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新时代党员干部担当作为路径探析 [打印本页]

作者: 猫眼看文    时间: 2018-9-5 20:46
标题: 新时代党员干部担当作为路径探析

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时代需要新作为。习近平总书记旗帜鲜明地说,“干部干部,干是当头的。如果身为干部而不担当、不作为、不干事,这样的干部不要也罢”。中央近日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是充分调动和激发干部干事创业、奋发有为的重要制度安排,可谓应时而生、应势而生、应需而生。为政之要,莫先于得人。用什么人、不用什么人,是对干部最有效、最直接的激励和鞭策。《意见》充分释放了“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于负责的干部负责”的强烈信号,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考量。

一、新时代担当作为的重要意义

“我的执政理念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应该担当的责任。”忠诚使命,勇于担当,是习近平总书记领袖魅力的重要元素。习总书记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铁肩担道义”、“心底无私天地宽”等前人的修身警语,来表达自己的担当情怀,并且以此要求共产党员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勇于担当、不辱使命。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敢于担当作为是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是新时代干部的奋斗“底色”。

(一)担当作为是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内在要求

党的十九大为新时代绘制了一张宏伟蓝图,目标催人奋进,梦想就在前方。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时代期待新气象。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迫切需要一支敢于担当、奋发有为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形势下,我们党承担的历史使命重大,面临的风险和考验加大,加强党的建设的任务艰巨,对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的要求更加突出。美好蓝图不会一挥而就,需要领导干部拿出甘当“人梯”、“铺路石”的胸襟,拿出“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定有我”的气度,沉下心来,发扬“钉钉子”精神,一届接着一届干,一以贯之抓落实。

(二)担当作为是讲政治的具体体现

讲政治是共产党人的立身之本,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质,是共产党人坚强党性、组织性、纪律性的集中表现。讲政治的内涵,本就包含着向党中央看齐、向习总书记看齐,坚决以行动贯彻执行中央战略决策、实现党的历史使命的要义。从这个角度讲,不担当不作为,就是缺乏大局意识和党性观念,就是缺乏对自身历史使命的充分自觉,就是一种根本上的不讲政治。忠诚不忠诚,关键看行动。不作为不担当问题,说到底是政治问题、党性问题、官德问题,是党性不纯、境界不高的问题。

(三)担当作为是解决现实问题的迫切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担当大小,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格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个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当前正值改革攻坚期、经济调整期、社会转型期、矛盾凸显期,前进道路上充满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问题,迫切需要广大党员干部以敢于担当的精神和勇气,直向矛盾和问题,主动接受挑战,大胆开拓创新,努力创造经得住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业绩。勇于担当是一种能力,担当勇气来自于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来自于求真务实的实践、来自于“打铁还需自身硬”的底气。只有具备了勇于担当的精神和品行,才能在困难矛盾面前不缩手,在歪风邪气面前不低头,在问题失误面前不诿过,维护做人尊严,坚守为官底线,实现人生价值。

二、“不担当不作为”的主要表现及现实危害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改革进入深水区,改革的硬骨头有增无减,经济转型的任务日益加重,社会治理的难度在加大。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大背景下,一些领导干部对既要干事还要守规矩的新要求还不适应,在管住了手脚的同时,也懈怠了思想,不担当、不作为现象屡屡出现。不少干部怕犯错、怕担责,碰到难题就溜、遇到责任就躲。特别是现在国家反腐决心空前之强,一些干部觉得约束多了、风险高了,于是变“油”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一是安于现状,思想懈怠不想为。个别党员领导干部身上存在着的思想上求“稳”、观念上求“守”、心理上求“躲”等慵懒现象,以及“不求有政绩,但求无过失”的懒政心理;二是贪图安逸,消极逃避不愿为。勤奋工作、积极进取的奋斗意识有所淡化,思想懒惰,态度消极,行动迟缓,面对需要统筹协调的工作,不愿意主动参与,不愿意牵头负责,大局观念、协作意识有待于加强;三是默守陈规,能力不足不会为。工作中存有惯性思维和路径依赖,缺乏创新理念,习惯于“穿新鞋走老路”。没有真才实学和真知灼见,一切唯领导、唯文件、唯指示行事办事,没有自己的主张和见解,缺乏干事创业的能力;四是瞻前顾后,心存顾虑不敢为。工作中畏首畏尾,缺少大刀阔斧、敢做敢当的闯劲和虎劲。

“不担当不作为”问题反映的是干部作风问题,更深层次映射的是当前的政治生态。其种种表现正严重侵蚀党的肌体、损害党的形象,伤害群众的感情,与习总书记倡导的“三严三实”背道而驰,具有极大的危害性。一是丧失公信力,脱离党的群众路线,长此以往,就会失去公信、损害形象,甚至丢掉民心;二是浪费政府资源,影响党群干群关系,使群众由对权力执行者的不满意转而对政府、对党组织不满意,进而弱化党在群众中的核心领导地位;三是损害群众利益,迟滞社会健康发展,使以服务社会、服务公众为宗旨的职权范围,成为滋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土壤。

三、提升干部队伍“担当作为”能力的几点思考

大事难事见担当,困境逆境显襟怀。敢不敢正视“最坏处”,会不会解决“最难处”,能不能争取“最好处”,是对意志、能力和水平的考验。这就要求党员领导干部事不避难、奋勇向前,以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和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劲头,在难题面前敢闯敢试,在矛盾面前敢抓敢管,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实现新发展。

(一)培育“清廉为官、事业有为”的价值取向

一要坚定理想信念,做到乐于担当。党和人民把我们放在领导岗位上是为人民干事,而不是做“官”的。党员干部必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绷紧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这根弦,自觉排除各种干扰、消除各种困惑,保持干事创业的干劲、闯劲和韧劲;二要发扬奉献精神,做到善于担当。要强化无私奉献的情怀,坚持从党和人民事业的高度来认识付出和劳动,以敬畏之心对待肩负的职责,把不作为、不担当作为为官之耻,弘扬凡事认真负责、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三要提高能力素质,确保能够担当。加强对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研究和学习,把理论学习的成果转化为指导工作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同时,要密切联系实际,定期总结工作经验,分析反省工作得失,不断提升勇于担当作为的能力和水平。

(二)全“不敢不为、不为追责”的监督机制

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对不作为慢作为的干部坚决予以调整,往往能够形成调整一个、教育一片、警示一批的震慑效应。各级党组织要坚持问题导向,加强对关键少数、重点岗位干部的监督管理,紧盯关键人、关键处、关键事,及时发现不担当不作为的突出问题,坚决把那些“老好人”“圆滑官”“太平官”揪出来。同时,要及时开展不担当不作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把治理不担当不作为问题作为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过教育宣传、监督检查、考核考察、执纪问责、新闻曝光等多种手段,深度聚焦一批各界反映强烈的典型人、典型事,从严从快查处一批不担当不作为的典型案件,坚决调整一批不适宜担任现职的领导干部。激浊方能扬清,纪检部门要敢于向那些“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失职干部亮剑,让那些“阳奉阴违、表态多行动少”的“两面派”干部无处遁形,把规章制度落到实处,把纪律挺在前面,让纪律成为“常态”,在党员干部中形成自检自律的风尚。

(三)坚持“有为才有位,有位须有为”的用人导向

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大胆起用担当者,敢于担当作为就会蔚然成风。各级组织部门要充分发挥选人用人的风向标作用,把领导干部担当作为情况作为选拔任用的重要参考,常态化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干部工作导向。要把勇担当善作为的干部发现出来,选拔出来,需要有完整的干部考核工作制度体系。这里,笔者建议建立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业绩台帐制度,按照“可量化、可操作、可考核、可追究”的标准,进一步完善党员干部政绩考核办法,对“不担当不作为”情形作具体的界定,对问责方式、程序作明确规定。要改进“一考定全年”的传统做法,加大平时考核、重点工作考核、专项活动考核力度,建立健全干部绩效考评信息库,使考核数据标准化、规范化、直观化,真正把干部实绩考准。同时,要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深化完善容错纠错机制,以容错机制消除“洗碗效应”。工作中要贯扎实彻好“三个区分开来”,强化积极担当作为的制度保障,为干事者撑腰,为敢闯者壮胆,为想干事、能干事、干实事的干部提供广阔的发展舞台。

“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惟有敢于担当、奋发有为,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我们才能不负时代的重托。各级党组织一定要以《意见》出台为契机,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心爱护激励干部的各项措施要求落到实处,让敢于担当作为者得重用、受褒奖,让碌碌无为者让位子、受警醒,真正激励和鞭策更多干部积极投身党的事业,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壮丽篇章!

作者单位:中共晴隆县委党校曾 涛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