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四力”,让主流声音更响亮
——2018党报评论融合发展论坛综述
全媒体时代来临,党报评论如何提升“引导力”,唱响主旋律、壮大正能量?媒体融合深入推进,党报评论如何提高“能见度”,以主流声音传播主流价值?
8月30日,由人民日报社、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合办的第三届党报评论融合发展论坛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浩特市举行。围绕“全媒体时代,以主流声音传播主流价值”这一主题,来自中央媒体、全国各省级党报、相关新媒体平台的代表共聚一堂,展望未来趋势,分享融合经验,共谋发展良策。
“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评论更是要直接与读者对话、引导受众思考、进行有效说服。自觉承担起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做到‘统一思想、凝聚力量’,评论必须发挥关键作用。”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卢新宁在致辞中作出这样的判断。
“承担起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务,宣传好、阐释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报评论这支‘音量最大的金话筒’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白玉刚在致辞中给出这样的思考。
全媒体时代,评论的优势在哪里——
以思想优势赢得话语优势
“坚持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必须把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中心环节”,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提出明确要求。评论承载的是思想、表达的是价值,提升评论质量,以思想优势赢得话语优势,是做好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内容。
如何提供有效信息,实现有效链接?“提高思想含量,在全媒体舆论场发出更加响亮的声音”,成为此次论坛众多与会嘉宾的广泛认同。
“媒体的竞争在时间上分秒必夺,在空间上无孔不入,垄断信息来源和发布渠道已经成为一项‘不可能的任务’”。与会嘉宾对于全媒体时代有着清醒的认识,大家都认为,党报评论要在众声喧哗中发出最强音、占领制高点,必须始终保持思想的敏锐性和开放度,用高质量的“思想产品”来吸引人、感染人、影响人。
人民日报评论部副主任张铁认为,思想和观点是核心竞争力,创造的是头部新闻产品。把评论的观点和思想嵌入时代的“信息流”中,才能助力解决实际问题和思想问题,做好人心的工作。“今天大家越来越认可‘思想引领’。”与会嘉宾一致认为,内容质量的高低,思想含量的多少,决定了评论传播的深度与广度,决定评论的引导力与影响力。
“一篇好的新媒体评论,除了在信息上要有真材实料,在情感上要有真情实感,最重要的,就是要在思想上有真知灼见。”在分论坛“众声喧哗,党媒如何有效说服”上,人民日报新媒体中心统筹策划室副主编余荣华这么说。光明日报社评论部副主编张焱也认为,主流评论的优势仍然在于权威性、思想性,评论可以借助外脑提升思想含量,“作为评论员和编辑要有擅长的领域,在擅长的领域要有熟悉的专家朋友。当我们遇到一个选题的时候,先抄起电话和专家聊一聊,不仅要做到不说外行话,更要做到有专业性、有时效性、有思想性。”
人人都有麦克风,思想从哪里生长——
以现场感觉增强思想力量
截至2018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突破8亿。纵观今天的舆论生态,从一条热门微博到一篇“10万+”文章,从一条朋友圈到一段短视频,每一次观点表达都是价值出口,都是思想载体。
思想深度,决定评论高度。如何用好手中的“金话筒”?怎样增强评论的针对性?在“人人都是评论员”的全媒体时代,与会嘉宾纷纷将目光投向新闻现场,把思想种在土地上。
“新闻的富矿在基层,评论的富矿也在基层。”近年来,党报评论员着力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用脚丈量大地,用笔记录时代,把有温度、有深度的作品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在路上心中才会有时代,在基层心中才会有群众,在现场心中才会有感动。”与会嘉宾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宣传思想干部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这也是对评论员的要求。好文章必须接地气,采访型评论、现场类评论能让评论触摸到时代的脉动,赢得更多读者。
“脚下有泥,脑中才有料”。人民日报推出“现场评论”栏目,从长江上的渔民到大坝上的义工,从繁忙的港口到美丽的田园,在“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主题采访中,采写了30余篇鲜活的评论。为提升党报评论吸引力,内蒙古日报开设“北疆观察”评论专栏,通过一线走访观察,立足本土实际、解决现实问题;湖北日报传媒集团通过推出全媒体“新时代湖北讲习所”,用身边人说身边事的方式,“让主流声音更感人、更动人、更吸引人”;安徽日报深入社区开展一线调研,“无论是提升评论的思想高度、还是评析深度与实践厚度,评论语言都要生动活泼‘接地气’、通俗易懂‘沾泥土’、质朴清新‘带露珠’”……
评论是思想产品,实践正是思想最深厚的土壤。只有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以现场力量增加思想含量,才能让评论作品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
媒体深度融合,评论有哪些新作为——
以评论融合实现价值引领
“既要有‘小编’的网感,也要有‘老编’的专业;既要全新的手段,也要有深厚的学养。”澎湃新闻副总编辑夏正玉关于评论融合发展的观点,得到了许多与会嘉宾的认同。
去年,美国一家新闻实验室的研究发现,越来越多的受众难以分清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的区别。换言之,曾在题材、体裁、表达等各个方面有着严格区分的报道和评论,进入全媒体时代之后,界限可能正在模糊。
这样的例子,引来与会代表热烈讨论:“这恰恰也是受众需要更多有效信息的必然结果。”“有思想力量,沾泥土气息,这不仅是让‘楷体字’的声音更响,也是让新闻报道影响力更大的重要方式。”……讨论中,与会嘉宾认为,评论思维也可以融入到报道之中,观点评论也需要新闻信息,评论跟报道完全可以实现“内部融合”。
“好的理论、好的内容,没有好的形式和载体,效果也要大打折扣。评论如果老是板着面孔,让人接受就会越来越难。”求是杂志社评论部主任杨煌说,评论也需要创新表达方式,不仅要像新闻报道一样,学会“网言网语”,也要像新媒体一样,更好更快利用传播新技术新手段。
“突破以往宏大叙事的模式,选取网民关心的视角,用最鲜活的语言,最便于阅读的文本,传递主流声音。”人民网观点频道主编黄策舆在分论坛“融合发展,观点如何链接受众”中,以“人民网评”为例指出,评论也需要提供增量信息,需要融入新闻报道的思维,以“细节的力量”增强评论的力量。
“评论作品需要通过传播矩阵,实现全方位传播、全视域传播”“要融入新媒体产品,让评论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以评论为突破口,推进新闻内容生产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融合的发力点或有不同,但以融合引领价值的方向,却是共同的选择。
一个主论坛,两个分论坛,与会嘉宾在激荡思想、交流经验中,也逐渐凝聚了一个共识:以传播主流价值为己任的党报评论,要在脚踏实地的探索中,不断提升评论的思想性,扩大评论的影响力,做有思想深度的大评论。如此,主流媒体才能在百舸争流的观点竞争中、日新月异的融合态势下,以金话筒唱响主旋律,让主流声音、主流价值传得更远、影响更大,更好地承担起自己的使命任务。
【人民时评】
把评论嵌入时代“信息流”
金 苍
看新闻客户端,跟帖留言;登录社群网站,发表看法;刷刷朋友圈,点赞转发……这样的观点表达,已经是中国8亿多网民的日常生活。让舆论场风生水起的,不仅仅是信息的生产、扩散、接收,更是观点的表达、传播、汇聚。
从“当评论遇上‘互联网+’”,到“迈向评论‘众筹时代’”,再到“以主流声音传播主流价值”,自2015年来,党报评论融合发展论坛已走到第三届,从这样的议题变化中也能感受到,主流媒体少了面对众声喧哗的焦虑,多了“手握金话筒”的从容。可以说,这一论坛定格下党报评论的“全家福”,也见证着中国舆论生态的新变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宣传思想工作要“既解决实际问题又解决思想问题,更好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从寻找“最大公约数”到激荡“党心民意的共鸣”,从诠释中央精神到关注热点事件,主流媒体的评论,正是要把观点和思想嵌入时代的信息流,与亿万网民对话,助力解决实际问题和思想问题、做好人心的工作。
拇指滑动,如潮的资讯就在眼前。但真与假、取与舍、思与言、知与行,都促使我们思考:面对信息爆炸,如何更好地构筑人们的价值观念、精神世界?网络让信息触手可及,每个人都可以基于自己的知识与认识,形成不同的判断、得出不同的结论。然而,这样的情况,也让“震惊体”盛行,语不惊人死不休,千方百计吸引眼球;也让“博出位”更多,只顾一点不及其余,只讲站队不问是非。这背后,是失实的信息、失衡的观点、失重的态度。当此之时,主流媒体以主流声音传播主流价值,正需要更好地用诉诸理性、诉诸思想的评论来参与公共讨论。
舆论场众声喧哗,但人们更希望听到那个确定的、权威的声音。这就像火车站人声鼎沸,但乘客们总是会认真听站台广播的声音。这些年,每当舆论场上出现争论时,人们经常会问:“主流媒体怎么看?”“主流媒体什么时候发声?”期待主流媒体的声音,其实就是在期待主流价值的呈现,期待在信息流中找到观点、找到思想,找到一种基础的认识论、价值观。
评论提供的是思想、彰显的是价值。但面对言语纷呈的舆论生态,要提升主流声音的影响力,还是要学会对话。全媒体时代的公共传播,是多元主体在公共空间展开意见竞争,主流媒体需要基于多样的意见来凝聚共识。否则,公众要么是“习惯性忽视”,生产再多也没有用;要么是“警惕性疏离”,传得越广越有反效果。这要用理性去说服,提供思想增量,比如,在讨论顺风车司机杀人案时,不仅看到安全漏洞,更思考“如何让新经济成为好经济”;这也要用感性去说服,比如,用多样的形式、贴近的语态,去拉近与受众的距离,形成有效链接。
说到底,评论是说理的,但并不是为了说理而说理,而是为了让大家都学会用说理的方式去想事情、看问题,是面向社会的一种“公共说理”。现在,算法推荐流行,信息平台巨大,但算法和平台不是要把人变成信息的接收器,更不能让舆论场偏激极化、一地鸡毛。只有让主流声音更多更好地进行公共说理,让“评论思维”成为时代的基础思维,才能塑造一个更加开阔敞亮的公共空间。
如果说媒体融合的根本在“内容+”,那么评论的媒体融合之路,根本就在于“价值+”,是把主流价值融入新闻生产、融入社会生活,以思想优势赢得话语优势。这不是哪一个报纸或者媒体能够完成的,而是需要手拿金话筒的主流媒体共同努力。而这,或许也正是一个把全国党报的“楷体字”汇聚在一起的平台的意义所在。
好评论考验“四力”
内蒙古日报社总编辑 吴海龙
“文生于情,情生于身之所历。”在基层心中才会有群众,在现场心中才会有感动。今年年初,内蒙古日报评论版开设“北疆观察”评论专栏,就体现了作者一线观察和走访的“脚力”,目前已经连续刊发近30篇评论文章。
不断增强眼力,更好契合现实国情、满足受众需求。增强眼力不仅是寻找评论选题的必要环节,也是培养新闻敏感的有效途径。一方面要善观大势、善谋大事,着力培育发现真善美的能力、发现主旋律的能力、发现正能量的能力,传播好党的主张;另一方面,要把握受众的需求特点和变化,让评论更符合传播规律、更契合现实国情、更满足受众需求,进而实现“同频共振”。
不断增强脑力,打造思想观点的核心竞争力。党报评论要在众声喧哗中发出最强音、占领制高点,必须始终保持思想的敏锐性和开放度,用深邃的思想来吸引人、感染人、影响人。近两年来,内蒙古日报精心打造“塞北屏”评论品牌,得到了业界同行和读者们的一致好评。
不断增强笔力,创新话语方式和传播手段。面对风云激荡的思想舆论场,党报评论工作者必须要不断锤炼笔力,练就几把刷子。多读、多记、多写、多练,才能把话讲进人耳里,把理说到人心里。面对日新月异的新媒体发展,还要加强话语方式和传播手段的创新。用生动的形式、多样的手段展示伟大的新时代,让广大群众喜欢听、愿意看、听得懂、看得进。
迈开双脚丈量大地、睁大双眼洞察时事、开动脑筋独立思考、练就妙笔书写时代,才能让党报评论更加接地气、有温度、有筋骨,更生动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推动理论评论落地生根
求是杂志社评论部主任 杨 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求是的评论主要是思想理论评论,在全媒体时代,如何更好完成这一使命?
首先,要选好思想理论的宣传切口,更好满足党员干部的需求。这就需要抓好三个“点”:一是理论急需点,党员干部迫切需要了解的,就应该是我们评论优先提供的,不能缺位、错位,要抓好理论供给对理论需求的满足,解决好“学懂”的问题;二是理论难点,党员干部在理论的哪些方面有困惑、在哪个问题上有疙瘩,我们评论就要在那些方面、那个问题上着力解疑释惑,着力解思想的扣子,解决好“弄通”的问题;三是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点,着力在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下功夫,发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作用,着力解决好“做实”的问题。
其次,要创新理论表达方式,使我们的评论让党员干部喜闻乐见。一是要适应网络时代的需要,学会“网言网语”,把握网络传播的新要求;二是要适应理论大众化的要求,学会理论话语的转换,把深奥的理论道理用大众的语言讲清讲透;三是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掌握群众的语言,多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多用老百姓容易接受的形式,让理论真正落地生根,入脑入心。
最后,要紧跟传播新科技的发展,创新传播手段,不断扩大“主流声音”的有效覆盖。在新媒体时代,要紧跟传播技术前沿,更好更快利用传播新技术新手段;擦亮思想理论观点,把受众的注意力抓住抓好;同时要注重时效,把评论和观点及时传播出去,实现有效覆盖,真正让“主流声音”占领阵地,传播好“主流价值”,让党的声音成为时代最强音。
让评论入眼入脑入心
吉林日报社副总编辑 侯增文
做好新时代的报纸评论工作,必须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用入眼入脑入心的报纸理论评论作品引导社会舆论,占领思想制高点。
举旗帜是党报评论工作的灵魂。党报理论评论工作应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工作。近年来,吉林日报围绕反腐倡廉、作风建设、振兴东北等时代主题,配合黄大年、郑德荣精神等宣传主题,撰写了大量评论文章,亮明党报立场,捍卫主流价值。
聚民心是党报评论工作的使命。聚民心,就是要唱响主旋律,壮大正能量,把全党全国人民士气鼓舞起来、精神振奋起来。吉林日报适应融合发展大趋势,先后创办“有理讲理”“学而不思则罔”等微信公号,结合中央厨房生产、发布流程以及“彩练新闻”APP的采编需求,全面改造评论创作的理念、文风和生产方式,做好社会舆论中的“压舱石”。
育新人是党报评论工作的责任。育新人,就是要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吉林日报坚守理论评论阵地,做到有部门机构设置、有人员保障、有专门版面,理论版、评论版已成为党员干部和广大读者理论学习的园地。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广大宣传思想干部“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我们要适应信息技术新发展,适应内宣外宣融通一体的新形势,不断推动话语表达、传播方式、表现形式创新。要注重深入基层一线调查研究,将党报评论变成受众愿听的话、听得进的话、管用的话,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
评论也要高质量发展
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 计永超
今天大家越来越认可“思想引领”“观点制胜”。内容质量的高低、思想含量的多少,决定传播的力度和广度,决定传播的引导力与影响力。面对网络技术发展带来传播格局的深刻调整,面对纷繁复杂的舆论环境,面对多元多变的“观点市场”,党报评论也要高质量发展,强化内容“供给侧”变革。为此,应当做到以下四点:
一是要高质量策划选题。高质量策划要充分掌握新闻事实,精准研判舆情,重大主题要立足于早、着眼于快,热点难点和突发事件引导要贴近群众、注重实效。在2018世界制造业大会召开前夕,我们策划“外籍人士十评”系列时评,以外国专家的“第三方观察”视角纵论高端制造,被省委宣传部称赞为“党报评论策划的成功创新”。
二是要高质量评析表达。提升思想高度,要胸怀大局看待问题、顺应时代思考问题、着眼大事抓住矛盾。提升评析深度,要透析事件过程,找准问题症结,思考解决对策。提升实践厚度,要主动“沉下去”,深入基层调研。
三是要高质量全媒传播。全媒体时代,评论作品需要通过传播矩阵,实现全方位传播、全视域传播。安徽日报评论已初步实现纸质、网站、微博、微信公号专栏“声度”、客户端专栏“声度”和全国党媒公共平台六种常态化传播方式,有力提升了传播效率与传播效应。
四是要高质量拥抱生活。过上美好生活,是人们奋斗的愿望,也是媒体人的追求。物质化占比越来越小、精神化占比越来越大,理想高远、信念执着、道德高尚、内心丰盈的生活,就是美好生活,就是高质量的生活。拥有高质量的生活,有助于创作高质量的评论。
做好主流声音“定音鼓”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副总编辑 胡汉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讲好“三个故事”。湖北日报从去年11月开始,推出全媒体“新时代湖北讲习所”报道,积极探索讲什么、怎么讲、怎样讲实讲透,通过多种形式讲述中国故事,阐释中国理论。
在“讲什么”问题上,“新时代湖北讲习所”报道始终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蕴含的历史逻辑、发展逻辑、现实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适时跟进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作出的重要指示,不断推动学习宣传与时俱进。同时,把湖北改革发展的实践、干部群众的奋斗和创造融入报道。截至今年8月30日,累计推出“讲习所”报道176期,有读者称之为“没有围墙的大学校”,喻之为“定音鼓”“压舱石”。
在“怎么讲”方面,我们坚持报上网上一起抓,报、端、网、微等平台同频共振、同向发力,推动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声部的主流声音传播矩阵。“讲习”报道由多个版块和栏目组成,追求优势互补、相互联动。“专家讲习”突出理论阐释,“学思践悟”突出实践特色,“全媒体访谈”突出交流互动,“发展故事”突出鲜活案例。以新媒体形式传播的精品内容,总浏览量近3000万,涌现出一些传播效果好的爆款产品。
在“怎样实”方面,我们努力贴近现实贴近人心,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上下功夫。下一步,将进一步健全基层讲习体系,通过“百校百县”讲习面对面工作实现基层全覆盖,引导基层宣讲人当好“一根针”,打通基层理论武装“最后一公里”。我们将进一步发挥好“新时代湖北讲习所”全媒体报道的引导、桥梁和平台作用,进一步提升宣传实效。
实现专业和影响力的“两全”
解放日报社副总编辑 缪毅容
近年来,传播格局发生了深刻变革,作为地方党报,如何在舆论场上找到“存在感”?我们体会,新媒体传播需要产生形式增量,需要处理表达变量,同时需要保持价值常量。新形势下的党报评论,应该兼顾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两种特性,实现专业水准和舆论影响力的“两全”。
在解放日报·上观新闻的媒体融合实践中,我们就力图做到这样的“两全”,既努力提升评论的“反应灵敏度”,又坚持理性和逻辑,杜绝人云亦云。比如在上观新闻开设的深度评论栏目“观见”,着力对社会热点问题和思潮,进行深度评析。两年多来,努力做到有思考、有立场、有判断、有价值观,在一系列公共事件中及时发声。又比如上观新闻“时评”栏目,主打对日常新闻热点进行“短平快”的评述,第一时间果断发声、理性分析,既直击社会变革、城市治理的痛点,又守住价值取向、思想观念的正道。
在新的传播格局和竞争环境下,怎样既守住底线,又拓展空间,是对我们的又一重考验。近年来,解放日报一方面延续传统优势,通过社论、评论员文章、重要署名文章等政论方式,围绕重大事件、重要问题、中心工作,及时准确发声,凸显党报权威性、思想性,如“申言”署名评论、“吉方平”署名政论等,都试图以符合时代气息的表达,传递这个时代需要传递的思想。另一方面,我们也利用各种言论栏目,以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站位和视野,关注治国理政一线、直击改革发展热点、探讨创新治理之道、弘扬社会正气新风,力求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打造体现时代特色和改革创新精神的新时代党报时政评论,并在新媒体上同步呈现。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努力,为更深更远的党报评论探索积蓄潜能和力量。
来源:《 人民日报 》( 2018年08月31日 05 版)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