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六县委书记向省委汇报 [打印本页]

作者: 感恩珍惜    时间: 2019-9-28 10:42
标题: 六县委书记向省委汇报
牢记习总书记嘱托全面建设“四区一园”
嘉善县委书记许晴

嘉善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全面贯彻“八八战略”,自觉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先后谋划实施示范点建设方案和示范点发展改革方案,示范点建设任务从“三区一园”升级到“四区一园”。

1、坚持经济发展第一要务,破立结合探索转型升级新路径。腾退低效产能,转出发展空间。刹车停批、整治淘汰、提档升级,实现从胶合板到家具制造再到品牌家居的转型。以点带面持续实施腾笼换鸟,地毯式开展低端行业整治,推动企业向园区集聚,四年来腾退土地空间12245亩;持续实施“机器换人”,木业行业成为全省行业“机器换人”试点;持续实施工业企业绩效评价,对所有工业企业进行ABCD分类管理,实施差别化政策,已有629家企业主动退出,要素资源向优质企业集中。


坚持引大育强,实现产业升级。坚持龙头带动,引进富鼎、富通、格科微等大企业,实现从电子电声向高端电子信息和光通信产业的提升,坚持扶强扶优,培育晋亿、田中精机等一批上市企业,带动五金机械向先进装备制造转型,主导产业持续壮大,规上工业产值突破千亿。

抢占人才高地,激发创新动力。投入4亿元,建设科创中心,引进科研院所,构建创新链条;建起归谷科技产业园,吸引海归人才,推动智慧创新;设立上海人才创业园,吸引上海科技人才,激发区域合作创新。

2、坚持接轨上海第一战略,借智借力实现小县大开放。接轨上海,推动开放发展。立足做大发展平台,以大平台对接上海,推进招商引资“一号工程”,90%的内外资直接或间接从上海引入,连续15年进入全省利用外资十强县。

拥抱上海,推动同城发展。对标上海品质,2013年高标准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高铁新城,专门设立县人才创业服务中心、创业基金,完善人才公寓、幸福水街等配套服务,吸引上海人才来善就业创业。还开通省际公交、通勤巴士,开展学校、医院合作,发行上海嘉善旅游都市卡、取消上海移动漫游费、021电话号码覆盖全县。

服务上海,推动合作发展。主动服务配套,走出了“研发在上海、孵化转化产业化在嘉善”的新路子。2015年嘉善与上海签署了太浦河饮用水水源地共建共享协议,两地互为备用水源,既节约了资金,更深化了合作。去年又与上海金山区合作共建沪浙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3、坚持统筹协调第一路径,推动城乡实现共同繁荣。在基本实现城乡规划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三个一体化的基础上,不断推动城乡全面深度融合,去年嘉善城乡居民收入比已达1.69∶1。

突出中心镇建设,缩小“城乡之差”。以农房改造集聚为切入口,在姚庄镇试点稳步推进农民带地带权进城,这几年,姚庄镇先后建成体育馆、客运中心、滨河公园等一大批公共设施,各种体育赛事、文化活动长年不断,农民与城市居民同享公共服务。在试点带动下,全县农房改造集聚率达40%。

突出中心城区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彰显“城乡之别”。中心城区,以功能增强城市吸引力,以业态增强城市集聚力,正在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农村,以美丽乡村建设为起点,先做“盆景”再连“风景”,并以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引领,把全县打造成独具江南水乡魅力的大景区。

突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升农村发展实力。持续实施“强村计划”,每年安排50亩土地指标和2000万元扶持资金,通过以强带弱、抱团发展,建成强村项目85个,去年全县村均经常性收入达172万元。


4、坚持民生需求第一导向,全面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针对城乡居民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深入开展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流动国家级改革试点,通过职称评聘、奖励补助、交通接送等措施,引导城乡教师名师主动参与流动,目前农村学校名师已实现全覆盖。

针对老龄化程度较高带来的养老问题,从2013年开始,嘉善用三年时间完成了省级养老服务示范区建设。去年又承担了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省级试点,创新建立“互联网+养老服务”等模式,并在全省率先出台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覆盖县域所有医保参保人员,以政府补助为主,对需要长期护理的重度失能人员,根据护理等级给予一定比例的报销。目前,全县基本形成“10分钟医养融合服务圈”,每百名老人拥有床位数4张。

针对富裕起来的百姓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弘扬地域特色的“善文化”,建成遍布城乡的文化礼堂、文化活动中心、书场书屋等。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村企文化共建、民间文艺团队“竞争上岗”、群众“点题”等模式,“善文化”建设被中央文明办列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点工程。

5、坚持深化改革第一动力,全面激发科学发展活力。率先开展县域科学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已实施省级以上改革试点24项。

围绕“最多跑一次”改革,因地制宜突破“一窗全科受理”难题,整合投资项目、商事登记、不动产登记等服务,新设社会事务、公积金服务等综合窗口、农经质监等专业窗口、水电气等便民服务窗口。为了让企业少跑,专门设立县镇两级“红色代办”,为重大工业项目、“两创中心”、零土地技改项目等实施全程代办,上半年已服务项目27个。

围绕“四个平台”建设,抓住事权和人权改革牛鼻子,把分散的行政处罚职权、人员、资源向执法前段集中、向基层一线下沉。今年已下沉执法权1395项、占比达92.7%。突破传统人事管理模式,彻底下放人员,将7个县级部门派驻机构纳入镇(街道)管理范围,同时下放723人,除人事关系外,工资关系、组织关系等全部由属地管理,并通过提高福利待遇、考核优秀比例等举措,推动干部乐意下、愿意留。


摆脱发展路径依赖走出转型升级新路
杭州市委常委、萧山区委书记盛阅春

近年来,萧山变道超车,走出了一条转型升级新路子。

聚焦“三重”,以城市转型带动经济转型。抢抓“后峰会、前亚运”历史机遇,以一流城区集聚一流产业。一是城区改造重建。依托“大湾区”和杭州“拥江发展”战略,致力于全域城市化。按照“一心两翼”格局,中部建设现代化城区、南部建设“杭州南花园”、东部建设一流航空都市区。二是城市功能重组。不遗余力导入优质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优化公共服务,让群众生活便利、安居乐业。三是产业腾空重塑。通过“三改一拆”、剿劣行动,打破“坛坛罐罐”,积极发展都市经济。以新型城市化强力推动萧山经济全面转型。

破立并举,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破上,专门成立领导小组,一月一协调。重抓“僵尸企业”出清。支持法院成立金融审判庭,加快破产审理,出清企业34家,盘活土地1700余亩。重抓会商帮扶。对有前景的企业,制定“一企一策”。动用应急资金29亿帮助35家企业渡过难关。在立上,鼓励传统优势企业深化“两化融合”,推进4200家企业“上云”。2016年,萧山“两化融合”发展指数位居全省前列,传统产能增添了新的动力。

三管齐下,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一是改善创新环境,通过召开创新大会、举办论坛讲座,提升全社会创新意识。二是招引高端人才,主动与北大、清华等名院名校建立战略合作。三是搭建创新平台,用好“有形之手”。投资10亿元建设28万方的杭州湾信息港,集聚科技型企业1200余家。萧山用好“无形之手”。支持万向建设8平方公里的创新聚能城,目前5万辆新能源乘用车获批,创建成为全省第二家国家双创基地。由企业牵头与莫斯科国立大学合作,创建的中俄人才创业园也已开园。


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着力振兴实体经济
慈溪市委书记高庆丰

近年来,慈溪坚持问题导向,以振兴实体经济为龙头,推动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

营造政企同心的社会环境。市党代会重新确立了“工业立市、实业兴市”战略,组织企业家赴上海等先进地区考察学习,定期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对“创二代”集中培训。开展“大脚板走一线、小分队破难题”抓落实专项行动,深入推进“四服四促”精准服务企业。全面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作为省环评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县市,通过改革审批方式、取消部分前置条件、调整环评等级,审批项目减少60%,审批时间提速60%。打好降本减负组合拳,实施工业用地弹性出让,出让价降低30%。

营造创新引领的产业环境。出台“中国制造2025”慈溪行动纲要,实施智能经济“个十百千”工程,在家电、轴承、汽配等传统优势产业推进制造智能化、产品智能化。推出大招商十条意见,建立镇街、平台之间的利益共享机制,在北京、上海、深圳、中东欧设立招商办,在杭州设立创新创意“飞地”,实施慈溪籍在外人士“关爱家乡”工程。谋划推进生命健康、军民融合、航空、新材料和中捷(中东欧)五大专业产业园。深入实施效益型龙头企业、创新型企业、中小微企业梯次培育计划。对创新型企业,实行“一企一策”。

营造良性循环的金融环境。积极推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引进国星集团、清控金信等机构合作成立金融服务、不良资产并购、产业重组等系列基金,总规模超百亿;改革财政性资金竞争性存放办法,由原单一利率招标改为综合绩效评估,把支持实体经济作为重要评价指标。积极化解企业“两链风险”,依法严厉打击恶意逃废债,探索组建“银政保”风险池资金,对银行在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缴纳税费给予补助。


走产城人融合之路看瑞安统筹发展
瑞安市委书记陈胜峰

今年以来,瑞安针对创新动能不强、城乡联动不够、人文挖掘不深等三大问题,围绕“加快融合发展、打造至美瑞安”的战略目标,把“产城人”融合作为统筹发展的新路径。

聚焦产与城融合,打造“动能转换”升级版。瑞安工业区与居民区混杂、平台与配套割裂问题突出。坚决打破“坛坛罐罐”,加快产城联动发展。一是以产兴城、腾笼换鸟,整治“四无”企业2.5万家,强力改造旧厂、旧村、旧城。二是以城促产、筑巢引凤,按照“微城市”的理念打造产业园区,做优生产生活配套,引导高成长型企业集聚发展,支持领军企业拓展产业链。

聚焦城与乡融合,打造“大建大美”示范区。瑞安老城区3/4属于三旧地块,城乡公共设施建设欠账多。对此,一是推进城乡环境品质化,主要做法是九个字:团块拆、联动治、高标建。团块拆就是有序推进166个30亩以上团块拆改。联动治就是打好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等六场全域化攻坚战,6个省市控劣Ⅴ类水质断面监测已全部达标。高标建就是推进十大亮点区块建设,重点打造飞云江“十里外滩”都市休闲带。二是推进城乡服务均衡化,坚持基础便民、服务惠民,实行医联体改革、现代学校联盟办学模式。创新全国农村保险互助社等举措,深化农村生产、供销、信用合作,强村富民效应不断显现。

聚焦人与城融合,打造“文化瑞安”金名片。一是以“千年古县”传承城市印记,把2.2平方公里老城区作为核心,深度谋划“一核两带一环”文化空间。二是以“敢闯敢试”厚植城市精神,争取到国家和省级改革试点43项,以担当的勇气推进“最多跑一次”,率全国之先试行房土两税减免“智能办”等举措,着力打造全省审批最快县市之一;推出“千名瑞籍校友、万名在外瑞商”回归工程,重塑瑞安人实干创业精神。


聚力传统产业升级实现统筹协调发展
绍兴市委常委、诸暨市委书记张晓强

诸暨坚持问题导向,寻找管用办法,全力以赴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省级试点,依托改革、创新、开放、人才打开了转型升级的新通道,经济社会实现了统筹协调发展。

以改革的办法加快供给结构转型。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做除法,以环保、能耗、安全标准和“亩产论英雄”来倒逼淘汰落后产能、实现市场出清。着力做足加法,推进“互联网+”“标准化+”和“智能化+”,坚持“不看电量看流量”新导向,引导企业开展大数据应用、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安排专项资金扶持企业全面开展“三强一制造”。着力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深化创投改革试验区建设,引导创设53亿元转型升级产业基金。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突破口,实现了群众办事“一证通办一生事”、企业投资“一次受理一并办理”。

以创新的思维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对症下药精准发力,在块状产业率先推进行业公共创新平台建设,在此基础上,依托产业链延伸创新链,在纺织袜业、珍珠、铜加工、装备制造等行业建立“产业创新综合体”。及时出台“人才新政”,坚持“院士工匠”一起引,培育使用两手抓,着力打造人才生态最优县市;全力搭建特色小镇、科创中心等“两创”平台,让人才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注重引导和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人才“朋友圈”的不断扩容为转型升级注入了强劲动力。

以开放的理念加快国际市场拓展。有针对性出台了对接“一带一路”和完善信用保险等一系列拓市场政策,抢抓机遇搭建公用保税仓、“诸暨港”和跨境电商等公共平台,狠抓“大通关”建设,上半年,“一带一路”出口58亿元,增长了31%。围绕培育一批本土跨国公司和行业“隐形冠军”,全方位支持企业“走出去”实施并购重组,抢占国际领先的技术、品牌和管理,从而实现转型跃升。


深入践行“两山”理论统筹发展绿色产业
龙游县委书记刘根宏

近年来,龙游深入践行“两山”理论,统筹发展绿色产业,积极探索“绿水青山”与“富民强县”共赢之路。

发展美丽经济。把文旅融合发展作为“两山”转化的战略举措。在规划理念上注重文旅融合。高起点规划“历史文化、医疗康复、运动休闲、养老养生、乡村旅游、古镇古村”六大板块,将分散的资源串点成线、连线成片。在项目设计上突出文旅融合。把大南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开发与国家4A级景区建设相结合,延续古城文脉;高质量建设4条全域旅游精品线。在品牌打造上彰显文旅融合。加快文化旅游龙头项目——投资80多亿元的红木小镇建设。

壮大绿色工业。始终坚持把发展绿色工业作为强县之策。一是盘活存量促转型。在对存量企业投入、产出、能耗、用工和排污等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基础上,确立高端装备、高档家具、特种纸、绿色食品饮料和新能源新材料等五大绿色产业培育方向。二是挑商选资引强援。围绕五大绿色产业,严把项目入口关,实行“全天候待命+全产业链招商+全程式代办”,大力开展精准招商。推进“店小二”式服务,在全市率先完成“最多跑一次”事项两批次1680项清单公布,确保企业办事不出园。

做强特色农业。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变低端为高效。关停环保不达标的1.3万户生猪养殖户,安排专项补助资金引导退养户转产转业,发展中草药、茶叶、大棚果蔬种植等效益农业;创新生猪养殖生态循环的“开启”模式和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的“集美”模式,成为国家级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通过深化“三位一体”改革,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先后培育了2500余家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变田园为公园。注重田园与山水、种养与观光相结合,打造田园综合体。


聚力传统产业升级实现统筹协调发展
绍兴市委常委、诸暨市委书记张晓强

诸暨坚持问题导向,寻找管用办法,全力以赴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省级试点,依托改革、创新、开放、人才打开了转型升级的新通道,经济社会实现了统筹协调发展。

以改革的办法加快供给结构转型。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做除法,以环保、能耗、安全标准和“亩产论英雄”来倒逼淘汰落后产能、实现市场出清。着力做足加法,推进“互联网+”“标准化+”和“智能化+”,坚持“不看电量看流量”新导向,引导企业开展大数据应用、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安排专项资金扶持企业全面开展“三强一制造”。着力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深化创投改革试验区建设,引导创设53亿元转型升级产业基金。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突破口,实现了群众办事“一证通办一生事”、企业投资“一次受理一并办理”。

以创新的思维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对症下药精准发力,在块状产业率先推进行业公共创新平台建设,在此基础上,依托产业链延伸创新链,在纺织袜业、珍珠、铜加工、装备制造等行业建立“产业创新综合体”。及时出台“人才新政”,坚持“院士工匠”一起引,培育使用两手抓,着力打造人才生态最优县市;全力搭建特色小镇、科创中心等“两创”平台,让人才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注重引导和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人才“朋友圈”的不断扩容为转型升级注入了强劲动力。

以开放的理念加快国际市场拓展。有针对性出台了对接“一带一路”和完善信用保险等一系列拓市场政策,抢抓机遇搭建公用保税仓、“诸暨港”和跨境电商等公共平台,狠抓“大通关”建设,上半年,“一带一路”出口58亿元,增长了31%。围绕培育一批本土跨国公司和行业“隐形冠军”,全方位支持企业“走出去”实施并购重组,抢占国际领先的技术、品牌和管理,从而实现转型跃升。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