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上传165351篇资料 ——
刚才,大家都讲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我深受启发。等会魏书记还将作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重点谈两个方面问题。
-❶-
从观摩项目情况看经济运行态势
关于现场观摩情况。会前,我们集中观摩了21个项目,可以说,这些项目都是各个县区的“压箱底货”,既让我们感到十分振奋,看到了今年以来发展的巨大成就,也让全市上下信心倍增,对今后的发展有了更多底气。(观摩更多是为促动工作,为进一步干好工作加油鼓劲,进一步调动各级各部门积极性,不可开篇就点问题)一路看下来,这些项目总体呈现出“五个明显提升”:
一是项目体量明显提升。14个工业项目中,总投资超10亿元的有7个,占了一半。比如沭阳的月源纤维、泗阳的好彩头等。
二是项目质量明显提升。这次观摩的工业项目,如果计划投资全部到位的话,平均投资强度将突破400万元/亩,其中宿豫的广昇新材料项目有望达到800万元/亩,远远超过了全省平均亩均投资强度。这是个可喜的变化,以往我们的亩均投资强度都是远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项目远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同时,企业的亩均产出率和利税水平都有大幅提升。
三是科技含量明显提升。一些项目拥有多项专利,技术水平行业领先。秀强的触摸屏、斯迪克的光能功能膜,科技含量都很高,特别是宿迁经开区吉创光电项目生产的5代、5.5代投射式电容触摸屏,技术水准全国领先,产品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广阔,全部投产后产值将达20亿元,宿迁也将一跃成为全国顶级电容触摸屏的生产基地。目前,我市已经能够生产触摸屏、手机盖、手机音响、手机振动板等,今后要围绕手机整机开展招商引资。
四是主导产业实力明显提升。这次观摩的项目数量虽然不多,但却基本覆盖了全市确定的八大主导产业,特别是新兴产业项目占了一半以上,如智能家电产业的东贝机电、绿色建材产业的沃尔达环境技术和德普节能新材料、功能材料产业的斯迪克新型材料和广昇新材料等,这些项目不仅符合产业导向,更极大提升了主导产业实力。五是协调发展水平明显提升。民生类的洋河医院、市体育会展中心等,这些项目有的是政府财政资金建设,有的是引进社会资金建设,规格和标准都很高,说明在产业发展的同时,我们社会事业建设的内涵和质量都在不断提升。
同时,通过现场观摩,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高度的关注。
一是特大型项目招引尚需进一步加强。10亿级、20亿级的项目还不多,除可成外,50亿级甚至百亿级特大项目还没有实现突破。宿迁的产业“金字塔”,既需要铺天盖地的小项目作为塔基,也需要大量的中项目作为塔身,更需要有几个顶天立地的大项目作为塔尖,这样我市的产业才更有竞争力。
二是要素集约利用力度尚需进一步加大。一些企业土地使用效率还不够高,有的企业还在建大广场、宽马路,用地非常粗放。这一点魏书记在观摩途中也是反复强调。(把主要领导观摩中的第一感受用进来,写稿中这一点做的很细心也很必要)这次去德国招商,德国工业区一家做波音空客内衬板的跨国企业,占全球51%的市场份额,销售收入高达20亿美元,但总部厂房最多只有50亩地,集约度非常高。相比而言,我市一些工厂内的马路建得像高速公路一样宽,绿化带比高速公路两侧的绿化隔离带还要宽,当然这肯定不是企业家自己想建的,因为这么宽的马路和绿化带,维护成本也比较高。目前这种现象还比较普遍,我们在土地等要素集约利用上还大有文章可做。前一阶段,由规划、商务、国土牵头,正在制定各开发区土地使用导则,工厂道路多宽,绿地比多少,都有严格标准。宿迁经开区正在转变,这次观摩的几个项目,基本没有厂内建宽马路和宽阔绿化带的。各县区对此要高度重视,今年我们在国土方面遭受的教训非常深刻,也承担了最为惨痛的损失。
三是主导产业集聚步伐尚需进一步加快。这次观摩中,有的县区是围绕主导产业来安排项目,但有的没有围绕主导产业安排,反映出在主导产业培育上尚未形成新的亮点。另外,有些项目还没有就上下游产业链的招商形成强烈的共识。在泗洪观摩时,魏书记也特别点出,泗洪沃尔达项目很好,上下游产业链很长,接下来要做一个专题,包括小马达等,(再次用领导的观摩感受)明年起,市里将重点考核主导产业情况,希望各地在推动主导产业集聚上进一步加快步伐。总体来说,成果是喜人的,特别是欣喜地看到,同志们在观摩过程中,看得仔细、听得认真、谈得热烈,通过边走边看边交流、边议边思边学习,既激发了干劲、交流了心得、鼓舞了士气,也看到了差距、明确了目标、理清了思路,起到了凝心聚力、鼓劲加压的预期效果。如果说还有什么不足的话,总体上同志们步伐有点慢,尤其是坐在后面几台车的同志,步伐不够大、节奏不够快,希望同志们予以重视。
关于经济运行情况。今年以来,在宏观环境复杂多变、发展下行压力不断加大,以及各种制约因素日渐增多的情况下,我们坚持以市场导向为主调控经济运行,精准把脉、精准发力、精准施策,经济发展总体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势头,表现出三个方面的鲜明特征:
一是经济运行健康稳定。始终坚持稳中求进、稳中有为、稳中提质,推动主要经济指标增长始终保持在合理区间内。从投入指标看,经济高增长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从运行指标看,质量效益同步提升的势头逐步彰显;从产出指标看,经济发展的后劲持续增强。
二是改革创新争先向上。围绕减权、去利、市场化的原则,率先推出了以行政管理制度改革为总阀门的一系列创新举措,初步实现了“准入门槛低、创业热情高,审批项目少、创业成本低,管制思维减、廉政意识强”的预期目标。
三是干群精神奋发有为。面对发展中的压力和挑战,全市上下在国强书记的带领下,深入开展“五新”大调研大讨论活动,凝神聚力,团结奋进,形成了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干事创业氛围。具体而言,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反映在工业经济上:(分析的角度、思路和调用的各种指标要素、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作为范本)今年以来,全市工业经济总体保持了平稳运行态势。
一是工业增加值增幅保持全省首位。1—10月份,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16.96亿元,增长14.6%。特别是苏宿园区工业增加值实现大幅上升,增幅高达88.1%,总量跃居列统9个县区的第五位。在短短几年时间,苏宿园区能够从无到有、后来居上,源于其抓项目、抓投入、抓产业的力度和强度,非常难能可贵。
二是工业用电指标出现反弹趋势。全市实现工业用电量84.24亿千瓦时,增长11.75%,较1—9月份回升0.26个百分点,增速位列全省第二;工业用户报装容量75.9万千伏安,同比增长34.8%,增幅位居全省第一。这一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产能的扩张及工业生产活跃度的提升。
三是企业效益稳步增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仍然保持利润增幅高于利税的良性发展态势。从企业性质看,外资及私营企业发展态势较好,利润增幅分别达到60.4%、18.7%,比全市利润增幅分别高了48.5和6.8个百分点。外资及私营企业作为市场最活跃的主体和最敏感的神经,其利润的快速增长直接反映出我市工业经济政务环境、法治环境的优化和提升。从县区情况看,沭阳县、泗阳县、宿城区、宿迁经开区、湖滨新区、洋河新区、苏宿园区的企业利润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企业利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产管理、项目质态和科技含量,利润的高低直接反映各地项目质态和技术水平的现实差距。可以说,当前推动转型发展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受宏观形势等因素的叠加影响,企业成本上升、回款缓慢、融资困难等客观问题仍然不容小觑,特别是各县区工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还有待解决。1—10月份,市区新增工业用电报装户数及容量保持高位增长,增幅分别高达57.03%和52.12%,而三县指标同比均呈现负增长。根据目前项目情况看,明年市本级制造业在高位运行的基础上将继续保持大幅增长,但县区压力明显加大。就市本级而言,宿迁经开区、苏宿园区投产项目数量多、质态好,明年增长情况可能更好,各县区要加大力度。在同样的发展环境下,工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表面上是指标的差距,实际上是抓工业方式方法上的差距。从目前形势分析,实体经济下行的压力短期内不会缓解,特别是随着资源要素紧收、环境容量紧缺、市场需求紧缩等矛盾的日益突出,企业运营将面临着更多更大困难。对此,我们要引导企业做好应对长期困难的准备,同时要主动防范和化解影响工业发展的困难和问题,与企业共渡难关、共克时艰,推动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增长。我们一直在关注中央对经济增长的容忍度,上个月分析有可能到7%,但从最近掌握的情况来看,中央的容忍度在7%左右,因此,至少未来2-3年,经济下行的压力会持续加大。
反映在投入上:(分析的角度、思路和调用的各种指标要素、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作为范本)主要呈现三个方面特点,一是重大项目投资保持强劲势头。1-10月份,100个省市重点工业投资项目完成投资129.72亿元,完成全年目标90.01%;全市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总数达33个、比去年同期增加5个,新开工10亿元以上项目11个、增加4个。各县区亿元项目投资占总投资比重基本保持在50%以上。二是工业投资持续高位增长。1-10月份,全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3.1%、增幅全省第二,连续四年保持在20%以上;工业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达63.72%、全省第一,反映出宿迁现阶段抓工业突破、项目推进的工作导向。各县区工业投资也大多保持20%以上的高位增长。三是房地产投资增量增幅同步提升。1-10月份,全市房地产投资308.37亿元,不仅在苏北五市中位列第二,仅次于徐州,也高于扬州、镇江、泰州等苏中苏南城市,同比增长23.0%,增幅位居全省第五,为经济平稳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投资总体呈现下行趋势,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有所回落。特别是工业投资的质量有所下降,固定资产进项税延续了去年负增长的态势,表明企业进行更新设备、技术改造的意愿不强。虽然我市投资仍保持了较快增长,但面对的压力和问题不断增多,特别是经济下行、政府投资能力削弱以及土地要素制约长期化带来的影响等因素叠加,必将进一步影响今后投资的可持续增长。对此,我们要牢牢把握这一轮国家投资的重点领域,努力形成多投、快投、集中投的局面,以项目建设带动投入增加、促进经济增长。
反映在招商引资上:(分析的角度、思路和调用的各种指标要素、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作为范本)从掌握的数据来看,今年招商引资总体呈现三个特征,一是项目体量有所增大。前三季度,在竣工项目个数明显低于去年同期的情况下,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2.85亿元,绝对值比去年同期增加13.28亿元,增长4%,说明大项目在增加;引进计划投资5亿元以上合同项目45个,比去年同期增加3个。其中,计划投资15亿元的东贝压缩机、50亿元的晨阳高科纤维、50亿元的鑫鼎不锈钢等一批大项目先后成功落户。二是项目质态显著提升。前三季度,全市新兴产业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1.08亿元,绝对值是去年同期的两倍;新兴产业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占比27.4%,比去年同期提高13个百分点。一批新引进的新兴产业项目顺利投产达效。三是外资大项目成效明显。1—10月份,全市外资大项目引进成效显著,新设及净增资3000万美元以上大项目16个,同比增加12个。其中,泗洪天岗湖光伏发电有限公司投资总额达1.71亿美元,成为今年以来全市投资规模最大的外资企业;落户市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园的盈辉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投资总额和注册资本均为1 亿美元,成为我市今年以来首个获批的融资担保类外资企业。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招商引资工作还存在一定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主要是引进项目数量减少,进展缓慢和停滞项目增多,从随机对245个近三年来已认定实绩项目的追溯考核情况看,正常推进的170个、占69.39%,同比减少7.8个百分点;进展缓慢的37个、占15.1%,增加7.31个百分点;项目停滞的28个、占11.43%,增加2.73个百分点;项目流失的10个、占4.08%,减少1.22个百分点。流失项目与去年基本持平,而进展缓慢和停滞项目却增加了10多个百分点。从各县区看,也存在一定的不平衡性。前三季度,亿元以上合同项目,只有泗洪、宿豫、湖滨新区和软件园完成序时进度,其他均未完成;亿元以上开工项目,三县七区均未达到序时进度;亿元以上竣工项目,只有湖滨新区完成序时进度,达到90%,其余均未达到序时进度。当前,招商引资工作只会越来越难、越来越苦,特别是在宏观环境依然复杂、经济下行压力愈发加大的形势下,企业家信心指数普遍不高,投资意愿明显不足,这都给我们招商引资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招商引资不可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需要持续地攻坚和突破,我们要切实增强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打破畏难畏战情绪,以更大的信心、耐心和恒心,研究规律、找准路径,推动全市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的更大突破。
反映在财税上:(分析的角度、思路和调用的各种指标要素、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作为范本)总体呈现出两个方面特点,一方面,指标保持较快增速。1—10月份,在财税减收因素增多、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4.5%,快于苏北、全省平均水平0.2和3.9个百分点。各县区均实现较快增长,其中苏宿园区和软件园增幅分别达148.2%和90.8%。截至10月底,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全年进度的87.4%,超序时进度4.1个百分点,财政、国税、地税全部超过年度计划,为完成全年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另一方面,收入质量明显提升。1—10月份,全市税收占比达85.0%,位居苏北第一、全省第二,分别高于全省和苏北平均水平2.1、2.8个百分点,其中市区占比88.2%,位居全省第一。在建筑和房地产税收与去年同期大体持平的情况下,工业税收增长32.9%,实现入库税收21.3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比重达13.5%,比去年底提高2.7个百分点、净增3.3亿元。国税数据反映,前10个月工业税收增长20.37%,比全省平均增幅高6.97个百分点。若剔除苏酒集团因素,增长将达37.57%,比全省平均增幅高24.16个百分点,这说明市委、市政府狠抓工业制造业取得了明显成效,同时也说明我们一直在努力减少对白酒产业和房地产业的依赖度取得了初步成效。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现阶段财政运行存在着刚性支出高与收入增幅低、房地产税收占比高与可持续增长预期低、单一产业依赖度高与其他产业贡献度低“三高三低”的矛盾,特别是建筑及房地产税收占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达56.1%,虽然依然保持增长,但大多依靠增值税清算等管理手段来维持,挖潜空间不大,同期商品房销售持续低迷,同比下降22.29%;住宅销售下降22.03%。从三县两区的情况来看,其对建筑及房地产税收的依赖性更为严重,需要引起有关县区的高度重视,希望各县区认真抓工业制造业,减轻对房地产的依赖。泗阳对房地产的依赖性达到63.4%,宿豫、宿城与去年全年相比,不但没有下降,反而分别增加7.8、3.7个百分点。虽然近期中央出台了“微刺激”政策,但无论是市区还是三县“金九银十”的销售旺季都未能出现,同时受消费者持币观望、房企消化库存等因素影响,明年全市房地产市场将继续保持回调的趋势。从目前形势看,明年作为我市支柱税源的白酒行业难有大的起色,投资及投机性购房需求也难以出现较大增长,受此影响,明年财政收入保持平稳增长的压力将更大。对此,我们要紧紧抓住工业税收这个最基础的税源,培植更多经济新增长点,夯实财税源基础,同时不断提升财政资金效益,利用财政杠杆撬动社会投资,真正让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现在已经到了年终大盘点的关键时期,能否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关键在于盯牢重要目标、重点工作、重大难题不放松。会后各地、各部门要迅速组织一次回头看,对已经完成或达到序时进度的指标,要做好跟踪分析、动态监测,确保不出意外;对进度滞后的指标,要认真分析薄弱环节、查找落后原因,全力做好补短、补软、补缺的工作,确保及早迎头赶上,不折不扣地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❷-
从适应新常态来谋划推动明年重点工作
前段时间,市委统一开展了“五新”大调研大讨论活动,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对新常态的理解和认识,为我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明确了思路、指明了方向。当前,国内经济进入以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的中高速增长为特征的新常态。为此,我们应注意把握“一个论述、三个文件”: 一个论述即习总书记关于新常态的论述,在G20峰会上总书记又深化了对新常态下的要求。他指出,要通过财税、金融、投资、竞争、贸易、就业等领域的结构改革,通过宏观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的结合,让创造财富的活力竞相迸发,让市场力量充分释放,推动经济从周期性复苏走向可持续性增长。这也给宿迁这样的后发展地区传递了鲜明信号:一是继续保持20%、30%增长速度已不再可能;二是土地、环境容量等要素压力将长期存在;三是结构调整是转变发展方式的突破口;四是市场化走向不会动摇;五是转变政府组织经济方式已迫在眉睫;六是惟有改革才能注入持久动力。三个文件:一是关于省政府征地补偿和社会保障文件,即93号文。这个文件酝酿了十多年的时间,尽管方方面面的压力非常大、阻力也非常大,现在终于出台。这次违法用地整改我们已经吃了苦头,这个文件出台以后会越来越明确和有力约束我们投资行为。现在对文件的研究和应对是远远不够的,大家一定高度重视。二是关于全国人大新修订的《预算法》。明年1月1日实行全口径的预算管理,所有的资金必须进预算管理盘子。原来我们比较轻视年初目标计划,尤其是具体计划,有的时候是随意决策。所以说,新《预算法》的出台,对于原来的组织领导经济方式是个严峻的考验。因此,各地、各部门要认真、周密、细致地谋划明年,落到工程上,落到项目上,落到每一个具体的事项中。三是关于国务院出台的解决地方政府债务违约问题文件,即43号文。其中一个核心内容就是明年政府平台不能再举债,必须是省级政府发债。对我们而言,还必须面临的一个严峻形势,就是以往举债怎么去展期,新资金借不来、旧资金怎么还。“一个论述、三个文件”,将会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组织领导经济的方式,希望各地、各部门一定要认认真真地学,否则明年组织领导经济的方式可能会出大问题。
适应新常态,谋划新发展,既要求我们牢固树立长期“过紧日子”思想,更新观念和思维方式,围绕市场化导向转变政府组织经济方式,通过深化改革突破资源要素制约,确保在转型中实现稳定健康发展;也要求我们始终保持一个相对较快的增长,实现后发快进、跨越赶超。明年工作应该注重做到“七转七增”:
1. 转变发展方式,增创产业集聚优势。当前宿迁仍处于工业化中期的起步阶段,大力发展工业制造业仍然是当务之急,加速产业集聚、做大做强主导产业依然是核心任务。在具体谋划中,应注重做好三个方面:产业发展从由引培单体项目向构建产业链、产业树并重转变。产业链是就某个产业而言的,是一种线性结构;产业树不仅包括单个产业链条的延伸,还突破产业之间的界限,实现跨产业的相互关联、相互配套、深度交融。我们一般认为家电产业最重要环节是总控板、芯片等,其实不是,家电产业利润的真正关键是金属表面处理,冰箱、冰柜要用大量的冷凝管、铜管,必须经过电镀处理,而电镀恰恰属于化工行业。因此,在产业培育中,应把更多的精力投向产业链和产业树的培育上来,补齐、拉长产业链条,推动产业链融合交叉发展,培育一棵棵根深叶茂的产业之树,使整个产业的发展更加强劲、更有生命力。招商引资从对内招商、承接产业转移向内外兼顾、主攻“先导型”项目拓展。过去我们招商引资主要是以承接浙江、广东、福建以及苏南等地产业转移为主,然而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仅仅开展对内招商、承接产业转移,难以更好地推动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因此,在招商引资中,应以“三为主”招商为抓手,进一步拓展招商领域,向海外进军,注重巩固港台、开拓日韩,突破以德资为主的欧洲资本。在谋划对台对德招商上,可以探索创建两个示范区:一是创建海峡两岸(宿迁)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示范区,可以放在宿迁经开区台商创业创新产业园。各相关部门要抓住机遇,向上争取政策。二是创建中德(宿迁)绿色建材产业发展示范区,可以放在运河中心港。本月上旬,我们在德国成功举办绿色建材产业招商推介会,总投资1.2亿美元的BGW项目正式签约,全球排名前三的大企业巴斯夫,确定与我们合作,前期已经有一个绿色建材项目与我们签约,落地在宿迁,最近注册资本金也将到位,接下来我们会与巴斯夫展开新一轮合作,预期将有更多的项目在宿迁落地。园区建设由一般意义上的工业集中区向特色园区、专业园区提升。前不久,市委、市政府已经明确各地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各开发区应按照这一要求,编制主导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提升主导产业集聚度,向特色园区、专业园区方向发展。特别是应注重优化和升级招商方式,举办智能家电和绿色建材博览会,支持全国著名的商会和行会到宿迁举办各种展销会,使招商载体更加丰富、灵活高效。
对于四大新兴产业:智能家电产业应注重突破总装和心脏部件、电镀等核心环节,完善全产业链配套。绿色建材产业应尽快做好“市场包”,明确使用绿色建材、推进绿色建筑的具体计划,按照市场换投资、设备换投资的思路,注重发挥论坛、展会、集聚区“三位一体”的作用,争取在节能环保型房屋建筑材料、新型太阳能光伏光热一体化建筑组件、玻璃深加工、建筑工业化等产业上实现率先突破。功能材料产业应注重壮大高性能纤维材料、先进结构材料等新兴领域。智能电网产业瞄准输电、变电、配电等三个重点环节,抢占行业制高点。
对于四大特色产业:食品饮料产业应围绕现代人对健康产品的迫切需求,注重从单一发展白酒向保健酒等产品转型,注重发展低热量饮料、健康营养饮料,形成品牌集聚优势。纺织服装产业目前产业链条中缺少最关键的印染环节,下一步将在生态化工园区规划建设。机电装备产业应抓住当前汽车市场需求量巨大的机遇,注重在做强汽车零配件产业上多下功夫。另外,市规划局正在规划建设汽车专区,主要是针对新汽车而非二手车交易,通过专业交易市场来引导汽车的零部件生产和维修向专区集聚,这项工作要加快进度,可以去盐城东方市场考察学习。家居制造产业应向品牌家具、橱柜、地板等终端产品转型。
2. 转变扶持路径,增添实体经济动力。实体经济是整个经济大厦的支柱,越是在经济形势复杂严峻的情况下,越是要坚定不移地站在企业背后,拿出更多的智慧和勇气,全力支持实体经济顶住下行压力。明年应注重在“三化”上下功夫:支持精准化。研究制定工业发展政策时应进行行业或类别细分,变“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增强应对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针对不同层级的企业分类施策、精准发力,定向支持个体工商户转小微企业、小微企业转规模企业、规模企业转股份制企业、股份制企业上市“三转一上”。服务精细化。对企业实施帮扶,应当逐个企业摸清情况,对症下药,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是什么环节不畅就打通什么环节。环境精致化。虽然台风破坏力很大,但台风眼却很平静,形成了安全的小气候。这一道理告诉我们,宏观大环境尽管趋紧,但精致的小环境是可以创造的。通过打破政策壁垒,放宽市场准入,让企业“想进就进”;通过简政放权,减负降费,让企业“轻松上阵”;通过规范市场秩序,运用法律手段维护企业权益,让企业“安心经营”。我们的智能家电、绿色建材就是这种小气候的产物。
3. 转变思维模式,增进线上线下融合。电子商务是“接二连三”的产业,也是线上与线下经济融合发展的关联产业。现在德国正在搞4.0,美国正在搞4.5,应该讲第一代是简单生产,第二代是流水线,第三代是编程式的生产,可以有机械手,4.0就是制造业和互联网的结合。因此,我们要从促进工业制造业发展、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和发展电子商务。下一步,应注重围绕“四个一”:做好一个规划。按照“一区多点”的总体框架,编制全市电子商务发展规划,合理布局生产、物流、电商三大基地,形成配套发展、协同联动、服务共赢的“平台集聚经济”。出台一套政策。坚持市场化的导向,划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不直接对企业生产进行补贴,而是重点在平台建设、功能完善、公共服务等方面进行扶持,为电商企业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做好一个试点。深化与京东集团旗下拍拍网合作,注重以全国跨区域工商登记试点为契机,推进综合登记服务平台建设,力争明年实现网络工商登记超50万户的目标。找准一个支点。把定制经济作为撬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支点,以网络为媒介,建立“政府+知名网络平台+市场主体”的电子商务发展模式,推动企业依托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进行综合开发和应用,帮助企业打通销售终端与生产终端。下一步,我们应注重围绕白色家电产业这个试点,积极与京东商城等电商巨头开展定制合作,引导家电企业把宿迁作为定制产品生产基地;同时也要放宽眼界,鼓励白酒、服装等企业开展定制业务,为全市定制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内涵。
4. 转变供给途径,增宽要素保障渠道。当前,我们在土地、人力资本、金融、环保等方面压力越来越大,已成为制约我市经济发展的瓶颈。用地方面,我市每年用地需求约在4万亩左右,省每年下达我市指标2万亩左右,存在2万亩的缺口。今年由于全省总体指标减少了5万亩,省下达各市的指标也将平均减少4000亩左右。对于我们来说是雪上加霜,本身项目增加了,但土地减少了,而且今年我们违法违规用地对指标的需求量明显加大,这方面日子很难过。随着国家对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的控制越来越紧,今后下达的增量指标还会更少,大家对这点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下一步,我们应更加注重创新手段、机制和路径,为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民生改善提供用地支撑。在盘活存量上,围绕“开源”与“节流”并重,可以利用闲置土地“腾笼换鸟”,实施“无土栽培”,保障大项目、好项目及时落地;在争取增量上,通过向上争取重大项目点供政策支持、实施土地复垦和增减挂项目、争创国土资源管理试点等多种途径,创造更多增量土地;在拓展空间上,探索建立先租后让弹性出让机制、建立企业用地亩均评价机制、开发区建设基本导则“两机制一导则”,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双提升”。资金方面,目前企业的融资成本平均达10%以上,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突出。对此,明年应注重从三个方面着手考虑:一是注重“引”。围绕完善金融体系,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行力度,力争民生银行宿迁分行明年开业运营。二是强化“融”。注重引导企业利用租赁、信托、企业债、集合票据、短期融资券、中小企业私募债等债务融资工具进行融资,满足企业各类融资需求。三是突出“控”。注重发挥企业信贷风险防范化解协调工作机制的作用,协调化解已出现风险倾向的企业,防止风险传导;探索健全中小企业应急互助机制,适当扩大应急互助服务范围,提高应急资金使用效率。要素价格方面,我们已率先在全省试点资源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举办水气热供用双方合同交易签约会,每年可为签约企业节约资金1000多万元。下一步,应注重打破市场分割、市场封闭和市场垄断,减少对生产经营活动的特种许可。预计电网改革明年要启动,其重要内容就是配电侧和供电侧直接协商,即发电企业和用电企业直接协商,电网只是一个渠道,就像高速公路一样。在水气热等资源要素价格改革上,一方面可以争取省直相关部门和水气热经营企业进一步支持宿迁试点资源要素价格改革,加大权力下放,提高价格谈判宽容度。另一方面注重以国有平台改革引领要素价格改革,尝试通过国有平台投资建设公共管网的方式,在资源要素领域引入市场机制和民营企业,通过引入竞争降低要素价格。
5. 转变政府职能,增加社会主体活力。经过前一阶段的持续攻坚突破,我市各项改革总体进展顺利,一些改革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了一定影响。我们要再接再厉,用好用足全省区域协调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市这块牌子,大胆探索,先行先试,以改革的率先突破赢得发展先机。下一步应重点关注三个方面:一是关于减权去利、破除束缚类改革。主要是包含行政审批制度、资格资质去行政化、非行政许可审批等方面改革。目前,工商登记前置事项最终仅保留7项,属于市一级的前置审批已经基本没有;工商营业执照、质监组织机构代码证、国税和地税税务登记证四个材料相近、内容一致的审批事项,实现了“四证(照)”一次申报、同步审核、一体发放,但仍然以四个代码运行;569个资格资质项目权限压缩至53项,培训已100%下放给社会培训机构,由于考试、发证等权限都在上级,仍难以突破。下一步,应在证照联动监管、电子登记注册、审批事项动态压减、非行政许可项目清理、“三个清单”编定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促进投资贸易的便利化。二是关于打破垄断、推动竞争类改革。主要是包括资源要素价格、国资平台、政府购买服务等改革。特别是在国资平台改革上,下一步,应按照做公益、去逐利,做引导、去杠杆,做工具、去泛化,做补充、去竞争,做市内、去市外“五做五去”的要求,推动国有投资平台从竞争领域退出,转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领域。三是关于划定边界、完善治理类改革。主要是包括中介机构、社会组织培育等改革。前期,我们全面推行了社会组织登记改革,打破“双重管理”的模式,全面放开准入条件,改革以来全市新增社会组织509个,每万人拥有社会组织已达5.4个。下一步,应注重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更好地发挥社会组织孵化基地的作用,在资金、场地、项目和技术上给予全方位支持,提高社会组织培育的成功率。
6. 转变投入机制,增长经济发展后劲。近三年来,我市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一直保持在55%左右。明年,我们应继续把项目建设牢牢抓在手上,始终保持一个相对较高的投资率。注重谋划好“两重两大”:一是重大产业项目。制造业方面,在围绕“4+4”新特产业,加大招商选资的基础上,注重设计和包装一批重特大产业项目,争取国家和省布点;服务业方面,注重推进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健康养老和文化旅游等重点产业发展,尤其是通过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的战略合作,推进三台山景区建设,培育独具宿迁特色的旅游拳头产品;农业方面,引进和培育一批产业化龙头企业,不断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二是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城建项目上,有力有序推进一批城市重点基础设施项目,提高城市建成率、配套率和达标率;交通项目上,在继续做好徐宿淮盐铁路、通用机场等项目的基础上,注重推进徐宿连航道、里运河、连宿蚌铁路等一批重大交通项目,争取明年有重大突破。三是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按照“事关人民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的原则,注重推进基本药物制度、民生六项工程等一批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事情,做好群众最需要的民生。四是事关宿迁长远发展的大事。围绕实施“四海战略”,注重对接“一带一路”、沿海开发等国家战略,积极争取国家创新试点和牌子,扎实推进社会信用体系、综保区建设等事关改革发展的大事要事,以重点突破之功推动宿迁可持续发展。抢抓当前上级部门编制明年计划以及“十三五”规划的重大机遇,主动加强沟通和衔接,力争有更多项目进入国家和省试点、规划和计划的“盘子”。
7. 转变组织方式,增强领导经济工作能力。注重实现“三个转型”:
一是推动思维方式转型。在新常态下,随着经济发展的转型、行政方式的转轨,各种管理制度越来越规范,面临的制约因素也越来越多,以往传统管理方式显然已不能适应形势要求。但有些同志对此尚不敏感,仍然沿用旧思维和方式来组织经济工作,习惯于用“老传统”解决新问题,结果往往是南辕北辙。面对新的形势,我们应注重从固有观念和束缚中解脱出来,转换思维、更新观念,在思想上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明晰合法与违规的界限,真正让行政思维的转变引领组织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
二是推动行为方式转型。注重弱化优惠政策、资金等特许扶持,从体制性创新、机制性创新和服务性创新入手,让行为方式与市场接轨,提升政府服务经济工作的水平和效率。在体制性创新方面,在受上级经济部门现有领导体制所限、暂时还不能优化整合的情况下,应注重围绕“治权、减权、限权、关权”,排出本地经济部门的权力清单,对于商务、发改、经信等涉及经济管理的部门,明确各自权力边界,通过探索成立统一协调体制、高位运作体系,改变过去多头领导、职责交叉等现象,聚合力量对企业、市场进行引导和指导。在机制性创新方面,注重把着力点从过去的拼资源、拼优惠、拼政策的“老三拼”,转移到比政府职能转换、比社会主体和市场主体活力、比符合国际惯例服务环境的“新三比”上来。一方面在政策杠杆引导上,推动由扶持企业向扶持产业转变。探索设立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对具体特定产业及产业重点发展方向进行定向扶持,而对没有生命力的企业,要尊重市场竞争和淘汰规则,政府不为其买单;同时也要探索成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及时化解已有的政府担保责任,避免产生区域性的风险。另一方面利用工业化、城镇化的增长红利,以及新兴的市场空间,探索以市场换投资、设备换投资等方式,吸引相关企业参与城镇建设、推动新兴产业发展,注重把绿色建材产业作为先导型产业,利用市场力量集聚和吸引企业投资。在服务性创新方面,找准企业的关注点和兴奋点,本着“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的原则,探索建立联席服务协调机制,努力在物流、融资、用工、用地、用电等保障上下功夫,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此外,元旦、春节将至,要高度重视保护工人的合法权益,以严格有效的措施,督促企业及时兑现工人工资,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三是推动管理方式转型。随着作风规定制度的加强,过去很多政府管理激励机制已不能使用,必须调整相应的绩效管理制度,调动地方和公务人员积极性。探索建立现代行政管理绩效制度,完善涵盖地方政府综合绩效评估、政府部门绩效评估、公共政策绩效评估、公共项目绩效评估、预算绩效评估、绩效审计等内容的政府绩效管理体系基本框架;在公务人员管理上,在“堵死后门”的同时,更应该同步“打开前门”,制定出台更加科学公平的考核激励机制,让公务人员对成长发展有一个明确、良好的预期。
关于明年经济工作的目标,目前市委、市政府正在调研,在中央和省经济工作会议后,我们将按照上级要求,结合宿迁实际,科学合理地制定方案。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