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南平市2006年经贸工作总结 [打印本页]

作者: 大明老秘    时间: 2009-3-3 22:23
标题: 南平市2006年经贸工作总结
    2006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经贸委的指导下,我市经贸系统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和省、市党代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和“突出工业、突破工业”发展战略,按照“十一五”发展规划和年初制定的发展目标,以开展创业竞赛活动为载体,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为抓手,以培育发展产业集群为重点,着力改善工业发展的氛围和服务环境,创新流通观念和组织形式,积极开展经济技术协作活动,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在大灾之年和宏观环境趋紧的困难情况下,经过各方的共同努力,全市工业、内贸经济持续加快发展,实现了“十一五”的良好开局。     2006年全市工业总产值完成377.5亿元,同比增长18.5%,其中,规模工业总产值完成318.87亿元,同比增长21%;实现产销率95.97%;完成出口交货值30.53亿元,同比增长49%(增幅居全省第一);实现税金总额11.74亿元,同比增长22.5%,实现利润12.98亿元,同比增长128.2%,税金、利润双双突破10亿元大关;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44.1%;规模企业达839家,产值超亿元企业51家,产值超10亿元企业5家。工业新增省著名商标 11枚,新增省级名牌产品8 个。主动对接省经贸委经济运行保障等十大工程,争取省上各类项目补助资金2556万元。嘉联化工、建阳金石氟业、邵武鑫森碳业等3家化工企业与世界500强企业联手;南纸四抄、南铝铝板带、建阳高密度纤维板、建阳温州家具城等投资超亿元的项目相继开工建设,重大生产性项目开始突破。省级经济开发区——闽北经济开发区今年4月经国家发改委核准设立,规划控制面积90平方公里,建设用地41平方公里,闽北林产工贸园、闽台农业试验园、现代物流园等三个园区已全面动工建设,工业平台建设得到突破。在项目管理上,建立了投产、在建、开工、前期“四个一批”工业项目目录式管理机制,推进了项目落实,项目管理机制实现突破。内贸经济持续发展,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可达150.9亿元,同比增长12.9%。 回顾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努力实现经济总量扩张     1、做大做强一批龙头企业。实行领导和科室分工挂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制度,加强生产调度,合理配置生产要素,集中力量扶持好南孚、南纸、南铝、南缆、南纺等一批重点骨干企业,促进企业快速发展。2006年新增2家产值超10亿元企业,新增10家产值超亿元企业。着力解决重点企业发展中的困难问题。如,南纸公司年产18万吨彩色胶印新闻纸林纸一体化项目(简称南纸“四抄”项目),总投资14.2亿元,市经贸委作为南纸“四抄”项目牵头单位,专门指定两名副主任,并配备二名科级干部负责该亿元项目资本金筹措和 92亩项目用地的征地拆迁工作,做好全程跟踪服务,有效地促进了项目的启动。主动协调解决南电水电风力发电、德固赛嘉联、南纺公司、太阳电缆和南铝公司扩建等项目的征地工作,积极为南铝公司2.3万吨电解铝项目争取省上优惠电1.8亿度(折合资金2700万元)。     2、跟踪落实好新增长点项目。我委对新增长点项目确定项目责任人、进度要求和工作目标,建立了全程跟踪、通报督查和季度例会分析制度,促进了工业经济新增长点项目的顺利进展。40个年计划新增产值3000万元以上的省级新增长点项目,全年新增产值30.71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35.7%。投资千万元以上的“四个一批”项目186项,完成投资25.34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15.91%,其中79项已投产项目完成投资14.62亿元,36项在建项目完成投资4.97亿元,29项开工项目完成投资5.01亿元,37项前期项目完成投资7352万元,分别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42.93%、112.42%、73.92%、170.98%,同时积极帮助南纺公司等25家企业争取省上挖潜改造项目资金补助1070万元。     3、加大项目策划力度。突出产业链薄弱环节和空白点、优势龙头企业的带动及上、下游的配套延伸,加强产业项目策划包装,特别是对重大项目研究制定配套可行的“一项一策”,提高项目的经济性和吸引力。今年策划出中心城市纺织服装、精细化工、电线电缆、汽车配件等产业集群重点招商项目18项,总投资8.4亿元。加强招商专员管理,首批8名中心城市招商专员分赴沪、浙、粤等经济发达地区开展项目招商活动,招商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截止目前,已签定投资意向及协议项目10项,注册资金1亿元,计划总投资3.4亿元;已达成初步投资意向的在谈项目17项,计划总投资17.5亿元。     4、加强资源能源节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根据国务院、省政府有关文件精神和市政府的部署,我委积极开展了节能降耗工作,代市政府草拟了《南平市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实施方案》,提出了我市“十一五”期间加强节能工作的目标、任务、重点领域和保障措施。南纸公司、南铝公司和顺昌富宝公司3家企业列入国家发改委“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引导和鼓励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开展清洁生产,大力扶持发展一批使用和“三废”综合利用企业,已完成申报2006年国家环境和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备选和推荐项目5项,总投资4.25亿元,其中建阳武夷味精有限公司利用味精废水生产复合肥项目,计划投资8100万元,可望得到国家的支持;已为南平闽威岩棉建材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争取省上节能及循环经济项目资金补助265万元。同时积极开展资源节约宣传“进企业、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活动,大力提高全社会资源节约意识,努力推动节能技术的应用推广,预计全市全年节能降低率达3.8%。     二、着力培育发展产业集群,不断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     1、狠抓产业集群政策落实。我委把2006年作为加快培育发展产业集群工作的全面落实年,按照市政府《产业集群发展实施意见》中所确定的发展方向、发展重点,认真制定并下发了纸业、精细化工、电线电缆、纺织服装及汽车配件等五个产业集群的《工作方案》,明确了当前工作重点及年度工作任务、措施。引导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建立分工合作关系,努力实现产业链内合理的分工布局。我委负责的纺织服装、电线电缆、汽车配件、精细化工、纸及纸制品等5大产业集群的行业协会均已成立,为加强行业自律、服务产业发展、密切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市场的联系,构建了良好的平台。全市七大产业集群规模企业580家,累计实现产值188.43亿元,占规模工业企业的59.09%,同比增长19.31%。其中,竹木加工、纺织服装产业增长较快,工业产值分别比上年增长45.2%、33.0%。     2、积极开展创业竞赛活动。我市经贸系统把创业竞赛工作作为重要工作任务来抓,全年引领新办企业或老企业增资扩股项目26项,注册资金2.01亿元,总投资6.37亿元,其中南平嘉联化工集团与全球特种化工行业的龙头企业德国德固赛集团合资组建德固赛嘉联白炭黑(南平)有限公司项目,注册资金7418万元,总投资达1.8亿元,超额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创业竞赛任务,在创业竞赛第一系列的市直部门中名列前茅。     3、加快项目成果转化。按照做强品牌、提升效益、凸显实效的思路,在继续加大“6·18”项目对接力度的同时,加快推进对接项目产业化进度,重点抓好南平永丰纺织丽赛纤维起绒基布等53项对产业升级带动较大的对接项目,从资金、用地、人才等方面予以重点扶持,使对接项目成果尽快形成产业化生产,完成 等项对接项目。     三、认真落实工业发展政策,逐步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 今年以来,我委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出台的融资、联动服务等一系列工业发展政策,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和转变工作方式,着力为中小企业发展搭建好融资担保、联动服务、技术创新、创业培训、信息网络等五个服务平台,不断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     1、搭建融资担保平台。我委会同市人行、市银监局组织金融部门、部分重点企业,成功举办了两次银企资金供需洽谈会,市农发行等7家金融部门分别与74家企业签约了26.19亿元的贷款授信额度。引导担保企业为148家中小企业(工业企业)提供8819万元融资担保,积极为聚成担保等七家企业争取省中小企业担保机构风险资金补助115万元。     2、搭建联动服务平台。建立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完善工业企业联动服务机制网络,积极开展服务企业的各项工作,联动服务工作开展以来,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受理解决了联动服务事项30多项,及时帮助中心城市工业企业解决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努力把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建成协调解决企业困难问题的“110”。     3、搭建技术创新平台。针对南平中心城市纺织服装企业多、规模小、研发能力弱的特点,南平市纺织服装行业协会、新华安制衣有限公司共同发起组建的南平市服装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产学研示范基地)与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签署网站互联协议。该中心的成立,将为我市服装企业提供技术信息交流和技术咨询服务以及新产品研发和技术人才培训等服务。     4、搭建创业培训平台。着力抓好企业高管人员、品牌营销、创业者素质提升、电子商务工程等专题培训,先后组织、举办了7场创业培训班,免费为400多家企业900多人次高管人员、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免费为600多名大专院校学生进行了创业培训。     5、搭建信息网络平台。充分发挥“南平经贸信息网”的作用,启动了南平经贸企业电子商务工程,建立了我市工业企业数据库和应用系统,及时为企业公布政策信息,组织企业开展项目招商、人才招聘、产品展示、电子商务等活动。南平经贸信息网全年新增企业电子商务网页400多家,新增企业网上展示产品品种200多种,新增申请会员600多人,同时为我市5家企业争取省上信息化项目资金补助185万元。     四、着力构建闽北流通新体系,推进城乡市场的繁荣稳定     1、集中力量抓好重点商贸项目的实施。一是中心城市商业网点规划顺利完成。经市政府常务办公会议研究同意并通过了《南平中心城市商业网点规划(文本)》。二是商贸重点项目顺利完成。亿发商贸城、悦达靓家家居广场、天新农副产品加工物流配送中心、新海丰果蔬气调库及物流配送仓库等商贸重点项目均已按进度要求完成投资。     2、积极构建和完善流通新体系。一是全面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全市“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县市延伸扩大到除光泽外的9个县(市、区),全市新建和改造农家店960家,占市政府为民办实事年度目标任务的290%,占省上下达年度目标任务的134.8%,“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全年任务提前完成,争取省上农家店改造项目资金补助238.7万元。市经贸委和南平市龙得宝农资有限公司分别被商务部授予“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先进集体、优秀试点企业称号。二是先行启动农村商务信息服务网络建设。我市已完成向省上和国家商务部试点项目申报工作,共申报村级信息服务站98个,商务信息服务站网站4个,选配乡(镇)商务信息助理50人、村级商务信息助理40人,培训农户信息骨干2350 人。     3、不断加强市场专项监管工作。一是加强商品市场监控。规范市场运行的日报、周报、月报的数据汇总、分析、调控和预警工作,做好“春节”、“五一”、“十一”等重大节日和灾期市场供应的监测调控工作,及时反馈节日市场运行情况。二是认真抓好加油站等专项整治,严格新建、迁建、改扩建加油站项目管理。认真抓好旧机动车市场、拍卖企业及其分支机构清理整顿工作,加大对中小民营企业安全生产监管力度,取缔“四合一”工厂,消除了安全生产隐患。三是深化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积极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开展危险化学品专项整治工作,对全市经营销售危险化学品——油漆、涂料等装璜装修材料的经营企业进行整治。对全市624户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进行了年检,有578家经营企业取得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对46家达不到安全要求的企业给予关闭。     4、认真做好整规综合协调工作,扎实推进 “食品放心工程” 建设。一是加强整规工作。坚持“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有机结合的原则,围绕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生命安全的切身利益,突出食品安全、保护知识产权、打击传销及打击商业欺诈四大重点,深入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取得了良好成效。二是加强 “餐桌污染” 治理工作。继续把抓食品放心工程作为为民办实事项目,市政府与各县(市、区)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签订了食品安全工作责任书,进一步完善了重大、突发食品安全事件的预警机制,以治理 “五类产品、一个行业”主要食品的污染为重点,全面开展食品安全工作。全市共开展食品安全检查23652次,出动人员54728人次,查处各类违法案件1107起,涉案总货值1937.12万元,查处不合格食品1021.97吨,罚没款62.02万元。     五、加强外引内联,积极开展经济技术协作活动     2006年我市不断深化山海、区域协作和对口支援活动,加强与福州、泉州、莆田、厦门等市的联络与交流,主动接受产业转移和项目对接,全力推进山海联动。2006年全市引进山海协作项目650项,新上项目430项,续资项目220项。协作方实际到资69.33亿元(其中新上项目31.25亿元,续资项目38.08亿元),比去年增长8.34%,内资已占了全市总引资额的三分之二。注册资金24.50亿元,比增107.19%,其中从福州市就新引进项目120个,利用市外资金21.76亿元。工业项目注册资金17.08亿元,同比增长76.59%。承办了泉南山海协作第十二次党政联席会,泉州市各级向我市捐赠了山海协作资金390万元。全年落实援藏资金150万元、援疆资金150万元。     六、落实支前保障任务,密切军政军民关系     紧紧围绕中心任务,加强支前保障建设。跟踪和指导建阳、浦城支前物资供应站建设,积极开展了国防动员潜力核查, 及时组织协调军供、交通、运输、粮食等部门搞好配合支援和供应保障。积极为驻军办实事。积极争取市财政解决为部队办实事资金1107万元,县(市、区)资金250万元。协调有关部门帮助部队解决家属就业29人,办理子女入学128人,组织专家学者进军营服务13次。积极开展军民共建活动。各级支前办积极牵线协调文化、科技、教育、农林等部门为部队提供文化学习和生产技术支持,培养军地两用人才。全市已发展军民共建“三挂钩”单位263对。深入开展国防教育,健全国防教育机构,强化国防知识宣传,促进国防教育社会化,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和社会凝聚力。     七、全力组织抗灾救灾,最大限度降低损失     “6.3”特大洪灾发生后,我市部分企业生产和市场供应受到灾害影响,我委迅速组织力量投入抗洪抢险和灾后恢复生产中,洪灾期间委领导实行24小时值班制,带领干部深入企业一线,指导企业做好抗灾自救、灾后恢复生产及市场供应工作,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市场供应的稳定有序。积极协调交通、电力、电信、建设等部门,及时恢复了水、路、电、讯等设施,使受灾企业在半个月内基本恢复生产。协调落实对参加保险企业受灾损失的理赔以及财政、税务、金融部门恢复工业生产帮扶措施,积极申报项目争取省上扶持资金215万元,帮助解决企业生产自救。同时积极开展募捐活动。经贸委党委积极组织第七片区捐款24.924万元,捐衣物、产品价值7.9万元。同时我委相关科室会同市场服务中心积极组织货源,以最快速度稳定了市场物价、满足了市场供给。     八、认真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努力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今年以来,我委以创建机关党建工作先进单位为载体,着力抓好“五创”,认真落实好机关党建责任制,促进了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我委先后被市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被评为“第九届市级文明单位”。     1、思想建设有新方式。抓好学习型机关创建活动,出台了《关于开展创建学习型机关活动的实施意见》,举办机关知识更新及业务培训辅导讲座17场,收集调研文章34篇。建立谈心制度,做到对干部在思想认识有偏差、工作遭受挫折以及提升职务、岗位变动和获得荣誉时进行“四个及时谈”,促进了党员干部政治思想素质的提高。     2、组织建设有新加强。强化党建工作责任制的落实,开展争创“五好党支部”活动,出台了《关于开展创建“五好”党支部活动实施意见》,加强对机关党建工作的指导,实行直属党组织负责人季度联席会制度。顺利召开了经贸委第二次党代会,健全了经贸委党委领导班子。积极支持、参与社区党建工作。加强对群团组织领导和做好离退休人员服务工作。     3、党风廉政建设有新举措。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制定下发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认真开展党风党纪教育,制定了《南平市经贸委关于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的实施方案》,扎实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活动。高度重视来信来访和市领导批办件的贯彻落实,共接到来信来访42件、市领导批办件16 件,及时予以办理反馈。     4、机关作风建设有新进展。突出效能建设及绩效考评工作,出台了《机关科室及工作人员绩效考评工作实施方案》(试行),每季度考评一次,年终进行总评。强化民主决策,发挥班子整体合力。委里重大决策及所有项目审批(审核)、人事安排、资金分配、优惠政策扶持等事务都经班子集体研究决定。认真开好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广泛征求意见,认真查摆和整改问题。     5、精神文明建设有新实效。一是开展创建活动。下发了《南平市经贸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实施意见》。在机关内部开展创建“文明科室”、“先进科室”活动。二是开展“互动联动”和“共创带建”活动。我委先后与延平区夏道镇篁路村、大横镇陈墩村建立“互动联动”关系,与政和县星溪乡九蓬村开展“共创带建”活动。“输血帮扶”与“造血帮扶”有机结合,先后组织8批26人次到村调研和指导工作。挤出11万元资金支持村级建设。发动社区、机关党组织和党员捐款28万多元扶持助学帮困和慰问灾民。三是切实做好维护稳定工作。在改制和破产企业中,注意维护职工利益。被省经贸委授予“2001—2005年法制宣传教育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今年以来,我市工业和内贸经济实现了持续加快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与全省比、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闽北发展的需要还有很大的差距,存在着工业总量小、二产比重仍偏低;生产性项目偏少;创新能力弱,发展后劲不足;发展速度不够快;产业集聚度低,产业链延伸不够;产业规模和竞争力不强;招商引资项目工作不够扎实,市本级工业平台拓展慢;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等突出问题。我们要正视这些问题,保持清醒的头脑,认真采取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2007年,全市经贸系统要继续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紧紧围绕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持续“突出工业、突破工业”发展战略,着力做大做强现有优势企业,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努力开展招商引资,加快培育发展产业集群,加强资源能源节约,不断改进和完善产业发展环境,加大工作协调力度,积极推进城市流通现代化和农村流通组织化建设,深化经济技术协作活动,不断加强经贸系统党的建设和机关效能建设,进一步推动经贸工作再上新的台阶,为促进闽北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