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原来报告有这么多种类,你都写过吗? [打印本页]

作者: 小小师爷    时间: 2019-6-12 22:15
标题: 原来报告有这么多种类,你都写过吗?

一、报告的种类

  1.政治报告

  政治报告是以阶级、政党、团体,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为实现其政治目标所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主要内容的讲话。讲话内容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政治性。政治报告并不是企图解决某一业务范围内的具体问题或技术问题,而是从宏观的角度,分析形势,把握社会动向,研究发展战略以及思想政治领域的问题等。例如,各级党代会报告、团代会报告、形势报告等都属于政治报告。政治报告多由政党、团体的主要负责人所作。

  政治报告的内容丰富,涉及历史与现实、国内与国际、当前与长远等各个方面。政治报告的内容是严肃的,关系到国家、政党、民族的命运。作为一个地方来说,政治报告则关系到是否与中央保持一致,是否认真贯彻执行上级的指示精神及重大决策,关系到一个地方的重大改革和发展等问题。

  政治报告具有鲜明的政党意志、阶级属性,而且常常有强烈的战斗性。

  政治报告可以点燃正义的火花,它能够焕发隽永的才智。

  试着甘地的《我邦之呼吁》:

  “以我之见,我们印度人民为争取自由之奋斗,以其终结言,不但对印度以及英国,而且对整个世界有着异乎寻常的影响。印度,她容纳了人类1/5的人口;印度,她拥有人类最古老的文明的一翼;印度,她的传统源远流长,世代相传,其完整性令世人惊诧。然而,世界之广博,文化众杂纷纭;国体之纷繁,制度不一而足。毫无疑问,印度文明的纯正性遭受了时代的蹂躏和侵袭。如果印度企图复兴她早已逝去的繁荣昌盛,唯有首先获得自由,否则必将一事无成。依我所知,我邦之奋斗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我们为自由而战。然而,它的意义却并不在于我印度人民为赢得自由而抗争这个事实,而在于我邦为取得自由而采取了前无古人的手段。迄今为止的历史告诉我们,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个民族曾采用过这样的手段,也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曾记载有谁采用过这种手段。

  我邦之手段,不是暴力的手段,不是流血的手段,也非外交手腕式的手段。这已为世人所理解。非暴力——这是完完全全、清清楚楚的事实。毫无奇怪,世界之注意力已背向这一尝试,这必将孕育一次成功的不流血的革命。迄今为止,众多的民族在为自己的命运而战。它们给自己心目中的敌人以惩罚,给人以非理性的形象。

  我国人民曾研习过各个国度的国歌,发现它们无不含有诅咒所谓‘敌人’的词句;它们发誓要毁灭敌人;它们毫不迟疑地以上帝的名义,并借助天的旨意以消灭自己的敌人。我印度之邦誓言,将颠倒世俗陈规,并且认为主宰天地万物非理性的法则不应该成为指导人类行为的法则。这个法则与人类的尊严毫无共同之处。

  如果需要,我身宁愿年复一年地等待时机的到来,而不愿为使我邦获得自由而将我民抛浴血之战。我积近30年来政治生活之经验,我从内心深处以为:鲜血横流之世界已为世人所厌倦,世界正在寻找它的出路。我自以为,我们印度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发生的一切已向这饥饿的世界展示了一条它的出路。这是印度的殊荣。”

  1931年9月,甘地赴伦敦参加第二次圆桌会议,向英国请求自治权遭拒绝,此间在英国BBC广播电台发表了《我邦之呼吁》的报告。这篇报告紧扣时事,声情并茂,语言简洁犀利,极富感召力。

  政治要有明确的政治目标和鲜明的题旨。避免空泛、牢骚或口号,使人不知道到底要干什么。其论据要充实,逻辑要严密,以便使听众信服,无懈可击。同时,还要富有感情色彩的描述,以激发听众的热烈的情绪,使他们同情或愤慨,鼓动他们为某一个政治目标而参与、而斗争。

  2.工作报告

  工作报告一般是以简要总结前段工作情况,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任务,向下级进一步提出工作要求为目的的报告。这是领导者开展工作经常采用的一种形式。如各级的政府工作报告,各部门各单位的工作报告,年度工作总结报告等。

  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围绕贯彻上级的指示精神,结合各自实际,研究部署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通常采取工作报告的形式。工作报告主要是对一定时期的工作情况、取得的成绩、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纳;对下一步工作的目标、任务、重点、措施等,进行研究部署,进一步统一思想,振奋精神,激发下属的参与和奋发意识,贯彻落实好会议精神。

  3.动员报告

  动员报告,是为了完成某项重大任务或突击性任务,对有关群众进行宣传发动,使其迅速投入到这一工作中去,集中时间、集中力量,不失时机地完成任务。当然也有一些工作,虽然不是突击性任务,时机性也不是很强,却是一件新工作的开始,过去从未搞过,由于种种原因,工作难度很大,必须依靠各行、各业、各个层次的共同努力,协同配合才能完成。开展此项工作也需要进行动员。如各地在创建国家卫生城、创建文明城市、创建双拥模范城等动员会议上的报告。

  动员报告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主要是分析形势,提高认识。这是动员报告首先要讲的内容,而且是重点。有针对性地说明完成该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高对完成该项工作的认识,从而全身心动地投入到工作中去。第二部分,布置任务,制定措施。这是整个报告的关键部分。这一部分要把该项工作的目标、任务以及所要采取的措施讲清楚,让与会者听明白,便于会后抓好落实。第三部分,加强领导,狠抓落实。主要从领导角度去讲怎样组织实施,如何加强领导,确保该项工作的顺利完成。

  4.辅导报告

  辅导报告,是以解释、宣传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或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其它社会科学理论的口头表达形式。

  一般来说,党和国家的重要方针政策(以及体现这些方针政策的文件),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除了通过舆论部门直接灌输给人民群众外,还要通过各级党委、政府召开报告会灌输给人民群众,需要领导者在自己认真学习、吃透精神后,全面透彻地向人民群众宣讲,这种宣讲形式就是辅导报告。辅导报告是面对面的,形式直接,接受效果比较好。比如,各级召开的十五大精神辅导报告,邓小平理论辅导报告等。

  5.述职报告

  ⑴性质与作用

  述职报告是各级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向所在工作单位的组织人事部门或主管领导以至上级机关,如实陈述本人在一定时期内,履行岗位职责的实绩、问题和设想的一种文体。它有利于述职人总结过去,面向未来,提高自己。

  ⑵行文方式

  述职报告一般分为三部分:

  称呼:即对述职报告的主送单位、部门或负责人的称谓。

  正文:主要讲明述职的时限、范围及对任职的总体自我评价,摆出实绩及经验体会、存在问题和教训,表明今后决心和提出工作建议、意见。

  落款:署名和日期。

  ⑶表达技巧

  述职报告是对述职者最好、最切实际的考察检验,表达时要系统完整,突出能力。要端正态度,实事求是。讲成绩时要恰如其分,符合实际;讲问题时要抓住要害,直截了当;讲经验时要有血有肉,有理有据。不可故意炫耀,不可争功揽过,不可哗众取宠。

 二、精彩开头阐明报告主旨

  报告的开头部分,叫“开头语”,是讲话的开始。要知道开头给人的印象是深刻的,有时甚至超过讲话的主体部分。“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讲话中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是获得成功的第一步。如果开始就平庸冗长,啰啰嗦嗦,空话连篇,听众就会觉得乏味,就会影响情绪,不能集中精力往下听。因此,讲话必须重视开头,精心构思和组织好开头语,力争先声夺人,一开始就把听众吸引住。

  开头语的任务是什么?也就是开头要考虑讲什么的问题。毛泽东曾指出:“一篇文章或一篇演说,如果是重要的带指导性的,总得要提出一个什么问题接着加以分析,然后综合起来,指明问题的性质,给人以解决的办法,这样,就不是形式主义的方法所能济事。”开头语的主要任务是提出问题,说明会议的指导思想、任务,会议要研究、讨论、解决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开头语主要考虑讲三个方面的情况。一是说明会议是在什么情况下召开的,为什么召开,有什么意义,确定这个讲话有什么背景以及与讲话主题有重要关系的情况;二是揭示会议、讲话的主旨和任务,有的需要表明观点和态度,有的则在主体部分中表明;二是阐述为什么确定这个主旨。现引用十五大报告开头语加以分析:

  现在,我代表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一次极为重要的大会,是在世纪之交,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保证全党继承邓小平同志遗志,坚定不移地沿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正确路线胜利前进的大会。

  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

  旗帜问题至关重要。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不动摇,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不动摇。邓小平同志逝世后,全党在这个问题上尤其要有高度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把我们的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就是要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可因循守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经济体制改革要有新的突破,政治体制改革要继续深入,精神文明建设要切实加强,各个方面相互配合,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确定这样的主题,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愿望。

  这个开头语很典型。首先介绍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是在世纪之交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接着交待了会议的主题,即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新世纪。然后阐述了为什么确定这个主题,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愿望。

  在开头语中,可以三个方面的情况都讲,也可以只讲一两个方面的情况。如李总理总理在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的开头语,就讲了两个方面的情况。他说:

  本届政府从1993年3月就职,到现在已经五年了,任期即将结束。我代表国务院向大会报告过去五年的工作,对今年的工作提出建议,请予审议,并请全国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这个开头语,首先介绍了会议的背景,本届政府五年任职已满。接着点明了报告的内容主要有两项,一是报告过去五年的工作,二是对今年的工作提出建议。这个开头语可谓简单明了,要言不繁。

  明白了开头语讲什么的问题后,还必须考虑怎么讲的问题,也就是开头的方式方法。简要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1.开门见山,揭示题旨

  这种形式就是开宗明义,开拳就打,一开始就用高度凝炼的语言,把讲话的主题或观点亮出来,让听众明白,接着进入讲话主体部分。话一出口,要谈什么内容,赞成什么,肯定什么,批评什么,否定什么,提倡什么,观点十分明确,毫不含糊。这样的开头能使听众很快把注意力集中起来,引起他们想听下文的欲望。这是领导讲话经常使用的一种形式。如:

  例1.我主张将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造一下。其理由如下:

  例2.这次座谈会,重点谈经济工作。我对当前和今后经济中的若干问题,讲几点意见。

  例3.现在,我就进一步扎实地开展绿化祖国运动的问题,讲几点意见。

  这三个开头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开门见山,揭示主旨。所不同的是例1把讲话的论点亮了出来,吸引听众去探求为什么?怎么办?例2、例3只是揭示了会议及讲话的主题,没有讲论点或观点。

  2.交待背景,说明情况

  开始首先介绍一些与会议或讲话有关的情况或背景,为什么开会,为什么讲话,让听众了解会议及讲话的来龙去脉,帮助听众理解会议及讲话精神,使之不感到突然和莫名其妙,引起听众的注意。如:

  例1.这次会议是一次很重要的会议。中央对这次会议很重视。会前,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和中央政治局先后听取了汇报,讨论研究了纪检监察工作方面重大问题。尉健行同志的工作报告,讲的很好。我完全同意。下面我讲四个问题:

  例2.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盼望已久的《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已经出版并且开始在全国发行。这是我们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中央专门作出了《关于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决定》,举办了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理论研讨班,今天又组织这场报告会。各级党组织要按照中央的要求,组织广大党员和干部特别是县以上领导干部,认真落实决定,把这件大事抓好。

  例3.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

  例1简要说明了中央对这次会议很重视,会前专门听了汇报,作了研究。提醒大家我讲话的内容是经集体研究决定的,并非个人意见。例2简述了学习邓小平理论是全党全国的一件大事,中央专门作出了学习决定,举办了高级干部研讨班,今天的报告会是这一系列学习活动的一个部分,大家要高度重视。例3对白求恩同志先作一个简要介绍,使听众对白求恩同志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运用这种方法开头,不管是交待时间、地点、人物,还是介绍事件发生、发展的背景、起因等,都是为揭示主题作准备。讲话一定要从中心论点出发,紧扣会议或讲话主题,不能信口开河,离题万里,使听众不知所云。介绍背景材料要实事求是,不能任意扩大,故弄玄虚,也要防止笼统地使用套话、空话。

  3.提出问题,引导思考

  这种开头一上来就提出问题,吸引听众的关注,引导听众去思考。听众听到这些问题,就会关注讲话内容,主动去思考,有助于激发听众欲求对问题解答的情绪。如:

  例1.怎样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是个大问题。现在党内外、国内外很多人都赞成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什么叫高举?怎么样高举?大家知道,有一种议论,叫做“两个凡是”,不是很出名吗?凡是毛泽东同志圈阅的文件都不能动,凡是毛泽东同志做过的、说过的都不能动。这是不是叫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呢?不是!这样搞下去,要损害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的基本观点就是实事求是,就是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例2.现在有一种风气,就是民主作风不够。我们本来要求解放思想,破除迷信,敢想敢说敢做。现在却有好多人不敢想、不敢说、不敢做。

  这两个例子都是首先提出问题,让听众去思考。尤其是例1,小平同志紧扣主题,运用设问提出了一连串有关的,又是听众关心的重大敏感问题和原则问题,异常尖锐和突出,让听众不得不集中精力,留心静听。这个开头,不仅问题提得尖锐,发人深思,而且接下去的回答,也是旗帜鲜明,坚决有力,切中要害,为正文的讨论,拉开了架子,亮出了路子。

  4.概括总结,引入主题

  这种讲话首先对会议的有关情况及其他同志的讲话进行简要回顾小结,把会议决定的重要事项点一下,把重要讲话的内容归纳一下,然后给予肯定,在此基础上,一步一步引入讲话主题。这种方式一般在会议中间或结束时使用。如:

  例1.这次会议开得很好,很成功,在党的历史上有重要意义。我们党多年以来没有开过这样的会了,这一次恢复和发扬了党的民主传统,开得生动活泼。我们要把这种风气扩大到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中去。

  这次会议讨论和解决了许多有关党和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大家敞开思想,畅所欲言,敢于讲心里话,讲实在话。大家能够积极地开展批评,包括对中央工作的批评,把意见摆在桌面上。一些同志也程度不同地进行了自我批评。这些都是党内生活的伟大进步,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将起巨大的促进作用。

  今天,我主要讲一个问题,就是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例2.召开这次全国组织工作座谈会,研究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改进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很有必要,也很重要。我看了一些会议简报和综合汇报材料,刚才听了吕枫同志和其他几位同志的发言,觉得会议开的是好的。锦涛同志在会议开始时作了一个很好的报告,所讲的内容我都赞成。关于党的建设,最近我已经讲过两次,一次是在纪念建党72周年座谈会上,一次是在外交使节工作会议上,今天没有多少新话要讲了,只是把有些问题再强调一下。

  这两个开头,都是对会议召开的有关情况进行概括总结,并给予高度评价和肯定。特别是例1,小平同志首先对会议进行了高度概括和评价,会议开的很好,很成功,在党的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会议讨论和解决了许多重大问题,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然后提出了所要讲的话题。让听众感到亲切自然。

  5.紧扣会议,交待任务

  这种开头语,首先要讲明会议的主要任务或主题是什么,要重点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效果,然后再提出所要讲的话题。现在领导讲话普遍采用这种形式。如:

  这次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是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继全国经济工作会议之后,党中央召开的又一次具有全局意义的重要会议。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指导下,贯彻党的十四大和十四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研究和部署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通过这次会议,使党的各级领导和宣传思想战线的同志们进一步认清大局、统一思想、振奋精神、扎实工作,开创宣传思想工作的新局面,更好地动员、团结、激励广大党员和群众,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这个开头语,一开始先简要介绍了会议召开的背景,然后重点介绍了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和要达到的目的。听众上来就知道会议的中心任务和主题是什么,会议是干什么的。便于听众吃透和理解会议精神。

  总之,开场白有多种多样,不仅局限于上述几种形式。应根据讲话的内容和听众的实际情况,灵活掌握。不管采用什么样的开头方式,简明扼要,开门见山,或切入主题,或交待任务是必须遵循的原则。

三、充实主体进行深刻论题

  主体是整个讲话的主要部分,这一部分是否成功直接决定着讲话的成败。看一个讲话有没有水平,是不是有分量,有没有特点,主要是看这一部分,必须下功夫讲好。

  主体部分具体讲什么,怎么讲,讲到什么程度,这要根据会议的性质和任务来确定,应当紧扣开头语提出的论题或主旨,展开具体的阐述、分析、论证。既要有深刻的理论分析,又要有典型具体的事例,从多方面、多角度,透辟地阐明报告的主旨。应该像元代乔梦符所说,一篇文章应像“凤头、猪肚、豹尾”那样。主题部分就是“猪肚”了,应该饱满充实。

  主体部分没有固定的模式。要讲好这一部分,关键是把握好四点:

  1.内容充实,分析透彻

  所谓内容充实,就是说报告要有丰富的内容。只有内容饱满充实,占有丰富的材料,详细的例证,充足的信息量,才能有效地论证观点,给人以启发、教育和力量。反之,那种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报告则是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没人愿意听。内容饱满充实主要是指有新鲜、深刻的思想观点,有具体、生动的事例。

  一篇讲话有没有说服力,内容是否充实,关键是看论据是否充分,论证是否有力。事实胜于雄辩,如果论据不充分,观点就立不住脚,就没有力量,很难去打动人、感染人、说服人,就会给人一种“空”的感觉。要使论据充分,有效地证明主旨,就要选用大量有价值、有内容、有说服力的事实材料。这些材料可以是历史的、现实的,国内的、国外的,本地的、外地的等各方面的事实。听选用的材料要典型、真实、贴切、有新意,这样的材料才具有说服力。

  仅有大量的材料还不行,必须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对自然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现象、事实,进行深入分析、判断,揭示其本质,抽象概括其规律。具体的理论分析,不外乎指出现象的本质属性是什么?产生什么影响(正面影响与负面影响)?问题产生的根源是什么?需要采取什么办法?如毛泽东在中央党校作《整顿党的作风》的报告时,运用大量的事例列举了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的毛病在党内的表现及危害,深刻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听后很有说服力。在《反对自由主义》中,列举了自由主义存在的事实,分析了自由主义对我们党的事业的危害及产生的根源,指出了克服自由主义的方法。其分析深刻透彻,入情入理,入木三分。

  领导讲话,实际上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讲话中就要有观点、有分析、有对策。提出观点后,运用大量的事实材料去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措施。这里的关键是对问题进行分析,分析越透彻,越有说服力。如果缺乏有力的分析,讲话就显得苍白无力,提出的观点和对策措施也缺乏强有力的支撑。

  2.要言不繁,精辟概括

  报告精辟简练,不拖泥带水,关键是学会概括,善于把大量琐碎的事物,用高度凝炼的语言,概括成简短的话语。讲话水平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概括能力的大小。不会概括,写出来的文章、讲出来的话,就显得平铺直叙,就像记流水账,给人的感觉是零碎,层次不高,缺乏深度。概括能力是领导干部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

  十五大报告,全文共三万余字,可以说是宏篇巨制,可是阅读全文,又感到“字字珠玑句句精彩”,非常精练,概括力极强。可以说,高度概括是十五大报告一个突出的语言特点。现以十五大报告为例,分析如何进行高度概括提炼。

  一是纵向概括。按照时间或先后顺序,把一些零散的事实材料,提纲挚领地归纳概括成几条或几点。报告第一部分“世纪之交的回顾和展望”,回顾一百年,展望五十年。通过“三个伟人”、“三次巨变”、“一个结论”,五个自然段,近六百字,就把百年历史进行了高度浓缩概括,高屋建瓴地把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复杂的历史,简洁鲜明地阐述出来,听后给人一种清晰准确的感觉。

  二是横向概括。按照空间顺序,把横向的一些零碎的、分散的、复杂的事实材料,进行科学分类归纳概括,使其条理和层次清晰,便于记忆。报告第二部分“过去五年的工作”,对五年来我国所进行的重大改革,取得的巨大成就,发生的巨大变化,用“两个显著”、“三个新”,五个自然段,七百余字,就全面、透彻地概括了出来。分别从经济建设、改革开放、精神文明建设、国防建设及人民生活水平等五个方面进行阐述,分类比较科学,用语比较精练。

  三是理性概括。就是对大量具体事例进行分析研究,从理论上进行归纳概括,从而得出带有本质性、普遍性、规律性的结论。报告第三部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最重要的是把多年来一直讲的“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炼概括为“邓小平理论”,更加简洁,更具理论色彩。这一部分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内容,重新进行了阐述,归纳概括成为一个精髓、一块基石、一种方法、一个体系,进一步完善了邓小平理论。这是十五大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贡献。

  3.层次分明,条理清楚

  讲话要让人听明白,还必须做到层次分明,条理清楚。

  表现讲话的思想内容要有一定的次序和步骤,先说什么,再说什么,最后说什么,都要有一个总体的设想。通常我们把这种从总体上安排讲话思想内容的次序,展开讲话结构的步骤,叫做层次。层次又叫“意义段”、“逻辑段”或“部分”、“大段”等。也就是说主体共分几大部分。一般情况下,层次大于段落,一个层次包含几个段落,有时也等于段落。

  安排层次要着眼于讲话思想内容的逻辑关系。换句话说,必须先有个合理的、清晰的讲话思路。讲话层次混乱,颠三倒四,主要原因是思路不清。

  要使讲话层次分明,条理清楚,逻辑性强,就需要讲话者要清晰严密的思路,把层次、段落、过渡照应、用例、详略安排,以及部分之间的联系衔接都想得一清二楚,精心组织,才能紧紧抓住听众,使听众一步一步地掌握报告的内容。反之,讲话者“脑子一盆浆糊”,听众也会越听越糊涂。

  为了使讲话听起来条理清楚明白,通常采用以下办法。

  设立小标题。将报告中所讲的内容按性质不同划分为几个部分,每部分前面加一标题,起一个提示作用,告诉听众这一部分主要讲什么内容。小标题既要准确地概括出这部分的内容,又要使用简洁、鲜明的语言。如十五大报告,共分十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冠一标题:世纪之交的回顾和展望;过去五年的工作;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设立小标题,能够鲜明地表示出讲话内容要点,体现出清晰的层次和条理,便于听众抓住讲话要领,更好地理解讲话内容。现在领导讲话大都采用这种形式。

  序码排列。将报告内容划分为几个部分,前面标以数码,依次排列下来。虽然设有小标题,但每一部分的内容都必须紧扣一个中心。一般情况下,每一部分内容的第一句话,提炼为论题句或论点句,用以表示出每一部分讲话的内容范围或主旨。如1989年8月21日,江泽民《在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的讲话》中,开始就说我今天讲几个问题。然后接着说:“一、要正确估计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现状。”“二、抓住有利时机,认真抓好清查、清理工作,保证党的队伍的纯洁性。”“三、要同不廉洁现象、不廉洁分子进行斗争,密切党和群众的关系。”“四、政治体制改革,要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五、要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重要的突出的位置上。”

  为了使讲话更加条理清楚,在每一大部分中,还可以用一是、二是、三是、四是或首先、其次、再次来划分,尽量不要重复使用。恰当地运用序码来划分层次,不仅给人留下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的印象,而且能够加深理解,便于记牢。当然,运用序码排列层次不可太多、太乱,千万不能大一、二、二,套中(一)、(二)、(二),再套小1、2、3,这样容易造成听觉上的混乱,弄不清“辈分”,不利于准确理解和记住讲话内容。

  4.逻辑严密,言之有序

  严密的逻辑表现在层意不能重复。主体部分的内容有好几层,或者有好几部分,每个层次或部分都有相对完整的独立性。不同的层次或部分的意思不能基本相同,也不能部分相同。否则,就会出现前后重复的现象,既造成讲话的冗长、拖沓,也不便于听众理解。这就要求在讲话中对相同或相近的问题,要集中放在一个层次中讲,不要分散在几个层次中都说。有些领导在讲话中经常出现这个毛病,同一个问题在不同的地方都讲到,给人一种重复的感觉。

  严密的逻辑表现在层意不能矛盾。各层所表达的意思虽然不同,但都应是在总论点或主旨统帅下的层面,各个层面都是从不同的角度说明总论点或主旨的,不允许有与总论点或主旨相抵触、相矛盾的层面存在。

  严密的逻辑还表现在层意逐步深化。后一层意思要比前一层意思向前发展,表现出一种由分析到综合,由现象到本质,由表及里,由近及远,渐进发展的逻辑关系。如果违背了这些逻辑顺序,就会给人“乱”的感觉,直接影响讲和听的效果。

  严密的逻辑还表现在每个层次或部分内部各个意思之间,也不能重复、不能互相矛盾。

  有些领导讲话中通常出现的毛病是逻辑混乱,层次不清,前后重复,逻辑顺序排列不当,既没有层次感,也没有排列规律,杂乱无章,让人听起来非常吃力。

四、简洁有力结尾确保成功

  结束语是指讲话的结尾部分,同开头一样,好的结束语能给人余音绕梁,回味无穷的感觉,也可发人深思,催人奋进。结束语一般是综合归纳主体的内容大意,提出希望、要求,鼓舞号召听众行动起来,按照报告中阐述的道理和主张去做。好的结束语一般要精悍有力,调子高昂,充满热情,这样才能振奋精神,鼓舞斗志,发挥巨大的鼓动力量。

  从内容上说结束语要注意两点:一是要综合归纳全篇讲话的内容,作出肯定性结论,使听众对讲话全文有一个概括、完整、深刻的印象;二是要有鼓动性和号召力,给听众前进的信心和奋发的力量。报告结尾形式多种多样,通常采取以下两种:

  1.号召式结束

  号召式结束即在讲话结束时,运用极富鼓动性的言辞,或提希望,或提要求,号召人们去努力行动,完成会议任务。例如,十五大报告是这样结束的:

  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同心同德,不屈不挠,艰苦奋斗,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

  2.总结式结束

  总结式结束即在讲话结束时,对前面所讲的内容进行提纲挈领地归纳和总结。例如,邓小平同志《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是这样结束的:

  这次大会,是全国文艺工作者在新长征中的第一次盛会。同志们是带着自己的丰硕成果来出席大会的。我们相信,大会以后,同志们一定会拿出越来越多、越来越好的艺术成果,向祖国和人民汇报。

  谨祝大会圆满成功!

  结束语的形式尽管很多,但不管采用什么形式,都必须以简短有力的语句,总结报告全文的主旨,发出有力的号召。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