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凡领导者要在某个会议上发表讲话,都会先把有关文秘人员找过来“面授机宜”,把意图交代清楚。这个时候,你必须认真听,认真理解,最好把领导说的话一字不漏地记下来。因为这里可能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领导事先已经想得很清楚了,打好了腹稿,讲出来的思路已经很成熟、成系统,稍加整理就能成为非常理想的文章框架了。这个时候必须统统全部记下来,后期不知道省下多少功夫。
一般而言,这类领导的理论水平和口才都比较好,在小场合,或者不太重要的会议上,都不需要讲话稿,一般都自己直接出口成章。
那么问题来了,领导既然能够自己讲,为什么还需要你写出来?无非几种情况:
第一,这个会太重要了,有更大的领导在场,怕出错,万一到时候脑壳短路咋办?还是弄个稿子保险点。到时候进可攻、退可守,可以脱稿意气风发地在领导面前秀一把,也可以老老实实地念稿子,妥妥的!
第二,领导对很多官方的词语自己并不能吃得很准,谁让这些年有太多的理论创新呢。让你写出来,是看重你的才华,想借你的才学把自己的思想更好地表达出来。
第三,纯属考察一下你的写作水准了,这个在刚入职的新人上面常见。
第四,留用存档。一般很多会议、学习活动啥的,都需要将发言材料上交组织存档。
弄明白了原因,在很多细节的处理上,你才会真正有的放矢。比如,如果是第一种情况,你的稿子站位就要高一点,既有宏观层面的分析,也有具体层面的落实,还得引用一些上级领导的讲话精神,突出最重要的成绩或者亮点。
成文后的稿子,各层级的小标题一定要清楚,段落内部也最好用“一是、二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等加粗字体表示出来。为啥呢?因为领导很可能中间脱稿讲一段,然后埋头看稿子,得让领导一眼看出来讲到哪里了。
如果是第四种情况:留用存档,就得注意一定要政治正确,多学一些官方的语言和表述,有些说得比较重的话,比较有个性的观点不能写,或者要模糊处理。
如果领导因为工作比较忙,有时候来不及作系统周密的思考,在“面授机宜”的时候,讲得比较模糊,只是讲了一些粗略的想法。
这个时候,笔者也会把领导的原话记录下来,然后琢磨三个问题:领导心里想的是什么?他说的那些话想表达的是什么意思?还有什么话想说而没有说出来?
领导讲得模糊,可能有以下情况:
第一种,讲得不完整。比如,一次脱贫攻坚会前,领导找笔者,说要重点谈一下产业发展、干部队伍保障的问题。如果当天会议上面,有别的领导作了主报告,这位领导只是补充发言,那么只说上面两点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如果这位领导就是主报告的话,那笔者就会按照中央要求,把有关脱贫攻坚的内容补充完整,比如因地制宜、紧密联系群众等等,只不过在具体写的时候,笔者会把产业发展、干部队伍保障这两部分内容写得多一点,浓墨重彩一点,从顺序上来看,产业发展、干部队伍保障也会放在因地制宜等其他内容的最前面去。
如何听领导讲话:排序很重要,在相同条件下,如果这次把干部队伍保障排在了最前面,那说明领导马上要调整干部了。
再比如,前段时间国家发改委官网一份文件中,将稳就业放在了第一位,那说明当前这个就是重心。
第二种,只点到了现象。
只是点到了现象而没有形成观点,比如领导交代要在部门工作会上强调一下有些人早退的问题,这就只是个现象,你在写的时候就要提高到工作纪律、工作态度的层面上来。
再比如,领导交代在财政工作会议上讲 “要放水养鱼,不能杀鸡取卵”等内容。你就需要升华一下:要着眼长远,先扶持后收益。有些话啊,领导口头说得直白,落实到稿子上就得升华一下。
不过,现在提倡文风朴实,也比较喜欢在稿子中使用一些大白话。但是,这是建立在文章本身有深度、高度的前提下,才能做到的深入浅出,是一种更高的层次,不要以为大白话就很好写,这类文章反而更加有难度。
领导没有交代的原因很多:
第一种,这个会议本身就是类似年度工作会议等专题性会议,这类会议一般是由固定套路的,无需过多交代。
第二种,领导确实太忙了,没有一点点时间来考虑,所以让你先弄一稿出来看看。
第三种,领导相信你的水平,觉得无需多做交代,或者有意考考你的能力和水平。
笔者提几点思考的方法,只要在实际操作中,你按照这几个方法,一个一个去想想,便可基本做到万无一失。
第一招:看领导近期工作重点是什么。认真想想,今年或者最近一段时间,领导最关心的事儿是什么?如果在讲话的会议现场,有更高级别领导在,这个讲话就有点带工作汇报的性质,你就应该想想领导一年来、近期来主要的工作亮点是什么?
第二招:观察领导的思想火花。这个需要日常紧跟领导身边,多观察。比如,最近领导在其他场合,就财政工作有感而发,零零星星地提出了一些想法。还有,在即兴讲话的时候,往往也会出现一些比较新颖的观点,这个时候,你就要迅速记下来,然后展开深化,成为你稿子中的一个要点。
第三招:从上头精神去找。看看这个问题,上级机关从哪几个方面提出过要求,其中哪些符合本单位实际,哪些跟领导近期想法关联度很高,用上头精神来完善领导讲话要点,做到全面。
第四招:顺着领导思维想问题。这可以说是最高境界了:当领导对某项工作有了思维萌动时,要能有所共思;当领导对某件事情有所酝酿时,要能不谋而合;当领导作出某项决策时,要能心领神会;当领导期待某种效果时,要能举一反三;当领导需要某种信息时,要能超前服务。
虽然我们可以按照上述分类,一一对应来领会领导意图。但是,现实工作往往是更加复杂的。
比如,有的领导“面授机宜”时是“观点式”的,即只提示几个要点,至于观点里面的具体内容,需由秘书去单独思考和收集。
有的领导是“素材式”的,即给出一些他了解的详细材料,至于这些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能够概括出怎样的观点,则由秘书去总结归纳,领导还没有现成的。
有的领导是“直接式”的,即喜欢把办事人招来,面对面亲自交代,直到办事人弄懂记清为止。
有的领导则是“间接式”的,即喜欢把意图交代给他的直接下级,然后一级一级往下交代。这种领导认为,应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使自己的直接下级也了解自己的意图。
有的领导是“一次性”交代,即只用一次交谈,就将自己的意图表述完毕,铁板钉钉,只此一次,再不更改。
有的领导则是“多次性”交代,即通过和秘书多次交谈,特别是对一些较为复杂的工作,有时反复强调,有时推倒重来,有时弃之又用,从而使自己的意图不断清晰、不断深化、不断集中。
无论怎样,有一点始终是不能变的:讲话的人是领导,得听领导指挥。领导参加工作的时间较长,经历的风雨也多,因此,他们对某项工作的指导思想一般把握得比较好,对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也考虑得比较周全。
更重要的是信息的不均衡,领导所能够接触到的上级文件、单位内部情况、同级官员之间复杂关系等等,是文秘人员远远不能达到的,所以有的时候有些事情并不会把真正的原因告诉你,这个时候你只需要先执行。
来源:公务员文萃
本文仅供交流学习,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