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谈谈自己对于文稿起草的点滴感悟 [打印本页]

作者: 匿名    时间: 2018-8-20 22:28
标题: 谈谈自己对于文稿起草的点滴感悟
文 | 揽越凝晖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写材料是办公室工作人员必备的基础,也是通向成功、实现人生价值的渠道之一,当然也是“望尽天涯路”“消得人憔悴”的苦差事。笔者接触文稿写作时间不长,但经历的岗位不少,每个岗位都多少有办文的体会,现在更是专门从事调研文稿的起草工作,谈谈自己对于文稿起草的点滴感悟,我姑妄说之,君姑妄听之。
 
一、文稿必须突出重点
 
重点不突出,取舍不恰当,这是我刚开始接触文字材料遇到的第一个问题,也是最大的困惑。以前在基层工作时,重点工程、重点项目、重点工作就那么几个,非常明确,对文稿的要求也不算高,把领导关注的事情说全说透就行。随着工作岗位和平台的变化,接触的重点项目越来越多,重点工作也千头万绪,一开始就感觉所有的工作都很重要,写的时候都不舍得删掉。这样看似写的很全,但容易导致重点不明,主次混淆。
 
起草过程中如何突出重点?我认为:
 
一是把握工作的关键点。
 
每项工作都有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只有抓住了这些关键环节,这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要害,才能做到以点带面。比如,市长的一个党课讲稿,我负责撰写的是开头部分,洋洋洒洒写了几千字,感觉那里都不舍得删,最后经过科长、主任修改,删减到只剩下不到一千字,但是却非常吸引人。
 
二是领会领导关注的聚焦点。
 
领导的思想是一贯的、连续的,必须了解领导关注点,把领导关注的重点工作表述到位。比如市委书记看重壮大产业集群、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观点,那么在撰写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性文稿时,一定要突出产业引领和推动转换工作,其他各领域的文稿也应该尽可能联系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
 
三是突出落实中的困难。
 
对工作落实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需要提前考虑,并在文稿中作为重点来阐述。比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动员会议上,除了要强调创城的意义,还要点明城市卫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够让各级各部门认识到形势的严峻,从而加大工作力度,着力解决相关问题。
 
四是理解会议的倾向点。
 
不同性质的会议,应该突出的重点和强调的内容也不尽相同,如动员会应强调意义,调度会应强调下步措施,这种时候可以采用“双向思维法”:从领导的角度,思考应该强调什么,再把自己当作与会者,从与会者的角度,思考与会者需要明确什么,从两个方向去谋划起草文稿。
 
二、表述必须准确严谨
 
之前在基层,由于自己并不专门负责文字起草,所以对写材料得过且过,如今真正接触文稿起草工作,才体会到严谨和细致,各种表述必须准确到位、不偏不倚,要经得起所有人的推敲。以下几个方面表现比较突出:
 
一是重要表述必须准确。
 
比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等类似表述,必须用中央最新、最准确的表述。再如,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表述,都是讲政治的要求,想要做到重要表述准确,就需要及时学习中央重要文件精神,更新知识储备。
 
二是措辞必须准确。
 
比如,工作取得“重要突破”“明显进展”“实质性进展”等对工作定性的话,都需要好好思量,确保准确。再如我刚到政府秘书科工作时,需要为秘书长起草一篇表态发言,当我拿着一气呵成的初稿给分管主任审阅时,主任一眼就看到了一处错误,我定睛一看,原来我写了一句“为我们引导了方向”,主任讲道:应该是“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哪有什么“引导了方向”。一句话让我羞愧难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文稿起草,措辞、搭配必须要准确,否则就会出笑话。
 
三是引用必须准确。
 
比如引用毛主席等领导人的讲话,要明确出处,要明确讲话来自选编第几册、哪篇文章、何种背景下、在何时何地,甚至可以选用一部分当时的场景;引用古典名著,要明确作者姓甚名谁、哪个朝代、哪篇哪章,必要时可以说明写作背景等等。当然,这里说的是文稿起草过程中的准备和收集工作,并不是要求文稿中引用的内容都要详细标明出处,但是一定要认真了解,避免出现望文生义而产生的错用误用。
 
三、逻辑必须清楚明晰
 
好的文稿逻辑结构一定是清晰有序的。一篇文稿分几部分,如何划分,主线如何串联,思路如何展开,都是非常有讲究的。十八大以来,自上而下,文风有了很大的转变,比较突出就是材料更加平实、更加接地气。
 
从形式来讲,往往只有一级标题,没有二级标题和三级标题,致辞、演讲类的讲话,甚至一级标题都没有,往往都是一段段的罗列。但是每段话要写什么内容却需要更强的逻辑串联,让整篇文章形散神聚,浑然天成。每段的段首很少再用一是、二是,而是采用更加自然、更加流畅的过渡和衔接。
 
从结构来讲,原本更多的是三段式,即为什么干、干什么、怎么干好。常见的有两种形式:
 
第一种是比较传统的三块式框架: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突出重点,加快推进;加强领导,确保落实。这种框架看上去虽然稍显僵化一些,但是易操作,如果把思想摆明了,形势写透了,问题找准了,措施写实了,写出来照样是好的文稿。
 
第二种是以所部署工作为依据的多块式框架,一项工作一个部分。这种框架的文稿,写起来好操作,讲起来很顺畅,听起来也很清楚明白。这种框架的结构,在领导讲话中用的比例大有提升的趋势,许多省市领导讲话都用这种结构。
 
大框架确定之后,下一步就是分层次和拟标题的环节。把大框架下的几个部分做为第一层级的话,第一层级下面大部分会有第二层级,第二层级下面偶有第三层级。这就是说第一部分写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二部分写几个方面的内容……。
 
在分层级的过程中,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是层级不能乱。不是一个层级的不能并列,比如:写城市建设方面,城市硬化、城市绿化、城市亮化、黑旧水体等是一个层级,不能把亮化放在绿化层级的下一个层次去写,这样就不对等了。
 
第二个是内容不能重、不能漏。讲话一共要写多少内容要心中有数,并一一罗列出来,既避免重复,也避免遗漏。有的文章,同一件事,在多处出现,就会显得絮絮叨叨。
 
四、内容必须服务工作
 
公文具有对机关工作的依赖性,是机关工作的专用工具,公文是为了更好推动工作而使用的。刚开始接触文稿起草时,往往是堆砌材料,把上级领导的讲话、出台的文件、部门提供的素材、网上搜索的材料堆砌起来,照猫画虎。主要原因是对情况不熟悉、不了解,对很多业务工作一知半解,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同时,对工作的现状、问题和下步措施都没有掌握,这种情况下只能通过堆砌来形成初稿。
 

( T/ G; B9 N4 L2 b) D9 w ; r8 z# V o4 t0 G5 v0 K ; Y$ R, H+ H5 t2 ]* m: S; ~5 s+ W% u; B x8 i # ]9 N$ ]! E3 q7 R4 h5 @: x4 N8 ^1 \ : h" @, K+ H- R3 x * g! y s- k ?; \3 V2 ]* ~ * c0 R$ M$ ^; R' J' {' h3 F+ u7 C: x& v; I: r1 Q$ z0 w# |$ J & ^: o/ E8 U2 H' P4 v6 v2 g# G" ]. q/ ?8 \% J " ^1 d+ _8 G5 c7 Q( a4 t: K: H" o/ ~& m, [. ^ 1 m8 H+ q1 I Y7 o: V% Q- d , c- C7 W2 r; k. R5 n, ~% d C, k8 S0 f; ^ + [, _( O3 [6 X & q( P* H- w9 ~ C$ R1 V! s , C. w n, I2 B4 v0 c 8 B1 _8 |5 k+ A, o, f5 d3 _ % F& _) g4 X# Z# [7 P) L6 T. x 3 y) `$ u9 R1 f9 v8 K: [ 3 t+ c( S8 k) h7 X0 k * q/ ]0 i+ b& F2 {7 a6 Y5 V& ?2 i + s; S9 q( \/ g& m# m/ D 2 P! [% A+ C7 t0 ]1 t 5 f+ |& {# U0 d/ U 2 @% Y8 k- G" e4 A% \ 8 U! W: `: `1 H+ v! D. Q. X 8 k! c$ }5 a4 ]3 H 2 C% t; H$ q7 e; n& d5 `. u" @: D# q- x, a 1 i( s( i, e9 E8 n2 _- g* [ : z3 y5 C* F5 i0 E- \ 9 }2 d u$ n1 g1 g4 L% p! H0 ? ! j( x4 I: F) O9 P# E4 a! G A 5 Y/ M- ~$ s9 q. W" e5 ?7 F9 Q, K) R2 }" m& M * W8 b4 d' t2 H 2 ^; L) e, U6 x2 w/ m: D$ ]: S' M6 W c. K3 _ + g8 w1 m! M. G# d9 X0 V3 e/ t$ `- N I* I ' o3 e1 ]/ { d: j$ p/ R , O3 Y4 W) B% W1 X ( X+ S4 b* B# i) P0 ^ 3 G1 z0 M) _9 |+ c9 A* i " e( ^* u) ~' I- o / |# |0 l7 n i' x a$ n & y- c- w1 }* w1 G n3 _3 D' ?' x- T, y$ a$ I; `% I 1 s2 f8 A% w# K) V6 |; T; P " c. F2 y# u9 }+ {7 k; \5 T " a2 ~0 b6 A! w7 w ( S/ ~3 O' G6 }+ o& ^) b$ Q; S: L3 g, x 9 ~. @* G) W2 P+ H; }4 h$ g, E & e; h6 P4 l1 k9 E, i . z0 A) a; J$ b" @( ` 2 q" N; o, q( J) e7 t( k ]. \7 V : Y8 {# b6 [9 m5 w8 e- v+ s g4 k7 v3 }4 Z! D ]9 ] 9 F2 R- A3 ^0 ~: w6 F2 `7 L/ E5 g+ z 8 p' w# m% X. c) R" ^" n& a4 p( m2 a8 E; X : N3 I: ?" o% H: z5 B - i) H1 M X1 L5 \' h 4 @# Y& ]7 Q) J4 f8 ` % l. y6 @; `) w& q8 I: }3 Z- Z8 C; l( ^' l( f$ z( w# R / W0 s; d8 p( o8 s0 {2 l) L+ B* J& }! _* w* T2 q r" i$ Z: a6 Y ) [6 Q+ C: I2 e. {- ?( b& y 0 a- j' f% o2 d. P/ x" `1 A+ X0 r5 y! W; t1 R" Z5 d# ` 8 r6 b& F+ V4 \2 }+ d( V " d* P: f6 R- \: P1 \" V. a7 s % D# [! J& ^7 g5 z% H) A, z: Q9 Z4 `( x6 q% q! w / n; L1 N% T: s+ j/ q% t . l. {$ O3 ~& U2 ]) }* J' w3 W% D+ d; r+ G8 v% f8 ~5 z. [ / l0 K/ o$ k7 `( J; C4 u , m: A6 t K5 n1 { T% V8 | [+ j+ t0 t8 }" |7 Q; v4 I , E( v7 r/ o) M2 W& I. S5 X 4 q9 M9 ` J' \0 |5 r5 O 3 V; X) ^# h5 ?5 g4 i6 p$ K 4 y# Z9 W+ u4 @ H: W+ k9 L" [- @! `; v% B) o& ]; ? ! t' }+ ?/ V/ ?& \4 ? P3 v1 I4 Q! F" J1 Y. b5 M* I ^ & m% w; A2 k6 L# a; Z" j, Y * n: Z# s! C* E8 K4 H+ e * b" w$ y+ X H; {1 y0 l; O) q1 Q% u! V, v5 j + O/ o/ m" P; D 6 A j5 S% v& x! p; W4 _ 5 k5 z1 _8 F/ \( H j/ S) e6 U% u% x" S1 V& N5 G I) } Y( u8 ~- ~9 e; W, W7 g 2 `7 i9 k- ~% }: k. ]& v+ R( V7 }( t8 i9 I& j3 i- p& {% Z5 q5 @ + Q& W2 c v) {" F; O; J/ M2 }; J( c- ` 5 N! ]) {9 D E( e$ a7 t % |% Z. h) k8 S6 j5 T9 ~) ~7 A1 Q $ m0 E: G- s) L) ^ 4 k7 w# f* `" l. s# z% i$ T% |: _0 Z0 Q" t 0 l$ q- Z2 m& J7 m 7 n: z5 p0 O5 ]) n9 e0 S3 H 2 r& h' d$ J$ c! W5 m% Q 5 b$ C* z% A r , f# L/ ?# e$ V- W- i) w! @+ e/ W7 C X- T' b5 m T " B% g2 d/ S. |$ L , j2 t. v# w, m; Q- ^# u y & D0 C0 l1 X: h+ R Q n' }/ G0 j" K. K$ u* Q- R * a6 R; N7 ~; B4 j4 _- o& `$ D b( W' t / ~ R3 U5 h' N9 T6 S( [- F$ y# ] S 5 M& Z% x) l8 {# w& T; b" q 5 m- E( D3 s# K+ M5 ?9 ^ ) l- V$ b9 y, o% p s 9 x! T7 p/ |( G+ \7 J& p# [8 D/ ^" I" g ' C! b8 [, ]3 L3 L/ ? $ W& M6 z1 l' \1 F, r ! e+ j2 G5 A: a+ f+ p+ y8 V. l. G. L$ ^3 M; G0 T, w ; l, w% @* V1 w0 _- `" k 7 f# h. S7 p8 r' r- P9 g$ W2 a9 Z s4 q. {8 I2 M" S ' }) e0 U) | H5 A0 r8 o q1 P% g$ |1 s9 K % B. a- o" s: F" U : i! }: ^. i }" O9 ~ % }1 }. x8 [- k1 Q* t) k , k8 ~4 A- k9 a' Y T$ U' P' i5 m N7 b& L- N; P ) d7 q u. b$ A6 Z" ?7 k. _5 |8 U9 d; g5 B6 O' J( t0 z1 o / k1 v: f9 }" A+ j( H$ B7 |: c: z6 x- H5 r/ } 3 S; L+ q" V. e p* G8 R4 e u1 J7 a2 W+ w ) Q; T8 L* Q) J % `4 p. q D, g8 J8 }& Y6 [6 s 8 a4 v! }; b3 b) }+ L3 f9 g 3 }/ j2 {0 Q" q% ` " D) T: f+ J7 ~3 L

 


作者: 柠紫    时间: 2018-8-21 16:28
刚开始接触文稿起草时,往往是堆砌材料,把上级领导的讲话、出台的文件、部门提供的素材、网上搜索的材料堆砌起来,照猫画虎。主要原因是对情况不熟悉、不了解,对很多业务工作一知半解,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同时,对工作的现状、问题和下步措施都没有掌握,这种情况下只能通过堆砌来形成初稿。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