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政 府 工 作 报 告(草案 [打印本页]

作者: 沙市秘书    时间: 2009-3-2 13:25
标题: 政 府 工 作 报 告(草案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在加速推进绿色工贸城市建设中奋发有为

    2007年,是我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良好成绩的一年。一年来,县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政协及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下,团结依靠全县人民,紧紧围绕“争十强、创一流”奋斗目标,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主动适应新形势,把握新机遇,拓展新思路,破解新难题,全力推进绿色工贸城市建设,较好地完成了县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发挥了海西纵深推进的前锋作用,谱写了沙县加快崛起的新篇章。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8.4亿元,增长  15.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1.5亿元,增长66.6%;财政总收入5.02亿元,增长29%,其中地方级一般预算收入2.75亿元,增长30.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4.03亿元,增长19.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12117元和5818元,分别增长27.5%和13.8%。经济发展速度创近年新高,一些重要领域、重点项目亮点纷呈。

    ——向莆快速铁路三明段顺利动工建设,鹰厦铁路万能至大洲段改造获国家铁道部同意,与向莆铁路同步建设。

    ——三明海西纺织服装工贸园、金港工业园、奕嘉特种金属、竹纤维系列产品生产等4个投资10亿元以上的大项目签约。

    ——全年财政总收入突破5亿元,当年增收突破1亿元,税性收入增幅达30.9%;金融各项贷款新增超过9亿元,贷款余额突破47亿元。

    ——城市建设管理工作扎实推进,成功创建优秀旅游县,入选中国特色魅力百强县,城市知名度、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沙县小吃制作工艺被列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沙县小吃同业公会被中国烹饪协会授予县级唯一的“全国餐饮业先进社团”荣誉称号,成功举办沙县小吃北京推介会,以沙县小吃为题材的高清电影《走出廊桥》在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播出,沙县小吃品牌更具影响力。

    ——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工作机制,全县已流转土地面积7.03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37%,有力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发展。

    ——沙县宏盛塑料有限公司生产的“宏光”牌酚醛模塑料被授予“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实现我县中国名牌产品零的突破。

    ——城三小学科技楼、县影剧院、中医院迁建等一批教育、文化、卫生项目建成投入使用,有力推动了社会事业发展。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㈠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07年,预计实现农业总产值22.4亿元,比增6.8%。发展现代农业,以抓好土地流转为切入点,加大农业招商力度,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培育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7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2家,建立凤岗西霞、高桥幼溪等千亩农业示范园10个,引进炎洪生物、大球盖菇、黄花菜等农业产业项目37个,竹业、鸭业和茶果业等特色产业进一步发展,“天河”牌竹凉席进入中国十大凉席品牌排行榜,“富山老农”牌芦柑成为全省首个获国家绿色食品认证的芦柑品牌。改善农村面貌,扎实开展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整治村和城区村“六比六促”竞赛活动,深入实施“家园清洁行动”和“绿化康庄大道、美化幸福家园”活动,完成国道、省道、县道和村庄绿化树种植39万株,美化、靓化了农村环境;完成乡村公路水泥硬化19公里,实现建制村“村村通”水泥路;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防灾减灾体系更加完善和健全,动植物疫病防控和生态农业保护得到加强。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切实做好农民减负工作;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及其配套制度改革,健全林权抵押贷款机制,成立林业服务中心,林权抵押贷款1712万元;大胆探索农行服务“三农”试点工作,成立养猪行业等担保公司,缓解“三农”融资难问题;全面实行村帐乡代理工作,规范村级财务行为;完成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阶段性工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乡(镇、街道)供养人员基本养老保险纳入县财政统付,进一步缓解乡镇财政压力。

    ㈡着力推进工业强县步伐。继续把工业发展作为支撑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壮大园区规模,做大工业总量,促进产业集聚。2007年工业经济持续高位增长,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82.24亿元,增长39.6%,其中县属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64.7亿元,增长48.9%,工业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2.5%。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抓好金沙园、金古园、木竹加工区和7个乡镇工业集中区开发建设,园区规模不断扩大,全县新开发工业用地2815亩,新入园企业80家,新投产企业66家。金沙园标准厂房竣工13万平方米,长泰外来工廉租公寓建成投入使用,入园企业达91家,已建成投产43家;金古园基本完成一期2.2平方公里土地平整及管网设施建设,入驻企业达11家,其中投资超亿元企业6家。促进产业加快集聚,壮大领军企业,培育林产加工、金属深加工、生化等产业集群,主导产业支撑力不断提升,三大主导产业规模以上产值达56.61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产值68.8%;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26家,新增26家,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16家,新增6家。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强协调服务,加大项目推进力度,青山纸业20万吨高强瓦楞纸、万安电源科技等18个项目建成投产,厦工三重、双轮化机等34个项目顺利推进,石狮轻纺服装园、金利亚彩涂钢板生产等30个项目动工建设,工业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㈢全力推进城市化进程。突出城市经营理念,继续扩大城区规模,完善城市服务功能,优化城市发展环境,强化城市产业支撑,不断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加快完善城乡规划,基本完成《沙县城市总体规划》、《海西综合交通枢纽规划》成果修编,实施了《金沙园以南6平方公里控制性详细规划》,完成了《东门片区控制性规划》的初步方案,推进了高砂、高桥等6个乡镇的集镇规划工作,城乡规划布局更加科学;制定了加强土地和规划建设长效管理、城中(郊)村村民住宅建设用地管理等措施,城乡规划管理更加规范。全面推进城市建设,沙县机场建设顺利推进,三明至沙县快速通道、大洲大桥及其连接线工程启动建设,城市框架进一步拉开,城市建成区面积新拓展2.1平方公里,达18平方公里;金鼎城、龙湖天城、罗布家园等精品住宅小区初具规模,民发商业广场建成投入运营,污水处理厂、220kv金沙变电站建成投入使用,垃圾压缩站、中转站等设施建设顺利;建国西巷拆迁安置工作平稳有序,城市夜景设施得到完善提升,城市品位进一步提高。不断规范城市管理,完成面的更新置换,开通城市公共交通线路,开展水南违章搭建、城区交通秩序和205国道城区段、金沙市场等场所环境卫生的专项整治,启动二级环卫市场化运作试点工作,出台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管理规定,城市长效管理机制得到有效落实;加强对房地产开发建设过程的监管,出台完善出让宗地调整容积率等规划指标补交土地出让金审查报批工作意见,强化了国有土地资产的管理。加快发展服务业,出台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扶持建筑业发展壮大等工作意见,推进流通产业发展试点城市工作,广泛接触现代物流项目客商并取得一定进展,已吸引20家品牌经销商入驻三明汽车城。扎实抓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改造农家店91家,覆盖所有乡镇和36.3%的建制村。不断完善旅游景区景点和配套设施建设,小吃文化城一期完成封顶并启动二期工程,爱乐龙湖山庄正式动工,淘金山、大小佑山森林公园、松柏岩等旅游景点得到进一步开发,全年接待游客30.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07亿元。

    ㈣全面推进社会事业发展。立足民生民本,更加注重统筹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推动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共投入3888万元,完成翠绿小学宿舍楼、沙五中学生宿舍楼和青州、南阳等中心小学教学楼及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县教育城域网等7个项目建设,新建校舍3.86万平方米,办学条件持续改善;全年引进本科毕业教师38名,师资结构不断优化;全面推行教师评聘分开、竞聘上岗,实施教师城乡互动,取消农村学生杂费、书簿费,免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借读费,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高考本科上线首次突破800人,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共有6个项目被列入省、市科技计划,2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30多家企业与科研机构(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加快文体事业发展,进一步完善文化阵地建设,影剧院建成投入使用,完成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青州、高砂示范点和一批乡村文化站(室)、体育健身点建设;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高,在全国第十四届冬泳锦标赛获得2枚金牌,在三明市第四届运动会上夺得39枚金牌并获总成绩第二名。改善医疗卫生条件,投入2600万元,新建县中医院门诊医技楼,完成郑湖、南霞等乡镇卫生院改造和36个村卫生所规范化建设,添置一批乡镇卫生院医疗设备;深入开展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强化疫情监测和食品、药品监管,实行免费医学婚检,保障了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扩大广播电视覆盖面,共投入375万元,完成106个20户以上通电自然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和152个建制村可调频广播的安装工作。

    ㈤统筹推进社会和谐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改善群众生活,努力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群众。积极扩大就业,落实再就业扶持政策,开展再就业援助行动,实施新型农民工培训工程,实行“就业保障卡”制度,累计新增就业2648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27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8%以内。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扎实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和贡献奖励等保障制度,共有16.65万名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合率达93%;养老、医疗、失业等“五险”覆盖面不断扩大;提高五保户生活费补助标准,完成夏茂、高桥敬老院建设;制定城区土地征收留地安置办法,进一步解决失地农民的生活出路问题;出台沙县城区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稳步推进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严格执行三项国策,完善计生目标责任考核奖惩办法,落实计生综合治理工作机制,建立流动人口“一站式”管理服务模式,查处“两非”等各类案件74件,全县计划生育政策符合率达95.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6‰;落实县长环保责任制,建立全省首个县级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抓好节能减排工作,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分别比2005年降低22.7%、19%,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现耕地占补平衡,节约集约合理利用土地,保障了重点项目建设用地。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开展道路交通、消防安全等专项整治活动,安全生产总体形势保持稳定。深入开展“平安沙县”创建活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初步建成以城区为中心,覆盖全县各乡镇、村、厂矿、学校的治安防控网络,监所整体搬迁主体工程完工,公安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建立信访预警机制和群体性非正常上访现场处置指挥协调机制,开展“县长公告接访日”活动,及时排查调处各项社会矛盾纠纷,维护了安定稳定的社会局面。同时,认真抓好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工作,应急作战准备更加扎实,动员指挥系统建设更加完善,我县被省国动委评为国防动员先进单位。

    ㈥加快推进民主法制进程。深入开展民主法治建设,着力提高政府执政能力。不断健全民主法制,认真贯彻重大事项向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制度,严格执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结率均为100%。加强与群众联系,继续办好县长热线电话,更新政府门户网站,开通县长信箱,虚心听取社会各界人士的建议意见,民主渠道更为畅通。坚持依法治县,认真抓好“五五”普法工作,提高全县人民的法律意识;深入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扎实提升机关效能建设实效,不断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进一步转变机关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行政行为更加规范。切实抓好政府班子自身建设,不断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和制度,加强工作规范,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为民执政水平;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反腐倡廉各项措施,加强行政效能监察和审计监督,规范行政权力运行机制,勤政廉政得到加强。

    此外,人防、档案、方志、气象、老区、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移民、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等工作也取得新成效。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和构建和谐沙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是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监督帮助和全县各界人士关心、支持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的全县人民,向积极支持政府工作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社会各界人士和省市属驻沙单位、驻沙部队、武警官兵、离退休老同志,向所有关心、支持沙县发展的海内外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政府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前进道路上还面临着不少矛盾和困难。主要是:经济总量偏小,经济结构不够合理,经济发展质量与速度还不够好;现代农业发展程度不高,农业基础设施比较薄弱;产业集聚水平不够高,第三产业发展较为滞后;自主创新和专业技术人才缺乏问题较为突出,生态环境保护压力较大;就医、就学、交通、社会治安等方面还不尽人意,消费价格上涨压力较大,改善和保障民生的任务还很重;一些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服务不到位,工作落实不够到位,官僚主义、铺张浪费和消极腐败现象依然存在等等。所有这些问题和不足,我们将高度重视,在今后发展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在主动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勇当前锋

    200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做好今年各项工作,意义十分重大。今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省委提出构建“三个平台”、“两个先行区”的要求,认真落实县委十届四次全会部署,以“争‘十强’,创‘一流’,加快建设绿色工贸城市”为目标,按照“把握新机遇、谋划新发展、构建新和谐、实现新跨越”的发展思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城乡发展,坚持着力民生、着力民心,促进社会和谐,在发挥“前锋、基地、枢纽、支撑”作用中当好“排头兵”,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根据以上总体要求,今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5%;地方级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0%;外贸出口完成500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850万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9%,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控制在105%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2%和8%;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2%,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3%,化学需氧量排放减少12%。

    为实现上述目标和要求,重点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㈠坚持统筹发展,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按照新农村建设“20字”要求,强化支农惠农政策,促进农村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新发展。继续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不断促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和产业化发展,提升现代农业水平。稳定粮食生产面积、产量,提高良种覆盖面;积极发展品牌农业,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支持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壮大竹业、鸭业、茶果业等主导产业,推进种子种苗、烟叶、蔬菜、食用菌和花卉苗木等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大力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农产品行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完善龙头企业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及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开展新型农民培训,建设农村综合服务信息网,推进现代农业体系建设。推进沙县小吃产业再上新台阶。加快沙县小吃文化城建设,确保今年12月前建成投入使用。加强小吃业主培训,提高小吃业主的整体素质;组建沙县小吃集团和沙县小吃文化城管委会,扎实推进沙县小吃经营标准化,带动沙县小吃从传统经营模式逐步向现代餐饮经营模式转变。大力实施品牌战略,不断扩大沙县小吃影响,努力把沙县小吃商标争创成中国驰名商标。推进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取得新改善。财政支农资金、政府固定资产投资和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继续高于上年,加大财政对教育、文体、卫生、广电等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逐步缩小城乡居民享受公共服务差距;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在抓好标准农田、土地整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和烟田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继续推进农村路网、“六千”水利工程、农村户用沼气工程、竹山道路和蓄水灌溉工程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健全防灾减灾体系,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和生态农业保护,加大地灾点整治与搬迁工作力度。深化新农村建设系列竞赛活动,努力改善农村面貌。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取得新成果。继续以完善土地流转机制为重点,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以加大服务“三农”力度为重点,支持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农发行成为农村金融体系的骨干,优化农村金融服务环境;以完善林权抵押贷款、生态公益林管护补偿机制等配套服务为重点,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动林业持续发展;以健全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为重点,推进征地制度改革,保障失地农民权益;以增强基层财政保障能力为重点,推进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基层发展积极性。同时,注重扶持偏远、经济实力较弱乡镇的发展,在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给予倾斜。

    ㈡突出工业强县,持续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按照“构筑大平台、建设大项目、培育大产业”的思路,壮大园区经济,培育产业集群,全面提升工业竞争力。构筑大平台。以园区促进工业集聚发展,集中精力推进金沙、金古园开发。年内,金沙园新开发工业用地1500亩,完成27平方公里二期规划的编制和报批,加快推进建设进度;金古园完成23平方公里二期规划的编制和报批,打通二期连接道路,完成征地3000亩,新开发工业用地1000亩;在新引进和投产一批项目的同时,抓好园区的配套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园区功能,增强园区的吸引力和承载力。同时,有序推进木竹加工集中区和高砂、青州等7个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保持园区和集中区项目用地一定的常量,承接产业转移和项目落地。建设大项目。把大项目建设作为实现跨越发展的第一抓手,全力抓好征地工作,推进三明海西纺织服装工贸园、金港工业园、竹纤维系列产品生产、奕嘉特种金属生产等大项目动工建设,努力促成大唐国际火力发电项目落户我县;推进厦工三重、爱乐体育用品生产、金利亚彩涂钢板生产等6个亿元以上项目建成投产,加快三明机床厂、双轮化机、金圣重工等11个亿元以上项目建设进度。培育大产业。用产业集群的理念引领工业发展,围绕青山纸业、大亚木业、厦工三重、明光新型材料、麦丹集团等一批领军企业,大力引进关联、配套项目,不断延伸产业链,发展林产加工、金属深加工、轻纺服装、生化等产业集群,增强产业竞争优势。同时,扎实推进品牌战略,以品牌带动资源、市场和产品的整合,提升发展质量,力争年内新增1个以上国家级品牌、8个以上省级品牌、10个以上市级品牌,打造富有竞争力的产业品牌,不断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㈢突破现代服务业,持续提高第三产业比重。紧紧抓住建设综合交通枢纽的机遇,科学编制产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面向生产、面向民生的服务业,促进产业协同互动发展,推动第三产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着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依托铁路站场、机场、高速公路互通口等重要节点,加快闽西北物流园、三明汽车城、陶瓷建材城等项目建设,推进城南物流中心建设;着眼于区域优势和产业优势,加快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扩大物流企业服务面;积极引入一批示范物流项目,扶持发展一批现代物流示范企业,引进先进物流管理理念、经验和人才,提高物流业发展水平。重视金融服务业发展,积极扶持创业投资、融资租赁、股权融资等新型投融资方式,支持优势企业上市,规范有序地加快保险、担保、典当业发展。推进技术服务业发展,积极引进行业规划、评估咨询、项目开发等中介服务机构。着力发展现代流通业。支持发展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改造提升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促进民发商业广场全面开业,提升步行街、鸿图花园等商业中心的竞争力。推进农村流通体系建设,继续抓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抓紧培育一批消费品连锁超市、农资连锁店。落实交通运输业等政策措施,促进运输业不断壮大。积极拓展通信、娱乐、文化、体育等消费市场,引导住房、汽车合理消费。着力发展旅游业。主动融入省、市旅游大格局,做好沙县小吃与休闲旅游相结合文章,加快淘金山、大小佑山、罗岩山森林公园、松柏岩等旅游景点的开发和提升,推出精品旅游线路,加大旅游资源保护力度,完善旅游景区景点和配套设施建设,打响“优秀旅游县”、“中国小吃文化名城”等品牌,逐步把沙县打造成为“小吃文化旅游目的地、生态休闲度假地和旅游集散中心”。

    ㈣围绕中心城市构建,持续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主动融入海西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按照“拉大框架、完善功能、提升品位”的思路,抓好规划、建设和管理等关键环节,拓展城市空间,做优城市功能,不断增强城市的带动辐射能力。促进城乡规划上水平。高标准做好城市、乡镇的规划修编工作,完成《沙县城市总体规划》第三轮修编,着手编制城南控制性规划和部分重点区块详细规划,推进青州、夏茂等小城镇及示范村的规划编制工作;增强规划的严肃性,切实加强规划实施管理,促进城乡建设有序推进。促进城市建设上水平。积极配合做好向莆铁路、沙县机场、三明至沙县快速通道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大洲大桥、鹰厦铁路万能至大洲段改造等项目建设,逐步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围绕市县一体化,主动推进项目运作和政策研究,积极争取有利沙县发展、有利沙县民生的项目先行先做,扎实推进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五个一体化”。打造城市新亮点,加快金鼎城、龙湖天城、爱乐龙湖山庄、火车站旧屋区改造等项目建设步伐,新建长泰家园东区、思敬前地块、罗佛殿小区、古县新村等项目。完善市政公用设施,完成金陵路和五叉口道路建设,加快公交场站建设,抓好城市夜景工程的提升和扩展。同时,不断加快城镇化进程,重点推动青州、夏茂等集镇建设,辐射带动周边乡村发展。促进城市管理上水平做活土地文章,重点抓好新体育馆等9宗土地征用工作,严格执行土地收储和“招拍挂”制度,引导社会资金参与经营性市政公用设施的建设和运营,扩大城建资金总量规模。加快城市园林景观体系建设,提高城市绿化水平,积极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完善《沙县城市管理暂行规定》,落实以交通秩序、市场秩序、殡葬管理、社区管理等为重点的城市综合管理长效机制;创新城市环境卫生管理体制,强化街道属地管理,明确社区城市管理职责,完善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与使用管理,切实改善城市环境面貌。

    ㈤着眼激发活力,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积极应对国家宏观政策调整的新形势、新情况和新问题,努力运作,有效作为。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工作着力点,深入推进体制改革和扩大开放,形成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为加快推进绿色工贸城市建设提供体制保障和强大动力。切实改善发展环境。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做好新一轮行政审批项目清理工作,加快网上审批服务系统建设。研究制定促进投资的政策、措施和办法,继续完善领导挂包企业制度,解决项目推进和企业发展的困难问题。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全面推进政银企合作,有效促进资金供求对接。创新人才激励机制,选拔县管拔尖人才,表彰突出贡献人才;完善人才引进、培养的政策措施,加快新农村建设、卫生、教育、企业经营等方面的人才引进,重视抓好现有人才的培训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切实强化招商引资。集全民之智,举全县之力,加大山海协作、区域联动力度,主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加强与沿海重点城市的交往,努力引进一批战略投资者;深化招商引资活动,完善招商引资奖励办法,落实招商引资工作责任制,调动各方面参与招商引资的积极性;在用好省、市招商平台基础上,继续开展专场招商推介活动,着力引进一批关联度大、集聚度高、带动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激活民间资本,实施民资“二次创业”和“回归工程”,鼓励引导小吃业主等在外人员返乡创业。切实提高经济外向度。完善外贸出口激励政策,培育出口型企业,鼓励引进加工贸易的外资项目,支持企业“走出去”经营,提高对外贸易水平;继续加强对外的沟通联系,强化区域产业协作、配套,不断拓宽对外经贸合作的领域和空间。

    ㈥致力协调发展,持续推动各项事业进步。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事业发展,谋求社会全面进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施技术创新引导工程,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用好“ 6·18”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平台,促进更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优先发展教育。坚持教育公益性质,进一步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免除城区学校义务教育学杂费,免费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教科书,补助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生活费。完成凤岗中心小学、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建设,启动郑湖中心小学学生宿舍楼建设,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和布局。完善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信息工程和教育城域网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入实施“名师名校”和“城乡教师互动”工程,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建设金沙高级中学,做强做优普通高中,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提高医疗卫生保障水平。加强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和公共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市县医疗合作,完成中医院续建和高桥卫生院改造,抓好村级卫生所规范化建设,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加强疫情监测和食品、药品监管,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推进文体广电事业繁荣发展。完善“文化三馆”设施,加强文物保护和利用工作,挖掘传统历史文化,打响地域特色文化品牌。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和全民健身运动,启动新体育馆建设,新建湖源、南阳、虬江等综合文化站和一批村文化室、农民健身点,完善三级文体网络。加强文化产业发展的引导,吸纳和引进现代文化产业项目,重点扶持文化娱乐业,规范文化市场管理,逐步做大文化产业。完成155个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基本实现县乡村三级有线电视联网。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落实计生工作新机制,严格计生考核奖惩措施,狠抓“性别比”整治和流动人口管理,稳定低生育水平,确保计划生育政策符合率达94%以上。

    ㈦立足科学发展,持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全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强化节能减排。把节能减排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落实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和责任制,抓好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和重点企业节能,推广应用节能技术;推进以工业和生活废水治理、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整治以及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的减排工作,制定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削减计划,对国控和省控的重点排放企业实行在线监控,依法依规严肃查处超标排放行为。在招商引资和新上项目中加强审核把关,提高能耗指标的市场准入标准,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实行新建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点对点”调剂平衡,腾出总量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认真按照国家产业政策,逐步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和产品,优化产业结构。强化资源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循环经济示范项目建设,加强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加大“三废”综合利用,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和新型墙体材料、散装水泥。强化生态建设和资源保护。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和饮用水源地保护,深化水环境综合整治,推进垃圾集中无害化处理,抓好污水处理厂运营,提高污水、垃圾处理率;加强国土规划,严格执行国家土地政策,加强建设项目用地管理和批后监管,抓好基本农田保护,促进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整顿和规范矿产开发秩序,合理开发利用资源。

    ㈧紧扣为民惠民,持续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按照着力民生、着力民心的要求,切实以改善和保障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建设,全面落实惠民各项政策,努力让发展成果惠及全县人民。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落实《就业促进法》,以创业促进就业;完善促进劳动者创业的各项扶持政策,巩固和发展城镇消除“零就业家庭”、农村“一户一就业”成果,积极做好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全年新增城镇就业270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  11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全市控标水平。贯彻《劳动合同法》,强化“就业保障卡”制度,完善劳务派遣,全面实施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完善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和监控机制;发挥市、县教学资源作用,与园区共建实训基地,探索校企联办路子,强化职业教育培训;继续办好劳动力市场供需见面会,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解决企业用工难问题。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各类社会保险覆盖面,依法规范各类企业参保行为,重视做好企业职工和农民工参保工作,全面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设,稳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待遇,逐步解决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问题;逐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标准,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和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社会救助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保障社会安定稳定。广泛开展“五五”普法活动,继续深化“平安沙县”建设,推进公安“三基”工程建设,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立健全“严打”长效机制、治安防控机制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坚决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解决好涉法信访遗留问题,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有效化解矛盾纠纷。深化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继续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坚持安全发展,突出抓好重点行业、重点区域、重点企业隐患排查治理,有效减少伤亡事故,进一步降低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不断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救援和指挥系统,完善抵御自然灾害的长效机制,增强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做好全国第二次经济普查工作,强化物价的监管、分析、预警,确保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巩固全省首批文明县城创建成果,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发扬沙县革命老区优良传统,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扎实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着力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继续实施农村“留守孩”关爱工程,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同时,大力支持驻沙部队、武警和民兵预备役建设,认真做好国防教育、人民防空、支前动员、拥军优属等工作。关心支持妇女、儿童、老龄工作,发展残疾人事业,进一步做好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移民、档案、方志、气象等各项工作。

    今年,政府将继续加大力度,集中财力,办好以下惠民实事:

    ⒈搬迁民营工业区:三年内基本完成民营工业区企业搬迁,年内完成搬迁3家以上,逐步改善城区环境。

    ⒉改善城区交通:实施泰和路改造,动工建设东大桥李纲路引桥,改造三优街隔离栏,加强城区交通秩序整治和管理,改善城区交通状况。

    ⒊提高医疗卫生保障水平: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年内保险涵盖3.3万人;投入500万元,建设夏茂中心卫生院门诊综合楼,完成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造、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和30个村级卫生所规范化建设,改善城乡医疗卫生条件。

    ⒋建设老年公寓:投入4000万元,年内基本建成集公寓楼、办公楼、老年康复中心、休闲娱乐运动场所的老年公寓。

    ⒌建设城乡文体设施:启动多功能综合体育场馆建设,投入1000万元完成征地、场馆及附属设施设计;投入350万元,新建4个、改造3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新建24个村文化室和10个农民健身点,完善城乡文体设施。

    ⒍改善低收入群体住房条件:建立经济适用房和廉租住房制度,投入1000万元,新建6000平方米经济适用房和2000平方米廉租住房。

    ⒎完善社会治安防控网络:投入200万元,在城区设立100个视频治安动态监控点,加强城区社区专职治安巡逻队建设,强化治安防控。

    ⒏综合治理城区环境卫生:完善城区二级环卫长效管理机制,投入300万元,修建3座城区公厕、3个垃圾中转站,改善城市环境卫生。

    ⒐建设人力资源市场:动工建设沙县劳动力转移(招聘)中心,加强人才、劳动力的培训和引进,培育闽中较有影响力的人力资源市场。

    ⒑建设金沙高级中学:按一级达标校标准,投入2000万元,在原文津学校的基础上完善教育设施和附属设施建设,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和布局。

    ⒒建设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投入650万元,完成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建设,为少年儿童提供设施完善的校外活动场所。

    ⒓改善城区社区居委会办公及活动场所条件:通过无偿划拨、政府购买、调剂、置换等方式,解决城区社区居委会办公及活动场所不足的问题。

    三、在建设人民满意政府中树立形象

    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实现沙县发展新跨越、谱写沙县加快崛起的新篇章,这是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和历史重任。必须把政府自身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创新体制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增强政府公信力、执行力、亲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㈠推进依法治县,以笃行提高公信力。进一步落实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把依法行政贯穿到政府工作的全过程,善于依法依规解决矛盾问题,确保行政执法规范高效。认真执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自觉接受县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积极办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议案、建议和提案。注重科学民主决策,完善重大问题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严格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行政过错追究制,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侵权须赔偿。严格规范性文件的审查备案,认真做好行政复议工作。加强政府诚信建设,对向群众承诺的事项、对县委决定的事项、对人大形成的决议、对上级安排的工作努力做到言必行,行必果。

    ㈡抓好工作落实,以效能提高执行力。加强对政治、经济、科技、法律、社会管理等方面知识的学习,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着力增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能力、驾驭全局的能力、处理利益关系的能力和务实创新的能力,不断提高政府团队的战斗力。注重提高效率,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大并联审批力度,完善政府门户网站,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健全工作落实责任制,坚持和完善政府内部分工负责、合力推进的工作机制,加强部门沟通协调;进一步健全目标竞赛活动的考核机制,建立科学、量化、可操作性强的以实绩为核心的绩效考评办法,促进政府机关运转更为协调、工作更加高效。牢固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环境就是竞争力”的发展理念,开展“行政提速、服务发展”活动,营造开明开放的政策环境、依法依规的法制环境、公正公平的经营环境、周密周到的服务环境,切实打造与沙县发展态势相适应的软环境。

    ㈢强化宗旨意识,以为民提高亲和力。牢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恪守为民之责,常谋富民之策,多兴利民之举,大办亲民之事,以实干的作风取信于民,以出色的政绩谋福于民。积极引导全体工作人员把精力放在谋发展上,按照加快建设绿色工贸城市的战略部署,从更高站位、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谋划思路、谋划举措、谋划项目,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把为民体现到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创造条件让更多的群众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公共服务支出,下大力气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社保、教育、医疗、住房、治安等突出问题。继续办好县长信访接待日、县长热线和县长信箱,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主动关心群众疾苦,及时了解民意民声,积极解决群众困难,使政府更加贴近群众,建设群众信任和支持的“民心政府”。

    ㈣加强政风建设,以勤廉提高满意率。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始终保持只争朝夕、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集中时间和精力,多做一些事关全局、谋划长远、夯实基础的工作,以优良的政风和高效的工作,促使全体工作人员勤勉工作、精于业务,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充分发挥民主监督、审计监督、行政监察和舆论监督的作用,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和政府机关、重点领域、重点部门和重点环节的监督,规范权力运行。深入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行动,加大对工程建设、产权交易、医药购销、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的监管力度。治理和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严肃查处破坏发展环境、损害沙县形象的人和事。教育广大公务员牢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以富民兴县为己任,以沙县崛起为使命,致力于事业,无愧于人民,使政府公务员成为人民满意的公仆,使政府成为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政府。

    发展未有穷期,奋进永不言止。各位代表!面对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面对更加激烈的区域竞争,面对全县人民的殷切希望,跨越发展,时不我待。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为沙县争“十强”,创“一流”,为加快推进绿色工贸城市建设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