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党课 [打印本页]

作者: mamary5625    时间: 2019-11-29 09:56
标题: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党课
根据中共中央部署,全国上下正在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这是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之后,又一次全党的思想大教育,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作出的重大部署。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这个特殊的时代背景、历史节点下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对于激励广大X党员干部展现新担当新作为、更加自觉地为实现新时代党赋予X部门的历史使命而努力奋斗、更加坚定地为实现现代化X强国的庄严承诺而冲刺攻坚,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意义、实践意义、历史意义和时代意义。
今天,我就结合自身学习体会,结合X部门实际,围绕这个主题,和大家交流三个问题。
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要理解初心和使命的丰富内涵
初心和使命内涵丰富,凝聚着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管党治党历史课题的全方位、深层次思考。透彻理解初心和使命,是开展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现实需要。
何谓初心和使命。先从概念切入,深入剖析初心和使命所蕴含的精神实质、丰富内涵,以便于我们理解领会和准确把握。“初心”,一般解释是指做某件事、某项工作最初的初衷、最初的原因,即万物起心动念的初发心。“使命”,解释很多,命令、责任,古时指奉命出使之人所系君王之命令和国家之重托,不一而足,具有威仪感和神圣感。我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诗经》中,有“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做事没有人不肯善始,都有初心,但很少有人能坚持到最后。儒家经典《论语》中,有“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慎终追远,指的是要得到好的最终结果,就一定不能忘记刚开始的那一善念初心。佛家经典《华严经》中,有“三世一切诸如来,靡不护念初发心。”“如菩萨初心,不与后心俱。”初心是佛教经典中反复出现的关键词。道家经典《道德经》中,有“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善始善终,干任何事情都不会失败。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三家对初心、使命的论述,一言以敝之就是利人之心。
提出不忘初心。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不忘初心”,据报道是在2015年7月1日,他在给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第一大地测量队6位老队员、老党员回信,充分肯定国测一大队爱国报国、勇攀高峰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对全国测绘工作者和广大共产党员提出殷切希望。总书记在信中强调忠于党、忠于人民、无私奉献,是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党的事业,人民的事业,是靠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奉献而不断铸就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全国广大共产党员要始终在党爱党、在党为党,心系人民、情系人民,忠诚一辈子,奉献一辈子,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团结带领亿万人民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共同奋斗。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前后10次强调:“全党同志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写入党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次全国大表大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主题报告中开宗明义:“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掷地有声,振奋人心。党的十九大报告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写入了新时代伟大斗争的政治宣言,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只有不忘初心,才能牢记使命,方能得到始终。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的生活。具体地讲,就是人民群众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当年“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为我们党依靠人民赢得革命胜利凝聚了强大力量;今天,我们党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就是为了凝聚起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党要始终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民族复兴,是相对于中华民族曾经的繁荣昌盛和近代衰落与民族危亡而言的。从这个角度讲,世界上只有自身文明曾经繁荣昌盛的国家或民族才谈得上复兴。从春秋战国到“康乾盛世”,在长达2000多年的时间里,中华民族国力强盛、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科技领先,走在了同时期人类文明发展的前列,后来在欧洲发生工业革命、世界发生深刻变革的时期,丧失了与世界同进步的历史机遇,逐渐落到了被动挨打的境地。只有创造过辉煌的民族,才懂得复兴的意义;只有历经过苦难的民族,才对复兴有如此深切的渴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必须牢牢抓住历史机遇,这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光荣使命和神圣责任,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共同为之努力。
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要知道我们从哪里走来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只有铭记历史并从中汲取智慧、走能更好地创造历史。因此,中国共产党人要永远牢记自己民族、国家和党自身的历史,无论走多远,走到多么光辉的未来,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从哪里来,为什么出发。
我们从中化民族上下五千年灿烂文明中走来。决决中华、巍巍华夏,这里面有百家争鸣的光辉思想、有至圣先师的儒家仁爱,有秦皇汉武的赫赫武功、有太白东坡的奕奕文采,有万国来朝的大唐气象、有拓土开疆的康乾盛世,有凿通西域丝路亚欧的壮举、有七下西洋协和万邦的怀柔,有琴棋书画、诗词曲赋、亭台楼榭、宫寺庙观、城墙渠运等数不清的文化遗产和名胜古迹,有对世界文明产生重大影响的四大发明……中化文明也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五千年磅礴不息、坚韧前行。做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是最应该有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的,能生长、生活和奋斗在这片东方沃土是吾辈之幸事。
我们从鸦片战争后的压迫屈辱和血泪中走来。中华民族的近代史,就是一部交织着血泪与耻辱的被侵略史。1840年鸦片战争,英国人凭借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国门,从此积弱积贫、任人宰割,中国处在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海战,再到20世纪初的八国联军侵华,九一八事变,屡战屡败、割地赔款。帝国主义列强逼迫清廷签订了1100多个不平等约章,侵略之手如水银泻地,无孔不入;侵占和掠夺中国领土约174万平方公里;仅《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就勒索赔款约12亿两白银。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和疯狂掠夺给中华民族带来了空前的民族灾难和巨大民族牺牲,中华民族步入生死存亡危急之秋,让人看到的是“四万万人齐落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我们从人人志士探索救亡图存道路中走来。面对国家九原板荡、百载陆沉。有人说是器不如人,随之李鸿章、张之洞等中兴之臣办厂购舰开办洋务运动,可惜淹没在甲午海战北洋水师的全军覆灭中;有人说是制不如人,随之康有为、梁启超等保皇派公车上书推动戊戌变法,可惜六君子喋血街头,留下得只是“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悲壮;有人说是文化不如人,随之陈独秀、蔡元培等受过西方教育知识分子发起反新文化运动,固然有极大的进步意义,可惜仅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里,忽视了工农大众的力量。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接连而起,但农民起义、君主立宪、资产阶级共和制等种种救国方案都相继失败了。一盘散沙、战乱频仍、民生凋散、丧权辱国,成了旧中国长期无法消除的病疡。
我们从望志路一大旧址和南湖红船中走来。在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社会危机空前深重的背景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1921年7月,中国上海法租界的望志路106号树德里“李公馆”、中国浙江嘉兴南湖湖面上的小游船,中共一大13位代表,代表全国58名党员在这里创建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共产党在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表现出了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使命担当和英雄气概。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我们从新中国建立和改革开放中走来。新中国成立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在曲折中前行、在错误中觉醒、在围堵中突破、在打压中奋起,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内,我们党带领人民坚定不移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走完了西方几百年的发展历程,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这样的发展、这样的巨变、这样的成就,在人类发展史上都是罕见的。进入了新时代,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武装下,全社会力量竟相迸发,万涓成水,汇流成海,形成了推动中华民族阔步前进的历史洪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正在乘风破浪前行。有习近平总书记伟大舵手的掌舵领航,有中国改革发展的浩荡东风,有党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扬帆划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一定能够抵达光辉的彼岸。

% c) n1 x3 t, S( Z' Y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