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网络防线“主阵地”
敏锐抓住信息化发展的历史机遇,自主创新推进网络强国建设,不仅有助于发挥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巨大引领和推动作用,而且有助于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有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讲,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政治安全,也就没有国家安全与社会和谐稳定,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因此,在信息化时代,要想维护政治安全,进而维护国家安全,必须首先维护好网络安全,守住网络防线“主阵地”。
守住网络防线“主阵地”,必须提高政治站位。首先,从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网络安全与政治安全、国家安全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守对共产主义的信念,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网络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切实坚定“四个自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党担责,为党分忧,始终把牢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坚持政治原则、坚定政治道路。其次,以习近平网络强国战略思想为指导,不断增强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的主动性、自觉性,不断增强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主动性、自觉性,不断增强维护和谐稳定、促进科学发展的主动性、自觉性。第三,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发挥好网络这个“主阵地”功能和作用,拨乱反正,正本清源,主动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主动讲好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主动讲好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让世界更好了解中国。
守住网络防线“主阵地”,必须牢固树立网络安全观。首先,要牢固树立网络安全空间观,《联合国宪章》所确立的主权平等原则和精神也适用于网络空间,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讲,网络是有空间的,是有国界的,是有主权的,没有网络主权就没有国家主权。其次,要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下的网络安全系统观,网络安全是整体的而不是割裂的,网络安全对国家安全牵一发而动全身,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其他方面的安全,包括国家安全。第三,要牢固树立网络安全发展观,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和条件,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和保障,安全和发展要同步推进,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信息化发展。第四,要牢固树立网络安全法治观,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要坚持依法治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没有网络安全就谈不上依法治国。第五,要牢固树立网络安全人民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满足人民的网络需求和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宗旨,筑牢网络安全防线,没有网络安全,人民群众的利益就得不到保障。第六,要牢固树立网络安全全球观,网络安全是全球性挑战,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置身事外、独善其身,维护网络安全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没有网络安全也没有国际安全。
守住网络防线“主阵地”,必须坚持以习近平网络强国战略思想为指导。新世纪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我国互联网发展具体实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形成了习近平网络强国战略思想,成为我们守住网络防线“主阵地”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网络强国战略思想为指导,就要在网络治理上坚持党委领导、政府管理、企业履责、社会监督、网民自律等多主体参与,经济、法律、技术等多手段并举,凝聚社会共识,夯实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就要在信息化发展中率先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对美好网络信息生活的向往为导向,以为人民提供高质量的信息产品和优质的信息服务为目标,保护人民利益,使网络空间生态良好,让人民群众在信息化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就是要坚持党对互联网、网信工作的全面领导,确保网信事业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确保互联网成为党同群众交流沟通的新平台,成为了解群众、贴近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新途径,成为我们党发扬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的新渠道。(作者:李彦龙 博士、副教授,本报特约评论员)
构建推动发展“新引擎”
加拿大传播学家马歇尔·麦克卢汉在1964年曾评论道:“人类曾经以采集食物为生,而如今他们要以采集信息为生”。毫无疑问,信息和网络技术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世界赖以运行的基本动力,它渗透到了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着人们对世界的认知和生活方式。现如今,在手机上浏览最新资讯、旅行时入住网红民宿、出门前预约一张网约车、用二维码代替银行卡,这些生活中习以为常的点滴,正是见证网络信息技术改变生活的生动例证。
信息时代同时也是颠覆产业和经济常态的新时代,互联网迅猛发展已经颠覆了零售、传媒、金融、工业等传统行业,就连人们传统印象中“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业,也纷纷开始拥抱互联网。2017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27.2万亿元,同比增长20.3%,占GDP的比重达到32.9%,成为构建推动发展的“新引擎”。
面对网络信息产业新浪潮,与云南毗邻的西南诸省纷纷跑步进场。近年来,四川、重庆、贵州等省市,通过启动制造业信息化专项行动、产业信息化普及提升行动等举措,重点推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电子政务、新型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等产业发展。
以贵阳市引以为傲的大数据产业为例,近年来,该市以平台、产业和应用三大创新入手,先后组建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核心区、贵阳·贵安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试验区、国家大数据网络安全示范试点城市等国家级平台,获得了政策、项目和资金方面的发展利好,此外,贵阳市率先推动中国南方数据中心、块数据城市、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大数据生态基地、大数据安全靶场等产业平台建设,在全市实施“千企引进”“千企改造”工程,创建出“块数据指挥中心”“贵州工业云”等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创新应用,为建设“中国数谷”提供了强大动力。
与贵阳、成都、重庆等先发城市相比,昆明在新一轮信息产业竞争中起步较晚,数字化和信息化率相对滞后,欲借信息产业实现“弯道超车”,必须充分发挥政府、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科研机构合力,做好顶层设计。为此,昆明市先后出台了《“188”重点产业实施意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关于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等利好政策,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全市电子信息制造投资项目拟完成投资312.5亿元,到2020年,全市电子信息制造业将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0亿元的目标任务。
在一系列政策指引下,2017年,全市电子信息产业规模突破200亿元、增长26%,腾讯、微软、浪潮集团等国内外知名企业落地春城,并与中关村、科大讯飞、紫光等多家知名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云上云·云南省信息化中心(首期)项目、昆明呈贡科技信息产业创新孵化中心、中关村电子城(昆明)科技产业园一期等信息产业园区正式开工建设,作为全省唯一一家在主板上市的本土IT企业,南天信息连续两年成为全国唯一能在开放式平台上建设超大规模银行核心业务系统的中国企业……昆明电子信息产业正式进入快车道。
需要强调的是,近年来在全市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当中,也存在“投资大、见效慢、调头难”等亟待解决的问题。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是未来信息产业的蓝海,但尤需防止重蹈传统产业“一哄而上”、重复投资的覆辙。美国犹他州、印度班加罗尔等全球闻名的数据中心,并非这些国家的政治和商业中心,而是依托其不可替代的资源优势禀赋发展,才具备了全球竞争力。
以大数据产业为例,目前,国内部分省市对该产业有越炒越热的趋势,在有的地方,市、县、乡镇都不计成本地上马大数据和云计算项目,很多所谓“数据中心”最终沦落成了“数据孤岛”。由此可见,“全民大数据”极易导致新一轮地方政府硬件建设大比拼,造成资源浪费,对此应高度警惕,科学制定产业规划和战略布局。未来,昆明市信息产业建设规模应以产业发展速度和市场需求为导向,依托城市和企业的资源禀赋、技术条件,做到精细化设计、针对性开发、理性化发展。
(作者:溪 瀛 经济分析师、硕士,本报特约评论员)
增进网络空间“正能量”
网络空间的“正能量”,说到底,就是指网络中所承载和传播的内容,必须要符合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要有利于国计民生、必须要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公平正义的追求、必须要确保“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
因此,增进网络空间“正能量”,也成了当代通讯手段的更新换代推陈出新,尤其是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和网络监听、网络攻击、网络恐怖主义活动等不断发展蔓延之时,我党我国在意识形态领域必须要坚守的一块阵地。只有网络中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提供稳定、和谐、统一、向上的社会思想根基和群众基础。
首先,增进网络空间“正能量”,是掌握网络主导权,广泛凝聚共识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谁掌握了互联网,谁就把握了时代主动权,“要加强网上正面宣传,旗帜鲜明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团结、凝聚亿万网民”。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今年八月份发布的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我国目前网民规模达到8.02亿,在线政务服务拥护规模达到4.07亿。“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庞大的网民队伍在网络空间中不断推动正能量的传播,能够敦促政府信息公开化、推动协同治理、促进社会进步,而若是与之相反,则可能造成社会思想的崩溃和腐烂,造成人心不稳,民心涣散,最终导致一个国家和社会的思想体系崩塌。
因此,只有牢牢地掌握互联网中“正能量”的话语权和主导权,才能够为社会共识的塑造、为团结奋斗的社会向心力和上升力提供源源不断的“主观能动性”,促使人们在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中,积极地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自觉地维护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果,促使社会中人人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其次,增进网络空间“正能量”是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题中之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意识形态领域是争夺“制脑权”的没有硝烟的战场。而网络在不断发展、不断融入人民群众生活方方面面的同时,也使得我国意识形态的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和挑战,尤其是一些对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具有危害性的“负能量”意识形态观念的侵入和传播,更会不断冲击马克思主义思想在我国的主流地位,从而威胁到我党的执政地位,威胁到我国国内政治环境的安全。
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做好网上舆论工作,增进网络空间“正能量”,就是要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让马克思主义思想真正融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融入网络空间的各个角落,切实地维护网络空间的主权安全。
最后,增进网络空间“正能量”是构建法治国家,净化网络环境的必由之路。要知道,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也不是逍遥自在随心所欲的场所,任何谣言、色情、暴力、侵权等“负能量”,都必须以强有力的姿态进行遏制,必须以坚决的态度来阻止,由此来对网络空间进行全面净化,减少危害国家社会个人的有害信息的传播和泛滥。
要维护好网络空间的“正能量”,就应当在贯彻落实好《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在“净网”“剑网”“清源”“秋风”等专项治理行动展开的同时,还不断地规范我国网络信息的法律制度建设,使网络上的任何行为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用更为完整和全面的法制体系来加强对网络空间治理,应对网络给现代国家带来的各种机遇、风险与挑战,促使网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服务,为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服务。(作者:朱静雅 云南财经大学讲师、云南大学在读博士,本报特约评论员)
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技术的进步让移动互利网飞入寻常百姓家,人手一部手机,我们的生活变得比以前更加高效和快捷,同时移动网络技术的利用也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小的挑战——隐私的保护、信息的安全度、及时性、有效性、真实性等等。
互联网技术由人创造,其最终目的是惠及最广泛的群众。目前,其发展已经为人类的物质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对精神文明的提升也责无旁贷。如今,网络空间早已不仅限于聊天和信息交换,而成了人民群众学习、生活、工作,以及获取公共服务的新平台,不仅是一个新的信息交换空间,更是我们重要的精神家园。我们在这里发表民意、促进上情下达……如何打造一个风清气正、民意畅通、安全有效的网络环境,更广范围地造福于广大人民群众是未来我国网信事业的重要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网信工作从第一次正式提出到不断发展和巩固,成效突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系统部署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治网之道,形成了网络强国战略思想,让我国在网信事业上取得历史性成就,目的是为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为百姓提供好用和安全的信息服务,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技术革命为生活带来的便利。同时加快欠发达地区的网络建设步伐,发挥网络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推动一系列“互联网+”项目,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仅让网络本身,更让优质的网络服务飞入家家户户。
要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就必须坚持开放互通、利用创新驱动,发展、规划和净化互联网。要实现这一目标,不能忽视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注重科学发展。网信工作涉及方方面面,而其核心则是发展。今天,中国正积极建设数字经济,目的是为了利用信息化手段培育新的功能,不断激发经济发展的活力,为我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创造新的机遇。要让每一个普通民众能在网络空间安全有效的前提下,更多享受信息化技术给我们带来的便利,就必须加强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快更新旧的数字基础设施,不断提高数字技术水平,为建设一个网络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其次,要严把安全观。凡是技术都有两面性,如何从国家和人民群众安全利益角度考虑平台的设计、信息的管理至关重要。在今后治理网络空间的过程中,要树立牢固的安全意识,加强对人的教育,提高人们对安全的意识,在全社会建立广泛的网络安全社会共识,实现最广泛人群对网络安全基本技能的掌握,既要保障传统安全,同时也要保障非传统安全。
第三,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的合作。网络治理已经成为各国在新时代下面临的考验,直接关于国家建设和发展的根本利益。各国和地区在网络技术发展,治理水平不一,可以通过相互借鉴与学习,形成广泛合作,有利于促进我国网络空间治理问题规则的讨论和制定。
当前,昆明市也在积极推动网络信息工作。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程连元指出,网络治理要守住网络防线的“主阵地”,要增进网络空间的“正能量”,在保障网络安全上下功夫,筑牢网络安全的“防火墙”,最终目的是要构建推动发展的“新引擎”以及让网络信息便利惠民,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程连元强调,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动摇坚持党管互联网,加强各级党委对网信工作的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强化协调配合,注重能力提升,严格督查考核,确保网信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为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提供强大舆论支持、可靠网络安全保障、有力信息化支撑。
互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引领了社会生产新变革,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的同时,也带来了治理上的新挑战,但只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正确处理好安全和发展、数量与质量、管理和服务的关系,就一定能给民众一个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作者:杨 敏 硕士,单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本报特约评论员)
筑牢网络安全“防火墙”
今天,互联网犹如“水电气”等基础设施一样,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被应用于各个工作场景中,已成社会正常运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毫不夸张地说,互联网从根本上重塑了我们的生活、生产方式,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然而“世间事总是有长有短,有利有弊”,互联网也不例外。除了世界范围的网络安全威胁和风险日益突出,重大网络安全事件时有发生,个人信息泄露、电话金融诈骗、网络舆论恶意炒作等危及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的事件,亦在我们身边频频发生。正所谓“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网络安全事关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筑牢网络安全的“防火墙”,已是迫在眉睫。
对于筑牢网络安全的“防火墙”,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要落实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防护责任;要依法严厉打击网络黑客、电信网络诈骗、侵犯公民个人隐私等违法犯罪行为;要深入开展网络安全知识技能宣传普及,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等。此番要求,为我们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筑牢网络安全的“防火墙”,要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所谓“正确的网络安全观”,简单地说就是在信息时代,网络安全是整体的而不是割裂的,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是共同的而不是孤立的。它最主要的指向是意识的跟进,每个人尤其是领导干部要明确意识到网络安全的极端重要性,在具体的工作中应该统筹安排,不能孤立地看待问题,并且时刻保持居安思危意识,认识到网络安全没有绝对安全,网络安全风险会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变化,只有不断地创新发展,汲取国外先进技术,同时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努力提高网络安全水平,才是王道。
筑牢网络安全的“防火墙”,要压实各方责任。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维护网络安全是全社会共同责任。譬如,监管部门应该具备前瞻性思维,做到关口前移,不能跟着互联网的发展而亦步亦趋,必须化被动为主动,积极应对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互联网企业应肩负起基本的社会责任,最好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最次也不能突破法律底线;新闻宣传工作要做好舆论引导工作,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及时辟谣;每个网民则应具备起码的思考和辨别能力,不信谣、不传谣,为筑造天朗气清的网络空间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筑牢网络安全的“防火墙”,要强化法治保障。一方面需完善网络安全法律体系,并且要及时更新,跟上网络发展步伐,不管是信息技术还是数据技术,都应加强各个方面的法律保障,不给违法犯罪行为留下空间。纵使一时不察,也应有健全的补救机制来及时应对。另一方面则要严格落实到位,“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律法规最大的效力在于实施。应该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让其付出足够沉重的代价,得不偿失。总之,依法管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确保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
筑牢网络安全的“防火墙”,要掌握“核心技术”。“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既然当今社会,谁抓住了互联网,谁运用好了互联网,谁就获得了在综合竞争中胜出的全新动力,那么掌握互联网的“核心技术”就是题中应有之义。遗憾的是,我国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水平还没有达到世界顶尖水平,也正因为网络核心技术、优势技术掌握在少数国家手里,所以网络安全问题极易被他人恶意传播、利用、控制和绑架,成为他国攻击我国的手段途径之一。在此情形下,我们既要自己奋发图强,努力实现“核心技术”的突破,也要积极参与到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当中,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多与他国进行合作交流,借鉴他国优秀经验,互惠互利。(作者:祝 岛 硕士,本报特约评论员)
打造网信事业“主力军”
随着互联网迅速普及与广泛应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创造了全新的世界,改变了历史发展进程,引领着社会生产变革,成为了影响世界的一个重要力量。当今社会,谁抓住了互联网,谁运用好了互联网,谁就获得了在综合竞争中胜出的全新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上指出,我们必须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提高用网治网水平,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
昆明在开创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中,只有因势利导、乘势而上,牢牢把握好网信事业这一新生产力、新发展方向,打造网信事业的“主力军”,才能更好地推动各项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抢占发展网信事业的先机,努力实现“弯道超车”,推动昆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让市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互联网管理是一项政治性极强的工作,作为网信事业的“主力军”,一是要把讲政治放在第一位,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网信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信息化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深入把握网络传播规律,维护网络空间清爽,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二是要把讲政治、懂网络、敢担当、善创新作为重要标准,把好干部真正选出来、用起来,为网信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和队伍保障。三是网信领域是技术密集型、创新密集型领域,需要一支支业务精良的专业技术队伍,必须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让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
如何打造好这支队伍?一靠政策支持。国家坚持战略规划先行,着眼信息革命发展大势,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制定出台了《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等90多个战略性、制度性文件,网信领域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基本完成。在社会各领域里出现了很多网信培训班。培训学习的建立,可以供高校或者是相关实践经验较多的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交流学习,切实提高网信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二靠自身学习,作为网信事业的“主力军”,要不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学会用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道理,用老百姓听得懂、喜欢听的语言把宣传工作做到群众中去;要提高文字写作能力,过好“文字关”既是个人立身发展的要求,也是网信工作者履职尽责、推动事业发展的需要。三要有敬业的作风、实事求是的作风、艰苦奋斗的作风、清正廉洁的作风、严谨细致的作风、勇于创新的作风;四要有创新的意识,能在当今复杂的局势中用自己独特的工作方式。五要讲真话,不要弄虚作假;要注重社会效益,不要见利忘义;六要内外有别,不要随心所欲;要帮忙,不要添乱;七要务求实效,不要搞形式主义;八要大力加强网信人才队伍建设。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提出,要研究制定网信领域人才发展整体规划,推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让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开拓选人用人视野,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培养造就一批领军人才,壮大专业人才队伍,为网信事业蓬勃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当今世界,一场全新的全方位综合国力竞争正在展开。如何适应和引领互联网发展,是成为决定大国兴衰的一个关键。我们要加强党中央对网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打造网信事业的“主力军”,坚持以习总书记为领导的核心是我们构筑国际竞争新优势,在奋力推进网络强国建设中更好实现亿万人民的伟大复兴梦想。(作者:李祉瑶 本报特约评论员)
(来源:昆明日报)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