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在2018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打印本页]

作者: shenx88    时间: 2019-1-7 12:20
标题: 在2018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

全面开启新时代河南教育改革发展新征程

——在2018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朱清孟

201828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全省“两会”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工作,分析形势,安排部署2018年全省教育工作。省政府高度重视这次会议。会前,霍金花副省长作出重要批示,充分肯定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教育改革发展取得的成绩,对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

下面,我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在新的起点上做好今年教育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回顾过去,认清河南教育改革发展新起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省教育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始终把教育放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去谋划、去推动、去发展,以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服务和支持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紧紧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总目标,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结合,从解决影响教育改革发展的突出障碍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入手,着力研究破解之策,调结构,提质量,抓改革,促公平,全省教育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为河南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大贡献。总体来讲,主要体现在八个方面。

1.过去五年,是教育生态持续向好的五年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更加巩固。省委、省政府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原省委书记郭庚茂、现任省委书记谢伏瞻、省长陈润儿等领导同志多次深入教育系统调研,多次给师生上党课作报告,多次主持研究教育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指示。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实施了一批重点工程。各级党委政府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全社会关心教育、支持教育、参与教育的氛围更加浓厚。“四个意识”更加牢固。通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各级党员干部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明显增强,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高校党建和宣传思想工作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和基层组织建设更加有力。党风政风行风持续向好。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和“一岗双责”,严格党内政治生活,认真做好巡视整改,加强干部监督管理,深入开展常态约谈和警示教育,从严落实八项规定和实施细则精神,弛而不息纠正“四风”,党员干部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法治水平不断提升。强化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依法治教年”活动,完善教育法规体系,系统推进大学章程的制定与落实,“一校一章程”目标基本实现。教育系统安全稳定。在全国率先出台教育系统综治安全领导责任制和信访工作责任制,建立安全工作“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责任体系,强化人防物防技防建设、信访维稳、综合治理和安全教育,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有效维护了党的十九大期间的和谐稳定。

2.过去五年,是教育普及程度全面提高的五年。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健全,国民受教育程度持续提高。全省现有各级各类学校5.58万所,教育人口2822.47万,占全国的8.77%,是全国第一教育人口大省。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小学净入学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到86.45%100.00% 94.26%90.61%41.78%,分别比2012年末提高19.82个、0.07个、3.06个、0.61个和14.56个百分点。学前三年毛入学率、小学净入学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全省高等学校数从120所增加到134所,新设置8所本科院校、6所专科(高职)院校。每万人口中接受普通高等教育的在校生由2012年的149人增加到2017年的210人,增长了40.94%

3.过去五年,是教育质量稳步提升的五年基础教育进一步巩固提高。实施了两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制定了幼儿园基本办园标准,出台“科学保教十不准”,学前教育保教水平进一步提高。在全国率先出台优化城乡基础教育资源配置解决城镇基础教育资源不足问题的意见,实施扩充城镇义务教育资源五年计划,连续多年持续上升的城镇“大班额”“超大班额”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并连续3年下降,全省小学、初中大班比例分别减少8.17%20.74%,我省在全国义务教育改革发展现场经验交流会上做典型发言。通过实施“全面改薄”和推进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加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寄宿制学校建设,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全面改善,102个县(区)通过了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认定。实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攻坚计划,普通高中大班和超大班占比分别下降9.6%11%。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打造了首批“特色高中群”。体育美育工作成效明显, 128个城市的语言文字工作评估验收圆满完成。职教攻坚扎实推进,加快推进中职学校布局调整,中职学校数由920所调减到789所。持续实施职业教育“四项计划”,重点建设300所品牌示范院校和特色院校。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充分发挥25个行指委在人才培养和教学中的独特优势,在全国省级层面率先出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加快推动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系统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015年,张德江委员长来河南进行《职业教育法》执法检查时高度评价河南职业教育,认为很多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并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作执法检查情况报告时,多次表扬河南。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步伐加快。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双双入选国家“双一流”大学建设规划,实现了我省高等教育里程碑式的重大历史性突破。实施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高等教育内涵建设核心指标持续提升,1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1%。郑州大学入选“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建设高校,河南大学等11所高校先后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工程”建设高校。河南农业大学领衔的“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成为首批14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之一。河南科技学院主持的小麦品种“矮抗58”选育及应用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实现了我省高校该奖项零的突破。郑州大学等8所高校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黄淮学院等4所高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创新创业50强高校。举办首届“大美学工”评选、“河南最美大学生”宣传推介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展演,展现了我省高校学工工作的良好成效。

4.过去五年,是教育综合改革持续深化的五年。省政府出台了《河南省教育综合改革方案》,设立了“一市四县两校”教育改革实验区,承担了3个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办学体制改革有效推进。设立省民办教育发展资金,累计吸引460亿元社会资本投资教育,民办教育发展活力继续增强。各级各类民办学校由2012年的12761所增加到19277所,增幅达51 %;在校生总数由421万增加到617万,增幅达46.5%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深化。教育管办评分离和教育“放管服”改革成效显著,高校职称评审权下放,在中小学设置正高级职称。城乡义务教育实现全免费,率先建立学前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做法经验教育部在全国推广。实施了省属职业院校和本科高校财政经费核拨机制改革,健康可持续的教育投入机制基本形成。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制定了《河南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取消了726项高考加分项目,本科二批、三批合并录取并顺利实施。持续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提前1年实现了国务院提出的分类考试招生成为高职院校招生主渠道的目标。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顺利推进。教育合作交流持续加强。出台《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实施意见》,启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部省联合审批试点,签署了《豫德职业教育合作备忘录》。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在郑州合作办学取得阶段性进展。与清华大学、北京市教委、上海市教委、辽宁省教育厅、黑龙江省教育厅等开展了战略合作。省政府与教育部年度会商机制稳定有效,与教育部等部(局)共建高校由8所增加到11所,共建高校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5.过去五年,是教育公平有效推进的五年。教育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扎实成效。牵头制定并扎实落实《河南省教育脱贫专项方案》,53个贫困县中,33个贫困县学前三年毛入园率、50个贫困县初中净入学率、所有贫困县小学净入学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营养改善计划覆盖38个国家级贫困县和2个省级试点,受益学生310.7万人。特殊群体受教育权利得到有效保障。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全省30万人口以上的县都建立了l所独立设置的特殊教育学校,义务教育阶段三类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90%,提高了10个百分点。坚持“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率达99%。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进一步加强。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更加完善。五年累计落实各类学生资助资金467.65亿元,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4665.7万人次,资助学生数量居全国第一,基本实现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目标。河南学子接受高等教育机会进一步扩大。普通高考本专科录取率由76%提高到84.35%,本科录取率由39.43%提高到45.08%,本科一批录取率由6.48%提高到10.80%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取得扎实成绩。河南省大学生就业创业综合服务基地建成并投入使用,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80%以上,始终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大学生自主创业人数稳步增长。大学生征兵人数连续多年居全国首位。

6.过去五年,是教育服务支撑能力显著增强的五年。五年来,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累计培养毕业生290.9万人,开展各类职业技术技能培训1500多万人次,全省高校向社会输送 240.86万名毕业生。高等教育布局结构更加合理。全省18个省辖市均布局了高等学校,13个省辖市布局了本科高校,5个没有本科高校的省辖市也采取与本科高校联合设立二级学院的方式举办了本科教育。学科专业结构不断优化。建立高校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将招生计划分配与就业率挂钩,核减了一批就业率较低的高校招生规模,压缩甚至停招了一批社会需求减弱、就业率较低的专业招生计划,全省高校直接服务实体经济的应用技术类专业比例达到70%以上。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升。实施高校分类发展计划,重点建设10所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试点,7所高职院校进入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科研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实施了高校智库建设计划。高校获国家科学技术三大奖38项,占河南省总数的37%,国家自然基金和社科基金项目占全省总数的90%以上。依托高校建设1家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37 家省级协同创新中心、8家国家级众创空间。高校共承担企业委托的横向科技项目万余项,委托研发经费近40亿元。郑州大学的宇航员出舱头盔面窗研制,河南大学的棉花遗传多样性研究,河南师范大学的一类新药布罗佐喷钠(BZP)、河南理工大学的煤层气开发和瓦斯地质理论等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为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7.过去五年,是教育保障水平不断加强的五年。教育经费投入持续增加2017年全省财政教育支出预计达到1500亿左右(尚未决算),较2012年增加约400亿元,约占公共财政支出的18.33%,位居全国前列。各阶段生均拨款水平显著提高,其中普通本科生均拨款水平由2010年不足5000元提高到超过1.3万元,高职院校由2013年的6000元高到1.2万元。在全国率先设立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显著。省政府召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全省教师工作会议,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颁布了《河南教师誓词》,开展了“河南最美教师”评选活动,全面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建立完善乡村教师荣誉制度,不断改善教师工作生活待遇。招聘“特岗教师计划”累计6.42万人,服务期满留任率达到89.3%,超出全国平均水平。实施地方免费师范生培养计划,定向免费培养小教全科教师4000人。实施农村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累计培养1000名教育硕士生。建立了五级联动教师培训机制,依托“国培”、“省培”等平台,投入专项资金11亿多元,培训教师120余万人次。高校“两院”院士从4人增加到11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由2人增加到9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9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0,入选首届国家中医药高校教学名师2人。教育信息化建设深入推进。全省中小学宽带网络接入率由40.5%上升到87.7%,翻了一番,多媒体教室占普通教室的比例由23.6%增加到74.4%,增加了两倍多。82%的高校建设了校园无线网络,54%的高校开展了校内信息系统的业务集成与数据共享。

8.过去五年,是教育影响力快速扩大的五年。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职业教育改革、扩充城镇基础教育资源五年规划等措施被教育部充分肯定,先后向全国转发推广。一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做法和经验在全国产生了重要影响,教育部为推广我省经验,将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春季论坛常设我省驻马店,已连续举办四届。与3所世界知名高校设立了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新增孔子学院(课堂)3所。来豫外国留学生总规模由原来的不到1000人增加到目前5000人以上。特色文化品牌“武林汉韵”项目,获评第八届全球孔子学院大会优秀办学案例,成为中外人文交流的一张靓丽名片。五年来,围绕义务教育改革、职业教育改革、教师队伍建设、毕业生就业创业、高校美育改革、校园文化建设等主题,我省在全国会议上17次作经验介绍。教育部2次组织中央新闻单位采访团到我省集中采访教育改革发展情况。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中央主流媒体和省内新闻媒体对我省教育工作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高频率报道,河南教育的形象和国内国际影响正逐步提升。

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同时,教育援疆、老干部、关心下一代、驻村、国防教育、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取得新的进步。可以说,五年来,我省教育事业整体实现了由规模扩张向内涵提升的转变、由局部探索向综合改革的转变、由保障“有学上”向服务“上好学”的转变、由强化服务理念向贡献度显著提升的转变、由教育人口大省向有影响力的教育大省的转变。河南教育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了新时代。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的结果,是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真诚关心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省教育系统广大教职员工无私奉献和不懈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向关心支持教育事业的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表示诚挚的谢意!向长期奋战在教育一线、为教育事业作出积极贡献的全省广大教育工作者表示崇高的敬意!

二、科学研判,准确把握河南教育改革发展新形势

当前,全国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发展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对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任务、新要求。我们要认清形势,坚定信心,自觉肩负起河南教育改革发展的历史使命,把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

1.对照党的十九大对教育工作的新部署,重新审视河南教育的历史使命

党的十九大对教育工作做出了全面系统部署,把教育的地位、作用和使命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为教育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在总体定位上,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在基本战略上,强调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在发展目标上,强调要“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根本任务上,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发展取向上,着力推进教育公平,强调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办好继续教育,健全学生资助制度。在根本要求上,强调高质量发展,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大力提高国民素质。对照党对教育工作的新要求,审视我省的教育工作,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河南教育正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机遇前所未有,挑战前所未有, 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都需要我们去面对、去解决。新时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之间的社会主要矛盾在我省教育领域也有突出表现,我省教育整体水平虽然有了大幅提升,但教育的区域、城乡、校际差距依然明显。我们既有在全国有影响的品牌校、示范校,也有基础还比较薄弱的地区和学校。既有在全国有影响的经验和典型,也有迫切需要补齐的发展短板。如何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将是我们长期要面对的工作主题,是党和人民赋予新时代河南教育的历史使命。

2.对照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准确把握河南教育的发展方向

省委十届四次、五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全省“两会”明确提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谱写中原更加出彩新篇章”的总目标,强调要打好“四张牌”,推进“三区一群”建设,这些都对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打造“三个高地”,实现“三大提升”,努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加快培养各类紧缺人才,提高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保障基本民生,实现全省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迫切要求进一步完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让人民能够享有更有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对照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全省教育工作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还不够强,教育系统主动融入和服务的意识仍需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创新能力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培养规模较小,研究生在校生规模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对此,我们要清醒认识、正确面对,坚持问题导向,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努力提高教育服务的水平,以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持和服务全省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3.对照人民群众对公平而有质量教育的新期盼,进一步提高教育供给的能力和水平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承载着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寄托着千家万户对美好未来的期盼。一方面,“有学上”是人民群众的基本诉求。多数家庭把子女的教育作为开支的首要选项,努力为下一代争取更好的教育机会,希望通过教育改变家庭命运、开启美好未来。另一方面,“上好学”是人民群众的普遍心态和迫切需要。我省是教育人口大省,受教育群体多样、需求多元,个性化学习逐渐成为主流;互联网深刻影响着青少年一代的学习、成长,如何规范引导,趋利避害,非常现实地摆在我们面前;随着进城务工人员在城乡、区域间大规模流动和“二孩”政策的实施,一大批随迁子女、留守儿童、适龄幼儿渴望接受好的教育,渴望更多的关心和照顾,教育资源配置、学校布局、经费投入、师资保障等面临一系列考验。对照人民群众这些需求和期盼,当前我省教育供给与人民群众需求之间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依然比较突出:一方面城镇基础教育资源短缺,城镇中小学和幼儿园建设滞后于城镇化步伐,“入园贵”“大班额”“择校热”等问题仍比较突出,另一方面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差,资源分散,水平不高,“空心校”仍然不少。同时,教育观念滞后,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单一,教育现代化水平不高。对此,我们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发展理念,加快发展步伐,提高发展质量,尽可能地尊重人民群众的合理选择,有效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教育需求,让教育事业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4.对照写好教育“奋进之笔”的新任务,精细谋划河南教育的改革发展

陈宝生部长在今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2018年是实施“奋进之笔”的进取之年。教育部制定了《“奋进之笔”总体方案》,明确了11项攻坚行动任务、196项争先计划和285项重点工作指南等一揽子工作计划,强调要啃下改革发展“硬骨头”,并提出了明确的工作要求。对照这些新任务,我们可以清醒地看到,虽然我省教育整体大跨步前进,但教育改革发展的速度、力度等并不均衡不充分。虽然教育投入在持续增长,但教育保障能力不足仍然是制约我省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因素。传统教育观、人才观、就业观对人们的教育评价、教育选择影响很大,应试教育压力依然很大,素质教育不能很好地落实。社会对接受职业教育还存在一定偏见,等等。如何稳妥推进教育改革,有效把握教育改革的速度、广度和强度,已经成为写好教育“奋进之笔”带给我们的重大课题。全省教育系统必须慎重对待,对每一项任务都要精心谋划、精细实施,做到蹄疾步稳、稳中求进,确保年底交出“得意之作”。

三、突出重点,明确河南教育改革发展新任务

今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对于今后一个时期全省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今年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聚焦服务河南“三区一群”和“四个河南”建设需要,进一步推进教育优先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着力解决好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更好满足全省人民日益增长的享有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教育的需要,进一步提升教育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今年的具体工作,省委高校工委、教育厅拟定了要点(征求意见稿),已印发给大家。这里我就2018年的重点工作再强调以下几点:

1.把方向,全面推进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

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党的领导是关键。全省教育系统必须毫不动摇地全面推进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第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作为全省教育系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政治任务,通过宣讲会、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加强学习培训,引导党员干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高校社科战线要加强研究阐释,组织召开系列研讨会,推出一批有分量的研究成果。各级党组织要抓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推动“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确保取得实效。

第二,切实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要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深入搞好理论武装,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切实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聚焦党建主业,引导党员干部肩负好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的政治担当,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第三,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一是严格落实责任制。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委部署,强化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政治自觉,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动权。二是严明教学纪律。加强课堂教学管理,坚持课堂讲授有纪律、公开言论守规矩,所有教育教学活动都不得出现违背党和国家大政方针、违背宪法法律、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等言行。三是加强阵地管理。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加强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报告会、研讨会等管理,落实“一会一报”“一事一报”制度。加强校园网络安全管理,做好重大活动、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第四,全面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一是2018年作为教育系统基层党建质量年,对接教育部“对标争先”计划,继续实施基层党组织建设专项评估,深入开展高校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二是认真落实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配合省委组织部做好高校班子配备、考核等工作,做好向民办高校选派党委书记工作,推进民办高校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有效覆盖。三是加强党支部建设,落实好“三会一课”制度,做好党员发展工作,评选表彰一批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和党务工作者。四是加强教育系统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推进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开展中小学校党建工作示范校创建活动。

第五,持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一是坚决贯彻党的十九大对作风建设的新部署新要求,切实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履行好“一岗双责”,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决心,坚定不移推进正风肃纪,坚持将党风廉政建设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切实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扎实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典型示范和警示教育,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二是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实施意见,密切关注“四风”新动向,着力发现隐形变异的作风问题,特别要注意整治教育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三是提高“四种形态”运用水平,坚持关口前移,强化制约监督,重点加强对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和重点部门、重点环节的监督,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长效机制。

2.抓根本,系统推进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我们必须坚持立德树人的核心地位不动摇,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培养更多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一,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改进教育教学方式,坚持因材施教,推进启发式、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方式。改革学生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注重过程评价,推进综合素质评价,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强化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完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加强生涯教育,建立健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体制机制,积极探索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

第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发挥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积极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充分发挥专业课教师的育人职责,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融入到教育教学各个方面。加强阵地管理,确保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组织好时代楷模、道德模范等校园巡讲,形成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今年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将开展“永远跟党走”百万师生主题社会实践活动、“我与‘两个一百年’”系列主题宣传活动、“我与中原共出彩”主题实践活动等,各高校要认真准备,切实抓好落实工作。

第三,做好体育美育工作。以促进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改善、人文素养和审美修养提升等为目标,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持续推进“每天两个大课间”或“每天一次活动课”,扎实推进校园足球工作。开足开齐体育美育课程,破解体音美师资短缺问题。推动中招艺术考试逐步扩大范围。

第四,强化语言文字工作。实施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攻坚工程、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启动学校语言文字工作达标建设,推进第六批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创建工作。研究制定我省《语言文字工作督导评估实施细则》。

3. 上水平,不断提高各级各类教育质量

质量是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生命线。必须始终坚持把质量放在核心位置,提高质量意识,推进教育向内涵发展转变,不断提升各级各类教育办学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

第一,推动学前教育普惠健康发展。强化政府主导,扩大普惠资源,提高普及水平,力争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8%左右。同时,引导支持民办园提供普惠性服务,着力解决“入园贵”问题。将公办园生均拨款、普惠性民办园生均补助等落实落细。提升保教质量,开展“小学化”专项治理,健全质量保障体系。

第二,大力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一是呈请省政府出台《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实施意见》,落实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四统一”,着力解决“乡村弱”和“城镇挤”问题。二是认真落实我省消除大班额专项规划,基本消除66人以上的超大班额,大班比例明显下降。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三是持续抓好“全面改薄”工作。2018年是“全面改薄”五年规划的收官之年,要加快实施进度,确保年底完成“全面改薄”各项任务,所有学校都达到“20条底线”要求。四是加快寄宿制学校建设,进一步优化农村中小学布局,提高农村中小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第三,推进高中阶段教育职普融合、普及发展。以实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为抓手,着力改善办学条件,力争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0.8%。开展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示范校创建活动,办好综合高中班,推进普职融通。制定深化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意见,从2018年秋季高一年级起全面实施新课程方案,推行选课走班,丰富课程体系,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第四,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一是扎实推进职教攻坚二期工程,深入实施品牌示范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双师型”教师培养和信息化建设,推动300所品牌示范院校培育特色、塑造品牌。加强高职院校创新发展,加强院校内部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开展好技能大赛和信息化教学大赛。二是举办首届河南省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峰会,力争推动签订一批重大示范项目。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充分发挥25个行业指导委员会作用,努力形成产教协同发展、校企共同育人的格局。三是扩大职业教育交流合作,继续开展中德合作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实验,持续实施优秀教师和管理人员赴国外进修计划。

第五,以“双一流”建设为抓手推动河南高等教育水平整体提升一是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郑州大学、河南大学要切实落实“双一流”建设主体责任,完善运行机制,加强绩效评价,加快向一流大学迈进,带动全省高等教育整体水平提升。其他高校要立足实际,准确定位,分类发展、特色发展,在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争创一流。二是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好“六卓越一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完善教学管理体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加强基层教学组织标准化建设,遴选建设一批优秀基层教学组织。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抓好示范校建设,组织好第四届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三是加强高校科研工作。积极探索高校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基础研究投入机制,推进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深入实施高校协同创新中心计划。建设一批河南亟需、特色鲜明的高端智库,积极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四是争取教育部支持,继续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加快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4.抓改革,充分激发教育发展活力

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尤其是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基础差、财力弱的发展中省份,更需要通过改革激发活力。

第一,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各地要按照中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部署,制订实施方案,细化工作措施,加大职能转变和简政放权力度,同时坚持放管结合,加大服务力度。要认真落实省教育厅等五部门《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实施意见》,在学科设置、学位授权审核、职称评审等方面进一步向高校放权。进一步优化治理结构,提升治理能力,研究出台《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教育督促检查工作的实施意见》。

第二,稳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学习借鉴上海、浙江高考改革经验,进一步完善我省《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做好教师、教室、课程、教学组织方式、考试评价方式等各种条件准备。建立和完善配套政策,推进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

第三,积极推进办学体制改革。出台我省《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进一步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大支持力度,吸引社会力量兴办教育,进一步完善多元办学的格局。落实好民办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和生均公用经费的规定。加强民办教育规范管理,严肃查处民办学校违法违规办学行为。

第四,做好新时期教育交流合作工作。认真落实我省《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实施意见》,积极引进国外优质资源开展合作办学,推动中外合作建设高水平大学取得更大进展。支持有条件的高校依托优势开展境外办学。扩大孔子学院建设规模,强化内涵发展。发挥留学生奖学金引领作用,打造“留学河南”品牌。深化与港澳台教育交流合作。充分利用省部会商平台,加强京豫、沪豫等合作,力争产生一批重大成果。

5.调结构,进一步增强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

教育结构影响着教育资源配置效益,影响着教育供给能力和水平。只有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教育需求的变化不断优化教育的层次、类型、学科、形式、布局等结构,才能更有效地配置教育资源,更有力地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更充分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

第一,加快调整布局结构。积极探索将城区普通高中外迁办学,采取初中利用高中校舍、小学利用初中校舍、幼儿园利用小学校舍梯次补位办学的办法,扩大城区学校的办学空间。要抓好《河南省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管理办法》的落实,规范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使用和管理。继续实施扩充城镇义务教育资源五年计划,新建、改扩建一批中小学校,缓解城镇“大班额”“超大班额”。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合理布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加快推进中职学校布局调整,确保到2018年秋季开学前调减至420所。高校设置要充分考虑地方产业结构、人口规模等实际情况,形成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更加适应的高等教育布局结构。

第二,切实优化层次结构。切实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比例,积极落实中职教育和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要求。以“文化素质+职业技能”招生考试改革为突破口,完善不同类型生源选拔方式,搭建多元互通的人才成长“立交桥”。以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建设为抓手,加快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加强专业硕士和专业博士的培养工作。

第三,动态调整专业结构。结合中职学校布局优化,建立面向市场、优胜劣汰的中职专业动态调整机制,重点建设若干个品牌示范专业和特色专业。建立健全高校招生计划与就业率、人才培养质量联动机制,积极引导高校围绕我省产业结构调整、“中国制造2025”、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需求,不断完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第四,积极调整类别结构。大力发展继续教育,完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办好成人高等教育,以社区教育实验区、示范区创建为抓手,全面推进社区教育。重点办好一批示范性老年大学,打造一批养老护理实训基地。做好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创建工作。

6.促公平,切实维护人民群众教育权益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在推动教育机会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等方面多下功夫,使人民群众最大程度共享教育改革发展成果。

第一,大力推动教育脱贫攻坚。深入落实《教育脱贫专项方案》,继续围绕保障学业、支持事业、促进就业、助力产业“四项任务”,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加强工作指导,加大对贫困地区投入力度,适时开展专项督查,确保教育脱贫攻坚各项任务落实落细。

第二,扎实做好学生资助工作。进一步健全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确保每一个孩子都不因贫失学、辍学。突出精准,确保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全覆盖。强化育人,推动保障型资助向发展型资助转变。注重宣传,让学生及家长对资助政策及受助情况应知尽知。严格监管,提高资助工作规范化水平。夯实基础,持续推进资助工作机构队伍建设。

第三,切实保障好特殊群体受教育权利。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继续坚持“两为主”、“四统一”原则,简化入学程序,确保接受义务教育“应入尽入”。加强留守儿童安全、心理等专题教育,会同民政、公安、妇联等部门开展关爱保护专项行动。以实施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为抓手,坚持以普通学校为主体、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送教上门和远程教育为补充,保障好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权利,力争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到90%以上。

第四,积极做好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落实好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做到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机构、人员、场地、经费、服务”五到位。落实好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残疾毕业生、少数民族毕业生和零就业家庭毕业生求职创业补贴等政策。以创业带动就业,加强创业平台建设,启动2018年“新时代,新梦想”就业专项帮扶系列活动,推动毕业生实现更高质量就业。

7.强师资,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育要发展, 教师是关键。党的十九大报告从师德、专业化发展和尊师重教三个方面,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进行了系统部署。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出台的第一个专门面向教师队伍建设的文件。《意见》指出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要从加强党的领导、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理顺教师管理体制机制、提高教师地位待遇等方面着力,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教育部决定今年实施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攻坚行动,这些都为我们指明了今后一段时期教师队伍建设的方向。

第一,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强教师队伍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党员教师自觉爱党护党为党,争做“四有”好教师的示范标杆。完善教师信用体系和师德档案制度,实行师德考核一票否决制。试点建设一批师德教育基地,在高校开展“做新时代党和人民满意的好教师”网络培训。持续强化师德宣传教育,开展“不忘初心,立德树人”师德主题教育和“河南最美教师”公益评选活动,发掘师德典型、讲好师德故事,形成强大正能量。强化师德监督问责,建立师德失范曝光平台和定期通报制度。

第二,健全完善教师培养补充机制。加大对师范院校的支持力度,提高教师培养层次,提升教师培养质量。实行“县来县去”,为乡村教学点培养3000名小教全科教师。继续实施“特岗计划”,加大薄弱学科教师补充力度,提高特岗教师本地生源比例。加强特岗教师管理,确保各项待遇落实到位。继续实施“农硕计划”,鼓励优秀特岗教师攻读教育硕士。深入实施 “千人计划”“万人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省特聘教授”等重大人才项目,着力引进和培养一批国内外有影响的学科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

第三,切实加强教师培训与管理。继续实施“国培计划”“省培计划”,深入实施中原名师培育工程,强化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选送一批青年教师到“双一流”建设高校培训。健全完善教师管理机制,深入推进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改革,严格教师职业准入。完善教师评价考核体系,破除教师资格终身制,探索建立退出机制。大力推进“县管校聘”改革,实行教师聘期制、校长任期制管理,实行学区(乡镇)内走教制度,推动城镇学校优秀校长、教师到乡村学校轮岗支教。

第四,进一步营造尊师重教氛围。完善中小学教师待遇保障机制,确保工资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完善教师收入分配激励机制,推进职业院校、高等学校教师薪酬制度改革,有效体现教师工作量和工作绩效。切实提高乡村教师工资待遇,全面落实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完善乡村教师荣誉制度,对长期在乡村学校任教的优秀教师颁发荣誉证书或给予其它奖励。加快教师周转宿舍建设,改善教师工作、生活、学习条件,提升教师的获得感、荣誉感,吸引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

8.抓保障,努力夯实教育事业发展根基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教育事业发展,抓好保障是基础。要以新的思路、新的方法,配置好资源,发挥好效益,推动全省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第一,加强教育经费管理。进一步推动完善教育预算拨款制度和投入机制,适时提高拨款标准,确保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总支出和人均支出逐年只增不减。加强预算管理,强化绩效监督,提高经费使用效益。根据各级各类教育特点,合理划分成本分担责任,建立办学成本核定和动态调整机制。

第二,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加快推动省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进省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化应用,加快省、市、县平台对接。启动实施基础教育信息化“十百千万工程”,在全省遴选建设10个示范区、100所示范校、1000个标准化中小学数字校园,再完成10000所学校校园网络和多媒体教室建设,基本实现全省校园网络和多媒体教室全覆盖。加大优质数字资源运用。全面实施“互联网+教育政务”行动计划,培育和构建基于互联网思维的政务、校务生态,推动智慧教育迈出实质性步伐。

第三,大力推进依法治教。进一步推动依法行政,完善重大行政决策机制,确保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责任明确。强化党员干部法治意识,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加强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查。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在推进依法行政中的作用。深入推动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加强学校章程实施,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认真实施教育系统“七五”普法规划,深入开展“法律进校园”活动,不断提升青少年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

第四,着力抓好校园安全。认真落实我省综治安全领导责任制和信访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学校安全齐抓共管机制。加强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深入推进平安校园建设,加大资金、人员投入,完善人防物防技防等风险防控体系。加强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意识。强化考试环境综合整治,确保考试安全,持续打造“平安高考”。认真解决食品安全、饭菜价格、校车安全等实际问题,维护师生切身利益。健全信访、维稳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提高应对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第五,切实强化教育督导。以国务院对省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为契机,启动对市、县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评价工作。继续做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验收工作,对已通过国家认定的县(市、区)加强监测,防止指标反弹,巩固均衡成果。开展“全面改薄”等重大事项专项督导。加强督导队伍建设,做好新一届省督学的换届和培训工作。

第六,高度重视教育宣传。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教育宣传工作,拓宽宣传渠道,积极利用微博微信、手机报、网站、报刊等多种形式,宣传好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利民惠民举措,宣传好教育改革发展的成果,宣传好教育系统的先进模范,宣传好各级各类学校经验做法。要强化教育舆情监测和应对,健全舆情收集和回应机制,做好突发事件新闻发布和舆论引导工作,把握好教育热点回应的时、效、度。全面推进教育政务公开工作,建立健全教育政策解读、政务信息发布制度,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多渠道开展与群众的互动交流。

四、振奋精神,形成推动教育改革发展新气象

工作谋划是基础,抓好落实是关键。落实好2018年重点工作任务,还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心中要有信仰。信仰是一个人、一个组织、一个政党乃至一个国家力量的源泉,精神的家园。没有牢不可破的理想信念,没有崇高理想信念的有力支撑,就不可能有不竭的前进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号召全体共产党员,“坚守崇高信仰,炼就金刚不坏之身”。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一是要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要把理想信念作为立身之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二是要进一步加强党性修养。要把政治坚定、对党忠诚铸入思想、融入灵魂,在方向路线上旗帜鲜明,敢于澄清模糊认识,坚决抵制错误思想。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三是要进一步强化修身立德。要把提升道德境界、培养高尚情操作为永恒课题,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纯洁工作圈、简化朋友圈、淡化生活圈。多学习,少应酬。多一些书香味,少一些烟酒气。多一些体育锻炼,少一些灯红酒绿。

2.眼里要有全局。我们谋划和推动工作,不能就教育论教育,要跳出教育看教育,树立大教育观,包括大局观念和“大家办”观念,站在整体的、长远的、全局的角度看问题、想办法,做决策。一是站位全局谋教育。要深刻认识教育在我省“三区一群”国家战略规划实施和“四个河南”建设中的历史使命,准确认识教育在整个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找准服务大局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我们这几年一直强调教育服务“三重”的意识,应该说,各级各类学校主动融入、主动服务的意识和能力都得到了加强和提高,今后我们还要进一步强化这种思想,主动服务于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尤其是“三区一群”等重大战略,从中寻找工作着力点,强化教育服务全局的意识;主动服务于河南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尤其是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从中寻找工作结合点,提高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性和贡献力;主动服务于人民群众重大关切,尤其是人民群众关心的 大班额”“择校热”及教育质量、教育公平和学生安全等问题,从中寻求工作切入点,让人民群众最大程度享受到教育改革发展成果。二是形成合力办教育。教育改革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协力攻坚。要树立教育“大家办”观念,坚持开门办教育、开放办教育、多元化办教育。政府要保基本、兜底线,该负的责任一定要落实,切实提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同时要敢于放开,坚持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一视同仁,鼓励社会资本进入。要推动各级党委政府不断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巩固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进一步健全部门分工负责、密切协作的工作机制,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主动加强与当地发改、人社、财政、编办等单位以及社会各界的沟通协调,争取更多的理解和支持。三是跳出教育看教育。社会发展到今天,人人心中都有一本教育学、都有一套度量衡,教育评价不再是也不可能是政府自说自话,要跳出教育系统内部评价的局限,加快探索改革教育评价制度,积极发展第三方评价,真正做到教育质量由人民说了算,由社会说了算。

3.手上要有方法。教育工作千头万绪,我们要善于综合运用行政的方法、经济的方法、法治的方法、思政的方法等,针对不同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工作中要注意把握好以下三点:一是抓住工作重点,带动整体提升。教育工作千头万绪,任务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我们能够利用的资源是有限的,我们的时间精力也是有限的。在工作中,我们一定要善于抓住重点,抓住关键,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要紧紧抓住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经济社会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制约教育改革发展的瓶颈问题。重点抓准了,关键抓住了,很多问题迎刃而解。二是打造工作亮点,善于总结经验。教育工作非常繁重,不能平铺直叙、毫无特色,要注意打造工作中的亮点,创造品牌,突出特色,力争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唱出我们教育的“好声音”,在全国教育改革发展格局中发出我们河南的“好声音”。三是避免工作污点,维护系统形象。过去人们常说“一俊遮百丑”,但现实生活中,常常会出现“一俊”难遮“百丑”而“一丑”却能遮了“百俊”的现象。教育工作事关千家万户,事关人民群众福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社会关注度极高,工作中稍有不慎,就会给整个教育系统抹黑,损坏教育形象。所以,工作中不仅要注意塑造品牌、打造亮点,还要注意避免工作失误带来的污点,尤其要在安全稳定、师德师风、反腐倡廉等方面要多下功夫、下足功夫,努力维护好教育系统良好形象。

4.身上要有干劲。近年来,我省教育事业取得了不少成绩,形成了不少亮点,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人民群众的期盼相比还有不小差距。当前,我省教育改革和全国一样,正在步入深水区、攻坚期,改革的难度在不断加大,许多问题没有现成答案,要想实现河南教育的科学发展、更大跨越,必须鼓足干劲,毫不懈怠,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推进我省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一是树立求真务实的风气,增强身上的实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如果不沉下心来抓落实,再好的目标,再好的蓝图,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我们在工作中,要重实情,多深入一线,深入基层,抓调研、摸实情,找准制约教育改革发展的问题症结,了解人民群众关注的教育热点。要出实招,真抓实干,不搞形而上学,要学会换位思考、善借他山之石、敢破路径依赖,随着省情教情的变化,及时调整工作方式方法,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要谋实效,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喊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的口号,不搞华而不实、哗众取宠的工程,工作部署后,要在狠抓落实上下力气,在提高工作执行力上下功夫。二是树立积极进取的风气,增强身上的闯劲。我们要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始终保持克难攻坚的勇气,把职业当成事业干,切实把心思用在干事创业上。在工作中,我们要解放思想、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推进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决不可墨守成规,因循守旧。要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好制约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环节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使改革更加精准地对接教育发展所需、基层学校所困、人民群众所盼。要鼓励基层创新,最大限度调动地方和学校等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善于总结地方和学校改革创新的经验教训,营造想改革、谋改革、善改革的浓郁氛围。三是树立勇于担当的风气,增强身上的韧劲。在新的形势下,教育工作不断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工作任务将会越来越繁重,推进教育改革的难度会越来越大,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改革过程中,要敢于负责,勇于担当,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质量效率意识,发扬钉钉子精神,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蹄疾步稳,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不断把教育事业推向前进。

5.脚下要有底线。底线就是红线,不可触碰、不可逾越。一是要坚守政治底线。我们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重大原则和大是大非问题上要有清醒的认识,同时,结合各自工作,加强意识形态和阵地管理,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二是要坚守法律底线。要始终心怀对权力的敬畏,养成按法律和规章制度说话办事的习惯,真正做到心中有法、行必依法,不断提高依法治教水平,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进行管理。对于违规办学、非法招生等行为要严格查处。三是要坚守道德底线,坚守高尚的品格,严以修身,严于律己,不断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四是要坚守纪律底线。自觉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把讲纪律、讲规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权力观、地位观、荣誉观,堂堂正正做人,勤勤恳恳做事,清清白白从政。持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不廉洁斗争,大力倡导清正廉洁的风气。春节期间,往往是违反廉洁纪律和八项规定精神的易发期多发期,我们要保持高度的政治清醒和政治自觉,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精神和省委省政府若干意见,严格廉洁自律,坚决遏制“四风”。

同志们,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使命要有新作为。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记使命,再接再厉,努力开创河南教育发展新局面,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中原更加出彩做出我们教育系统新的更大的贡献!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