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二OO六年南平市畜牧水产工作总结 [打印本页]

作者: 大明老秘    时间: 2009-3-3 22:23
标题: 二OO六年南平市畜牧水产工作总结
    2006年我市畜牧水产业,围绕“十一五”规划和新农村建设,按照“分期推进,重点突破”的原则,针对发展中的难点问题,实施蓄势后发的调整发展策略,保持了稳中发展的态势。     一、2006年生产形势     从综合分析看,全年畜牧水产稳中发展,实现了调整发展的“软着陆”。畜牧业方面,由于市场疲软、境外疫情和饲料涨价三大因素交织影响,上半年在艰难中发展,生产领域全行业亏损;下半年起猪禽市场复苏,逐步走向看好阶段,9月底恢复到利好期,11月份后再次阶段性增长,向第二价格高峰挺进;奶牛业呈全年不景气态势,存栏奶牛和奶产量“双减”,草食畜禽保持稳增态势。全年畜牧产值38.26亿  元,增长7.5%;肉类总产23.78万吨,禽蛋产量5.73万吨,奶类产量9.7万吨,分别增长9.1%、3.1%和减16%。     水产业方面,尽管遭受严重洪灾影响,但因灾后恢复较快、市场看好,总的呈三段式发展,即第一季度开局好,第二季度因灾增幅减缓,第三季度以来产销两旺。养殖面积、水产品产量稳中有增,名特养殖特别是养鳗业快于常规渔业,显现增产增效趋势。渔业产值16.16亿元,比增6.8%;水产品总产10.63万吨,其中鳗鱼产量突破2万吨,增长3.7%和3.1%。     二、重点工作举措     1、抓五大产业区构建。对接省上《畜牧水产区域规划》,引导构建“一城、两带、两区”的五大优势产业区,初显畜牧水产特色规模。以延平、建瓯为主辐射6县(市)的“南平奶城”,存栏奶牛3.28万头,年产奶9.7万吨;延平、邵武、建阳、浦城为主的生猪产业带,全市出栏生猪228.6万头,增长7.3%,可外销肉猪78万头、猪苗105万头;邵武、顺昌、建阳、建瓯为主养鳗带,128家规模场养鳗1.95万亩,鳗鱼产量达2.02万吨,增长4.4%;以快大型肉鸡、水禽和优质肉鸡的三大养禽区,出栏家禽6216万只,增长15%;肉牛、肉羊等草食牲畜优势区,年出栏肉牛2.3万头、肉羊32万只、肉兔77万只,增长5.5%、13.9%和1.1%。     2、培育两大产业集群。肉鸡产业集群,以圣农集团为龙头,做大肉鸡养殖和屠宰加工主业链,拓展鸡肉熟食品加工、良种禽苗业与饲料加工、有机肥加工等的副业链,年出栏肉鸡3650万只,占全市77%的份额,日宰杀加工肉鸡增至30万只,跃升为肉鸡行业亚洲之最。乳品产业集群,以渡难关增强产业实力,主抓3大措施:一抓优质奶源示范基地建设。延平、建瓯列入国家奶牛良种基地县,享受3年的良种补贴政策,重点建设15个奶牛基地场;二抓牧场经营机制改革。长富公司剥离17个牧场经营机制,存栏奶牛、奶产量占总数80%和90%;三抓扶持奶牛场措施。2006年5月底~2007年3月底,所有牧场每吨鲜奶补贴100元收购。     3、抓项目与招商引资。一是争取到省农业厅、省海洋与渔业局、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畜牧水产项目117项,补助资金1223.05万元,其中市本级18项95.5万元。二是市本级招商引资,引进明辉养殖公司、南平华港饲料公司两家企业,完成内资项目实际投资570万元、注册资金410万元,完成任务118.8%和170.8%。三是“四个一百”项目开发,第三季度完成投资7690万元,占年度计划的82.4%,全年在市直23个经济部门位居前10名。     4、加快两大基础建设。一个是8个省际边检站建设,有光泽册下、浦城庙湾、政和铁山和松溪横垅4个站建成投入使用,武夷山大安站完成主体站房建设,松溪长巷、浦城富岭站、邵武沿山检查点完成征地手续。另一个是县级化验室建设,除顺昌在选址外,有9个建成投入使用,延平、邵武、建瓯化验室面积各200m2,武夷山、光泽、浦城、政和各228~260m2,松溪300 m2,建阳400 m2,仪器设备到位并投入使用。     5、动物疫病防疫工作。开展了去春防控禽流感、春季动物防疫、“6.3”灾后防疫和秋季防疫四次防疫战,没有发生大的动物疫情。按照“政府保密度,部门保质量”要求,实行禽流感等强制免疫,猪瘟、新城疫、链球菌病计划免疫,奶牛“两病”和免疫抗体监测。     6、畜禽场的污染治理。围绕突破重点区域、争取项目资金、加快时序进度和实施综合治理四大重点,全市544家规模场,开展治理185家,占应治理的34%。禁建区内143家规模场,投入资金3780万元,开展治理98家,建设沼气池3.4万立方米、氧化塘4.6万立方米,治理率68.5%。列入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的67家规模场治理,主体工程完工的69家,完成搬迁的18家,超额完成下达的治理任务。     7、建设新农村办实事。一是按照实施方案,将工作内容细化为6大类23个项目,实行立项分解负责制,成立专门工作小组,负责实施方案、工作制度、进展情况和跟踪反馈等日常工作。二是增聘了441名村级防疫员,达到1628个村每村一名,投入5.82万元开展动物免疫、疫病监测基本技能轮训,延平、邵武建成20家规模猪场病死动物处理化制池。三是开展“四个一”科技服务活动,即:编印一本《闽北畜牧水产技术手册》1.2万本,制作《养猪》、《养鱼》技术光盘400张,编写《生猪饲养管理简明操作表》5000张,进村入户办技术培训和讲座302期2.95万人次。     8、畜牧水产灾后恢复。主抓4大措施:一抓灾后防疫。抓好重点场所、重点区域夏季消毒灭源,消毒畜禽舍184万m2,无害化处理死亡畜禽16万头(只);二抓设施抢修。灾后修复畜禽舍28.03万m2、鱼塘1.47万亩、网箱1960箱,修复率达98%以上,因灾毁坏一时难以修复的冬季修复;三抓补栏增养。发展短平快项目,采取分批轮养和高密度套养、轮捕轮放等,灾后增养1~2批猪、2~3批禽,补放鱼苗1328.5万尾;四抓改种补种。加强灾后3.2万亩牧草管理,利用秋冬种植青饲草7.6万亩。通过这些恢复举措,灾后没有发生大的疫情,解决了灾后恢复畜禽和水产种苗,灾后生产8月份基本恢复,9月份进入常态化。     三、发展环境分析     有利条件:一是今年起的今后几年,采取增强、壮大和培植的措施,实现了“畜牧各业有龙头,重点产业有企业群”的态势,培育了乳品、肉鸡两大产业集群,生猪、鳗鱼有产业化经营的基础;二是近几年创业竞赛和招商引资,引进了一批项目投向发展畜牧水产业,又对龙头企业贴贷扶持,既缓解了资金的难题,也为今后的发展增添后劲;三是虽受市场周期率影响,通过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养猪业、养禽业走出低谷进入利好期,长富奶牛基地场改革经营机制,剥离的17个场的奶牛、奶产量占总数80%和90%;四是加大了基础建设力度,建立了村级动物防疫队伍,在建9个县级动物化验室、8个省级边检站,建设一批畜禽和水产良种繁育基地;五是动物防疫工作逐步加强,在建六大体系组装的防疫长效机制,产品质量安全、畜牧污染治理引起重视。     不利因素:一是现有的畜牧水产品加工,除乳品、肉鸡外,肉联、水产品加工基本空白,且分布区域、加工品种局限性大,占畜产品52%的猪肉和禽蛋,约占水产品70%的“四大家鱼”和鳗鱼,靠鲜销和卖原料产品,产业整体经营效益低;二是受市场和其它因素影响,奶牛业恢复发展尚有时日,猪禽生产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养鳗业面临严峻的质量考验;三是“三元并存”的畜禽养殖,高密度、规模化和多层次经营,常发性、多发性、输入性和新增性的动物疫情,易引起疫病蔓延与暴发,给畜牧发展带来新的挑战;四是玉米、豆粕、饲草和鱼粉等的高价位,间接的汽油、柴油和燃汽提价,交织影响生产成本增加,对畜牧企业、规模场影响较大。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