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县政协2008年度工作计划安排,5月16日上午,县政协经济发展委组织农业界委员开展“三农”工作情况视察。委员们实地察看了高桥镇立体养殖、黄花菜、大球盖茹、肉兔等规模生产基地和新农村建设,并在高桥镇召开座谈会,听取县农办、高桥镇领导关于我县农业农村工作情况、高桥镇农业生产工作情况的介绍,委员们围绕如何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提出意见和建议。现将视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三农”工作成效显著
1、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态势良好。2008年,鸭业、小吃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成为我县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之一;竹业产业取得新的发展;茶叶产业继续得到巩固;烟叶生产持续发展;春耕生产进展顺利。
2、农业农村工作扎实推进。农村工业稳步推进,全县兴建7个乡(镇、街道)工业集中区;农村土地流转积极进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势头良好;林业改革发展有序进行; 水利防讯工作全面展开。
3、新农村建设步伐明显加大。进一步强化新农村建设考评机制,继续把新农村建设纳入县、乡两级目标责任制考评范畴;继续实行县领导和部门、企业挂村帮扶;全县积极开展争创新农村建设先进示范村、优胜推进村和扶贫村活动,努力培育一批样板村、典型村,年底有望取得良好成效。
二、我县“三农”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委员们认为,近年来我县“三农”工作取得较大成效,但还存在农业基础设施难以满足农业发展的需要、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生产成本大幅提升,农民持续增收难。近年来,国家虽然不断加大惠农政策扶持力度,农资综合直补资金由去年的17元/亩提高到今年的40元/亩,但农业生产成本增幅大大超过各种国家补贴增幅。而农产品价格却没有同步增长,农民增收十分艰难。据了解,农作物的种子、化肥、农药、柴油等价格大幅上升,如化肥价格同比提高了50—100%,农药提高了200%,同时我县农户农业经营规模小,农民从事农业生产收入增加潜力不大。委员们认为:目前国家按人均耕地面积而不是按实际种粮面积进行补贴的方式,未能真正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对于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效果不够明显。国家农机补贴政策也不够完善。
2、农民老龄化、素质偏低,农业技术力量提升难。我县农村大部分青壮年外出经营小吃业,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是老年人,普遍存在素质偏低,体质偏弱,农业生产技术不高,商品意识不强,缺乏市场信息的引导等问题,再加上资金紧缺,农业基础设施较为脆弱,制约了农民增收。在农业技术指导方面,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尤其是乡镇基层农技推广体系面临新的困难。普遍存在农业技术人员、农民缺少培训,严重制约先进适用技术推广的问题。
3、农产品加工、流通滞后,招商引资难。近年来,造成农产品价格下跌,农民增产不增收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加工、流通滞后。目前全县虽建有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但规模较小,难以满足农业生产经营的需要,流通落后成为制约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如2005年、2007年全县水果丰收,由于流通渠道不畅,柑桔价格下跌,严重挫伤了果农的积极性。在农产品加工方面,主要是粮食和木竹加工企业,在我县有较大规模的果业和鸭业没有一个达到QS质量卫生标准的深加工企业,产业链难以做长。
4、土地抛荒多、流转难。制约我县土地流转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主要原因是:土地流转周期短、集中连片供地难、流转机制不够活、基础工作不够实等方面的问题。一批投资现代农业开发项目的客商急需大量的、长期的、稳定的土地,而现有能够提供的面积不足,制约了我县现代农业的发展。
三、关于加强我县“三农”工作的几点建议
通过视察,委员们认为,加快推进 “三农”工作,要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1号文件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抓手,以土地经营权流转为载体,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龙头农业产业。重点要做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1、创新土地流转机制,促进农业规模化发展。我县外出经营沙县小吃农户逐年增加,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为推动土地流转工作,促进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提供了条件。委员们认为,应认真总结高桥镇土地流转工作的经验,并在全县推广。一是完善工作机制,规范土地流转程序。采取置换、租赁等多种方式,探索建立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开放土地经营流转工作新机制。二是完善服务网络,规范土地流转行为。县、乡、村要建立三级土地流转服务网络,进一步做好土地流转工作的指导和管理。三要拓宽视野,着力发展高端农业产业。紧紧围绕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依靠科技进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具有沙县特色的农业规模产业。如高桥镇重点培育了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黄花菜、大球盖茹、兔肉养殖等特色农业产业,其兔肉养殖已成为全省兔肉最大的养殖基地,大球盖茹是全省最大的生产加工基地,产品远销意大利等欧美国家。
2、加强科技体制创新,提升农业服务水平。以科技创新为支撑,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一是积极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提高科技含量和产品质量。要调整优化品种结构,大力推广优良品种。粮食要大力发展优质稻米生产;水果要改良品种,发展具有加工性能和附加值高的产品;畜牧水产要提高良种饲养率,加速发展草食动物和特种养殖;加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具有出口优势的农产品基地建设,千方百计增强农产品竞争力。二是深化农业科研推广体系改革。加强县级农业部门科研机构建设,加强与市级科研机构的联系与交流,拓宽信息渠道,优化资源配置,更好面向市场,实现科研、开发、市场一体化。同时,改革乡镇(街道)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探索建立有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专业技术协会共同参与的高效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集中力量建设好县级良种推广中心、镇级良种推广中心站和示范推广联系户。三是抓好农业人才培养。扎实开展农业管理者岗位培训、农业科技人员继续教育培训,举办新型农民科技和农民绿色证书培训,开展农函科普讲座,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科技素质。构建全县农业科技推广、农民教育培训的骨干网络。
3、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走产业化道路,“公司+基地+农户”是一种有效的成功模式,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关键在于创办农业龙头企业。
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发挥其在产业中的龙头带动作用。县委、县政府要按照“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出台优惠的农业产业化扶持政策,有计划地每年确定若干家农业龙头企业,采取贴息贷款、创品牌等专项奖励、领导挂点帮扶等措施,扶持现已初具规模的现代农业和高优农业项目建设。如水果、肉制品、食用菌以及通过土地流转发展大规模生产的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各种困难,促进这些企业壮大发展,使其早日成“龙”。
要努力开拓市场,拓宽流通渠道。一要充分利用沙县即将建成福建省第四大综合交通枢纽的区位优势,结合物流集散地建设,建一个规模较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促进农产品销售渠道畅通;二要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协调、理顺、解决好在农产品流通购销中碰到的困难,支持他们做好流通工作,充分发挥合作社、协会等的主渠道作用;三要发挥农产品流通大户的带动作用,交流经验,沟通信息,扩大视野,带动鼓励和支持农民进入流通领域,搞活农产品尤其是鲜活产品的流通;四要积极寻找销售伙伴,开拓北方市场和港澳市场。
要用市场化、工业化的理念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一要帮助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及加工大户解决实际问题,引导他们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二要采取优惠政策,整合现有产业资源,鼓励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如我县养鸭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农民专业养鸭户达两百多户,全年可提供活鸭500万羽,是三明地区、南平地区、宁德地区活鸭供应地,现已成为闽中地区最大的养鸭基地和活鸭集散地,并且有着传统的沙县板鸭加工,可在此基础上整合鸭业产业资源,组建一个关联前后相关产业,集屠宰、分割、冷藏、综合加工为一体,达到QS质量卫生标准的鸭业龙头企业,继而建成肉鸭产品的精加工、规模化、现代化的鸭产品加工区;三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利用我县的资源优势,主动出击,引导“高质量”的外资进入农业,引导外资从一般加工型项目向高附加值项目转变,提高加工企业的科技含量,实现我县农产品加工业的飞跃。
4、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从长远的利益考虑,在巩固现有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多种经营试范点的基础上,把更多的农田改造成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标准化农田;要加强农田水利的除险加固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农田的基础设施,提高农作物的抗风险能力;要着力抓好农业现代化示范基地建设,用现代技术、装备提升传统产业,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在推广水稻机耕、机割、烘干全程机械化的同时,进一步推进蔬菜、水果、水产等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5、切实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保障粮食稳产增产。要全面建立和完善粮食补贴网,继续推行粮食最低收购保护价、种粮补贴等惠农政策,而且要逐步改革不合理粮补政策,应按实际种粮面积对种粮农户进行补贴,进一步提高种粮农民的积极性。各乡镇党委、政府要切实重视农业工作,做到早部署、早安排。要针对多数双季稻改种单季稻,土地抛荒,耕地播种面积减少等现象,认真抓好宣传、引导,做好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工作,稳定粮食种植面积。为保护农民合法权益,工商部门要积极开展“打假护农”活动,清理整顿农资、种苗市场,杜绝发生假冒伪劣农资坑农事件。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