傲天下。
灵感和天赋一样,看似不可捉摸,其实也是厚积薄发的结果。过去的积累,当下的触发,二者缺一不可。
如何才能有源源不断的灵感与积累呢?唯一的一条路的就是坚持。当你的文笔从青涩变得纯熟,当你的见解从简陋变得深远,当你对写文的态度从试试变成热爱,你还害怕你写不好吗?
冯唐有个九字箴言:不着急,不害怕,不要脸。
写作的时候,把你对灵感的期许,对质量的要求,对结果的预期统统忘掉,允许自己有“写出世上最烂的垃圾”的自由。当然,你不可能一直写出垃圾,总有妙笔生花的那一天。
3.写作变现要怎么实现呢?
这个问题才是很多人想关心的问题吧,根据我自身经验,我大概是在写了一年之后,才实现了写作变现,当然有些基础比较好、悟性比较高的作者,也许能更快实现。但我想说的是,当你还不能写出一篇优秀的文章时,就不要对变现有太多奢望了,俗话说,连走路都没学会,还想奔跑?
常常有些文友提问,说自己已经写了两个月了,还一分钱没赚到,该怎么办?该怎么办呢,当然是继续练笔啊,没有哪一份稿费是容易得到的,文章不优质,谁也不会白白给你送稿费。
说这些不是想打击大家,只是想给大家一个提醒:只有先锤炼自己,才有机会去实现写作变现,当你一直坚持写的时候,变现的来临会很快的。
写作变现,不能随心所欲地写。
我最初的写作变现是在公众号进行故事投稿。一篇故事大概能有300-500的稿费收入,但前提是你得按照平台调性来写,不能随心所欲。
想要获得一个平台的稿费,第一步就是要研究这个平台,先阅读平台过往的文章内容,看看是哪些选题,能博得编辑青睐。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如果你不研究不思考,只是盲目投稿,相信你也一定会失望的。不一样的投稿平台,对稿子的要求不一样,有的要求通俗易懂,有的要求清新脱俗;有的要求有火爆热点,有的要求有深远内核。不同的要求能创造出不同的文章风格,所以投稿前的第一步是看清平台定位,审视自己的文章水平。
写作变现的几种形式:
投稿:向知名的、自己合适的公众号投稿,纸媒和杂志投稿。某个平台的运营:比如今日头条,如果一直深度创作,收入还是很可观的。写文案:文案写作收入也是很高的,只是需要你具备这方面的技能。通过对产品的描述和情绪的调动,促进产品的销售。付费内容:如果你在某一领域有了深入的研究并得到了一些独特的见解,此时可以开设付费专栏,比如今日头条的付费专栏,就有很多作者取得了不错的收入。开设写作课:写作圈里有很多写作课程,你也不要觉得别人的课程就多么地高大上,当你有了一定的积累和沉淀后,自然也会有很多心得可以向别人展示。出书:很多写作者都想拥有自己的实体书,目前的行情出书也并不是太难,市面上每年的新书中也有很多新手作者,我所认识的好几个写散文的作者,起初也是新人,在经过一两年的沉淀后,就出版了自己的散文集。由此可见,只要持之以恒,什么都有可能。
写作并不是很难,需要的仅仅是你的一颗爱学习的好奇之心,和一颗死磕的坚持之心,还有一颗天不怕地不怕的敢拼之心。
写作,真的可以改变一个人,通过输出和输入的不断交替,你会为了新知识去吸取养分,去读书思考,也会把自己的思考转化成文章,再次传递给读者,如此反复和循环下去,得到提升的,不仅是自己的写作水平,更是自己的心智和思维。
改变自己对写作的看法和心态,相信你会知道写作是一场修行,同时也是一场对命运的改革。(来源:小婷半清)
附:怎样提高一个人的写作技巧?
贾平凹:我选择了写作,就退化了别的生存功能
提高写作水平,需要对自己进行多方面的培养和锻炼。对每个人来说,提高的过程是不尽相同的。但是,从总体上来说,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提高写作水平的基本途径
1.开阔视野,多方面观察、感受生活
文章是现实生活的反映,要想写好作文,首先要注意观察和感受生活。古往今来,凡是写文章有所成就的人,都十分重视这一点。汉朝的司马迁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行万里路”,就是指要从多方面观察和感受生活。他本人也正是这样做的,从20多岁就开始漫游全国,考查史迹,采访史料,终于写出了著名的《史记》。
多方面观察和感受生活的意义在于:首先,可以从生活中获得丰富的写作材料。因为我们写作文,无论是写人、写事、还是描写景物,都是在写现实生活,都需要现实的生活情景、生活细节。而这些生活情景和生活细节,是不能凭空捏造出来的,只能通过多方面观察和感受生活才能获得。即使是合理想象的那部分,也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的。其次,可以使文章获得较深刻的思想意义。因为只有与现实生活有较多的接触,我们才能准确地把握事物的本质,才能有较深切的感情体验。准确地把握了事物的本质,有了较深切的感情体验,才能写出思维意义深刻的好文章。
多方面观察和感受生活,首先要尽量多参加社会活动,在生活中观察身边的各种人、事物和景物,把它们的面貌和特征装进大脑这个“仓库”。这样,等到我们动笔写文章的时候,这些装进“仓库”里的材料,就会自动出现在我们的思考过程之中。其次要留心身边的人和事,注意多听多看。因为不管是谁,活动范围总是有限的,不可能每一种活动都能参与。所以,我们就要多听多看,从别人的嘴里以及他们的活动里获得生活材料。这样做,有时甚至比亲身参与的获取量还要大。比如,我们在北京却可以听到广州的事;还有,我们作为旁观者的时候,却可以比当事人观察得更仔细,因为当事者迷,旁观者清等等。再次,我们在接触生活的时候,仅仅用眼睛和耳朵还是不够的。还要用大脑。要对面前的事物进行深入的思考,看看它到底有什么样的表现形式,特征是什么,说明什么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发现生活中的道理,把握事物的本质,产生较为深刻厚重的思想感情。
2.广泛阅读文章
古人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犹有神。鲁迅也曾这样说:只看一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这都是前人的经验之谈,是有很深刻道理的,很值得我们认真借鉴。
广泛阅读为什么如此重要呢?一方面,它可以弥补我们体验生活的不足,使我们间接地获得许多生活材料及对生活的感受;另一方面,可以使我们博采众长,多方面地学习别人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广泛阅读应该采取正确的方法。在这方面,前人有过不少好的经验。比如粗读和精读相结合,就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粗读,就是拣各种范文进行阅读,读的时候不必做详细分析,对文章的思想意义和写作技巧有个大致的了解即可。这是从“广”的角度下功夫,使自己获得多方面的营养。但是,只“广”不“深”也是不行的。对那些好的文章,还需要精读。精读,不但要认真思考,看看人家主题是怎么表现的,结构是怎么安排的,语言是怎么运用的,读后还应该把这些记在本子上。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只有把这些记下来,才能时常温习,不至忘掉。通过精读,可以获得好的写作方法和技巧,使我们向“深”的方向发展。
3.要多练笔
多练笔,可以加快从学习写作知识到会用写作知识的过程,可以说这是提高写作水平最关键的一环。清代唐彪曾这样说:
“谚云‘读十篇不如做一篇’。盖常做则机关熟,题虽甚难,为之亦易;不常做,则理路生,题虽甚易,为之则难……”
大意是说,读十篇文章也不如做一篇文章收获大。常写,作文的方法、道理就熟练,即使题目很难,写起来也觉得容易;不常写,作文的方法、道理就生疏,即使题目很容易,写起来也会觉得很难。
所以,我们必须要重视“读十篇不如做一篇”的道理,经常进行认真的练习,这样才能逐渐摸索出作文的“思路”和“机关”。
练习应该带着明确的思想感情目的来进行。初学写作的同学,开始可先写一段表达思想感情的话,练习所有的话都围绕着中心来讲。接下来,看看表现中心的几部分安排得是否合理,学习掌握结构方面的知识。然后,再看这几部分哪些地方需要详写,哪些地方需要略写,学习写人、记事、描写景物方面的知识。最后,再考虑用词造句,并进行相应的练习。这样带着明确的思维感情目的来练习,比单纯孤立地学习叙述、描写、结构等,收效要大得多,有利于我们较快地掌握作文的“思路”和“机关”。有了一定写作知识的同学,在练习写作时。,也应该始终把思想感情放在第一位来进行。
另外,练习写文章,不要怕出丑。写出来之后,应当让人家看看,挑挑毛病。俗话说:当事者迷,旁观者清。自己写的文章,往往看不出毛病,只有让别人看看,才能知道哪些地方写得不好,才能有明确目的地进行修改。另一方面,知道自己哪些地方容易出毛病之后,也能引起自己的注意,有利于自己的不断改进和提高,使自己进步得更快。
4.要重视修改文章
多多练笔固然是关键的一环,但每次练习之后,还应该进行认真的修改,这对写作水平的提高,也是有着很重要作用的。
修改可以弥补一次思维的不足。一般来说,凡是稍微复杂一点的事,考虑一次总是难免有这样那样的疏忽和错误。写文章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仅仅思考一次,疏忽和错误更是难以避免。只有反复思考,不断修改,才能使文章逐步接近完善,也才能使我们的写作水平在修改过程中不断得到提高。
这种提高,往往比正面学习写作知识提高得要快。这是因为,我们在修改作文的时候,总要找出文章的不足,来加以弥补和改正。一般说,人对自己存在的不足都是十分重视的。我们在这种“十分重视”的情况下来修改文章,就能比较容易地、同时也能比较牢固地掌握避免不足的方法,从而从反面增长写作知识。
修改文章应该从三方面来进行:
首先,从表现主题的方面来看。主题表现得如何,是决定文章成败的头等大事。我们在修改文章的时候,应该首先看看文章的主题与材料是不是十分吻合;结构安排得是否合理;各重点部分是否都很好地突出了主题。这些方面没有问题或者修改好了,文章在大的方面就不存在什么问题了。
接下来,应该从文章的几个重点部分来看。文章的每个重点部分,都有它相对独立的中心,也有一个中心与材料是否吻合的问题、材料安排得是否合理的问题。除此之外,还要看各部分是不是写得具体生动,哪些地方应该突出一点,哪些地方应该删去,直到各方面都不存在问题为止。
最后,再从文章的段落、句子来看。段落和句子,是文章内容的基本单位,它们的好坏也直接影响着文章的质量,所以也要予以足够重视,进行认真的修改。这一阶段的工作,主要是看段意是否表达得具体清晰,是否有条有理;还要看各个句子衔接得如何,以及有没有语法方面的错误,等等。
以上三个方面的工作都完成了,文章的修改工作才可以说基本上结束了。
要掌握思考过程的基本知识
1.学会把握事物的本质
世界上的事物是多种多样,千差万别的,即使同一类事物,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果我们的眼光只停留在事物的表面上,我们就无法分清和认识我们的世界;只有透过这些现象,抓住他们的本质,我们才能从根本上以及事物之间的区别上,认识世界上的各种事物。
读书和写文章也是这样,一开始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总是一些纷繁的现象(人物、景物、事件等)。这就需要我们从这些现象出发,找出它们共同的东西,也就是它们的本质,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读懂或写好一篇文章。
那么,怎样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呢?一般来说,主要应该注意两点:第一点,面对单个事物的时候,不要仅看它的表面现象,还应该看一看它到底说明什么,能说明什么,一般就是这个事物的本质。比如,一个同学在家里写作业,这时客人来了,于是他放下笔,让客人坐,并给客人端来了糖果。这是很普通的一件事,如果我们不注意,不加以分析,就觉得这事没有什么。但是,如果我们仔细地想一下,问一问它到底说明什么,就会发现这事虽小,但它却说明了这个同学讲文明懂礼貌的本质。第二点,面对诸多事物的时候,我们也不能被这些现象所迷惑,而应该从它们之间找出内在联系。这内在的联系,就是这诸多事件的共同本质。比如,有这样两件同一个同学有关的事:一件是他在班上给同学讲数学题,另一件是他在街上扶一个盲人过马路。这两件事,从表面看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但是我们认真地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这两件事是有着内在联系的,即都体现着一种“助人为乐”的精神,这就是这两件事的共同本质。
我们在读书的时候,不能只看一遍就完了,因为这时我们获得的,基本上还是人物、事件、景物等一些表面现象,还没有从这些现象中找出本质的东西。我们还应该思考或者阅读,找出事物的本质,并将本质与现象结合起来,对文章进行进一步的理解,这样才能真正读懂文章,得到深层次的知识。写文章的时候也是这样,我们不能根据头脑里的一些材料拿起笔来就写,而应该对这些材料进行分析归纳,找出这些材料的共同本质,也可以说是提炼出主题。然后,根据主题的需要来安排组织材料、结构文章。这样,才能为文章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做到把握事物的本质,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我们应该在读书、写文章以及在日常生活当中,有意识地培养锻炼自己,使自己在实践中得到逐步的提高。
2.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
一篇文章的好坏,关键取决于思考过程。思考得全面透彻、有条有理,文章就等于成功了一大半,而且,写起来也不会很吃力。如果思考过程进行得不深不透,即使写的时候再卖力气,文章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毛病,而且往往会出现很不容易修改的毛病。
所以,我们应该十分重视思考过程在整个写作过程中的作用。
要想使思考过程达到“深”和“透”的程度,除了要把握事物本质之外,还应该注意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正确的思维方法,不但能使我们的思考沿着一条正确的轨道进行,避免走弯路,而且能使文思敏捷,在较短的时间内思考较多的问题。比如,在提炼、表现主题的时候,能自觉运用归纳和演绎的思维方法;在提炼、表现人物的时候,能自觉运用开掘和生发的思维方法;在具体描述的时候,能适当运用形象思维、判断、推理等方法,无疑要比不讲究思维方法的思考效果好得多。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