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为大家推荐的是河南省委书记王国生2019年上半年公开发表的讲话文章。王国生文底深厚、文风端正、文意悠长,值得模仿学习。
作者简介
1. 文底深厚。他是知青出身,在上大学前,担任过公社团支部书记,在地委办公会、研究室从事一线文字工作5年。1981年,考入山东大学,攻读科社系政治学专业,毕业后在山东聊城地委办公室担任过正科级秘书。文科出身,加上多年的文字经历,积淀起扎实的文字功底。2013年 6月4日,他在担任湖北省省长时,在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暨拜谒炎帝神农大典上,恭读的《颂炎帝文》引起嘉宾强烈共鸣。
2.文风端正。通过研究他历年来的讲话文章,一个突出特点跃然纸上,那就是对文稿标准和质量要求比较高。这种高并不是体现在“高大上”上,而是蕴含在“实用主义”中。他不过分在意文章的结构美和形式优,而是注重用最恰当、最简练、最精准的语言表情达意。正如他自己所说:“综合文稿要精益求精。要善于把握、深化、拓展领导的意图,善于抓住领导关心、基层关心、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力求多出高质量的文稿。对文稿一定要做到表达准确、校对无误,一丝不苟。”
3.文意悠长。他在基层工作11年,对基层情况十分了解,落到纸面上的文字往往具有通俗易懂,有的放矢,切实可行等特点。他从政阅历丰富,长期在县市省级的办公室、宣传部、组织部等部门工作,拥有山东省、江苏省、湖北省、青海省、河南省5个省份任职经历,通过多个部门和多个省份的工作历练,他具备了较为高超的领导艺术和稳重的管理经验,体现在文章中就是大气、稳重、辩证和务实。
目 录
1.在河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闭幕时的讲话:同心共筑中国梦争先进位谋出彩
2.扎实做好“三农”工作
3.在河南省纪念焦裕禄同志逝世55周年座谈会上所作的讲话:持续深入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 凝聚争先进位谋出彩的强大正能量
4.在省委常委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集中研讨会议上的发言: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中坚守初心砥砺使命
5.在“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河南的实践”专题宣介会上的致辞:在希望的田野上谱写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
一
同心共筑中国梦争先进位谋出彩
在河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二次会议闭幕时的讲话
(2019年1月20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河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就要胜利闭幕了。
这次会议,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届六次、七次、八次全会部署,审议通过了省政府工作报告和省人大常委会、省法院、省检察院工作报告等,顺利完成了选举任务,举行了庄严的宪法宣誓。会议期间,各位代表自觉肩负历史使命,以饱满的政治热情,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积极建言献策、共商发展大计,自觉把开好这次大会作为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检验,作为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在河南落地生根的生动实践,作为践行党的宗旨、扛稳政治责任的具体行动,大会自始至终充满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政治氛围,洋溢着团结鼓劲、凝心聚力的强大气场,展现出奋发有为、共谋出彩的进取精神,开出了信心,开出了斗志,开出了希望。这里,我代表省委、省人大常委会和大会主席团,向会议取得圆满成功表示热烈祝贺!向全体代表,向列席大会的同志,向服务大会的各个单位、全体工作人员和新闻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这次大会选举我担任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我深感肩上的担子更沉,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更重。我一定把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体现到行动上,牢记誓言,恪尽职守,做一亿河南人民的勤务员,自觉接受人民监督,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回报党中央和全省人民的信任。
各位代表、同志们!
事业总是在紧跟时代中守正出新,人生总是在拥抱时代中绽放光彩。2014年的春天,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指导河南时的殷殷嘱托,把中原更加出彩与中国梦联系在一起,照亮了河南发展前行之路,点燃了亿万中原儿女的奋斗激情。从广阔田野里辛勤耕耘的农民兄弟,到生产车间里日夜忙碌的工人师傅;从实验室里埋头攻坚的科研人员,到学校、医院里默默奉献的“园丁”“天使”;从穿梭在大街小巷的快递小哥,到每天给我们送来清洁的环卫工人;从危急时刻赴汤蹈火的消防队员,到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基层干部,大家都怀着美好的憧憬,用行动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出彩人生,演绎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广袤的中原大地正发生着一系列深刻的变化,“出彩”已经成为引领河南发展的时代强音。能够赶上伟大的新时代,投身中原更加出彩的宏伟事业,是我们的幸运和福分,每一个河南人都要把握发展的时与势,融入新时代、奋斗新时代,努力争做新时代出彩河南人。
争做新时代出彩河南人,就要加强理论武装,把伟大旗帜举得更高。毛泽东同志说过,“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出彩的事业,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引;出彩的河南人,必须靠科学理论的武装。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从持续打好“四张牌”,经济结构明显优化,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进展,到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打造出四条丝绸之路,基本实现“买全球、卖全球”;从强力推进脱贫攻坚,近700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到坚决抓好污染防治,空气优良天数一年比一年增多;从深入推进正风反腐,政治生态不断净化,到全省上下学的氛围、严的氛围、干的氛围越来越浓,我们在出彩征程上迈出的每一步,取得的每一点成绩,都源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力指导和巨大感召,都源于我们对这一思想的学思践悟,我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感到方向这么明、思路这么清、底气这么足。我们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更加自觉地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在学懂上持续下功夫,持之以恒学,入脑入心学,把零星的时间焊接起来,让点滴的领悟系统起来,养成习惯、形成自觉,悟出坚定信仰,学到忠诚担当。要在弄通上持续下功夫,把握大势、联系实际、融会贯通,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明晰发展的逻辑,深刻认识各项战略部署的整体性、关联性、协同性,放大格局、提升境界。要在做实上持续下功夫,做好精准结合的文章,不断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坚定的政治立场、科学的工作思路和有效的具体行动,始终对习近平总书记的步伐步步紧跟,对党中央决策部署闻令而动,让落实“四个着力”、打好“四张牌”、县域治理“三起来”、乡镇工作“三结合”等重大要求的成效越来越明显,让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的路子越走越宽广。
争做新时代出彩河南人,就要提升专业素养,把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本领锻造得更强。推动高质量发展,是迈上新征程的时代赶考。发展阶段和发展环境深刻变化,新情况新事物新问题层出不穷,我们不熟悉的事情越来越多,沿用老套路、老办法越来越感到乏力,不适应的一面正在上升,知识陈旧、能力不足、本领恐慌已成为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瓶颈。如何落实“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完善新供给、满足新需求?如何大力发展“三新”经济,站到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沿?如何对接运用国际贸易投资规则,塑造开放新优势,在临空经济、枢纽经济、口岸经济上全面发力?如何标本兼治,破解资源环境约束,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如何应对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提高学网用网、依法治网的本领?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崭新课题。不加快知识更新、加强实践锻炼,就打不开视野和思路,找不到方向和答案,更不会有高的效率和好的效果,甚至会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跟不上时代的节拍而被淘汰。每一个人都要有更强烈的危机感、紧迫感,把学习作为成就高质量发展的“奠基石”,来一场“学习的革命”,在学中干、在干中学,一刻不停地增强本领,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各级领导干部要把学习当作一种政治责任、一种人生境界、一种终身追求,加快形成与岗位相匹配的政治素质、理论功底、领导能力;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学习作为立身之本、成事之要,弥补知识弱项、能力短板、经验盲区;各行各业建设者要干一行学一行,钻一行精一行,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素质能力越高强,高质量发展的步伐就越稳健,中原大地就不仅会迎来发展转型之变,更会迎来精神风貌之变、整体气质之变。
争做新时代出彩河南人,就要持续解放思想,把改革开放的氛围营造得更浓。解放思想不是说出来的、喊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闯出来的。回望走过的路,改革开放40年来河南的每一次突破、每一步跨越,靠的都是解放思想。正是重估农业大省的角色定位,在不牺牲粮食生产的前提下,持续探索“三化”协调、“四化”同步之路,统筹实施中心城市带动和县域经济支撑两大战略,我们既打造了“国人粮仓”“国人厨房”,又保持了经济总量连续多年稳居全国第5;正是破除不靠海不沿边、开放难有作为的思想束缚,大力实施“东引西进”、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无中生有”打造开放通道、建设开放平台、创新开放体制,才树立了今日河南的开放新形象;正是不断抢抓机遇、超前谋划,持之以恒发展大交通,让中原通起来、活起来,才形成了今日河南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体系的新优势。这些都深刻启示我们,没有思想上的破冰之旅,就没有发展上的突围跃升;过去能够在解放思想中振兴崛起,今后也必将在解放思想中更加出彩。我们必须进一步打开解放思想这个源头活水,以更大力度冲破思想障碍、观念围墙,树立全球视野、时代眼光,在人无我有中抢占先机,在人有我特中赢得主动。要破除路径依赖的惯性,自觉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善于从别人走过的路中学习经验,敢于从没有路的地方蹚出新路,把应该做的事情做早、做实、做优。要破除小进即满的惰性,强化争先进位、不甘人后的意识,既有迈出第一步的闯劲,也有走好每一步的韧劲,拉高标杆、勇争一流,把看准的事情做到极致。要破除“坐井观天”的狭隘,放眼世界看河南,站在全国看河南,敏锐发现机遇,积极抢抓机遇,大胆创造机遇,跑出改革开放“加速度”,按下高质量发展“快捷键”,打开一片新天地。只要我们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准确识变、科学应变,就一定能让新的优势、新的动能在中原大地蓬勃生长,让高质量发展的“颜值”更高、活力更足。
争做新时代出彩河南人,就要强化法治思维,把发展环境打造得更优。厉行法治,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依托。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和谐社会,本质上是法治社会。推动全社会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必须全面依法治省,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法治意识、规则意识、诚信意识,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让人人都成为良好环境的营造者、出彩形象的代言人。我们要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在权力上做“减法”,在服务上做“加法”,让审批事项最少、办理速度最快、规则最公平、程序最规范,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擦亮“畅通河南”的品牌。我们要深入推进公正司法,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着力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广大企业家投资放心、发展安心、生活舒心。我们要深入推进全民普法,加强法治创建,弘扬法治精神,让遵法守纪者扬眉吐气,让违法失德者寸步难行。广大公职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增强对法律的敬畏之心,带头提高法治素养,依法用权、秉公用权,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使法治成为增创优势的重要标志、发展稳定的金字招牌、出彩中原的靓丽名片。
争做新时代出彩河南人,就要厚植文化优势,把创新基因传承得更好。文化的本质是创新,文化的力量在于引领时代、催生创新。五千年来,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中原人民辛勤劳作、变革求新,有许多影响深远的创新创造。《周易》中早就提出了“终日乾乾,与时偕行”“革故鼎新”等观点,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等巨匠的思想智慧在这里交相辉映,这里孕育了中国最古老的象形文字,这里诞生了中国最早的天文历法,这里镌刻着青铜铸造、冶铁技术、陶瓷制造的历史辉煌,这里开创了中国商业文明之先河,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从这里走向世界,唐代僧一行提出的恒星自行观点领先西方千年,中原相当长时期是全国的科技高地和经济文化中心。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火热实践中,中原人民奋发图强、勇于探索,留下许多宝贵精神财富。像焦裕禄精神,不仅体现了党的宗旨,也体现了求实创新精神,他笃信“吃别人嚼过的馍没有味道”,通过深入调研,掌握了“三害”发生发展的规律,作出了治理的正确决策。像红旗渠精神,在悬崖峭壁上修成“人工天河”,不仅体现了战天斗地的气概,也体现了科学严谨的精神,如果不把质量标准放到前头,就不会创造出这一人间奇迹。近年来,许多河南人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奋力搏击,小商品赢得了大市场,“小行当”做出了大文章,一根火腿肠享誉全球,一包汤圆畅销海外,一颗大枣成为“网红”美食,一束头发做成国际品牌,靠的都是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今天,站在中原这片热土上,汲取着历史积累的文化养分,感受着当今河南的沧桑巨变,展望着中原更加出彩的美好前景,每个河南人都应当挺立时代潮头,传承中原文化革故鼎新的优良传统,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持续弘扬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愚公移山精神,激发出创新创造的不竭动力。我们要更加重视发展科技、教育事业,更加重视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构筑人适其事、事得其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广阔平台,营造“近者悦远者来”的人才发展生态,加快建设人才强省,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争做新时代出彩河南人,就要始终敢于斗争,把攻坚克难的勇气鼓得更足。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有矛盾就会有斗争。毛泽东同志说过,“什么叫工作,工作就是斗争。那些地方有困难、有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我们是为着解决困难去工作、去斗争的。越是困难的地方越是要去,这才是好同志。”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了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重大判断,引领中国号巨轮乘风破浪,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把伟大斗争进行到底,坚定不移以党的自我革命推动伟大社会革命。推动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是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没有斗争精神不行;深化改革开放,触及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没有斗争精神不行;打好三大攻坚战,处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没有斗争精神不行;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更需要锲而不舍、一抓到底,坚决同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现象作斗争。每一名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发扬斗争精神,坚决摒弃当“太平官”、过逍遥日子的想法,敢于挑起重担,敢于攻坚克难,敢于奋勇争先,像圆方集团党员佩戴的标识牌上写的那样,“我是党员,平时能看出来,困难时能站出来,危机时能豁出去”;要提升斗争本领,在解难题、补短板中增能力,在防风险、保稳定中受锤炼,在经风雨、见世面中壮筋骨;要砥砺斗争意志,涵养“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葆有“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把做好当前工作与打基础、利长远统一起来,以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苦干实干、久久为功。
河南有一亿人口、有540多万名党员、有近1200万在省外务工人员,“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这是中原更加出彩的根基和底气所在。只要每一个河南人都找准定位、自觉融入,抓紧每一天,干好每件事,做和时间赛跑的追梦人,全省上下拧成一股绳、勠力同心干,就一定能克服一个个困难,战胜一个个挑战,迎来中原更加出彩的美好明天!
各位代表、同志们!
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我们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把党的领导贯穿于各方面和全过程,紧紧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让中原更加出彩,依法履行职能,提升人大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把民心民意体现到工作的方方面面,不断激发全省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各级党委(党组)要高度重视人大工作,加强和改进对人大工作的领导,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各级政府、监察委、法院、检察院要主动向人大报告工作,把各项工作置于人大监督之下。各位代表来自人民、代表人民,身后站着一亿人民,肩上扛着人民的重托,要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密切联系群众,不断提升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能力,真正为人民发声、为人民履职。
各位代表、同志们!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全国人民为实现这个伟大梦想已进行了170多年的持续奋斗,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伴随着这一历史进程,河南也发展成为正在加速崛起的经济大省、内陆开放大省、新兴工业大省和有影响力的文化大省。今天,“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第一个目标的实现已在眼前,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每一个河南人都应当珍视历史际遇,切实将自己融入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时代潮流,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多一份责任和担当,同心共筑中国梦,争先进位谋出彩。
各位代表、同志们,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在历届领导班子带领全省人民持续奋斗打下的坚实基础上,继续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新篇章,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二
扎实做好“三农”工作
(2019年3月12日)
强化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导向,在推动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中实现农民群众美好梦想。
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三农”工作指路领航,讲清了工作重点和实现的方法途径,讲清了河南的地位和责任。我们要深刻学习领会,把握精神实质,在希望的田野上谱写更加绚丽的篇章。
用心体会总书记对农业的高度重视、对农村的深切牵挂、对农民的真情厚爱,对总书记的嘱托从整体上去理解、从重点上来把握、从贯通中求深化、从落地上做文章,不忘初心、不忘根本,强化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导向,在推动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中实现广大农民群众每一个美好梦想。
总书记指出,河南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对全国影响举足轻重,我们感到了沉甸甸的责任。我们要把扛稳这个责任,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机遇,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之举,始终警钟长鸣,强化问题导向,坚决守住耕地红线,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结构调优、链条拉长、质量提级,在更好推动由“国人粮仓”到“国人厨房”再到“世界餐桌”的嬗变中,彰显河南的新担当新作为。
对标总书记要求,看一看哪些方面做得比较好,哪些方面做得还不到位,哪些方面还存在问题,深入开展专题调研,进一步明思路、强措施、补短板,集中力量一项一项突破。狠抓作风转变,弘扬焦裕禄同志的“三股劲”,坚决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勇于担责担难担险,以扎实的实践成果和工作成果,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三
持续深入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
凝聚争先进位谋出彩的强大正能量
在河南省纪念焦裕禄同志逝世55周年
座谈会上所作的讲话
(2019年5月14日)
今天是焦裕禄同志逝世55周年纪念日。我们深切缅怀焦裕禄同志,深情追忆他的感人事迹,就是要以焦裕禄同志为榜样,激励全省上下争做出彩河南人,凝聚同心共筑中国梦、争先进位谋出彩的强大正能量,为即将在全党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做好准备。
焦裕禄同志是人民的好公仆、干部的好榜样,他光辉的一生,是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缩影。焦裕禄同志虽然离开我们55年了,但那一幕幕战天斗地的场景仿佛就在眼前,那一句句掷地有声的话语似乎还在耳边,他漫天风雪中走村串户访贫问苦的身影,他在盐碱地上亲手栽下泡桐树时的笑容,他身上穿的缝了又缝、补了又补的鞋袜,他坐的那把被顶出一个大窟窿的藤椅,总是激起我们心中的波澜,带给我们无穷的力量。焦裕禄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永远是鼓舞我们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强大思想动力,永远是激励我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宝贵财富。
焦裕禄是一本永远读不完、常读常新的书。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来河南视察指导工作时指出,他联系lk,还有一层考虑,就是希望通过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为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正能量;强调要学习弘扬焦裕禄同志的公仆情怀、求实作风、奋斗精神、道德情操,并提出了深学、细照、笃行的要求。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同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时又强调,做县委书记就要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从习近平总书记身上,我们能够真切感受到他深厚的“焦裕禄情结”。这种情结,源自于焦裕禄精神的无限生命力和时代价值,源自于对共产党人价值观的坚守。人民呼唤焦裕禄,是在呼唤我们党一贯同群众血肉相连的好传统,呼唤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好作风。党员干部深学、细照、笃行焦裕禄精神,就是要像焦裕禄同志那样,练就过硬作风,敢担当、善作为、重实干,为推进党和人民的事业拼尽全力。我们要用心感受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深意,用心思考作为焦裕禄精神发源地应有的作为,坚定做新时代焦裕禄精神的践行者,用亲劲、韧劲、拼劲扛起共产党人的责任担当,不断提高各级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团结带领全省人民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
把焦裕禄精神作为屹立心中的丰碑,在持续深学中不断增强转作风重实干的自觉
重视作风建设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特别是每逢重大历史转折时期,我们党都是靠加强作风建设来重整行装再出发的。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提出的“三大作风”,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提供了坚强保证;在西柏坡提出的“两个务必”,为经受住执掌新中国政权的考验发挥了重要作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恢复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保证了正确政治路线的贯彻执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八项规定开局,持之以恒纠治“四风”,以作风建设重塑了党的形象,凝聚了党心民心。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抓正风肃纪一刻不松、半步不退,在越往后越严中不断走向深入。当前,“四风”问题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仍然是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阻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我们必须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持续抓好党的作风建设。
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焦裕禄精神集中体现着我们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集中体现着我们党的红色基因,是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转作风重实干的一本教课书。焦裕禄同志说,“党把这个县36万群众交给我们,我们不能领导他们战胜灾荒,应该感到羞耻和痛心”,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责任心?郁郁成林的泡桐,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政绩观?“在这大雪拥门的时候,我们不能坐在办公室里烤火,应该到群众中间去”,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群众感情?靠一辆自行车和一双铁脚板,对全县所有风口、沙丘和河渠逐个丈量、编号、绘图,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实干劲头?把焦裕禄精神学深了、学透了、学到位了,自然就不会去搞那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东西,干工作就能实起来,同群众就能亲起来,发展就能搞上去。
深学焦裕禄精神决不是一时之需,而是作风建设之要、事业发展之本。大而化之、不触及灵魂,不是真学习;今天感动一阵子、明天还是老样子,不是真弘扬。要一点一滴地学习焦裕禄同志的先进事迹,一字一句地领悟焦裕禄同志的朴实言语,从中把握焦裕禄精神的核心要义,用好身边这一“钙源”,补足精神之钙,夯实党性之基,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激发转作风的内在动力,找准重实干的努力方向。要学出坚定信仰,从焦裕禄精神中悟出信念的味道、信仰的力量,拧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总开关”,涵养“革命理想高于天”的豪迈情怀,真正像入党宣誓时庄严承诺的那样,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要学出绝对忠诚,从焦裕禄精神中悟出党的意识和组织观念,始终把党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时刻听党话,永远跟党走。要学出使命担当,从焦裕禄精神中悟出敢担当、善作为的思想底气,保持“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激情,敢于挑起重担,敢于克难制胜,敢于奋勇争先,把每件该做的事情都扭住不放、一抓到底,不断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
把焦裕禄精神作为反躬自省的镜子,在时刻细照中认真查找思想工作作风方面的不足
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学习焦裕禄精神,就要拉高标杆,经常用这面镜子照一照自己,看到差距不足,不断增添动力。
要对照焦裕禄同志的公仆情怀,看一看自己对群众的感情深不深。焦裕禄同志之所以铭记在人民心中,就在于他视人民为衣食父母、无时无刻不挂念着群众。他在lk工作的475个日夜,想得最多的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做得最多的是与群众一起战风沙、斗洪涝、治穷根。冬天夜里听见风雪声,他就牵挂群众会不会受冻,连夜安排工作;去粮管所买面,看到群众在外面排队,他就想起应该搭个棚子,让群众下雨淋不着、天热晒不着;去医院打针,发现有些做法造成群众不便,就要求医院改进服务。这样的事情不胜枚举。每当读到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每当想到那一句“我是你们的儿子”的真情告白,焦裕禄同志亲民爱民的形象就历历在目,带给我们心灵的洗涤。我们都要经常想一想,自己对群众的感情有多深,是不是像对待亲人那样对待群众;想一想自己与群众的距离有多远,中间有没有隔着一堵墙;想一想自己为群众办的实事有多少,群众能不能有更多的获得感。人民立场是根本立场,人民力量是最伟大的力量。只要每个党员干部都站稳人民立场,带着深厚感情做群众工作,党的力量就会无比强大。我们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把广大群众紧紧凝聚在党的旗帜下。
要对照焦裕禄同志的求实作风,看一看自己抓工作的作风实不实。无论是在风沙最大的时候查风口、探流沙,在大雨瓢泼的时候看水流、治内涝,还是对全县149个生产大队中的120多个进行走访和蹲点调研,都充分体现了焦裕禄同志决策先调研、工作讲方法、治害重规律的务实作风和科学态度。今天我们抓工作,是否能够做到像焦裕禄同志那样呢?也要来一个自问。比如,开会部署工作,事先准备得充分不充分,有没有把工作研究透、思路举措理清楚,会议开了能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存在不存在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的现象。比如,下去搞调研,究竟了解到多少实情、发现了什么问题、找到了哪些好的经验做法,对推动工作发挥作用没有,是不是跑了一圈回来还是脑子空空。比如,谋划的重大项目,是为长远打基础,还是搞立竿见影的面子活?再如,抓落实,是不见成效不撒手,还是紧一阵子就松了下来。这里面都有“实”和“浮”的影子,我们要和一切浮躁的东西作斗争,努力做到从实处着眼,靠实干说话,用实绩服人。
要对照焦裕禄同志的奋斗精神,看一看自己干事业的担当强不强。当年面对自然灾害,焦裕禄同志说,“战胜困难,最重要的是人的革命意志,是人的革命品格,首先是领导干部的精神状态”,并立下了“拼上老命大干一场,决心改变lk面貌”的誓言。今天,我们这样一个经济大省,正由高速增长阶段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无论是打赢三大攻坚战、跨越非常规关口,还是推动经济转型、跨越常规性关口,困难都不会少。但困难再大,与焦裕禄同志当年相比,环境已经好了很多。如果每位党员干部都能拿出焦裕禄同志那股拼劲,我们有什么困难克服不了?当干部就是要担当。每名党员干部都要反思一下,有没有担责的自觉?是不是一谈到调结构就感到难度大、见效慢,得过且过;一提到科技创新就认为缺人才、缺资金、缺项目,难有大的作为;一讲到乡村振兴,就觉得底子薄、基础差、没条件,工作主动性不强。有没有担难的勇气?是不是在抓脱贫攻坚上有厌战思想,工作松劲懈怠;是不是在污染防治上“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解决深层次问题力度不大;是不是在防范化解风险上警惕性、重视度不够,甚至一边在化解风险一边还在制造新的风险。有没有担险的魄力?是不是患得患失、爱惜羽毛,怕惹麻烦、出问题,该推进的工作不主动,该决定的事情不拍板,层层请示汇报。每名党员干部都要正视问题不回避,直面矛盾不绕道,遇到难题不退缩,不断在经受考验中锤炼过硬政治品格。
要对照焦裕禄同志的道德情操,看一看自己修政德的标准高不高。从缝了42个补丁的被子,到教育儿子不能搞特殊“看白戏”,再到亲自起草《干部十不准》,焦裕禄同志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展现了共产党人崇高的思想境界。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对德的要求,自然不能等同于普通群众,越是身处重要岗位,越是应该思想境界更高。这里所说的德,大德、公德、私德缺一不可,既有对政治觉悟上的要求,也有对思想品行、道德操守上的要求。我们都要时常想一想,是不是凡事讲觉悟、有觉悟,在公和私、义和利、是和非、正和邪、苦和乐等问题面前心明眼亮;是不是慎独慎微、管住了小节,有没有在一点点“小意思”“小恩惠”面前放松警惕;是不是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引导督促身边人明辨是非、遵纪守法、本分做人。我们党不是追名逐利的名利场,党员干部必须有敬畏之心,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把焦裕禄精神作为干事创业的标尺,在坚定笃行中务求取得持续转作风的实效
新时代是干出来的。开创新时代河南工作新局面,需要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向焦裕禄同志看齐,从眼前做起,从小事做起,“干”字当头、“实”字托底,一步一个脚印地推动出彩目标向我们走来。
要在转变学风上下功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风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焦裕禄同志是毛泽东思想哺育成长起来的,他讲过,“越有困难,越要学习毛主席著作”“思想不通的时候,就要加紧读毛主席的书”。他曾对县委的同志介绍自己学习的方法,就是“白天到群众中调查访问,回来读毛主席著作,晚上‘过电影’,早上记笔记”,这正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进入新时代,只有切实改进学风,不断加强学习、更加善于学习,才能消除“本领恐慌”,跑好伟大复兴的接力赛。实践中大家都能真切感受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有力武器,学得越多越深,方向感就会越强,心中就会越亮堂。我们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长期政治任务,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自觉养成学习习惯,自觉把党的创新理论内化为立场、观点、方法,将理论武装的成果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把准干的方向、增强干的动力、提升干的本领。
要在转变政绩观上下功夫。豫剧《焦裕禄》中有这样两句唱词,“心中想着老百姓,就不会只为脸面争虚名;心中想着老百姓,就不会贪图私利把百姓坑”,这朴实的话语正是焦裕禄同志政绩观的生动展现。被lk百姓亲切称为“焦桐”的大树高耸挺立,见证了打基础、利长远的恒久价值。为官一任,能不能真正造福一方,所留下的业绩能不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人民的评判,关键就在于秉持什么样的政绩观,是为民还是为己,是为一时还是为长远。只摘桃不栽树,只飞奔不铺路,甚至竭泽而渔、寅吃卯粮,都是与共产党人政绩观严重背离的,都是为人民群众所唾弃的。我们要像焦裕禄同志那样,把人民的冷暖、喜忧、福祉想得多一些,把个人的名誉、地位、利益看得淡一些,做事情、抓工作,既要立足当前解决最紧迫的问题,又要为长远发展夯基垒台。要自觉践行“五比五不比”的工作导向,多做铺垫性的工作,甘于“为他人做嫁衣”,一届接着一届干,把政绩写在坚实的大地上、写进群众的心坎里。
要在转变权责观上下功夫。有权就有责,有责必担当。焦裕禄同志担任lk县委书记,想到的不是自己有多大的权力,而是党和人民的重托,即使病重时候,也不忘肩上的责任。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对前来看望的县里同志说,“我死后只有一个要求,要求组织上把我运回lk,埋在沙堆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领导干部要时常想一想手中的权力从哪里来,当干部应该做些什么,将来要留下什么,正确对待权力、强化责任意识。要为党尽责,认识到不论在哪个岗位,担任什么职务,都是党派来的,执行的是党的决定、传递的是党的声音、代表的是党的形象,必须把党交给的职责履行到位,把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实好。要为民用权,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统一起来,把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对群众的感情传递下去,把群众对党的感情激发出来。要为事业担当,时刻牢记肩上沉甸甸的责任,做新时代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决不能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决不能把“层层压实责任”变成“层层推卸责任”。
要在转变领导方式上下功夫。焦裕禄同志十分重视领导方法问题,他认为“一个落后地区的转变,首先是领导思想的转变”,并深刻指出了干部领导方法上存在的“十多十少”问题,即一般号召多,调查研究少;一般情况多,具体经验少;领导干部原则讲得多,具体办法少;干部讲得多,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少;一揽子会议多,系统会议少;工作布置多,认真检查少;管理办法多,认真坚持下来的少;对当前生产着重说的多,认真制定规划、用规划指导生产的少;各行各业支援农村喊得多,具体行动少;死搬硬套的多,真正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确定方针少。这些问题,在今天来看仍然有一定的针对性。进入新时代,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发生深刻变化,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有重大转变,每个党员干部都要思考领导方式怎么转,主动识变、应变、求变,使自己的能力与时代要求相适应。要多一些战略思维,善于看清大势、把准趋势,善于登高望远、谋划长远;多一些创新思维,不拘泥于条条框框,不依赖老经验、老办法,大胆创新、勇于改革;多一些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想在前、做在前,有效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多一些法治思维,善于运用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
要在转变工作方法上下功夫。工作方法,是我们完成任务的“桥”和“船”。焦裕禄同志在工作方法上也给我们很多启示和借鉴。比如,善于搞调查研究,他常说,“当工作感到没有办法的时候,你就到群众中去,问问群众就有办法了”。比如,善于抓典型带动,他认为,“我们干工作,要随时发现好人好事,树立起旗帜,标出鲜花,让大家看,叫大家学。这样,群众就有了明确的奔头,干起活来就会你追我赶”。他发现总结的“韩村的精神、秦寨的决心、赵垛楼的干劲、双杨树的道路”,成为当时lk人民学习的四个样板。我们要像焦裕禄同志那样,善于运用科学的方法开展工作,突出实践、实干、实效,有效解决新矛盾新问题。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放下架子、扑下身子,到群众中去听真话、找标杆、添动力。如果领导干部经常沉下去,能上百姓炕头聊天,能下田间车间问计,何愁取不到真经。要把树先进典型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善于从基层发现典型,大力选树一批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典型、夯实基层基础的典型、为民服务的典型,及时把好做法好经验推广开来。要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分清轻重缓急,从千头万绪、错综复杂的工作中抓住要害,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持久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中坚守初心砥砺使命
在省委常委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主题教育集中研讨会议上的发言
(2019年6月16日)
这次集中学习研讨时间紧凑、内容充实、精力集中,在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上,取得了新的进展。
越学理论,越体会到理论强党的重要,越感受到自身理论武装不够
要加深理解,必须静下心来读原著。这次学习中,我把《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选编》(以下简称《选编》)作为重点。《选编》中收集的37篇文章,过去我基本读过,但这次读起来感觉还是不一样。我思考至少有两条原因,一是理论既是用来指导实践的,又是接受实践检验的。当我们伴随着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丰富实践走过来时,当我们一步步探索解决新问题新矛盾时,当实践证明了理论的正确时,我们的思想就会成熟很多,理解当然也会深刻很多。二是理论是贯通的,是在继承中发展的。当读到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时,当读到邓小平同志对毛泽东思想的准确把握时,当读到习近平总书记对邓小平理论的精辟阐述时,对“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的感悟也会真切得多。例如,《选编》中出现最多的论断之一是“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习近平总书记为什么反复强调这个问题?到底有哪些新的历史特点?这次学习中,我对这个问题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第一,它是对当今中国和世界发展趋势和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变化无处不在,如果不敏感,不研究规律,不主动适应,就会被甩在时代后面。正如在党中央从西柏坡动身前往北京时告诫全党做好“赶考”的准备一样,这也是提醒我们要做好迎接新时代的充分准备。第二,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实践证明,我们在工作中,凡是比较主动的时候,都是想在前、有预见;凡是处于被动的时候,都是慢半拍、见事迟。看不到风险就是最大的风险。当前我们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就是中美经贸斗争,我省也不例外。不能只看到我们外贸依存度不高,要看到风险传导的潜在问题,制定具体的应对举措。
要学懂弄通,必须在掌握立场观点和方法上下功夫。学理论不是为了包装自己,而是为了武装自己。武装起来是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选编》的内涵十分丰富,蕴含其中的群众立场、群众观点极为鲜明。例如,研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时,我一直在想,为什么习近平总书记政治站位那么高?对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看得那么准?对各级领导的责任压得那么实?最根本的支撑点是宗旨意识强,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使然。如果不牢固树立群众立场和群众观点,只把扶贫工作当成一般工作来抓,就不会理解“头等大事”的真正含义。
马克思主义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学习《选编》,不仅使我开阔了视野,也学到了方法。例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讲到如何识别干部时说,要近距离接触干部,观察干部对重大问题的思考,看其见识见解;观察干部对群众的感情,看其品质情怀;观察干部对待名利的态度,看其境界格局;观察干部处理复杂问题的过程和结果,看其能力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多到基层干部群众中、多在乡语口碑中了解干部。习近平总书记既向我们传授了坚持走群众路线的方法,又向我们提供了提高洞察力的途径。作为省一级党委书记,践行好这些方法途径十分重要。今后我要把“四观四看”作为一个基本方法,自己多运用,和组织部门多研究,努力取得识人用人的主动权,把更多的好干部选上来。
要增强动力,必须知道自己的不足。毛泽东同志在1938年就讲过,如果我们党有一百个至二百个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志,就会大大地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量。今天面对理论强党的任务,领导干部带头学好理论,仍是关键问题;全面系统学、联系实际学,仍是学习的基本要求;防止零碎空洞地学,仍是克服形式主义的重要内容。进入新时代,本领不够的问题日益凸显出来,我体会最大的短板还是看家本领不够。我要充分利用这次主题教育的契机,多补补理论课,多结合实际思考些问题,多向班子的同志学习,力求自己跟上理论强党的步伐。
归纳这几天的学习收获,可以概括为几句话:增强了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学出了信仰;提高了对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重要意义的认识,激发了动力;加强了对河南发展重要问题的思考,想到了实处。
越讲初心,越掂量出“坚守”两个字的分量,越感受到榜样的力量无穷
这次主题教育的总要求,首要的就是守初心。守初心是一篇大文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入党誓词字数不多,记住并不难,难的是终身坚守。学习《选编》,让我肃然起敬的是那些坚守初心的榜样,他们打动了我的心,使我流下了泪,给我充了电。这里我想提出三问和大家共勉。
老一辈革命家和革命先烈告诉了我们什么?
毛泽东同志说,要奋斗,就会有牺牲;又说,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周恩来同志说,我做工作,从来没有灰心过。
邓小平同志说,我自从18岁加入革命队伍,就是想把革命干成功,没有任何别的考虑。陈云同志说,奋斗到底,就是奋斗到死。
赵一曼同志说,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母亲死后,我的孩子要代替母亲继续斗争,自己壮大成长,来安慰九泉之下的母亲!
这些话让我们刻骨铭心,备受教育,讲清了党的理想,讲透了党的本质,讲实了党的使命。今天我们党已有8900多万党员,如果每个党员都能保持先进性、纯洁性,那将是多么强大的力量,再大的风险和挑战也不能战胜我们!
我们从先进典型身上学到了什么?《选编》中,专门收集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焦裕禄同志的两篇讲话,一篇是在lk县委常委扩大会上的讲话,一篇是在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会上的讲话,读后感到十分亲切。关于学习焦裕禄学什么的问题,我们都能作出回答,但怎样学好焦裕禄精神,仍是一个实践问题。我个人体会,保持“三性”很重要。一是普通性。这是联系群众的一张通行证,有了它,群众才能让你进他的门。每当我们看到习近平总书记坐在老百姓炕头上的镜头,在老百姓小院里拉家常的身影,就会感到特别踏实,特别有底气。二是一致性。就是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的统一,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只有为人民服好务才是对党忠诚,只有对人民群众有感情才是对党有感情。三是斗争性。在伟大斗争面前,不讲斗争性就是没有骨气。斗争既包括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也包括矢志奋斗、坚持到底。
在学习典型方面,要特别注意那些与时代俱进,同实践共生的典型;从群众中走出来,得到群众认可的典型;不仅让大家收获感动,更能见诸行动的典型。特别是我们每个单位、每个地方都有一批身边的典型,看似不显眼,但做事认真、群众佩服,可敬、可亲、可信、可学,其感召力和带动力也不小。
学习后从自身找到了什么?
不忘初心,就是要时时唤起初心。我入党已经44年了,这40多年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考验走过来的。总体上看,自己在考验面前没有打败仗,包括在党内一度出现严重不廉洁的情况下,我也坚信,我们党一定能依靠自身力量纠正自己的错误;我也告诫自己,只要是共产党员,就应始终在群众面前做出样子来。但对照党和人民的要求,对照先进典型,我存在的差距也很明显。我要以这次主题教育为新起点,在解决思想入党上再下功夫,在践行入党誓言上再用气力,努力做一名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合格党员和称职干部。
五
在希望的田野上谱写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
在“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在河南的实践”专题宣介会上的致辞
(2019年6月28日)
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中国有句古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几天,看到这么多国家的政党、政治组织领导人和代表远道而来,一同分享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一同感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河南的实践,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首先,我代表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和1亿河南人民,向各位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宋涛部长,向中联部和兄弟省市给予河南工作的关心支持,表示诚挚的谢意!
昨天下午,各位朋友参观了有关乡村振兴的展览;昨天晚上,部分嘉宾参加了中联部举办的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主题宣讲会;今天,大家来到lk考察,这里孕育了焦裕禄精神这一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来过、亲切关心指导的地方。2014年,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习近平总书记把lk作为他的联系点。总书记指出,我联系lk,就是希望通过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为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正能量。大家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领导中国这样一个大国不断走向辉煌?为什么能得到中国人民的衷心拥护?首先,我们党有毛泽东、邓小平、习近平这样的伟大领袖;在党的领导下,我们还培养了一大批像焦裕禄同志这样的优秀共产党员和党的干部。在焦裕禄同志身上有“三股劲”,即对群众的亲劲、抓工作的韧劲、干事业的拼劲。我理解,所谓“亲劲”,就是要站稳人民立场,心中始终装着老百姓,像习近平总书记讲的那样,“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党在群众中的根扎得有多深,我们的执政基础就有多牢。所谓“韧劲”,就是要坚守初心,一辈子为老百姓办好事,为老百姓服好务。所谓“拼劲”,就是拼上命干工作、拼上命干事业,像老一辈革命家陈云同志解释什么叫做“奋斗到底”时说的那样,就是奋斗到死。今天,通过这些活动,各位朋友对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河南的实践,都已经有了现实的感受。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从根本上说,都源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笑脸一天比一天更加灿烂,正满怀信心地向着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迈进。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共产党思考并致力于解决的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中国共产党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积极推进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努力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河南是中国农业大省,将近5000万人生活在乡村。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亲临河南视察指导,强调要着力做好农业农村农民工作;今年中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强调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三农”工作。河南省委牢记总书记嘱托,充分发挥我们党的组织优势和制度优势,在推动乡村振兴中,优先考虑干部配备,优先满足要素配置,优先保障资金投入,优先安排公共服务,推动现代农业蓬勃兴起,农村面貌不断改善,农民生活显著提升。这里,我也讲几个故事,与大家一起分享。
第一个是一位种粮大户的故事。河南省郏县有一个农民叫郭亚培,在党的惠农政策激励下,依靠科学种田,成为全国300名种粮大户之一。他从租种土地、规模化种植小麦和玉米起步,逐步探索把土地改良为富硒田,引进种植黑小麦、黑小米、黑花生等高效作物,又建起现代化农业庄园,吸引人们来这里休闲、采摘、观光。像郭亚培这样黄土地上成长起来的新型职业农民,我们河南还有很多。
这个故事反映的是,如何让农业强起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粮食生产是河南的一大优势,也是河南的一张王牌,这张王牌什么时候都不能丢;要求我们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方面有新担当新作为。这些年,我们持续推进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去年粮食产量达到1330亿斤,今年夏粮再获丰收,用全国1/16的耕地,生产了全国1/10的粮食、1/4的小麦,每年输出原粮及制成品400亿斤。前些天我们成功举办了第二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参会企业超过2200家。现在,河南已建成高标准粮田5400万亩,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一年两季粮食亩产超过2000斤。我们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布局区域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发展产业化,形成多彩农业新格局,优质专用小麦、优质花生种植面积和食用菌、蔬菜、中药材产值居全国前列,像三门峡的苹果、焦作的山药、信阳的毛尖、西峡的香菇、正阳的花生、鄢陵的花卉等闻名全国。我们着力延伸农业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农产品加工业成为第一大支柱产业,河南成为全国第一粮食加工大省、第一肉制品大省,生产了全国1/2的火腿肠、1/3的方便面、3/5的汤圆、7/10的水饺,双汇跻身世界500强,三全、思念、好想你等品牌享誉海内外。如今的河南,已由“国人粮仓”变成“国人厨房”,并正在丰富着“世人餐桌”。
第二个是重渡沟的故事。河南省栾川县深山里有个叫重渡沟的小山村,百瀑千泉、万亩竹海,过去却是有名的穷山沟,重渡沟人穷则思变,搞起了“山水风光+农家生活体验”旅游开发,去年接待游客近百万人次,被誉为“中国农家宾馆第一村”。人们在这里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真切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传统与现代的融合统一。在重渡沟旅游开发带动下,栾川县依靠生态优势发展全域旅游,建设特色村落,让鸟儿回来、让游客过来,一个个美丽乡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实现了由“卖矿石”向“卖风景”的华丽转身。
这个故事反映的是,如何让农村美起来。在中国,大家都能记住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句话,“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乡村振兴,最直观的变化,就是要让农村成为生态宜居的美丽家园。我们持续实施乡村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厕所革命”,创建“美丽小镇”“四美乡村”“五美庭院”,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让农村由“一处美”向“处处美”、“一时美”向“持久美”、“外在美”向“内在美”转变,让农村人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幸福生活。像平桥郝堂村、孟州莫沟村、陕州北营村等,依托自然风光,保留传统风貌,让人们看到了梦里老家的样子,看到了美丽乡村的未来。
像西华县、中牟县等,依托特色种植业,开展“赏花游”、组织“采摘节”,把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劳作变体验,把自然风光变成了“聚宝盆”,把美丽转化成了生产力。
第三个是“中国提琴之乡”的故事。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河南省确山县一批农民丢下锄头到北京的提琴厂打工,从学徒干到制琴师。2015年,确山县“欢迎闯天下的确山人回老家”,规划建设了提琴产业园,现在已有60多位制琴师回乡创业,带动了2000多人就业,其中不少都是贫困户。确山农民用自己勤劳的双手,造出了中国80%的手工制作中高档提琴,让世界听到了“中国好声音”,也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富足、更加幸福。
这个故事反映的是,如何让农民富起来。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大量农民走出土地,走
进工厂、走到城市。但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看好农村发展机遇、发展前景的人越来越多。我们顺应这一趋势,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环境,坚持政策推动、乡情感动、项目带动,把走出去的“打工潮”变为引回来的“创业潮”,让留在乡村的人更添信心,让返乡创业的人干得舒心。全省返乡创业累计已达130万人,带动就业814万人。输出打工者、引回创业者、带动就业者,成为新时代河南农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不仅使农村经济发展了、农村活力增强了,还加速了脱贫攻坚的进程,促进了农村家庭空巢化问题的解决,农民的收入增加了,致富门路更广了。推进乡村振兴,既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我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传承发展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被誉为中国画虎第一村的民权县王公庄村,是乡村也是画院,全村1300多人一多半以绘画为生,传承了文化,也红火了自己的日子。
像这样的故事,我们还可以讲出很多;像这样的路子,我们还在不断探索。实践充分证明,农村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当今世界,乡村衰退导致的“乡村病”、城市贫民窟,是一个全球共同面临的挑战,也是各国政党要破解的一个难题。中国共产党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和平与发展。中国贫困问题的解决,已经创造了世界减贫史上的奇迹;乡村振兴的推进,必将让中国共产党的故事更加丰富精彩。当然,推进乡村振兴是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前进方向,扛稳粮食安全重任,为中国人的饭碗装上更多优质河南粮,让世界品尝到更多的河南美食美味;我们将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农业更具特色、更有竞争力;我们将坚持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让越来越多的乡村变得美丽;我们将深化农村改革,让资源要素活力加速释放;我们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让农村更加和谐有序,在希望的田野上谱写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
百闻不如一见。诚邀大家在中原大地多走走、多看看,进一步感受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进一步领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河南的生动实践。
最后,再次对各位嘉宾的出席表示感谢,祝大家身体健康!谢谢大家!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